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绵延几千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与语文教学血脉相连。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内外充分利用一切手段来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并以此砥砺青少年的品行,促进青少年个性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高中教材
今天我们似乎一提及中华传统文化学生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拿着棍棒板着面孔的老夫子的形象,“封建”“愚昧”“奴性”“落后”“古板”“晦涩”等贬义词泉涌而出;相反,一提西方文化学生们就会手舞足蹈,“民主”“先进”“自由”“新潮”“缤纷”似乎成了它们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社会环境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高考中语文科分值的增加在让语文老师倍感欣慰的同时又难以挣脱其桎梏,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我们的教学一再偏向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的身份似乎不再是一个“文化人”、“传道者”,而是一个“讲题目的”、“得分利器”。语文在被我们削弱了其人文属性之后,这门充满人性之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艺术,沦为了一门应试的技艺。
试想,如果任由外来文化在青少年头脑中生根、发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旦出现断层,就会完全没落、彻底退出世界舞台,那么不论这个民族其它实力多么强大,她都会是一个只剩躯壳而没有灵魂的孱弱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继承、传播中华文化这份宝贵遗产,否则我们就会泯灭文化良知、愧对民族、成为民族文化的罪人。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呢?
一、思想上重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育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品质。
同时,我们要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就要给传统文化正名,在给中国传统文化正名的过程中让学生尊重、敬仰传统文化,重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消极的、无用的,而是现实的、积极的、有用的,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息息相关的并能够指导其自身发展的文化精髓。
二、氛围上和谐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敏感期,教师要注重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多时候,学生从一开始就排斥我们的教育,是因为老师从一开始就摆出一副“标准答案”“不容置疑”的模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放下架子,以“因为是孩子,所以不明白”为出发点,去接纳学生的种种疑惑、片面,甚至是“低幼”,同时与他们一起分享从“山穷水尽”到“若有所思”至“豁然开朗”的烦恼和悲伤,成功与快乐……同时教师需要努力发现学生回答的亮点,给予真诚的、有细节的肯定,鼓励他们把想到的都大胆地说出来,引导他们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领悟文字的魅力,体会思想的深邃,感受中华文化的精深。
为此,语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课堂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个投入其中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让其知情意,懂做人,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有温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既轻松和谐有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在潜移默化里塑造健康人格。这样,我们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中华文化的乐园和圣地,让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的过程。
三、形式上多样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原本就是丰富多样的,语文老师要动脑经、想办法运用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优秀的、有用的、可感的。它有时是一条成语、一个典故;有时是一首乐曲、一句歌词。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绝不冷酷无情高深艰涩。
例如我们长沙市一中就坚持了多年的“每周一语”。利用每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选取中国文化的经典语句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校门口有立着的“中华传统美德每周一语”训导牌;广播里会宣讲本义、出处;请老师会就“每周一语”结合现实发表演说。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我们可以举一些当代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成功人士的例子。例如,在讲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时,我往往会提到当红的“中国风”词作人——方文山。当《东风破》《青花瓷》这些同学们最爱的歌曲在语文课堂里被提及、被哼唱、被品析时,自然会引发了学生的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我会借机告诉学生:方文山喜欢看人文历史、美学概念的书籍,喜欢柳永、李清照、李煜,他所有创作的灵感几乎都来自传统文化。我会解读“发如雪”的灵感来源于《将进酒》,“伊人憔悴”可上溯至《诗经》,“邀明月让回忆皎洁”是借用李白的《月下独酌》。利用这种用通俗文化的力量包装后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方文山所说:“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完成一种传统文化的推广责任,何乐不为?”
