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数学教学;高效课堂;备课;
练习;教学过程;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7—0065—01
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当前,我们采用导学案模式,由一个教师主备,其他教师二次甚至三次备课,提倡先听后上,不失是一种好方法。另外,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我教学几十年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二、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得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却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利用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多方位引导优秀生思考,加大课堂容量的方法较好。
在教学上,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 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题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题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何看书、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
1. 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数学课,课前导入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 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编辑:郭裕嘉
练习;教学过程;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17—0065—01
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数学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
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花时间深入钻研教材,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两个吃透”,即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数学高效课堂的“精讲多练”,也为数学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即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当前,我们采用导学案模式,由一个教师主备,其他教师二次甚至三次备课,提倡先听后上,不失是一种好方法。另外,对于新课标教材,可以挖掘的东西很多,我教学几十年有一个很深的体会:一册教材即使以前教过,再教一遍又能挖掘出不同的东西,得到不同的体会,获得新的收获。因此,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二、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
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假象,上完课后感觉课上得挺顺利,课堂气氛也空前得好,学生也能配合老师的教学,效果应该不错。结果却大出所料,家庭作业质量极其差。归根结底在于课堂上学生没有通过充分、有效的练习来巩固新知,教师不能通过课堂练习反馈来查漏补缺,及时调整教学过程,所以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利用典型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多方位引导优秀生思考,加大课堂容量的方法较好。
在教学上,我们应承认学生的差异,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们更应该承认学生基础的差别,因材施教地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得到应有的发展,为数学高效课堂提供最好的保证。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三、优化教学过程是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首要条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 课前导入,出示目标。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进课堂就可以,或让学生听听与课题有关的录音或音乐,或讲一个与课题有关的小故事,或展开一段与课题有关的精彩对话,或利用视频短片导入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设置提纲,引导自学。课前写好小黑板,课上通过小黑板让学生看,明确自学要求,即自学什么内容、用多长时间、如何检测等;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何看书、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讨论、边解决疑难问题等等。而学习目标与自学要求的提出,低年段学生以激励比赛方式最好,因为比赛可以激发小孩子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而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教师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使之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并提供给学生共享。
1. 导入更吸引人。万事开头难,好的数学课,课前导入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注意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将学生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再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 兴趣更易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在讲台下流露出消极厌烦的情绪或自己做别的事。这种现象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的讲解很难对未亲身经历过的学生产生兴趣。而运用电教手段,可以通过声、光、色、形,将数学的教授过程直观地、形象地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