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各种奇闻趣事、体验生活中点滴乐趣,启迪学生大胆想象,从而用简单的线和面,用自己喜欢的作画方法创作出充满童趣的儿童作品的课堂。素质教育要从小开始,小学阶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开端,实施质量往往决定小学生人格的塑造、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对待学习的态度养成。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低年级的小学美术教育更应注重审美意识和创造力培养,塑造健全的人格。美国哈弗大学艺术心理学名誉教授鲁道夫.阿恩海姆曾说过:“艺术教师的传统功能只限于培养的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学会画画不走形,照着石膏板、水果或风景的样子正确的画下来。”那么作为低年级的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低年级的美术课呢?下面简单谈谈我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绘画兴趣,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动力。只要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足够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才能勇于探究,大胆想象,最终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年级的孩子,思想很单纯,就像一杯透明的白开水,老师给予他们多少、给予他们什么,都会被快速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只传授孩子们画画的技能,或是要孩子们照着老师的作品来画,那么,这世上最有创造性的眼睛就会失去光芒。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不像中高年级的学生那样通过反复练习的功夫来提高绘画技巧。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去挖掘、去引导、去提高他们的兴趣来实现的。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用愉快的心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收到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例如:给孩子们讲《有趣的半圆形》这一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疑问:是否认识半圆形?然后再用电子白板出示大大小小的半圆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初步认识半圆形。最后老师再提出疑问:你们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半圆形?并各小组讨论,再让各小组来总结。等小组长回答完后,老师再用白板出示各种用半圆形组成的图形--小猪、刺猬、小鱼......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
二、选材适宜儿童年龄特征,接近儿童生活
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选材非常重要,要以生活中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事例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很好地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始终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绘画的生活性、趣味性、真实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感知、学习、理解绘画主题,掌握基本技巧。在绘画的时候,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孩子的眼中它们都是五彩缤纷的,没有固定的颜色,也没有固定的形状。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绘画,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奇思妙想的专家,例如:我给孩子们看完七星瓢虫的课件以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时,他们画出的画真是五花八门,让你目不暇接。有一名小朋友把七星瓢虫竟然画成了身上有七颗星星,却没有翅膀的飞机。我感到好奇,就问她为什么把七星瓢虫画成了飞机,她说,她长得以后要发明一种像七星瓢虫一样的飞机。飞机休息时它能自动地把自己的翅膀合拢起来。她的回答使我喜出望外。所以,作为美术老师不要用你的眼光来看待现在儿童的世界。
三、注重儿童的形象思维,淡化机械化教学
根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把"突出审美、深化绘画主题,强化感知,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认知--理解--再现"贯穿在教学始终,淡化美术知识机械化的教学,注重教学的体验性、探究性以及实践性。
感知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观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前提,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形象画面,让学生们在感知中认识,认识中理解,理解中探究,探究中掌握。因此,我经常运用课件来展示生活趣事场景。在教学中以生活事例为引线,使学生将广泛的感知形象轻松转换成切实的再现场景,较好地解决了绘画方法技巧的掌握问题,不再有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画,学生在下面照猫画虎的机械化讲解,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不断提高课堂成效
怎样让孩子们综合各种绘画方法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呢?首先,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师生配合是很重要的。我非常注重和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做好教师与朋友的双重角色。其次,在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小组合作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越发高涨,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快地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外,老师还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低年级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把学生的创作视为自然的习惯,重视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积极交流。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再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创作实践能力,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光彩夺目。
一、激发绘画兴趣,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动力。只要学生对学习美术产生足够的兴趣,他们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才能勇于探究,大胆想象,最终获取良好的学习效果。一年级的孩子,思想很单纯,就像一杯透明的白开水,老师给予他们多少、给予他们什么,都会被快速接受,这时,如果教师只传授孩子们画画的技能,或是要孩子们照着老师的作品来画,那么,这世上最有创造性的眼睛就会失去光芒。因为,低年级的小朋友他们不像中高年级的学生那样通过反复练习的功夫来提高绘画技巧。而是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教师去挖掘、去引导、去提高他们的兴趣来实现的。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用愉快的心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样,收到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
例如:给孩子们讲《有趣的半圆形》这一课时,首先向学生提出疑问:是否认识半圆形?然后再用电子白板出示大大小小的半圆形,让学生仔细观察,初步认识半圆形。最后老师再提出疑问:你们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像半圆形?并各小组讨论,再让各小组来总结。等小组长回答完后,老师再用白板出示各种用半圆形组成的图形--小猪、刺猬、小鱼......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小组合作完成一幅画。
二、选材适宜儿童年龄特征,接近儿童生活
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选材非常重要,要以生活中点点滴滴、实实在在的事例引导、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性的学习。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很好地印证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在教学中,我始终力求在每个环节中突出绘画的生活性、趣味性、真实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循序渐进地感知、学习、理解绘画主题,掌握基本技巧。在绘画的时候,不要约束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孩子的眼中它们都是五彩缤纷的,没有固定的颜色,也没有固定的形状。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绘画,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奇思妙想的专家,例如:我给孩子们看完七星瓢虫的课件以后,让他们自己动手创作时,他们画出的画真是五花八门,让你目不暇接。有一名小朋友把七星瓢虫竟然画成了身上有七颗星星,却没有翅膀的飞机。我感到好奇,就问她为什么把七星瓢虫画成了飞机,她说,她长得以后要发明一种像七星瓢虫一样的飞机。飞机休息时它能自动地把自己的翅膀合拢起来。她的回答使我喜出望外。所以,作为美术老师不要用你的眼光来看待现在儿童的世界。
三、注重儿童的形象思维,淡化机械化教学
根据新的《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把"突出审美、深化绘画主题,强化感知,合理运用教学媒体,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认知--理解--再现"贯穿在教学始终,淡化美术知识机械化的教学,注重教学的体验性、探究性以及实践性。
感知是思维的必然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观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前提,在观察事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感受生活中不同的形象画面,让学生们在感知中认识,认识中理解,理解中探究,探究中掌握。因此,我经常运用课件来展示生活趣事场景。在教学中以生活事例为引线,使学生将广泛的感知形象轻松转换成切实的再现场景,较好地解决了绘画方法技巧的掌握问题,不再有老师在黑板上边讲边画,学生在下面照猫画虎的机械化讲解,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注意学生个性的培养,不断提高课堂成效
怎样让孩子们综合各种绘画方法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呢?首先,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我认为师生配合是很重要的。我非常注重和学生交流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做好教师与朋友的双重角色。其次,在教学的认知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环节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铺平了道路。在小组合作中,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热情越发高涨,他们可以各抒己见,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快地掌握了绘画的技巧,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另外,老师还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展现自己的独特个性。使学生的特长得到了发挥,提高了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低年级的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把学生的创作视为自然的习惯,重视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积极交流。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方法再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他们的创作实践能力,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