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煦的微风吹遍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在这样一个暖阳如沐的季节里,我们踏着一地的花香,迎来春天的光临。四季总在更迭变换,不变的是我们始终在追寻一群混龄活动中快乐游戏的精灵。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幼儿园的混龄活动如常开始了。我总能在跟随孩子进入游戏世界后,感到万分欣喜,因为不管在哪里,是哪种游戏,在混龄的世界里,同伴互助总会发生,一幕幕温馨暖人的场景都是幼儿的本性使然、真情流露。
传统思维下,我們会认为混龄活动总是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可当我们移步慢慢靠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所见所想。下面,我诚邀大家一起聆听我与孩子们的混龄故事。
一、耐心——小助大,亦欢乐
美工区里的孩子正沉浸在安静的创造中,其中一个有趣的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大班姐姐和一个小班妹妹靠坐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走近细听,我明白了,原来姐姐要教妹妹折纸,在妹妹说出“所有的我都喜欢”,不能做出明确选择时,姐姐及时引导她:“不好都喜欢,只能选一样,要做好了一样才能选另一样的,姐姐可以教你。”于是妹妹选择折扇子。姐姐拿起纸一边演示,一边表述折法,可折着折着,姐姐似乎忘了怎么折,看出姐姐的着急,妹妹告诉她自己会折,并学着姐姐刚才的样子耐心地折给她看。在妹妹关键的提示下,姐姐又记住了折法,不一会儿,一把漂亮的扇子在两人的合力下完成了。她们高兴地向我展示,望着她们的笑脸,我真正体会到了混龄的独特魅力。
从故事中,我们首先能看出姐姐很有耐心,非常尊重比自己年幼的妹妹,在妹妹做不出明确选择时,她能耐心引导。其次,让我感到更欣喜的,是妹妹的表现。在姐姐遇到困难时,她主动地予以帮助,不仅能耐心演示折纸,更能在后续的活动中与姐姐互相合作,完成漂亮的作品,她在“大带小”的混龄活动中脱颖而出,让我们看到了年龄较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上面的故事,使我们摆脱了常规思维下对于“大带小”的混龄活动的认识,其实,小孩子同样能很好地帮助大孩子,在不同的视角下,“小助大”的故事一直都有。
二、商量——化矛盾,共合作
经过玩沙区,我听见了激烈的争吵声,我转身走去,决定一探究竟。只见一个穿橘色衣服的大班男孩和一个穿毛衣的大班男孩正争论不休,从他们的话语中,我知道,趁毛衣男孩不注意时,橘衣男孩拿了他的小车,作为自己运沙的工具,当毛衣男孩发现后,二人就陷入了争抢小车的纠纷中。这时,一个原本和橘衣男孩在一起搭“金字塔”的中班男孩站了出来,说:“别吵了,我们先给你道歉,没跟你说就拿了你的小车,我们商量一下轮流用,你说可以吗?”“轮流用太慢了,要不然你们过来帮我一起搭‘金字塔’吧,行不行?”毛衣男孩回答道。这时,橘衣男孩提出了疑义:“我们有区域线,说好了不能走到别人的地盘去,别人也不能到我们这里来的。”中班男孩说:“没事的,我们要是和他一起搭‘金字塔’,那我们和他就是一队的了,这条线可以搬走了。”就这样,三个男孩将两块地盘合并为同一块,还设定了统一的工作目标:造一个又高又坚固的“金字塔”。三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安排:毛衣男孩运沙,中班男孩加固“金字塔”,橘衣男孩为“金字塔”设计造型。三人埋头苦干,投入其中。随后的一个小细节令我感到欣喜,橘衣男孩学着刚才中班男孩的样子,靠近毛衣男孩,向他轻轻道了一个歉,毛衣男孩略显害羞地回答:“没关系的啦!”瞧,原本出现激烈争吵的玩沙区,此刻又一片和谐。
孩子们在混龄交往中出现纠纷是很正常的,我们除了要了解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外,更希望他们能懂得自己解决问题。故事中,当另外两个男孩陷入冲突时,中班男孩的表现令我刮目相看,他作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懂得冷静下来与对方沟通,最终化矛盾为合作,一起在游戏中感受成功和喜悦,这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较高的社会交往能力,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影响着大孩子。其实,无论对于谁而言,这都将是一次成长的体验。
三、分享——传经验,品美味
