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385-01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癌,占女性恶性肿癌的第一位,乳腺部的表现较这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分析乳腺癌的早期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时间,提高存活的时间率,笔者对钼靶乳腺X线片30例乳腺进行回顾分析,所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评价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30例乳腺癌例均是使用美国ELITE乳腺铝靶X光机,摄取乳腺轴位,侧位或斜位片,每一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全部为女性,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临床触及包块20例,伴有皮肤红肿触痛1例,乳头内陷3例,其中有乳头血性溢液5例,其余病例无明显体证,患者发现时间较早,其中发现包块半年2例,其余病发现时间在1周~3个月内。29例由铝靶乳腺平片确诊,l例平片发现有可疑乳导管癌特证,经乳导管造影确诊乳导管癌,后经病理切片证实乳导管原位癌。
2 结果
本组30例乳腺癌中20例位子左乳外上象限,左乳头下其发生的部位大多在左外象限,与相关报道相符。癌肿块影形态24例为边界不规则的坎影或结节影,密度较高,其边缘有毛刺或触角状,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针尖大小钙化影。6例无明显块影或结节呈星芒状改变,但有粗大静脉血管供血,其中3例可见散在针尖大小钙纯影,而无明显肿块,30例乳腺癌中3例有乳头内陷,2例引起乳实质变形出现“酒窝征”,l例可见“慧尾征”2例引起腋下淋巴结肿大,5例有乳头血性溢液。病理诊断分类乳导管原位癌5例,乳硬癌l例,乳导管侵润癌24例。无一例乳腺小叶癌。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据文献统计在女性中居恶性肿癌之首,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乳腺癌早期无特证临床表现,以手触诊的块影诊断腺乳癌不可靠。有几例患者原来用红外线检查乳腺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服药无效后来摄钼靶乳腺片诊断为乳腺癌。
引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癌症家族史,未产妇初生儿在25岁以后,初潮在13岁以前,年龄在30-60岁绝经期延迟,良性乳腺病变的病史,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接受过量放射线辐射等因素。
乳腺来自于外胚层,乳腺由导管乳腺及其终端的葡萄串组成小叶单位,导管由内层上皮外层肌上皮组成,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发生在导管上皮,无论是浸润性或非侵润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导管上皮增生,乳腺癌体成份包括癌细胞,结缔组织,血管和血液,坏死组织,出血灶和含铁血黄索等这些都是构成癌体密度增高因索,癌细胞向多个导管侵犯形成瘤体向外辐射的毛刺。癌细胞向间质蔓延并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则形成触角状或毛刺状突起。癌细胞向淋巴管蔓延则形成靠近瘤体的卫星灶和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管阻塞常引起皮肤水肿和增厚。乳腺癌瘤体内的细胞坏死,溶解引起一系列矿化反应,在X线片上则形成钙化点,由于乳腺癌瘤体的代谢旺盛,血液供应增加,瘤体周围血管增粗有粗大血管供血,乳腺癌细胞向周围结缔组织侵犯引起乳腺结构变形,实质变形和乳头内陷。
乳腺癌的X线表现:①肿块和结节影边缘有毛刺或触角。②钙化影,成簇针尖状钙化点恶性程度较大。③皮肤及乳改变,常引起皮肤增厚,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乳头内陷。④非对称性导管增粗。⑤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和弥漫性密度增高。⑥乳腺实质结构扭曲变形。⑦非对称性静脉结节影增多增粗。⑧腋下淋巴结肿大。⑨乳导管造影表现乳导管树枝有虫蚀样改变扭曲,部分远端阻塞而不显影。
根据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相结合,乳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笔者认为年龄在25岁以上的妇女,如发现有乳房癌触之有结节影、块影、有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房外形改变形皮肤增厚红肿,腋下可触肿大淋巴结等临床体征应该及时做钼靶乳腺X线检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定期随访,以便及早发现乳腺疾病,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及早发现争取治疗时间,对于有乳头溢液的病例,特别是血性溢液如平片未发现明显肿块,可进行乳腺导管造影,以明确是否有乳导管良性恶性病变。本组乳脉癌患者均是单侧发病,无家族史,在进行乳脉疾病摄影检查时建议进行双侧摄影,以便对照,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周文斌,何文亮,周冬仙.乳腺癌的抗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治疗 [J].临床医学, 2006年08期
[2] 杨丽芝,黄炯强,雷建.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卢崇亮. 乳腺癌的现代化疗[J].华夏医学,2005年04期
[4] 曾华,于颖.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09期
