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作为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重要的当代艺术大师,其艺术贡献主要集中于为图像绘画和无主题绘画等方面的发展带来的新的可能性。从绘画本质上讲图像的基本特性对里希特的创作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他用图像所具有的“中性”特征回避了绘画风格的问题。这一手法为后来的架上绘画开拓了新的视觉空间,许多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个人创作的新体验,对于中国的当代艺术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里希特;照相绘画;反审美;观念艺术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国西部的德勒斯顿,父亲是一位纳粹党人,曾经在萨克森的一所学校担任老师,由于其参加了二战并被美军俘虏过战后没有办法继续教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排挤、孤立与家庭的关系也不和睦。母亲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对音乐和德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幼小的里希特走向艺术之路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里希特进入一所商业学校学习,在朋友父亲的影响下学习摄影,还拍摄了自己的作品集,17岁时开始尝试水彩画,18岁时里希特考取了德勒斯顿美术学院壁画系,在德勒斯顿美术学院学习期间里希特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1955年里希特先后两次前往西德,特别是第二次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后对里希特有着深刻的启发,两年之后里希特在朋友的帮助下与妻子来到西柏林,他们放弃安逸舒适的东德生活走向了西德的自由艺术之旅。
来到西德的里希特开始与妻子住在岳父母家,靠政府所给的难民津贴维持生计,但很快他就在慕尼黑美术学院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由于里希特早期的艺术教育多以东德的苏式教育为主,所以对当时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知之甚少。随着思想的转变里希特来到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跟随卡尔奥托格茨教授学习他的非形式主义、姿态抽象绘画以及当时所盛行的各种绘画流派。里希特绘画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一次偶然的照片绘画经历,这幅作品就是《聚会》,创作于1962年,画面以写实的手法和色彩表现出一场聚会中的青年形象,然后他将画布割破后再缝合,并在作品中画上鲜红的颜色,仿佛预示着聚会后有不祥的事发生。从这一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里希特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虽然其色彩和用笔方式与成熟时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比原有的苏式写实绘画风格已有了质的飞跃。由此开始里希特不再满足于写实绘画的表现,一直在尝试既能延续传统绘画又有别于其他画派风格的语言形式。在经过大量试验性照片绘画创作之后,里希特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形式,作品《桌子》就反映出其“模糊绘画”形式的雏形。画面中桌子的形象先用写实的手法在灰色的底色上描绘,再用大笔触柔和涂抹掉原有的外形,使画面呈现出虚幻空灵的效果,画面中里希特将不同的手法巧妙的融合,为后来很多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技法基础,在其后来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一技法的运用。
在学习期间里希特结识的很多艺术上的朋友,对其艺术的成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康拉德.鲁格、西格马.波尔克和布林吉.帕勒莫等等,里希特自己也曾说:“与思路接近的艺术家接触,对我意义很大。没有什么东西是在孤立中到来的,我们的概念主要通过透彻的谈话获得,人要依靠他周围的环境,也依靠与其他艺术家的交流,特别是波尔克和鲁格合作,这对我太重要了”,可见艺术上的交流、碰撞对里希特创作的重要性。
1964年里希特结束了在美术学院的学习,在阿尔弗雷德.施美拉的支持下举办了他生平的第一个个人画展,紧接着在慕尼黑又举办了另一个个展,但由于各种新艺术流派的到来画商们很快又被吸引走了,所以里希特的展览没有获得更大的影响而遭到冷遇。1966年到1968年期间,里希特和波尔克合作创作了作品《转变》,作品表现的是一座山峰到一个球的变异,其目的是对当时观念艺术家的反讽和政治浪潮的怀疑。1967年里希特获得了“南方年轻艺术家奖”并担任了汉堡大学的客座教授,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主要还是强化其客观现实理念,同时在色彩运用上更趋向于灰色,作品《六块色彩》和之后完成的《48幅人物肖像画》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七十年代以后里希特开始在艺术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参加了很多重要的画展,并成为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一名教授。在此期间里希特进行了大量的抽象画创作,相继创作了写实模糊作品《蜡烛》、《骷髅》等,表现出在具象与抽象间的转变更加灵活。1985年至今里希特开始在照片上直接进行油画创作,在保留照片原有和谐与内容的同时,运用丰富的色彩破坏性的进行再创作。里希特一生的创作从早期的模糊绘画,到后来的灰色表现以及最后的彩色抽象画,都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自由的穿梭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力求把绘画从过多的经验、限制中解放出来,以更纯粹的艺术精神来启示这个拥堵的现实世界。
2008年里希特带着四十多年创作的艺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大量而多变的艺术风格对国内艺术家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对里希特的研究学习在国内也开始持续升温,很多艺术家吸取了里希特的艺术精华,在个人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有一些人只是基于表面形式的临摹、照搬,便给人一种搭顺风车、玩符号的感觉,没有太大的艺术价值和创造力。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之所以推崇里希特,其原因是他们大部分都有着正规学院美术教育的背景,对技术和形式的追求在他们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里希特变化多端又独具具象特色的架上绘画风格就很快受到了国内艺术家的追捧。他们通过对里希特风格、形式的借鉴学习,运用摄影图片结合个人创作思路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谢南星、何森、张晓刚、尹朝阳、李路明等。
里希特的人生和艺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充满着变化和探索,在不断变化中里希特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风格,不断打破各种绘画的界线,自由穿梭于各种流派之间,但其艺术却理念却始终坚持对现实的客观表达不添加任何情感与规则。由于里希特坚持不懈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探索,对西方后现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值得后世去研究与深思!
