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测定伊潘立酮起始原料中1,2—二氯乙烷

来源 :现代仪器与医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建立伊潘立酮起始原料中1,2-二氯乙烷残留溶剂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30m×0.53mm×3.0?m);程序升温;检测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温度:250℃;恒压:2.5psi;载气为高纯氮气。结果:1,2-二氯乙烷在0.55~2.0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1%;定量限为2.75ppm;检测限为0.75ppm。结论: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有效检测伊潘立酮起始原料中一类溶剂1,2-二氯乙烷的残留量。
  [关键词] 伊潘立酮起始原料;1,2-二氯乙烷;顶空气相色谱法
  中图分类号:O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200(2016)03-06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1,2-dichloroethane in iloperidonestarting material. Methods: Headspace capillary gas chromatography. The determination was performed on Agilent DB-624 capillary column by temperature programming.The temperature of electron capture detector was set at 250℃,steady pressure was set at 2.5psiand high purity N2was used as carrier gas. Results: The good linear range of 1,2-dichloroethane organic solvent had been obtained at 0.55μg / ml ~ 2.00μg / ml concentration range(r=0.9999)with average recovery of 101.1%.The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was2.75ppm. The limit of detection was0.75ppm.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is simple, sensitive, accurate,and it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1,2-dichloroethanein iloperidonestarting material.
  [Key words] Iloperidonestarting material;1,2-dichloroethane;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
  伊潘立酮(Iloperidone)为口服非典型精神抑制药物,是5-羟色胺、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能够明显减轻精神分裂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1-3]且副作用少。伊潘立酮起始原料在合成过程中使用了卤代烃1,2-二氯乙烷(CH2ClCH2Cl)[4-8],其属于一类有机溶剂,有剧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因此在制订质量标准时必须考察该起始原料中1,2-二氯乙烷残留问题。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Ⅷ P残留溶剂测定方法[9]和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CH)[10]制定的相关要求,本文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对其进行测定,并对测定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结果准确,从而为伊潘立酮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依据。
  1 仪器试剂
  Agilent6890N,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 公司);Agilent 7694E自动顶空进样器(美国Agilent 公司);电子捕获检测器(ECD);纯水氢气发生器(济南浩伟实验仪器有限公司);HV-3静音无油空压机(济南浩伟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伊潘立酮起始原料(天津药物研究院,自制,批号:080306,090107,含量>99.50%);
  1,2-二氯乙烷,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二厂,含量:>99.0%);N,N-二甲基甲酰胺,分析纯(天津市康科德科技有限公司,含量:>99.0%)。
  2 实验方法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DB-624毛细管柱(30m×0.53mm ×3.0?m);升温程序:80℃保持20min,以100℃/min速率升温至200℃,保持5min;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器温度:250℃;载气:高纯N2,恒压:2.5psi;进样口温度:250℃,分流比:1∶1。采用顶空进样法测定,顶空平衡温度为120℃,平衡时间为15min,进样量:3mL。
  2.2 溶液制备
  2.2.1 对照品贮备溶液 精密称取1,2-二氯乙烷2.0mg置于盛有适量N,N-二甲基甲酰胺200mL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品贮备溶液。
  2.2.2 对照品溶液 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贮备溶液1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
  2.2.3 空白溶液 精密量取N,N-二甲基甲酰胺2mL置于顶空进样瓶中,加盖密封,作为空白溶液。
  2.2.4 供试品溶液 精密称取伊潘立酮起始原料样品约400mg置于顶空进样瓶中,加入2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溶解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   3 方法学验证
  3.1 系统适用性试验
  在2.1项色谱条件下,取对照品溶液(2.2.2)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对照品溶剂色谱图见图1A。结果表明与相邻溶剂峰(6.155min)之间分离度大于1.5,符合分离要求。
  3.2 空白干扰试验
  在2.1项色谱条件下,取空白溶液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空白溶剂色谱图见图1B。结果表明空白溶剂对样品测定无干扰,符合溶剂要求。