[5] 张静,张劭,赵小春,李汉贤,茹小玲.保留乳头及附件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6] 石颖芳,徐胜昔,张利群.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2期
作者单位: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一种恶性肿癌,占女性恶性肿癌的第一位,乳腺部的表现较这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分析乳腺癌的早期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时间,提高存活的时间率,笔者对钼靶乳腺X线片30例乳腺进行回顾分析,所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评价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本组30例乳腺癌例均是使用美国ELITE乳腺铝靶X光机,摄取乳腺轴位,侧位或斜位片,每一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全部为女性,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30岁,平均年龄47岁。临床表现,临床触及包块20例,伴有皮肤红肿触痛1例,乳头内陷3例,其中有乳头血性溢液5例,其余病例无明显体证,患者发现时间较早,其中发现包块半年2例,其余病发现时间在1周~3个月内。29例由铝靶乳腺平片确诊,l例平片发现有可疑乳导管癌特证,经乳导管造影确诊乳导管癌,后经病理切片证实乳导管原位癌。
2 结果
本组30例乳腺癌中20例位子左乳外上象限,左乳头下其发生的部位大多在左外象限,与相关报道相符。癌肿块影形态24例为边界不规则的坎影或结节影,密度较高,其边缘有毛刺或触角状,其中3例肿块内可见针尖大小钙化影。6例无明显块影或结节呈星芒状改变,但有粗大静脉血管供血,其中3例可见散在针尖大小钙纯影,而无明显肿块,30例乳腺癌中3例有乳头内陷,2例引起乳实质变形出现“酒窝征”,l例可见“慧尾征”2例引起腋下淋巴结肿大,5例有乳头血性溢液。病理诊断分类乳导管原位癌5例,乳硬癌l例,乳导管侵润癌24例。无一例乳腺小叶癌。
3 讨论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据文献统计在女性中居恶性肿癌之首,近年来其发生率有逐渐提高的趋势。乳腺癌早期无特证临床表现,以手触诊的块影诊断腺乳癌不可靠。有几例患者原来用红外线检查乳腺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服药无效后来摄钼靶乳腺片诊断为乳腺癌。
引发乳腺癌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癌症家族史,未产妇初生儿在25岁以后,初潮在13岁以前,年龄在30-60岁绝经期延迟,良性乳腺病变的病史,社会经济生活条件,接受过量放射线辐射等因素。
乳腺来自于外胚层,乳腺由导管乳腺及其终端的葡萄串组成小叶单位,导管由内层上皮外层肌上皮组成,几乎所有的乳腺癌都发生在导管上皮,无论是浸润性或非侵润性都有不同程度的导管上皮增生,乳腺癌体成份包括癌细胞,结缔组织,血管和血液,坏死组织,出血灶和含铁血黄索等这些都是构成癌体密度增高因索,癌细胞向多个导管侵犯形成瘤体向外辐射的毛刺。癌细胞向间质蔓延并引起结缔组织增生则形成触角状或毛刺状突起。癌细胞向淋巴管蔓延则形成靠近瘤体的卫星灶和淋巴结肿大,如淋巴管阻塞常引起皮肤水肿和增厚。乳腺癌瘤体内的细胞坏死,溶解引起一系列矿化反应,在X线片上则形成钙化点,由于乳腺癌瘤体的代谢旺盛,血液供应增加,瘤体周围血管增粗有粗大血管供血,乳腺癌细胞向周围结缔组织侵犯引起乳腺结构变形,实质变形和乳头内陷。
乳腺癌的X线表现:①肿块和结节影边缘有毛刺或触角。②钙化影,成簇针尖状钙化点恶性程度较大。③皮肤及乳改变,常引起皮肤增厚,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乳头内陷。④非对称性导管增粗。⑤非对称性局限性密度增高和弥漫性密度增高。⑥乳腺实质结构扭曲变形。⑦非对称性静脉结节影增多增粗。⑧腋下淋巴结肿大。⑨乳导管造影表现乳导管树枝有虫蚀样改变扭曲,部分远端阻塞而不显影。
根据乳腺癌的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相结合,乳腺癌的诊断并不困难。笔者认为年龄在25岁以上的妇女,如发现有乳房癌触之有结节影、块影、有乳头溢液、乳头内陷,乳房外形改变形皮肤增厚红肿,腋下可触肿大淋巴结等临床体征应该及时做钼靶乳腺X线检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定期随访,以便及早发现乳腺疾病,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及早发现争取治疗时间,对于有乳头溢液的病例,特别是血性溢液如平片未发现明显肿块,可进行乳腺导管造影,以明确是否有乳导管良性恶性病变。本组乳脉癌患者均是单侧发病,无家族史,在进行乳脉疾病摄影检查时建议进行双侧摄影,以便对照,提高诊断准确率。
参考文献
[1] 周文斌,何文亮,周冬仙.乳腺癌的抗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治疗 [J].临床医学, 2006年08期
[2] 杨丽芝,黄炯强,雷建.乳腺癌保留乳房的综合治疗[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卢崇亮. 乳腺癌的现代化疗[J].华夏医学,2005年04期
[4] 曾华,于颖.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7年09期
[5] 张静,张劭,赵小春,李汉贤,茹小玲.保留乳头及附件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护理[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5期
[6] 石颖芳,徐胜昔,张利群.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J].实用临床医学.2006年02期
作者单位:155100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