作者简介:
徐夏林,重庆开县人,现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里希特;照相绘画;反审美;观念艺术
格哈德.里希特1932年生于德国西部的德勒斯顿,父亲是一位纳粹党人,曾经在萨克森的一所学校担任老师,由于其参加了二战并被美军俘虏过战后没有办法继续教书,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排挤、孤立与家庭的关系也不和睦。母亲出生在一个艺术家庭,对音乐和德国古典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幼小的里希特走向艺术之路有着重要的影响。13岁时里希特进入一所商业学校学习,在朋友父亲的影响下学习摄影,还拍摄了自己的作品集,17岁时开始尝试水彩画,18岁时里希特考取了德勒斯顿美术学院壁画系,在德勒斯顿美术学院学习期间里希特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1955年里希特先后两次前往西德,特别是第二次参观了“第二届卡塞尔文献展”后对里希特有着深刻的启发,两年之后里希特在朋友的帮助下与妻子来到西柏林,他们放弃安逸舒适的东德生活走向了西德的自由艺术之旅。
来到西德的里希特开始与妻子住在岳父母家,靠政府所给的难民津贴维持生计,但很快他就在慕尼黑美术学院找到了第一份工作。由于里希特早期的艺术教育多以东德的苏式教育为主,所以对当时世界现代艺术的发展知之甚少。随着思想的转变里希特来到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跟随卡尔奥托格茨教授学习他的非形式主义、姿态抽象绘画以及当时所盛行的各种绘画流派。里希特绘画风格的形成源自于一次偶然的照片绘画经历,这幅作品就是《聚会》,创作于1962年,画面以写实的手法和色彩表现出一场聚会中的青年形象,然后他将画布割破后再缝合,并在作品中画上鲜红的颜色,仿佛预示着聚会后有不祥的事发生。从这一作品我们可以看出里希特对绘画语言的探索,虽然其色彩和用笔方式与成熟时期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比原有的苏式写实绘画风格已有了质的飞跃。由此开始里希特不再满足于写实绘画的表现,一直在尝试既能延续传统绘画又有别于其他画派风格的语言形式。在经过大量试验性照片绘画创作之后,里希特逐渐找到自己的语言形式,作品《桌子》就反映出其“模糊绘画”形式的雏形。画面中桌子的形象先用写实的手法在灰色的底色上描绘,再用大笔触柔和涂抹掉原有的外形,使画面呈现出虚幻空灵的效果,画面中里希特将不同的手法巧妙的融合,为后来很多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技法基础,在其后来的作品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这一技法的运用。
在学习期间里希特结识的很多艺术上的朋友,对其艺术的成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康拉德.鲁格、西格马.波尔克和布林吉.帕勒莫等等,里希特自己也曾说:“与思路接近的艺术家接触,对我意义很大。没有什么东西是在孤立中到来的,我们的概念主要通过透彻的谈话获得,人要依靠他周围的环境,也依靠与其他艺术家的交流,特别是波尔克和鲁格合作,这对我太重要了”,可见艺术上的交流、碰撞对里希特创作的重要性。
1964年里希特结束了在美术学院的学习,在阿尔弗雷德.施美拉的支持下举办了他生平的第一个个人画展,紧接着在慕尼黑又举办了另一个个展,但由于各种新艺术流派的到来画商们很快又被吸引走了,所以里希特的展览没有获得更大的影响而遭到冷遇。1966年到1968年期间,里希特和波尔克合作创作了作品《转变》,作品表现的是一座山峰到一个球的变异,其目的是对当时观念艺术家的反讽和政治浪潮的怀疑。1967年里希特获得了“南方年轻艺术家奖”并担任了汉堡大学的客座教授,在这一时期创作的作品主要还是强化其客观现实理念,同时在色彩运用上更趋向于灰色,作品《六块色彩》和之后完成的《48幅人物肖像画》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创作,七十年代以后里希特开始在艺术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参加了很多重要的画展,并成为了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的一名教授。在此期间里希特进行了大量的抽象画创作,相继创作了写实模糊作品《蜡烛》、《骷髅》等,表现出在具象与抽象间的转变更加灵活。1985年至今里希特开始在照片上直接进行油画创作,在保留照片原有和谐与内容的同时,运用丰富的色彩破坏性的进行再创作。里希特一生的创作从早期的模糊绘画,到后来的灰色表现以及最后的彩色抽象画,都始终坚持自己独特的语言表现形式,自由的穿梭于具象与抽象之间,力求把绘画从过多的经验、限制中解放出来,以更纯粹的艺术精神来启示这个拥堵的现实世界。
2008年里希特带着四十多年创作的艺术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其大量而多变的艺术风格对国内艺术家产生了极大的震撼,对里希特的研究学习在国内也开始持续升温,很多艺术家吸取了里希特的艺术精华,在个人艺术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当然也有一些人只是基于表面形式的临摹、照搬,便给人一种搭顺风车、玩符号的感觉,没有太大的艺术价值和创造力。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之所以推崇里希特,其原因是他们大部分都有着正规学院美术教育的背景,对技术和形式的追求在他们思想中已经根深蒂固,所以里希特变化多端又独具具象特色的架上绘画风格就很快受到了国内艺术家的追捧。他们通过对里希特风格、形式的借鉴学习,运用摄影图片结合个人创作思路形成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谢南星、何森、张晓刚、尹朝阳、李路明等。
里希特的人生和艺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充满着变化和探索,在不断变化中里希特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风格,不断打破各种绘画的界线,自由穿梭于各种流派之间,但其艺术却理念却始终坚持对现实的客观表达不添加任何情感与规则。由于里希特坚持不懈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探索,对西方后现代艺术以及中国当代艺术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值得后世去研究与深思!
作者简介:
徐夏林,重庆开县人,现任教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