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深化思想,提升技能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y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年的学业考试落下帷幕.听过老师们叽叽喳喳的谈论声后,我感到有必要结合2013年初中学业考试数学卷(衢州)第24题的答题情况和本人在监考过程中看到的考生的欠缺及试后调查情况再谈谈学业考试中考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
  试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原点O及点A(0,2)、C(6,0)作矩形OABC,∠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D方向移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1)当点P移动到点D时,求出此时t的值;
  (2)当t为何值时,△PQB为直角三角形;
  (3)已知过O、P、Q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1t(x-t)2+t(t>0),问是否存在某一时刻,将△PQB绕某点旋转180°后,三个对应顶点恰好都落在抛物线上?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该题借助直角的平分线暗修等腰直角三角形,以大众化的双动点作为设问的基础,平常中蕴藏着考查的各项指标和需求.从考场看,75%的考生用前30分钟完成了前18题(全卷共24题),三分之二的考生再用30分钟完成19~23题大部,很多考生用近一半时间答第24题,但未能如期完成,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下面就从如下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
  1 基本的数形结合能力
  在初中,数形结合始于数轴,是乘法公式的有力验证工具(等面积图形变换),除函数及其图像的性质外,经典如求1+x2+4+(4-x)2的最小值的构造法及轴对称变换中的线段和最小问题,以坐标系最为常见.
  本题也以坐标换长度,以Rt∠AOC的平分线协同暗修等腰直角三角形AOD,通题用“数”表“形”,以“形”带“数”,不离不弃,朴素踏实.(1)问“求当点P移动到点D时的t值”,解答如下:
  因为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坐标是(0,2),所以 OA=2.又∠AOC的平分线交AB于点D,所以 ∠AOD=45°,即△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 OD=2OA=22.所以 t=22÷2=2.
  从考场看,(1)问解答完成较好,但还是有一些数学薄弱生空白,试后了解到的原因主要是没有从“45°”领悟到△AOD的特性,没有把这一特征“数”与形结合起来,说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夯实的欠缺,也要求课堂教学中应关注全体,面向全体是提高考生总体的关键.
  2 应变的“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能力
  当问题继续发展时,情况急剧改变,问题(2)解答完整的考生一下减少.
  问题(2)由双动点牵入,是一个开放型探究问题.该问解答的缺失,让我想到考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变的“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能力的缺失.
  所谓举一反三,就是由此及彼,拓展伸长;举三反一,就是归纳总结,深化反思.这要求考生要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能熟练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决问题.
  试后调查表明,很多考生没能把“△AO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和“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OD方向移动,同时点Q从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看懂,没有发现“△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也没有发现“当点P与点D重合时,△PQ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种能力的缺失,其实与总复习过程中老师总是“一言堂”有关,考生缺少单独思考的时间和独立完成的空间,有些考生整整一个学期复习下来,连一个综合题都没有独立完成过,他们在独立的学业考试中又如何实现“举一反三”和“举三反一”呢?
  3 清晰的分类讨论能力
  有一部分考生认识到“△O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却又止步于此.们对双动点牵引下的开放型探究题的唯一感受是“思绪如麻,犹如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这正是少了清晰的分类讨论能力.
  分类讨论,不妨理解为按照不确定因素中的若干特点分离问题,使问题更有规律,并就这一问题展开辨析,实现策略和方法的条理化、清晰化.其中的“不确定”可分为已知条件不确定和结论不确定.不确定性决定如何分类讨论.
  本题(2)问可归结为结论不确定,即△PQB为直角三角形时直角顶点的不确定,导致这种不确定的根本是两动点P、Q相对于定点B的位置改变.那么,当t为何值时,△PQB为直角三角形呢?
其他文献
图1泰州2013中考数学卷第25题:如图1,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接PQ,M为PQ的中点.  (1)求证:△ADP∽△ABQ;  (2)若AD=10,AB=20,点P在边CD上运动,设DP=x,BM2=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线段BM长的最小值;  (3)若AD=10,AB=a,DP=8,随着a的大小的变化,点M的位置
期刊
笔者有幸参与了2011年嵊州市中考数学的阅卷工作,对绍兴市数学中考试卷中的第16题感触颇深,以下是自己对该题的分析、反思,以供同行参考.   题目 如图1,相距2cm的两个点A,B在直线l上,它们分别以2cm/s和1cm/s的速度在l上同时向右平移,当点A,B分别平移到点A1,B1的位置时,半径为1cm的⊙A1与半径为BB1的⊙B相切,则点A平移到点A1所用的时间为___s.  亮点赏析 此题以直
期刊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预设的时间成本内,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其目的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由此可见,有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所以学生的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必须坚持的“一个中心”.为了实现这个中心,笔者认为应该坚持“四个基本点”,即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
期刊
数学解题过程是不断地将未知转化为已知过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若沿着由条件到结论的方向进行思考寻求解题途径十分困难,甚至无从下手时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通过对题中条件与结论的观察、比较和联想恰当地构造出一个能帮助解题的图形,然后将欲解的问题转化为研究该图形的性质,由此到达解题的目的.  例如在解有关等腰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些问题,若遇到不易解决或解法比较复杂时,可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引辅助线转化成正
期刊
教学设想:   调查可知,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面对教材上的实验与探究内容,鲜有人关注,甚至于不知道这些内容的存在,因为这片“风景”是考试内容外的附属物,少有人驻足观赏,故此没有进入课堂教学的视野,备受冷落.说实在的,自己以前的教学在这些方面做得也不尽如人意,虽然关注,但利用不佳,一般把这些内容融汇于相关的教学内容中,单独立节研究还是首开先河.前一段时间,笔者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的研修活动,听取了北
期刊
学习数学离不开一些常用的教具,尤其是直角三角板,含45°角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常与抛物线共舞,演绎出数学学习的好风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直角三角板在中考试题中也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利用三角板和抛物线组合设计而成的中考压轴题,更是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挑战着学生的思维,有效地考查了学生观察、实验、类比、联想等方面的能力,备受中考命题者的青睐,现从2011年中考试题中采撷几例,加以评析
期刊
我们知道,数学因为运动才充满了“活力”,而有关“运动”的问题一直是同学们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由于这类问题涉及到的知识面广(例如常与方程、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图形的面积、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等知识相联系)、信息量大、综合性强,所以在解答这样的问题时,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发现、归纳、探究与猜想等能力.同时,这样的问题文字叙述部分比较长,解答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
期刊
“W理论”中“w”是指以下几个常见含字母“w”的英文单词.如“what,why,how,who,which,when,where”等.由于这几个单词的含义包含了一般事件进程的必备要素,因此,根据不同工作的特性逐渐形成了针对不同行业工作的“W理论”。
期刊
2009年4月,上海5000多名15岁的学生参加了数学领域的PIsA测试,随即有关上海中考和PISA测试比较研究也多了起来.根据笔者阅读发现数学领域有关PIsA和上海中考试题的比较研究较少,而PISA评量理念与执行品质已普遍获得认同.那么,从试题角度出发,中考可以从PISA测试得到哪些启发呢?
期刊
南京市2011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第28题以“课题学习”的形式出现,是一道考查过程与方法的好题,体现了命题者对发展代数推理能力的关注,对于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有着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凸显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本题引发了笔者对“数与代数”中推理能力的培养的回顾与反思,有了一些认识,现撰写成文,与同仁们交流.  1 试题呈现  1.1 问题情境   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