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图1泰州2013中考数学卷第25题:如图1,矩形ABCD中,点P在边CD上,且与C、D不重合,过点A作AP的垂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Q,连接PQ,M为PQ的中点.
(1)求证:△ADP∽△ABQ;
(2)若AD=10,AB=20,点P在边CD上运动,设DP=x,BM2=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线段BM长的最小值;
(3)若AD=10,AB=a,DP=8,随着a的大小的变化,点M的位置也在变化.当点M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求a的取值范围.
1试题的形成
这道题的最初素材来源于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如图3,E为正方形边CD上的动点,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得△ABF,问△AEF是什么三角形?
图2图3对这道题,取EF的中点G,改编成下面这道题:如图2,E为正方形边CD上的动点,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ABF,G为EF中点.下列结论:(1)G在△ABF的外接圆上;(2)EC=2BG;(3)B、G、D三点共线;⑷若S四边形BGEC=114S正方形ABCD,那么E为DC的黄金分割点.正确的有.
后来命题组觉得这道题比较好,又决定将它改编为压轴题.将正方形改为长方形,原来的第(2)小题是这样的:若AD=10,AB=20,点P在边CD上运动,当DP等于多少时?PC1BM=24113.由于这个问题比较难,又改掉了,最终就形成了第25题.
2试题的特色
中考后,这道题收到师生的广泛好评,普遍认为这道题具有鲜明的特色.
特色1:简洁明快,突出课标理念
本题是一道以三角形、矩形为载体的几何说理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等知识,通过线段取值的变化、点的运动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摆脱了对知识的单一考查,呈现形式突破常规,不落俗套,既尊重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又有区分度,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理念.三角形、矩形“联姻”是传统图型,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舒缓紧张情绪,彰显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命题者深入挖掘教材的智慧.
特色2:推陈出新,考查心理素质
中考命题应根据教材,推陈出新,似曾相识又有不同.此题的图形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多处熟悉的踪影.(1)八年级下册第P102第6题,P130“数学实验室”;(2)九年级上册P1例4,P27第12题.此题第1问证明相似,学生很容易入手,第2问笔锋一转,出现一张陌生面孔“BM2=y”,一些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方向,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突破口;另一些学生从容淡定,由“BM2”联想开去,想到三角形相似,发现题中无公共边,此路不通,迅速调整思路,将BM2与勾股定理联系一起,即可作出辅助线MN⊥QC于N,从而轻松解题.第3问的难度远远低于第2问,但(2)问解答不好,有的学生就直接放弃了(3)问,甚是可惜.中考,是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较量,此题有这样的鉴别功能,值得师生回味.
特色3:变通思维,考查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工具.本题的关键是将BM、BN、MN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即将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数学化”.但与考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往往没有这种“转换”的意识.其实,在不少几何计算题中都是用符号来表示相关的线段.本题考查的就是用不同语言表达问题的转换能力.
特色4:夯实基础,检查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本题在找出解题思路后,要在(1)问的基础上,根据“AD、AB的长度,DP=x,BM2=y”等已知条件,用x、y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Q、QN、BN”,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二元二次方程(即二次函数解析式).据了解,学生思路正确,计算失误的不在少数.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有清晰的目标意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特色5:形式新颖,突出对教与学的导向功能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累经验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但在复习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数学复习等同于做题目,把大量时间花在解题与讲题上,用操练经验代替理性思考,导致学生善于模仿而疲于思考,一遇到陌生的问题就一筹莫展.本题让学生处在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不能依靠简单的知识、现成的模式来解决问题,需要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转化等途径才能找到解题思路.因此,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展开、深入、运用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要以知识为载体,把分析、思考、交流的时空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不怕困难的品质和勇于挑战的勇气,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数学素养.
(2)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状况很差,不少老师埋怨:“学生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不明算理,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误认为“反正会做,考试时细心一点就行了”;有相当多的教师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重在渗透,贵在坚持,要从解题的准确性,解题的速度,运算的技巧、灵活性,以及如何克服运算中的心理障碍等方面使学生领悟运算能力的实质,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3)及时体悟,提高效益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学数学要练,但未必做得越多越好,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反思总结,反思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并有意识地归纳提炼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与策略等.例如,在解决本题时,可以提出:此题难在哪里?与BM2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应抓住什么核心知识?此路可行吗?解题也要大将风范,要懂得“中断是为了切换”,坚持“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四大步骤的训练.长期如此,便能激活思维活跃度,优化知识框与问题解决的途径.
总之,在平时的教与学中,加强通法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做解题过程中的“有心人”,勤于反思,慧眼识题,善于从不寻常的题型中发现、运用核心知识,从而“入宝山而不空返”,提升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朱月红,女,1970年10月生,江苏泰州人,在职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高港区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有效性和数学实验的研究.
(1)求证:△ADP∽△ABQ;
(2)若AD=10,AB=20,点P在边CD上运动,设DP=x,BM2=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线段BM长的最小值;
(3)若AD=10,AB=a,DP=8,随着a的大小的变化,点M的位置也在变化.当点M落在矩形ABCD外部时,求a的取值范围.
