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策略研究

来源 :China’s foreign Trade·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lu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实践性、艺术性很强的工作。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探索教育的规律。教师是教育活动最直接的影响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活动的坚决执行者,也应该是教育改革的忠实拥护者,但是教师也可能是教育活动的阻碍者,或教育改革的坚决拒斥者。课堂教学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构成,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种种品质主要在课堂生活中展现。
  【关键词】 教师 言语行为 策略
  引言
  教师言语行为在语言课堂上起着双重作用。它既是教师组织教学的重要工具,又是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来源。在组织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教师言语行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学习目标语的信心; 同时,教师用目标语向学习者提供语言输入,可以培养学习者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语言是重要的信息输入。正确有效地使用教师言语行为,对外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大学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
  初中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相关理论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是利奇(G.N.Leech)于1983年在格赖斯(H.P.Grice)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它独立于“会话原则”之外,是对合作原则的必要补充,说明为什么说话人有时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而采用拐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大准则:(1)策略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2)宽宏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3)赞扬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4)谦虚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5)赞同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1.2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塞尔(J.R.Searle)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Indirect Speech Act Theory)。他认为,当一个施事行为间接地通过另外一个言语行为表达时,就产生了间接言语行为。他将间接言语行为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对“字面用意”作出一般性推测而得出的言语行为,称为规约性 (conventional)间接言语行为;二是通过取决于说话双方共知的背景信息和所处的语境的言语行为,称为非规约性(non-conventional)间接言语行为。他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信息,加上听话人一方的一般推理和推断能力,说话人与听话人所交流的要比说话人实际说出的要多。
  1.3情感过滤假设理论
  克拉申认为,学习者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语言吸收障碍,阻碍学习者把可理解的语言成分全部运用于语言交际。他把这种障碍叫做“情感过滤”。“情感过滤”是无意识的,其造成原因是缺乏自信心或者焦虑( Krashen 1985),即这些原因阻碍学习者形成对语言形式的深刻印象, 以至于学习者在交际中不能自如地对语言形式进行排列组合。克拉申认为,习得能够获得足够的语言摄入,情感因素起着过滤输入的作用。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者加速语言的习得。 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最佳情感条件有: 学习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 学习者充满信心和学习者心情舒畅,没有焦虑感。
  1.4互动假设理论
  Long 提出的互动假设认为,“双向交际”比“单项交际”更有利于语言习得,因为在双向交际过程中,当一方无法理解另一方时,有机会与对方进行意义协商和交互调整,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可理解输入必须与交互调整相结合,才有利于语言习得。可理解输入假设和互动假设给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在于,教师应该更多关注课堂行为的互动性和由此给学习者创造语言输出和意义协商的机会。
  2. 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的基本要素
  2.1丰富的情感
  教师必须用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有意义学习的情感前提。从一位充满爱心的教师的教学言语里,涌腾出来的应该是一股股强大的感染力,它可以使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如果照着教学法的指示办事,做得冷冰冰的,干巴巴的,缺乏激昂的热情,那是未必会有什么效果的。”(赞科夫语)教师充满亲情之爱的教学言语行为,把本来死板板的、不会动弹的文字,变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东西。教学情感是指教学活动中教与学的情感状态,是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关系、情感效应和活动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学习离开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热情,课堂教学是难以取得预期效果的。因此,课堂的教学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机,没有动机,学生自然不会去专心倾听。而学生的专注程度作为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重要能力,将极大影响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最终影响课堂学习的效果和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通过丰富教学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2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启发性的问题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学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强调在现实社会中让学生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不因循守旧,勇于探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形成对事物的感知和思考,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教师通过设疑和启发,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说,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学习。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2.3活跃的思维