掬一抹春日暖阳,我寻声来到种植园,“日洒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这里,孩子们齐聚一处。原来,地里的青菜都长出了嫩嫩的菜茧,孩子们决定择些来做顿鲜美可口的清炒菜茧。这时,我听到蹲在那儿择菜的中班女孩颇有经验地对一旁大班哥哥说:“不要择那个开花的,我看到奶奶都是择这些的,”说着用手指指。有了妹妹的提醒,哥哥便懂了。抱着满满一篮子青菜,孩子们来到生活馆开始烹饪菜茧了,一切准备就绪,一个中班女孩准备倒油时,一旁的大班女孩赶忙阻止她说:“锅里还有水呢,不能倒油,我奶奶说油要蹦出来烫伤脸的。”于是,她们一起等待锅底干了以后,将油倒进去。在大家轮流翻炒,互相协作下,清香四溢的炒菜茧出锅了,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享美味,体验了劳动收获成功的欢乐时光。
从择菜到烹饪再到品尝,整个过程令人感到温馨舒适,孩子们在分享中进行着他们的混龄活动,而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分享的不仅只有美味,更是生活经验。也许,如此微小的细节可能会被我们忽略,从而缺乏关注,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这些学来的小小经验都是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珍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从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年幼孩子身上夺目的闪光点,看到了年长孩子身上虚心学习的谦逊。难道在混龄交往中一定是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小孩子向大孩子学习吗?显然这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正因为有了混龄的存在,才让整个过程变得具有相互性。孩子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就好比我们呼吸一样,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既获得了自己需要的养分,又给予了别人需要的养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而言,我常在思索。在混龄游戏中,作为孩子的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必须在开设、组织、反思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混龄交往都实现了他们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条任重而道远的路,我们幼教人携手并进!
都说当一名老师是件很幸福的事,尤其在面对一群可爱的学前儿童时,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伊始,我与孩子们的故事也开始了,同时还将一直演绎下去。我愿意陪伴孩子们一起快乐,这是我们幼教人的幸福!
传统思维下,我們会认为混龄活动总是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可当我们移步慢慢靠近,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所见所想。下面,我诚邀大家一起聆听我与孩子们的混龄故事。
一、耐心——小助大,亦欢乐
美工区里的孩子正沉浸在安静的创造中,其中一个有趣的情景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大班姐姐和一个小班妹妹靠坐在一起,商量着什么,走近细听,我明白了,原来姐姐要教妹妹折纸,在妹妹说出“所有的我都喜欢”,不能做出明确选择时,姐姐及时引导她:“不好都喜欢,只能选一样,要做好了一样才能选另一样的,姐姐可以教你。”于是妹妹选择折扇子。姐姐拿起纸一边演示,一边表述折法,可折着折着,姐姐似乎忘了怎么折,看出姐姐的着急,妹妹告诉她自己会折,并学着姐姐刚才的样子耐心地折给她看。在妹妹关键的提示下,姐姐又记住了折法,不一会儿,一把漂亮的扇子在两人的合力下完成了。她们高兴地向我展示,望着她们的笑脸,我真正体会到了混龄的独特魅力。
从故事中,我们首先能看出姐姐很有耐心,非常尊重比自己年幼的妹妹,在妹妹做不出明确选择时,她能耐心引导。其次,让我感到更欣喜的,是妹妹的表现。在姐姐遇到困难时,她主动地予以帮助,不仅能耐心演示折纸,更能在后续的活动中与姐姐互相合作,完成漂亮的作品,她在“大带小”的混龄活动中脱颖而出,让我们看到了年龄较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上面的故事,使我们摆脱了常规思维下对于“大带小”的混龄活动的认识,其实,小孩子同样能很好地帮助大孩子,在不同的视角下,“小助大”的故事一直都有。
二、商量——化矛盾,共合作