1试题的形成
这道题的最初素材来源于课本上的一道练习题:如图3,E为正方形边CD上的动点,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得△ABF,问△AEF是什么三角形?
图2图3对这道题,取EF的中点G,改编成下面这道题:如图2,E为正方形边CD上的动点,将△ADE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得△ABF,G为EF中点.下列结论:(1)G在△ABF的外接圆上;(2)EC=2BG;(3)B、G、D三点共线;⑷若S四边形BGEC=114S正方形ABCD,那么E为DC的黄金分割点.正确的有.
后来命题组觉得这道题比较好,又决定将它改编为压轴题.将正方形改为长方形,原来的第(2)小题是这样的:若AD=10,AB=20,点P在边CD上运动,当DP等于多少时?PC1BM=24113.由于这个问题比较难,又改掉了,最终就形成了第25题.
2试题的特色
中考后,这道题收到师生的广泛好评,普遍认为这道题具有鲜明的特色.
特色1:简洁明快,突出课标理念
本题是一道以三角形、矩形为载体的几何说理题,重点考查了三角形相似、三角形中位线、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线、勾股定理、二次函数等知识,通过线段取值的变化、点的运动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摆脱了对知识的单一考查,呈现形式突破常规,不落俗套,既尊重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又有区分度,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基本理念.三角形、矩形“联姻”是传统图型,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舒缓紧张情绪,彰显了命题者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命题者深入挖掘教材的智慧.
特色2:推陈出新,考查心理素质
中考命题应根据教材,推陈出新,似曾相识又有不同.此题的图形在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多处熟悉的踪影.(1)八年级下册第P102第6题,P130“数学实验室”;(2)九年级上册P1例4,P27第12题.此题第1问证明相似,学生很容易入手,第2问笔锋一转,出现一张陌生面孔“BM2=y”,一些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方向,花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突破口;另一些学生从容淡定,由“BM2”联想开去,想到三角形相似,发现题中无公共边,此路不通,迅速调整思路,将BM2与勾股定理联系一起,即可作出辅助线MN⊥QC于N,从而轻松解题.第3问的难度远远低于第2问,但(2)问解答不好,有的学生就直接放弃了(3)问,甚是可惜.中考,是知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较量,此题有这样的鉴别功能,值得师生回味.
特色3:变通思维,考查符号意识
数学符号是数学的语言,是人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工具.本题的关键是将BM、BN、MN用x的代数式来表示.即将自然语言转换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数学化”.但与考生交流时发现,学生往往没有这种“转换”的意识.其实,在不少几何计算题中都是用符号来表示相关的线段.本题考查的就是用不同语言表达问题的转换能力.
特色4:夯实基础,检查运算能力
“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本题在找出解题思路后,要在(1)问的基础上,根据“AD、AB的长度,DP=x,BM2=y”等已知条件,用x、y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Q、QN、BN”,再根据勾股定理列出二元二次方程(即二次函数解析式).据了解,学生思路正确,计算失误的不在少数.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有清晰的目标意识,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提高计算的正确性.
特色5:形式新颖,突出对教与学的导向功能
(1)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累经验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教与学方式的改变.但在复习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数学复习等同于做题目,把大量时间花在解题与讲题上,用操练经验代替理性思考,导致学生善于模仿而疲于思考,一遇到陌生的问题就一筹莫展.本题让学生处在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不能依靠简单的知识、现成的模式来解决问题,需要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转化等途径才能找到解题思路.因此,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新知识的展开、深入、运用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要以知识为载体,把分析、思考、交流的时空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不怕困难的品质和勇于挑战的勇气,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数学素养.
(2)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目前,中学生运算能力的状况很差,不少老师埋怨:“学生连简单的运算都过不了关,甚至数学基础好的学生运算结果也常出差错.”这些状况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学生不明算理,对提高运算能力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总是把“粗心”“马虎”作为借口,误认为“反正会做,考试时细心一点就行了”;有相当多的教师注重解题方法和思路的引导,而忽视运算过程的合理性、简捷性的必要指导.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重在渗透,贵在坚持,要从解题的准确性,解题的速度,运算的技巧、灵活性,以及如何克服运算中的心理障碍等方面使学生领悟运算能力的实质,从而提高运算能力.
(3)及时体悟,提高效益
“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学数学要练,但未必做得越多越好,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反思总结,反思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并有意识地归纳提炼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与策略等.例如,在解决本题时,可以提出:此题难在哪里?与BM2相关的问题是什么?应抓住什么核心知识?此路可行吗?解题也要大将风范,要懂得“中断是为了切换”,坚持“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四大步骤的训练.长期如此,便能激活思维活跃度,优化知识框与问题解决的途径.
总之,在平时的教与学中,加强通法研究,不断积累经验,做解题过程中的“有心人”,勤于反思,慧眼识题,善于从不寻常的题型中发现、运用核心知识,从而“入宝山而不空返”,提升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朱月红,女,1970年10月生,江苏泰州人,在职教育硕士,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师,泰州市学科带头人,高港区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主要从事数学教学有效性和数学实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