  课堂教学要注意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言语行为,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观察和联想,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并通过推理和论证,发现结论。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单纯地“灌输知识”,而应该是“建构知识”。教师能否通过有效的言语行为,与学生相互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设置问题,启发思维,是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建构知识的关键。教师如果将知识作为“现成结论”交给学生,那学生是不可能产生求知欲望的;相反,教师把知识当成“一种媒介”,是学生借以认识其它事物的基础,如此才有可能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学会思维方法。
  2.4积极的反馈
  教师的教学实际是一种信息交流的过程。交流信息需要反馈,这样交流者才可以确认他们发出的信息是否被对方接受,并做出适当的反应和纠正。作为有效教师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的一个基本要素,积极的反馈对促进教学良性发展、建立师生良好关系是十分重要的。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卢姆非常强调教学的反馈作用,认为积极的反馈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有效教学的关键。通过学生的反馈,教师可及时了解到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情况、存在问题,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当堂可以发现,并及时给予辅导;通过学生积极的反馈,对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起到补充、强化、督促和纠正的作用。
  3. 课堂教学的言语行为策略
  3.1礼貌策略
  礼貌原则规定人们通过语言来表示礼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目的是以最礼貌、最含蓄的方式使言语交际双方既能成功顺利地交流,又能相互理解、坦诚相待。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礼貌原则,师生间就可以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助于缓和课堂气氛,减少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在话语中恰当对待FTA,尽量使交际双方在正、负两方面的面子都得以保留。针对 FTA,Brown 和Levinson提出的礼貌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1)正面礼貌策略,满足对方面子正面的要求。表明共识的言语行为,包括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赞赏、兴趣和观点方面的认同等。(2)负面礼貌策略,满足对方面子反面的要求。不强求,给听话人自主,他可以不接受说话人的观点或要求的言语行为。(3)间接礼貌策略,避免直言不讳,不直接接触对方的面子。说话人通过暗示的方式间接表达自己意图的言语行为。
  3.2面子保全策略
  师生会话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要保证课堂环境下的师生对话成功,以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师生会话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它是一种技巧。老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尤其是面子需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少给学生压力,避免伤害他们的面子。由于言谈中的威胁面子的行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总在威胁着交际双方的面子,于是为了保住双方的面子,使交际顺利进行,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礼貌策略。这就要求在话语中恰当对待FTA,尽量使交际双方在正、负两方面的面子都得以保留。
  3.3互动策略
  根据交往行动理论对交往行动的认识,交往行动实际上就是交往主体之间为取得一致、达成共识、彼此默契、相互理解的过程,语言是这种交往过程中的工具。教师与学生课堂内的交往大多是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来实现的。杜威(John Dewey)也认为,教师的提问行为在课堂中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既然提问行为是指导学习的关键,那么教师的每一个课堂提问行为都要具有公平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男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于女生,优秀的、反应快的学生回答问题多于后进的、反
  应慢的学生。为培养后进学生的集体感,促进他们积极地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使用以下策略:合理的问题结构的策略;适当的等待时间(wait time)的策略;教师的评价策略。
  结束语
  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策略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正因为如此,本文从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基本理论及其基本要素出发,着重讨论了英语课堂教学言语行为策略,希望对英语教师组织课堂英语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美)塞尔,张绍杰导读.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0.
  [2]裴娣娜.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辛雪艳.大学教师批评言语行为策略的调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7).
  [5]徐英.外语课堂教师礼貌情况调查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3,(1):62-68.
  [6]袁建萍.第二语言教学中教师对学习者动机的强化作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3).
  [7]郭林花.英语专业教师课堂指令性言语行为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8]Christine Richmond(2004).Classroom Behavior:A Practical Guide to Effective Teaching, Behavior Management, and Colleague Support.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9] Jack c.Richards and Richard Schmidt
  with Hendricks and Youngkyu kim.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Applied Linguistics.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5:46.