经过玩沙区,我听见了激烈的争吵声,我转身走去,决定一探究竟。只见一个穿橘色衣服的大班男孩和一个穿毛衣的大班男孩正争论不休,从他们的话语中,我知道,趁毛衣男孩不注意时,橘衣男孩拿了他的小车,作为自己运沙的工具,当毛衣男孩发现后,二人就陷入了争抢小车的纠纷中。这时,一个原本和橘衣男孩在一起搭“金字塔”的中班男孩站了出来,说:“别吵了,我们先给你道歉,没跟你说就拿了你的小车,我们商量一下轮流用,你说可以吗?”“轮流用太慢了,要不然你们过来帮我一起搭‘金字塔’吧,行不行?”毛衣男孩回答道。这时,橘衣男孩提出了疑义:“我们有区域线,说好了不能走到别人的地盘去,别人也不能到我们这里来的。”中班男孩说:“没事的,我们要是和他一起搭‘金字塔’,那我们和他就是一队的了,这条线可以搬走了。”就这样,三个男孩将两块地盘合并为同一块,还设定了统一的工作目标:造一个又高又坚固的“金字塔”。三人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安排:毛衣男孩运沙,中班男孩加固“金字塔”,橘衣男孩为“金字塔”设计造型。三人埋头苦干,投入其中。随后的一个小细节令我感到欣喜,橘衣男孩学着刚才中班男孩的样子,靠近毛衣男孩,向他轻轻道了一个歉,毛衣男孩略显害羞地回答:“没关系的啦!”瞧,原本出现激烈争吵的玩沙区,此刻又一片和谐。
孩子们在混龄交往中出现纠纷是很正常的,我们除了要了解他们产生矛盾的原因外,更希望他们能懂得自己解决问题。故事中,当另外两个男孩陷入冲突时,中班男孩的表现令我刮目相看,他作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懂得冷静下来与对方沟通,最终化矛盾为合作,一起在游戏中感受成功和喜悦,这从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较高的社会交往能力,潜移默化中,渐渐地影响着大孩子。其实,无论对于谁而言,这都将是一次成长的体验。
三、分享——传经验,品美味
掬一抹春日暖阳,我寻声来到种植园,“日洒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这里,孩子们齐聚一处。原来,地里的青菜都长出了嫩嫩的菜茧,孩子们决定择些来做顿鲜美可口的清炒菜茧。这时,我听到蹲在那儿择菜的中班女孩颇有经验地对一旁大班哥哥说:“不要择那个开花的,我看到奶奶都是择这些的,”说着用手指指。有了妹妹的提醒,哥哥便懂了。抱着满满一篮子青菜,孩子们来到生活馆开始烹饪菜茧了,一切准备就绪,一个中班女孩准备倒油时,一旁的大班女孩赶忙阻止她说:“锅里还有水呢,不能倒油,我奶奶说油要蹦出来烫伤脸的。”于是,她们一起等待锅底干了以后,将油倒进去。在大家轮流翻炒,互相协作下,清香四溢的炒菜茧出锅了,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享美味,体验了劳动收获成功的欢乐时光。
从择菜到烹饪再到品尝,整个过程令人感到温馨舒适,孩子们在分享中进行着他们的混龄活动,而我们也看到了,他们分享的不仅只有美味,更是生活经验。也许,如此微小的细节可能会被我们忽略,从而缺乏关注,但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这些学来的小小经验都是他们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珍宝。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从小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年幼孩子身上夺目的闪光点,看到了年长孩子身上虚心学习的谦逊。难道在混龄交往中一定是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小孩子向大孩子学习吗?显然这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正因为有了混龄的存在,才让整个过程变得具有相互性。孩子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就好比我们呼吸一样,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既获得了自己需要的养分,又给予了别人需要的养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
对于一个参加工作不久的新教师而言,我常在思索。在混龄游戏中,作为孩子的观察者、引导者、参与者,我们必须在开设、组织、反思中不断探索和完善,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混龄交往都实现了他们自身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条任重而道远的路,我们幼教人携手并进!
都说当一名老师是件很幸福的事,尤其在面对一群可爱的学前儿童时,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幼儿教师工作岗位伊始,我与孩子们的故事也开始了,同时还将一直演绎下去。我愿意陪伴孩子们一起快乐,这是我们幼教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