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减负增效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可是减负容易,如何增效?这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老师的困惑。我认为减负增效不是空口号,不是虚无之物,它要求老师有过硬的基本功,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很多报纸发表了关于学生因家庭作业过多,完成时间长,严重影响学生休息的三篇报道,让我意识到作业量不当是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校外家庭作业科多量大,学生有负担,同样校内课堂作业,也给学生造成了新的课业负担。
【现象】:“课堂作业”顾名思义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数学课堂,作业不能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剥夺了学生活动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分析】:为什么課堂作业不能当堂完成呢?这都是我们老师一手造成的。
1、教师认识的偏差。有的老师认为老师课堂讲授的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讲得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越牢固;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用于讲授,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单靠教师讲授和师生共同活动,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还有的教师认为尽早把书教完尽早开始学期复习效果好,砍掉了学生课堂作业与反馈的时间用于赶进度。、
2、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总是“放”得不够,老是担心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往往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越俎代庖”,包办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一节课往往只留三五分钟给学生做作业。有的干脆从头到尾包场,把课堂作业的时间占用了,结果是课上老师疲于讲授, 课后学生疲于应付。殊不知老师“讲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老师“不讲”,不等于学生“不会”。
【对策】:作为课改的实施者,我们不是简单的在留给学生课堂作业的时间里布置一下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的作业,而是要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一、作业设计适“量”
设计课堂作业要有量有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通过练习从量变到质变,克服以多取胜的思想,确立以少胜多的思想。
二、作业设计适“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如选择、填空、作图、解答、操作、探索、开放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三、作业设计适“层”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一星级,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二星级,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三星级,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及时评价,如果后三分之一学生能够挑战二级题目,就可以给他加适当的星,如果学习骨干放低自己要求,比如完成一星题,那么他这个学习骨干就会被后面同学所替代。所以,学习竞争是良性的。
总之,课堂作业是检验和巩固课堂学习效率的有力武器,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甚至是个别后进生的巨大包袱。作业布置问题自然也就成了教师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堂完成的作业应该是那些有价值的,避重就轻、突出重点的,能使学生的作业总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的习题。这样的作业,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迅速地减下来。同时,学生的课外生活不会受到作业的挤压,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进行拓展性的学习。还有更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课余生活,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真正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 江苏】
【现象】:“课堂作业”顾名思义课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馈的作业,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数学课堂,作业不能做到当堂完成当场反馈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师把课堂作业变成课外作业,剥夺了学生活动时间的同时,也增加了教师的负担,直接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分析】:为什么課堂作业不能当堂完成呢?这都是我们老师一手造成的。
1、教师认识的偏差。有的老师认为老师课堂讲授的时间与教学效果成正比例关系,教师讲得多,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越牢固;认为教师课堂讲,学生课外练,既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又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外时间,因此不惜挤掉学生独立作业与反馈的时间,用于讲授,认为这样就能提高教学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绩。殊不知单靠教师讲授和师生共同活动,充其量只能使学生“懂”,而达不到“会”;还有的教师认为尽早把书教完尽早开始学期复习效果好,砍掉了学生课堂作业与反馈的时间用于赶进度。、
2、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课堂上,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总是“放”得不够,老是担心学生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往往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学生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越俎代庖”,包办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一节课往往只留三五分钟给学生做作业。有的干脆从头到尾包场,把课堂作业的时间占用了,结果是课上老师疲于讲授, 课后学生疲于应付。殊不知老师“讲了”,不等于学生“会了”,老师“不讲”,不等于学生“不会”。
【对策】:作为课改的实施者,我们不是简单的在留给学生课堂作业的时间里布置一下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的作业,而是要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
一、作业设计适“量”
设计课堂作业要有量有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筛选,尽量兼顾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在作业的选编上既考虑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又注意体现启发性、巩固性的原则,切忌信手拈来、滥竽充数的作业布置方式,亦忌布置好高骛远、刁钻怪偏的作业,充分发挥数学作业应有的效能。其次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通过练习从量变到质变,克服以多取胜的思想,确立以少胜多的思想。
二、作业设计适“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水平。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充实。如选择、填空、作图、解答、操作、探索、开放等题型经常变换;自学类、复习类、巩固类、作业互相穿插;知识类、生活类、史料类作业互相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彩,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作业的乐趣。
三、作业设计适“层”
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有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课堂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设计多梯级、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露一手”的机会,必须采取“作业分层”的策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组作业,摘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果子”。我把作业分为三个层次。一星级,基本题。重在“双基”训练。一般适合“学困生”;二星级,综合题。重在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一般适合“中等生”;三星级,创新题。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适合班上少数“尖子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自定作业时不再有困难,即使有,只要同学或老师加以点拨,他们便会完成。
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予及时评价,如果后三分之一学生能够挑战二级题目,就可以给他加适当的星,如果学习骨干放低自己要求,比如完成一星题,那么他这个学习骨干就会被后面同学所替代。所以,学习竞争是良性的。
总之,课堂作业是检验和巩固课堂学习效率的有力武器,不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甚至是个别后进生的巨大包袱。作业布置问题自然也就成了教师备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堂完成的作业应该是那些有价值的,避重就轻、突出重点的,能使学生的作业总量得到有效的控制的习题。这样的作业,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能够迅速地减下来。同时,学生的课外生活不会受到作业的挤压,他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状况,进行拓展性的学习。还有更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安排课余生活,充分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真正使学生个性的发展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常州市五星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