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音乐教学是新课改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初中音乐能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课余时间。作为初中教学课程的一部分,音乐教学所占比重有所上升。但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不高,所以在新课改的实施下,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水平的有效性成为音乐教师面临的一道难题。优秀的教学效率需要优秀的教师素质支撑,优秀的音乐技能、扎实的音乐知识、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一位优秀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为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教师要从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总结经验,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创新思维,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现在的初中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全面的现代性的学生,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搞好初中音乐教学,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人才,需要有素质并全面发展的人才来为国家的长足发展作贡献。因此,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初中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那么,又如何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呢?
一、转变观念
初中所有教师和全体学生,都要对音乐教学重新进行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立足于音乐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师生,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和意识,扩大艺术视野、促进人格的全面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以歌唱为主,而在音乐教学中,大都是教师教唱、学生学唱的模式,这样无异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大大减少,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因此,教師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歌唱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记住歌曲的内容,加快对歌曲中情感内涵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描述演唱、竞赛演唱、自主表现演唱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纠正指导作用,围绕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三、教师要善于把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那么想象力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各个知识层面。好的音乐课要长足发展,也必须和其他学科有机的相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音乐进行结合,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舞蹈。从载歌载舞等广大词语中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一点。同样,在我们的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是在歌舞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不但如此,我们音乐教师还要善于将音乐与那些要参加中考的具体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放松的学习音乐的同时,又学到他们同时要努力学习的知识,可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记得以前有一位音乐教师,通过和一名物理教师的合作,把初中二年级的物理知识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初二物理共有十四章》,就是用初二物理的所有的知识的重点编成的。学生学后,不但学会了一首新歌,并掌握了二年级的物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说,我们教师要善于将我们的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知道学习音乐等于学习所有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初中的音乐教学水平。
四、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学生兴趣要求
当前音乐教材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兴趣要求。作为音乐教师,只有抓住新课改契机,对音乐教材进行适当增删。利用当今网络资源,补充学生需求的音乐知识,比如从网络上精心挑选学生喜爱的网络歌曲,但内容必须积极向上,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后根据课堂需要,将资源搬上课堂,与教材充分整合,这样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五、创设情境,隐藏教学意图
把教学意图隐藏起来是一种“暗示”、“迂回”的策略,看似简单随意,但绝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情境创设非常有助于审美教育,不同的课堂内容,就有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好动、喜欢做游戏是中学生的天性,在情境中活动更是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将教学内容隐藏其中,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教学的外在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将抽象的知识、机械的训练化作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与游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六、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资源丰富而具有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本省、本地区的音乐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众所周知的我省的民族歌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多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七、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音乐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使初中音乐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现在的初中教学强调的是培养全面的现代性的学生,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德、智、体、美要全面发展。初中音乐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搞好初中音乐教学,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是全面提高我们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新的时代需要全新的人才,需要有素质并全面发展的人才来为国家的长足发展作贡献。因此,我们初中音乐教师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能,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初中的音乐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那么,又如何做到全面提高我们初中音乐教学质量呢?
一、转变观念
初中所有教师和全体学生,都要对音乐教学重新进行认识,转变传统观念,充分体现音乐教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立足于音乐教学的特点,面向全体师生,把培养音乐兴趣、爱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和意识,扩大艺术视野、促进人格的全面培养作为主要任务,构建素质教育式的音乐教育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以歌唱为主,而在音乐教学中,大都是教师教唱、学生学唱的模式,这样无异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师生间的互动大大减少,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因此,教師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歌唱的作用是为了让学生更快地记住歌曲的内容,加快对歌曲中情感内涵的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情感描述演唱、竞赛演唱、自主表现演唱等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在此过程中起到纠正指导作用,围绕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三、教师要善于把音乐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的一切都来源于音乐的启发。”那么想象力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各个知识层面。好的音乐课要长足发展,也必须和其他学科有机的相结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可以帮助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和音乐进行结合,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是舞蹈。从载歌载舞等广大词语中我们就会很自然地想到这一点。同样,在我们的初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是在歌舞中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二是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不但如此,我们音乐教师还要善于将音乐与那些要参加中考的具体学科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放松的学习音乐的同时,又学到他们同时要努力学习的知识,可谓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记得以前有一位音乐教师,通过和一名物理教师的合作,把初中二年级的物理知识编成了一首歌,歌名叫《初二物理共有十四章》,就是用初二物理的所有的知识的重点编成的。学生学后,不但学会了一首新歌,并掌握了二年级的物理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所以说,我们教师要善于将我们的音乐教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知道学习音乐等于学习所有的学科。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全面提高初中的音乐教学水平。
四、充分利用资源,满足学生兴趣要求
当前音乐教材无法充分满足学生兴趣要求。作为音乐教师,只有抓住新课改契机,对音乐教材进行适当增删。利用当今网络资源,补充学生需求的音乐知识,比如从网络上精心挑选学生喜爱的网络歌曲,但内容必须积极向上,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此后根据课堂需要,将资源搬上课堂,与教材充分整合,这样既能满足学生需求,又能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五、创设情境,隐藏教学意图
把教学意图隐藏起来是一种“暗示”、“迂回”的策略,看似简单随意,但绝非随心所欲、信手拈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设计好情境,将学生带入其中。情境创设非常有助于审美教育,不同的课堂内容,就有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好动、喜欢做游戏是中学生的天性,在情境中活动更是倍增美感和趣味性。将教学内容隐藏其中,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更容易接受,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这种教学的外在形式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它将抽象的知识、机械的训练化作了生动有趣的情境活动与游戏,使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直接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六、教师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
民族音乐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音乐,以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绚丽多彩闻名于世。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使一个民族能最深层地感受自己的重要方面,也是使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日益广泛的交流中保持自己个性的重要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音乐资源丰富而具有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民族音乐教学,让学生了解本省、本地区的音乐传统文化,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自豪感。众所周知的我省的民族歌是一种非常具有文化特色的音乐,多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民族音乐,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我们的音乐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七、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作为初中阶段学生们的一门必修课程,音乐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我们的教学,找出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初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使初中音乐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