  3.3 定量限试验
  取2.2.1项下对照品溶液用N,N-二甲基甲酰胺逐步稀释成一系列低浓度溶液,分别取2mL,置于顶空进样瓶中,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将信噪比S/N约为10时相应溶液确定为定量限溶液,在该浓度水平下重复测定6次,6次所得色谱图溶剂峰面积RSD值小于10%,结果见表1。
  3.4 检测限试验
  取定量限浓度溶液用N,N-二甲基甲酰胺逐步稀释成一系列低浓度溶液,分别取2mL,置于顶空进样瓶中,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信噪比S/N约为3相应溶液确定为检测限溶液,结果见表1。
  3.5 线性关系及范围
  分别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2.2.1)0.80mL、1.00mL、1.20mL、1.50mL、2.00mL,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稀释至刻度,摇匀。另外取定量限溶液作为最低浓度溶液。各取上述溶液2mL,置于顶空进样瓶中,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以1,2-二氯乙烷质量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关系见表2。
  表2 1,2-二氯乙烷线性关系试验结果
  残留溶剂 线性范围(μg/ml) 线性方程 相关系数(r)
  1,2-二氯乙烷 0.55~2.00 A=100.28c-0.3308 0.9999
  由表2可知,1,2-二氯乙烷在0.55~2.0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
  3.6 精密度试验
  3.6.1 重复性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至10mL顶空进样瓶中,平行6份,密封。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峰面积RSD为1.56%(n=6),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3.6.2 中间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至10mL顶空进样瓶中,平行6份,密封。第二天由另一操作人员在Agilent7890A气相色谱仪上进行试验,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峰面积RSD为1.13%(n=12),表明方法中间精密度良好。
  3.7 回收率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贮备溶液4mL、5mL、6mL分别至50mL容量瓶中,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稀释至刻度,分别得对照品溶液浓度80%、100%、120%溶液。精密称取样品约(批号:090107)400mg至10mL顶空进样瓶中,共11份,其中2份加入2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溶解密封,作为供试品溶液。其余9份加入以上三种浓度溶液各2mL,各平行3份,作为加样供试品溶液。以2.2项下对照品溶液作为对照,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计算回收率,1,2-二氯乙烷平均回收率为101.1%,回收率RSD为3.16%。可知1,2-二氯乙烷回收率符合要求,表明方法准确度良好。
  3.8 稳定性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至10mL顶空进样瓶中,在不同时间点,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结果在75h内峰面积RSD为1.75%,表明1,2-二氯乙烷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稳定。
  3.9 耐用性试验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至10mL顶空进样瓶中,平行18份,依据方法色谱条件,对压力(±0.1psi)、初始柱温(±2℃)、顶空平衡温度(±2℃)及平衡时间(±1min)进行微小改变,在初始色谱条件及各变动条件下分别进样,每个条件下各进样2份,记录色谱图。结果在压力各个条件下,峰面积RSD为4.19%;初始柱温各个条件下,峰面积RSD为3.40%;顶空平衡温度各个条件下,峰面积RSD为2.96%;顶空平衡时间各个条件下,峰面积RSD为4.02%。说明该方法耐用性良好。
  3.10 样品测定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2mL于10mL顶空瓶中,平行2份。称取2批样品约400mg于10mL顶空瓶中,加入2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溶解密封,各平行2份。按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进样测定。结果见表3。
  4 讨论
  测定药物中残留溶剂对于控制药品质量、保证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用本文建立气相色谱法检测药品中残留溶剂,结果完全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Ⅷ P中有机溶剂残留量测定要求[9]。
  4.1 检测器选择
  使用电子捕获检测器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均可检测1,2-二氯乙烷。相比而言,电子捕获检测器对于含有卤素1,2-二氯乙烷响应值更高,便于对样品中微量溶剂准确测定。
  4.2 溶剂选择
  伊潘立酮起始原料在二甲基亚砜和N,N-二甲基甲酰胺中溶解性均较好,但是伊潘立酮起始原料与二甲基亚砜会发生反应,生成未知杂质峰,故不选用。在本色谱条件下N,N-二甲基甲酰胺出峰与1,2-二氯乙烷峰互不干扰,而且1,2-二氯乙烷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能互相溶解。所以选择N,N-二甲基酰胺作溶剂。
  4.3 顶空平衡条件选择
  顶空平衡温度120℃和130℃相比,峰面积基本不再改变,因此选用顶空瓶加热(平衡)温度为120℃;并对顶空平衡时间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平衡时间30min与15min相比,峰面积基本不再增加,表明溶液在15min时气-液两相已达到平衡。因此选择在平衡温度120℃条件下平衡15min。
  4.4 柱温选择
  分别选择柱温为80℃、100℃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在100℃时,1,2-二氯乙烷与空白溶液中4.9min杂质峰未分开,故选择80℃作为初始温度。
  经过验证,建立方法定量限、检测限、精密度、线性及范围、回收率、稳定性、耐用性等试验结果均较好,能够准确地检测出伊潘立酮起始原料中残留1,2-二氯乙烷,对于保障药品质量及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唐俊,张云霞,葛海涛.顶空进样-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伊潘立酮原料药中溶剂残留[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54-155.
