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问题网上能搜到答案,我们还是喜欢问人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bear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一个问题可以从网上搜到答案,但还是随口问了别人。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别人问自己一些很容易从网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尤其是微信群里,不时会有一些人“求助”。其实等别人回答的那个工夫,自己通过搜索可能早就解决问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人脱口而出:懒!确实,“懒”可能是部分人喜欢随便问人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会“懒”呢?除了提问的人本身很懒,还有什么原因呢?
  要回答上述疑问,首先要分析问的问题是什么。所谓的“很多问题”,显然不都是一类。
  我们先来看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
  A:从光谷到机场怎么走方便呀?
  B:为什么最近《延禧攻略》那么火?
  C:我的孩子每天玩抖音时间太长,怎么办?
  很明顯,这些并不是同一类问题。简单地说,这三个问题涉及的分别是“是什么”型知识、“为什么”型知识、“怎么办”型知识。
  “是什么”相对简单,答案较为单一,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哪里”。“为什么”有点复杂,答案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为什么中美要打贸易战”。“怎么办”的答案则可能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总体来讲,这三类问题中的第一类问题很容易从网上找到答案,对后两类问题则可能众说纷纭。如果一个人经常问别人第一类问题,别人可能就会觉得烦—你不会百度啊!
  除了这三类知识,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知识了呢?当然不。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其实是偏感性或者偏知觉的(这种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很多问题会涉及,所以我们姑且把这种也归为知识)。可以在前面三类问题之前都加三个字“你觉得”。比如,经常有人问:你觉得武汉热不热啊?你觉得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当有人问这类问题的时候,与其说是在寻求答案,不如说是在寻求各自对不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去百度了不够又去看知乎,看了知乎不够又去上果壳网的原因之一。他们想要的是采各家之长,获得一种综合判断。
  网络时代,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慨,就是自己的记忆力“每况愈下”。这与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无关系。它给了我们不去记忆的理由—有什么问题直接搜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交互记忆”。
  交互记忆并非网络时代的新词,这个现象古已有之。比如,在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里,妻子经常充当丈夫的“记忆银行”的角色。丈夫经常会问妻子:我的袜子在哪里,我的领带在哪里,等等。丈夫可以自己去找啊,也可以自己记住这些东西的位置呀,但他就是不愿意,因为这些信息可以随时从妻子那里获取,何必再花力气去记?这位妻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度娘”。
  交互记忆的概念最早由丹尼尔·韦格纳于1985年提出,意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群体长时间一起工作生活后,个体之间会分享存储的记忆。随着网络的诞生,百度、知乎、果壳等逐渐成为人们交互记忆的载体。所以,我们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去帮我们记东西。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我们的记忆力似乎就下降了,至少我们的记忆模式已经与过去大不一样。
  那么,回到本文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不去网上搜,而是要问别人呢?从交互记忆的角度看,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的交互记忆所依赖的载体最开始都是别人,只是网络让我们多了一个载体。这些经常去问别人的人,可能还没有把自己依赖人的这种习惯转移到依赖网络上。