  (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商品经济的不成熟与它作为新事物必然代替传统的封建小农经济的旧事物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与处事态度。杜十娘与李甲之间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否出于真心还是因为大时代背景的作用而导致他们之间的爱情受到人们的质疑?《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悲剧是源于商品经济与传统观念的碰撞,并非仅仅归咎于封建主义传统。  【关键词】 杜十娘 李甲 商品经济 新事物 旧事物  一曲怒沉宝箱的悔叹,一首
期刊
【摘 要】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为发达、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剧烈的市场转型和改革的不断深入下,在迎接新一轮市场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
期刊
【摘 要】 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全面铺开,物理师范专业的本科生人数不断增加,本文从这些毕业生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及就业困难原因分析入手,针对当前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一些相关对策,以期通过就业指导课提高物理师范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 物理师范 就业指导课 实效性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学生为本”,从大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
期刊
【摘 要】 从严复的“信达雅”,再到钱钟书的“化境”说,翻译标准趋于完善;“直译”与“意译”的运用,也使翻译质量不断提高;纵然如此,有的源语仍无法译成恰当的目的语。本文对不同汉英示例进行分析,指出汉英翻译中存各种信息缺失,浅析其原因,充分论证不可译现象的存在。  【关键词】 汉英 翻译 不可译性  汉英翻译中存在不同方面的信息缺失,可体现为具体和抽象两种。具体信息指的是一些文学手法,例如用词,修
期刊
【摘 要】 女性文学和女性意识,一直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热门话题。女性文学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文化符号,我们已经开始从文学中分出性别,并定义出“女性文学”这样的概念,开始看出文学性别的差异对文学与人生的影响。本文尝试从中日女性文学作品中摸索出一条女性意识的历史发展轨迹,这对于理解女性文学,从女性的立场来认识女性意识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发展  女性文学,是社会开放和文
期刊
【摘 要】 人的视觉感觉受色彩,人的知觉传达情,不同的色彩便有不的感受效果。大自然有春、夏、秋、冬,人也有喜、恕、哀、乐,色彩设计对人的生理影响巨大。在社会活动和自然欣赏方面,色彩对人们来说在客观上是一种刺激和象征,在主观上又是一种行为与反应。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对色彩在设计中的感觉进行分析,通过对色彩一系列的研究,找到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方法。希望论文研究出的方法和理论在其他设计领域也能得
期刊
【摘 要】 太宰治是日本“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独特的人生经历、敏感的心和对完美的执着使得他的文学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斜阳》是太宰治有名的作品之一。本文将运用叙述学理论从作家视角、叙述者视角和视角类型三方面分析《斜阳》的叙述视角。  【关键词】 作家视角 叙述者视角 视角类型 斜阳  太宰治原名津岛修治,青森县北津轻郡人。父亲是当地的名士,颇具实力。太宰治的母亲身体病弱,无法亲自照
期刊
【摘 要】 无论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还是舞蹈作品的展示,都是创造者和欣赏者的情感体验,但这种情感体验是其它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认识过程,起着其它艺术形式所起不到的作用。  【关键词】 舞蹈作品 情感作用 创造性  1. 舞蹈情感能推动人的认识过程的发展  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周围的对象和现象有着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内心体验。肯定性情感(高兴、满足等)有益于身
期刊
【摘 要】 自2001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各种形式、各个层面上的外交谈判也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间的商务谈判是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都会造成国际商务谈判的障碍,这些因素中,尤以文化因素的影响最为突出。在国际间的商务谈判中,由文化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也时有发生,很多谈判都是因此而失败。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已经影响到了国际商务活动的顺
期刊
【摘 要】 从绘画的创作和素材的选择上来看,主观情感的表现,已逐渐成为一个大的趋势,情感的爆发被称为最原始的宣泄。又因主观情感的沉淀和积累,离不开社会的背景、政治的背景以及文化的背景,所以,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具有相当的学术研究价值。历史的遗留,当前文化的交流,无不以艺术为主。而艺术既能超越国与国界的限制,又可以突破语言的障碍,而人与人的情感,则更有着相通甚至是相同之处。以绘画中色彩的应用与情感的表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