  [2] 常麦会,李乐华.新型抗精神病药伊潘立酮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0,8(11):858-862.
  [3] 李园园,李华芳.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伊潘立酮[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20(5):318-322.
  [4] 刘俊,贾丽君,田延河. 自动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氯乙烯、1,1-二氯乙烷和1,2-二氯乙烷单体[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2):2821-2823.
  [5] 蔡志斌,张英,郑志伟.自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化工原料中1,2-二氯乙烷[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3(3):622-624.
  [6] 高岚岳,齐莹,金亚平.1,2-二氯乙烷神经毒性[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1):42-43.
  [7] 姚志扬,徐炜.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腈、1,2-二氯乙烷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10):2463-2464.
  [8] 刘云富,谭广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1,2-二氯乙烷含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50(2):262~263.
  [9]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Ⅷ P.
  [10] 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残留溶剂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6.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s)预防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的临床效果及药物经济学比较。方法:以我院2008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52例接受PPIs预防S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PPIs药物类型,将其分为奥美拉唑组(n=271)、兰索拉唑组(n=228)及泮托拉唑组(n=153),比较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微量泵注射硝酸异山梨酯联合静注呋塞米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6例难治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8例,均实施综合治疗并静注呋塞米,观察组在上述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注射,两组患者治疗均持续7 d。观察两组患者急性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颈内静脉置管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00例需行颈内静脉置管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超声引导下,98例)和B组(盲探下,102例)行颈内静脉置管,比较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患者满意度、并发症以及导管首次透析血流量、尿素氮下降率(URR)、整体尿素氮清除率(Kt/v)。结果: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相比差
期刊
[摘 要] 沙丁胺醇药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又称β受体兴奋剂)。因其具有营养再分配作用,在食品安全、体育运动等方面存在药物滥用问题,从而引起药物残留,进而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基于对沙丁胺醇药物残留检测的需要,其检测方法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近三十多年沙丁胺醇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的研究使用情况,并根据不同检测方法分为光谱法、色谱法、质谱法、色-质联用法、免疫分析法、生物传感器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患者辅助型T细胞17(T-helper 17,Th17)水平与疾病活动相关性,探讨Th17在SS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7例SSc患者,按照其Valentini疾病活动评分,将>3分患者纳入活动组,将≤3分患者纳入非活动组,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后发生低钙血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我院行甲状腺全切除术94例患者资料,术前检查血钙、甲状旁腺素(PTH),于术后第1、3、5天复查血钙、PTH,比较血钙正常组与低钙血组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清扫范围等。结果:45例(47.87%)出现低钙血症。2组性别、年龄和甲状腺癌分型无明显差异(P>0.05),甲状腺疾病的病理类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e globulin,IVIG)联合七叶皂甙钠治疗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GBS患者59例,随机分为联用七叶皂甙钠组30例,单药组29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单药组仅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联用七叶皂甙钠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不同糊剂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年轻恒牙根管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于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年轻恒牙根管感染患儿82例(共96颗患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儿分为 Vitapex糊剂(V组)和氢氧化钙糊剂(C组),各41例,V组50颗患牙,C组46颗患牙。2组患儿均行根尖诱导成形术。观察2组术后1年和术后2年疗效,比较不同类型根尖的闭合时间。结果:V组术后1年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动脉溶栓时间,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发生率及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轻中度AIS应用动脉溶栓治疗患者资料,按照其发病至溶栓时间分为0~1 h组(n=18)、1~3 h组(n=31)及3~6 h组(n=26),随访1年,比较各组患者血管再通后脑水肿发生率及预后。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喷他佐辛-罗哌卡因臂丛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肩关节镜手术围术期效果。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n=20)。全身麻醉前A、B2组先分别采用30 mg喷他佐辛+0.4 %罗哌卡因30 mL和单纯0.4 %罗哌卡因30 mL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3组均采用同样方式行全身麻醉。记录A、B2组臂丛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