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一个问题可以从网上搜到答案,但还是随口问了别人。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别人问自己一些很容易从网上找到答案的问题,尤其是微信群里,不时会有一些人“求助”。其实等别人回答的那个工夫,自己通过搜索可能早就解决问题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些人脱口而出:懒!确实,“懒”可能是部分人喜欢随便问人的原因。但是,为什么会“懒”呢?除了提问的人本身很懒,还有什么原因呢?
要回答上述疑问,首先要分析问的问题是什么。所谓的“很多问题”,显然不都是一类。
我们先来看以下几种常见的问题:
A:从光谷到机场怎么走方便呀?
B:为什么最近《延禧攻略》那么火?
C:我的孩子每天玩抖音时间太长,怎么办?
很明顯,这些并不是同一类问题。简单地说,这三个问题涉及的分别是“是什么”型知识、“为什么”型知识、“怎么办”型知识。
“是什么”相对简单,答案较为单一,比如“中国的首都是哪里”。“为什么”有点复杂,答案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为什么中美要打贸易战”。“怎么办”的答案则可能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人会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总体来讲,这三类问题中的第一类问题很容易从网上找到答案,对后两类问题则可能众说纷纭。如果一个人经常问别人第一类问题,别人可能就会觉得烦—你不会百度啊!
除了这三类知识,是不是就没有其他知识了呢?当然不。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其实是偏感性或者偏知觉的(这种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很多问题会涉及,所以我们姑且把这种也归为知识)。可以在前面三类问题之前都加三个字“你觉得”。比如,经常有人问:你觉得武汉热不热啊?你觉得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
当有人问这类问题的时候,与其说是在寻求答案,不如说是在寻求各自对不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去百度了不够又去看知乎,看了知乎不够又去上果壳网的原因之一。他们想要的是采各家之长,获得一种综合判断。
网络时代,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感慨,就是自己的记忆力“每况愈下”。这与互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无关系。它给了我们不去记忆的理由—有什么问题直接搜就行了。这就是所谓的“交互记忆”。
交互记忆并非网络时代的新词,这个现象古已有之。比如,在一个传统中国家庭里,妻子经常充当丈夫的“记忆银行”的角色。丈夫经常会问妻子:我的袜子在哪里,我的领带在哪里,等等。丈夫可以自己去找啊,也可以自己记住这些东西的位置呀,但他就是不愿意,因为这些信息可以随时从妻子那里获取,何必再花力气去记?这位妻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度娘”。
交互记忆的概念最早由丹尼尔·韦格纳于1985年提出,意思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的群体长时间一起工作生活后,个体之间会分享存储的记忆。随着网络的诞生,百度、知乎、果壳等逐渐成为人们交互记忆的载体。所以,我们会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去帮我们记东西。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我们的记忆力似乎就下降了,至少我们的记忆模式已经与过去大不一样。
那么,回到本文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不去网上搜,而是要问别人呢?从交互记忆的角度看,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的交互记忆所依赖的载体最开始都是别人,只是网络让我们多了一个载体。这些经常去问别人的人,可能还没有把自己依赖人的这种习惯转移到依赖网络上。
二是,某些人很容易成为别人记忆的依赖。这些人往往是某方面的“专家”,比如是个“吃货”、“驴友”、情感专家、学术达人……别人有这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当然就是他们。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8年10月10日,心香一瓣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