我们可以更广泛地借助教材。在系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李白的潇洒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绮丽精工,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婉约含蓄;让其沿着悠长的文化古道溯流而上,在中国这条精神长河里披沙拣金。
再如《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的《<大学>节选》中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段话比较全面完整系统的表达了儒家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在此类传统文化的精髓上着意停留。
当然,除了选修外,还有五本必修书,再加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散文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当可观的文言文当做范本,去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更多的传统经典,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例如,学完《逍遥游》,了解了苏东坡,梁依依同学在作文《百年人参,厚积人生》写道: 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庄子淡然立于岸边。曳尾涂中,从不求一时荣华富贵。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铸南华经,逍遥游于尘世铸就中国哲学又一巅峰。只将人生瑰宝般的智慧留于历史长河,厚积一生垂青万世。“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屡遭贬谪的千古大家苏子,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清风,皎洁月光静谧幽园中乐然厚积一生。仕途之失利从未让他放弃文学创作,坎坷历途凝为快意诗句。只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丽心境与无尽才华传于后世,厚积一生潇洒自在。他们都是万千炎黄子孙中人参般的典范人物,用一生的厚积凝聚精华,滋养后世,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力量传播向五洲四海,屹立于世界文化大林仍源远流长。
例如《苏武传》一课后,学生郑婕在考场作文《痴迷》中写道:
心系一物,喜怒哀乐全从它而来,为痴;纵情执念,爱恨情愁都为它而生,为迷。人生于俯仰之间看尽大千世界,岂能无所痴迷?痴迷往往是心中净土,让人能最真实最深刻地活着。
……
最大的痴迷是对人生价值与气节的追求,对高于荣辱浮沉的东西的追求,这是自由,是为之可抛却生命与爱情的心灵上的自由。苏武出使匈奴时被副使策划的谋反事件连累,匈奴劝他投降,他认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拔刀自刎最后得救脱险。后来被单于关在大窑中,不给饮食。时逢天降雨雪,苏武在窑中吞吃雪和毡毛,数日未死。为不辱君命,为了国家的尊严,他凭着这份痴,挺了下来。见苏武如此,单于让他到苦寒的北海无人之处放牧羝羊,并告诉他只有公羊产乳才让回归汉朝。苏武在北海,虽生活屡陷困顿,甚至掘野鼠窝,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仍不降匈奴。白发苍了,节旄落了,分分秒秒都是煎熬。确实老了,可老了又如何呢?衰老无法摧毁苏武高山深海般的信念。这信念就是对君主忠信、对国家热爱、对人生气节的深深痴迷。有所痴迷,于是无所畏惧;直面内心,开始坦然前行。
如此这般,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首身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楚国壮士……还有《诗经》中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楚辞》中等名篇中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我们都可以领着学生凿通历史和现实,穿越古今。
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诵读着、哼唱着、比赛着、成功着、幸福着。学生一旦有了这种积极的审美愉悦感,就会主动走进传统文化,自愿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影响。这些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完全可以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将目光放长远,挣脱考试分数的桎梏,携着传统文化远征;只有我们教学思想革新了,中华文化才不会老去,我们也才无愧于一名“传道者”。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高中教材
今天我们似乎一提及中华传统文化学生脑海里就会出现一个拿着棍棒板着面孔的老夫子的形象,“封建”“愚昧”“奴性”“落后”“古板”“晦涩”等贬义词泉涌而出;相反,一提西方文化学生们就会手舞足蹈,“民主”“先进”“自由”“新潮”“缤纷”似乎成了它们的代名词。
众所周知,高考是我国社会环境下相对公平的选拔手段。高考中语文科分值的增加在让语文老师倍感欣慰的同时又难以挣脱其桎梏,为了与严格的考试训练相适应,我们的教学一再偏向知识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我们的身份似乎不再是一个“文化人”、“传道者”,而是一个“讲题目的”、“得分利器”。语文在被我们削弱了其人文属性之后,这门充满人性之美、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艺术,沦为了一门应试的技艺。
试想,如果任由外来文化在青少年头脑中生根、发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一旦出现断层,就会完全没落、彻底退出世界舞台,那么不论这个民族其它实力多么强大,她都会是一个只剩躯壳而没有灵魂的孱弱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真继承、传播中华文化这份宝贵遗产,否则我们就会泯灭文化良知、愧对民族、成为民族文化的罪人。
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呢?
一、思想上重视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教育在于培养人,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品质。
同时,我们要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就要给传统文化正名,在给中国传统文化正名的过程中让学生尊重、敬仰传统文化,重现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让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不是过时的、消极的、无用的,而是现实的、积极的、有用的,是与自己的学习生活、为人处世息息相关的并能够指导其自身发展的文化精髓。
二、氛围上和谐
中学生处于人生的敏感期,教师要注重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很多时候,学生从一开始就排斥我们的教育,是因为老师从一开始就摆出一副“标准答案”“不容置疑”的模样。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真正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必须放下架子,以“因为是孩子,所以不明白”为出发点,去接纳学生的种种疑惑、片面,甚至是“低幼”,同时与他们一起分享从“山穷水尽”到“若有所思”至“豁然开朗”的烦恼和悲伤,成功与快乐……同时教师需要努力发现学生回答的亮点,给予真诚的、有细节的肯定,鼓励他们把想到的都大胆地说出来,引导他们迸发出思想的火花,领悟文字的魅力,体会思想的深邃,感受中华文化的精深。
为此,语文教师应与学生一起精心打造课堂的人文环境,充分尊重每一个投入其中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让其知情意,懂做人,创建积极的充满人情味的、有温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既轻松和谐有充满着浓郁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中,会自然而生愉悦向上的情感,在潜移默化里塑造健康人格。这样,我们才能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塑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中华文化的乐园和圣地,让语文教学的过程成为一个传播文化的过程。
三、形式上多样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式原本就是丰富多样的,语文老师要动脑经、想办法运用丰富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优秀的、有用的、可感的。它有时是一条成语、一个典故;有时是一首乐曲、一句歌词。它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绝不冷酷无情高深艰涩。
例如我们长沙市一中就坚持了多年的“每周一语”。利用每周周一“升旗仪式”时间选取中国文化的经典语句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校门口有立着的“中华传统美德每周一语”训导牌;广播里会宣讲本义、出处;请老师会就“每周一语”结合现实发表演说。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我们可以举一些当代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成功人士的例子。例如,在讲中国古典诗词的音乐美时,我往往会提到当红的“中国风”词作人——方文山。当《东风破》《青花瓷》这些同学们最爱的歌曲在语文课堂里被提及、被哼唱、被品析时,自然会引发了学生的亲近感和浓厚的兴趣。我会借机告诉学生:方文山喜欢看人文历史、美学概念的书籍,喜欢柳永、李清照、李煜,他所有创作的灵感几乎都来自传统文化。我会解读“发如雪”的灵感来源于《将进酒》,“伊人憔悴”可上溯至《诗经》,“邀明月让回忆皎洁”是借用李白的《月下独酌》。利用这种用通俗文化的力量包装后的传统文化,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如方文山所说:“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完成一种传统文化的推广责任,何乐不为?”