  二是,某些人很容易成为别人记忆的依赖。这些人往往是某方面的“专家”,比如是个“吃货”、“驴友”、情感专家、学术达人……别人有这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他们。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0月10日,心香一瓣荐)
其他文献
世上只有两种人:爱火锅的和不爱火锅的。  比如写《山家清供》的林洪和写《随园食单》的袁枚,都是有点小钱的吃货公子哥,但前者热爱火锅,后者则极其厌恶火锅。林洪在他的文艺清新范儿饮食笔记《山家清供》里记载,他游武夷山时,曾去拜访一位名叫“止止师”的隐士。正好遇到雪天,抓了一只野兔,山间却找不到妙手厨师来烹调。隐士说,山野之间一切从简。他们只把兔肉切成薄片,用酒、酱、椒调成配料,生起炉子架上半铫水,等到
期刊
《歌唱祖国》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首歌曲,它慷慨激昂的歌词和旋律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很多重要场合都有它的身影。  这首歌诞生于什么时候,又是谁创作的呢?  这首歌于2 0世纪5 0年代初创作,我的父亲王莘(1918—2007)为其作词、作曲。  1949年10月,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在观礼台上,当他看到游行的队伍喊着口号走过天安门城楼时,作为一个音乐工作者,他想:如果人们能唱着歌通过天安门广场
期刊
多年的当铺工作做下来,我发现来找我鉴定古董的人,手上拿的经常是假货。但有趣的是,这些人都不认为自己手上的东西是假的,甚至比把东西卖给他们的人还坚信东西是真的,这一点实在奇妙。  我有一位客人買了一个宣德炉,不仅夜晚常拿出来把玩,还四处看书研究,简直已经到了能够出书的程度。他把宣德炉拿来给我鉴定时,滔滔不绝地说了20分钟,说它有多神奇,夜晚还会发光,肯定是真品中的极品……我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却被他执
期刊
李调元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四川才子,在考上进士之前,曾在街头写对子、卖字。  有一年腊月间,大雪纷飞,寒风呼啸,李调元冻得实在受不了了,便跑到附近的一家锅盔铺去烤火。店老板很吝啬,见李调元衣冠寒素,心里更有些瞧不起,就把李调元骂出了门。没过几天年关将至,赶场买对子的人特别多。李调元字写得好,对子又编得快,光顾他生意的人接连不断。快收摊时,又有一个人来请他写对子和灶神牌位。李调元一看,就是那个开锅盔铺的
期刊
有没有一个瞬间,你突然感觉到眼前的场景似乎曾经历过,或是遇到一个陌生人时,你却有种莫名的熟悉感。这种“此时此地,此情此景,似乎在过去的某个时候已经完整经历过一遍”的错觉,我们称为“既视感”,也叫“记忆错觉”。  1983年,美国科学家弗农·内普在《既视感心理学》一文中,将这种“既视感”定义为“过去的某段经历对当下经历造成的错误印象”。人的印象和视觉、时间、记忆等有关,而这种似曾相识感很可能与我们的
期刊
立冬“补冬”是民间上千年来的习俗。一到立冬,广东人就会结伴去打边炉(广东人称吃火锅为“打边炉”);而立冬后,不少人会把珍藏的高丽参、鹿茸等找出来准备进补。广东人重汤头,因此粤式的打边炉是以好的高汤为底,加上各式海鲜、山珍入味,蘸料则以沙茶酱为主。  潮汕地区流传着一句俗语,叫“立冬食蔗无病痛”。潮汕人认为,在立冬这天吃甘蔗,既可以保护牙齿,又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立冬那天用花生、蘑菇、板栗、虾仁、胡
期刊
一位经验丰富的管道工写信给美国标准局,提出了一种新的清洁管道的方案。  美国标准局回函:“所提方案的效率是完全没有争议的。然而,上述方案与当前家用和商用管道中的常用材料的基本化学结构之间存在着一种固有的不相容。”  管道工回信說:“谢谢,我也很喜欢这个方案。”  几天后,美国标准局再次回函:“不能用盐酸!它会让管道腐蚀穿孔的!”
期刊
一个年轻人逛超市时,发现有一位上了年纪的妇人一直跟着他。  最后,他到收银台排队的时候,她跑到了他的前面。  “请原谅!”她说,“如果盯着你使你不自在的話,我很抱歉。那是因为你长得很像我刚刚去世的儿子。”  “我感到很遗憾。”年轻人答道,“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  她说:“在我走之前,你可以说一声‘再见,妈妈’吗?这会使我好受很多。”  “没问题。”年轻人答道。老妇人走的时候,他喊道:“再见,妈妈
期刊
在福建省厦门市外海滩的红树林里,经常可以见到一位身穿迷彩服、肩扛摄影器材的老人在拍鸟,这位痴迷摄影的老人叫许书国。  今年74岁的许书国是厦门市六中的退休教师。退休前的一天,他像平常一样走进红树林,忽然,前面的一片白引起了他的注意。原来是一群白鹭。他站在旁边,屏息静气地看着白鹭在林中翩翩起舞、戏水觅食,这些精灵一下就吸引了他。许书国掏出手机,把白鹭飞舞、觅食的动作拍了下来。从此,许书国更爱去红树林
期刊
奥克兰的鸟岛是新西兰最美的地方之一。这里的海上兀然耸立着几块巨石,其中一块像一段被锯断的树桩,与海边陡峭的岩石相对而立。海中的巨石顶上和海边的岩石上,数以万计的塘鹅栖息在一起,鸟叫声与海浪拍打悬崖的声音仿佛一曲交响乐。  塘鹅也叫澳大利亚塘鹅,长着尖尖的嘴,金黄色的“头发”,眼睛上还有着黑色的“眼线”。它们有着细细的脖子、白白的翅膀,双翅舒展飞翔在海天之間时,优雅无比。它们的寿命在鸟类中很突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