我们可以更广泛地借助教材。在系统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老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李白的潇洒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李商隐的绮丽精工,苏轼的豪放旷达,柳永的婉约含蓄;让其沿着悠长的文化古道溯流而上,在中国这条精神长河里披沙拣金。
再如《中国文化经典研读》第四单元“修齐治平”的《<大学>节选》中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这段话比较全面完整系统的表达了儒家对人生的根本意义和目的,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在此类传统文化的精髓上着意停留。
当然,除了选修外,还有五本必修书,再加上《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散文部分,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当可观的文言文当做范本,去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更多的传统经典,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例如,学完《逍遥游》,了解了苏东坡,梁依依同学在作文《百年人参,厚积人生》写道: 九万里的情怀荡漾于三千濮水之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庄子淡然立于岸边。曳尾涂中,从不求一时荣华富贵。赤子之心归于自然终铸南华经,逍遥游于尘世铸就中国哲学又一巅峰。只将人生瑰宝般的智慧留于历史长河,厚积一生垂青万世。“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行啸且徐行”屡遭贬谪的千古大家苏子,伴着涓涓细泉,聆听习习清风,皎洁月光静谧幽园中乐然厚积一生。仕途之失利从未让他放弃文学创作,坎坷历途凝为快意诗句。只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丽心境与无尽才华传于后世,厚积一生潇洒自在。他们都是万千炎黄子孙中人参般的典范人物,用一生的厚积凝聚精华,滋养后世,让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力量传播向五洲四海,屹立于世界文化大林仍源远流长。
例如《苏武传》一课后,学生郑婕在考场作文《痴迷》中写道:
心系一物,喜怒哀乐全从它而来,为痴;纵情执念,爱恨情愁都为它而生,为迷。人生于俯仰之间看尽大千世界,岂能无所痴迷?痴迷往往是心中净土,让人能最真实最深刻地活着。
……
最大的痴迷是对人生价值与气节的追求,对高于荣辱浮沉的东西的追求,这是自由,是为之可抛却生命与爱情的心灵上的自由。苏武出使匈奴时被副使策划的谋反事件连累,匈奴劝他投降,他认为:“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拔刀自刎最后得救脱险。后来被单于关在大窑中,不给饮食。时逢天降雨雪,苏武在窑中吞吃雪和毡毛,数日未死。为不辱君命,为了国家的尊严,他凭着这份痴,挺了下来。见苏武如此,单于让他到苦寒的北海无人之处放牧羝羊,并告诉他只有公羊产乳才让回归汉朝。苏武在北海,虽生活屡陷困顿,甚至掘野鼠窝,吃野鼠所藏草籽,但他“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仍不降匈奴。白发苍了,节旄落了,分分秒秒都是煎熬。确实老了,可老了又如何呢?衰老无法摧毁苏武高山深海般的信念。这信念就是对君主忠信、对国家热爱、对人生气节的深深痴迷。有所痴迷,于是无所畏惧;直面内心,开始坦然前行。
如此这般,不肯过江东的项羽,为蜀汉鞠躬尽瘁的诸葛亮,“首身离兮心不惩”“魂魄毅兮为鬼雄”的楚国壮士……还有《诗经》中鞭挞社会丑恶、向往美好生活的特有的睿智;《楚辞》中等名篇中关心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我们都可以领着学生凿通历史和现实,穿越古今。
当然,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诵读着、哼唱着、比赛着、成功着、幸福着。学生一旦有了这种积极的审美愉悦感,就会主动走进传统文化,自愿接受传统文化精髓的影响。这些绚丽多彩、辉煌灿烂、具有永久魅力的文学艺术,完全可以以其独特的方式,熏陶和孕育当代中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民族精神。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将目光放长远,挣脱考试分数的桎梏,携着传统文化远征;只有我们教学思想革新了,中华文化才不会老去,我们也才无愧于一名“传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