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数学课堂上的旅行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_2036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往往远离实际生活,学生不感兴趣.这大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笔者执教的苏教版八上第二章“勾股定理的应用”一课,立足从生活出发,以南京之行为主线,适当拓展、演变,使其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而又自然的教学情境.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通过对它的学习和研究,体现数学建模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应用意识,其应用的广泛性让学生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二、教学过程设计
  1. 情境引入
  师:暑假里我走过两座桥——润扬大桥和南京长江三桥(多媒体显示两座桥的图片),这两座桥的夜景非常美丽,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座桥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这两座桥都是斜拉桥,斜拉桥的索塔、桥面与拉索组成许多直角三角形,如果我们知道了索塔的高,怎样计算拉索的长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勾股定理的应用——生活篇.(师板书课题:2.7勾股定理的应用)
  2. 简单应用
  师:到了南京第二天,我决定去游玩玄武湖,到达中央路时,我发现玄武湖东西向隧道与中央路北段及龙蟠路大致成直角三角形(如图1). 从B处到C处,如果直接走湖底隧道BC,将比绕道BA(约1.36千米)和AC(约2.95千米)减少多少行程(精确到0.1千米)?
  生1:根据勾股定理可以求出BC的长度,然后用AB与AC的和减去BC,所得的结果就是减少的行程.
  评析 这是一次旅行,由公路与隧道引出,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继续探索下去的兴趣. 引导学生观察路线的最佳选择方案,通过运用勾股定理,从而解决实际的问题.
  师:进入玄武湖,我们看到几只小鸟停在树上欢快地歌唱,其中一只小鸟从一棵树飞到了另外一棵树上. 这两棵树之间相距12米,一棵树高16米,另一棵树高11米,那么这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至少要多少米呢?
  生2:作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两条直角边分别为5米和12米,由勾股定理可以求出小鸟飞行的最短距离为13米.
  评析 对于没有直接给出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通过已知条件在图形中构造直角三角形,从而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3. 深层拓展
  师:我们继续前行,看到满池的荷花,忽然想到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绝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在池塘边有几个游人正在那里摘荷叶,由于靠岸边的荷叶都已经被摘掉了,只能去采摘离岸更远的荷叶. 这一幅场景让我想起了《九章算术》里的一道题目,叫作“引葭赴岸”.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有一个池塘,其底面是边长为10尺的正方形,一棵芦苇AB生长在它的中央,高出水面部分BC为1尺. 如果把该芦苇沿与水池边垂直的方向拉向岸边,那么芦苇的顶部B恰好碰到岸边的B′. 水深和芦苇长各多少尺?”
  生3:可以看出这个图形(图2)里有直角三角形ACB′,但只知道CB′的长度为5,还有AC与AB′的关系,可以设AC = x,则AB′ = x + 1,利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x的值.
  评析 选用这个问题作为勾股定理深层拓展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勾股定理的悠久历史;其二,这个问题是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的一个载体. 在这个题目的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勾股定理的应用,而且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感悟求解这个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
  师:我们租了两条游船,开始游览玄武湖.一船沿北偏西60°方向行驶,速度是6千米/小时,一船沿南偏西30°方向行驶,速度是8千米/小时. 经过多长时间我们两船之间的距离正好是20千米呢?
  生4:设时间为t,可知OA = 6t,OB = 8t,利用勾股定理得到(6t)2 + (8t)2 = 400,求出t = 2小时.
  评析 这个问题同样是只知道一个量,需要借助于时间这个未知量来建立方程,从而解决问题.
  4. 巩固训练
  师:经历了这一次南京之旅,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下面让我们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这样一道生活中的问题.
  如图3,一架长为10米的梯子AB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 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它的底端是否也滑动1米?
  评析 学生经过前面两题的训练已经掌握了此类题目的解法,即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通过本题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应用的理解.
  5. 提升总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勾股定理有怎样的新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
  评析 让学生再一次回顾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本节课中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将实际问题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勾股定理来解决. 6. 课后延伸
  作业:课本67页习题2.7第1题,第2题,第4题.
  三、课后总结
  连贯的情境教学不仅使学生有了美的享受,更激发了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享受中感受数学思想方法之美,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之重要,并学会运用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思考问题.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资助课题“‘自学·议论·引导’教学生态中的学生发展质态研究”(课题编号为E-a/2013/001)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为李庾南、王笑君.  最近笔者在一次市际(南通市与宿迁市)学校共同体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七年级“垂直”新授课,课例得到与会同行的好评.本文先呈现教学流程的简案,再给出精彩生成片段,最后阐释几点教后反思,与更多老师研
期刊
【案例背景】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解决,是小学数学的经典、典型的内容,学生对于这个内容的学习既易又非常难. 易,是因为学习的时候数据比较小,孩子觉得计算容易理解;而它确实又很难,表现为:一是对算理的理解,二是在后续的学习中,特别是在逆序的出现后,学生经常容易出错. 究其缘由,还是因为数学的模型建构不清晰、不确立. 如何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问题.  随着2011年版《义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实践活动”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已被摆到了更为突显的位置,倡导为学生提供实践数学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么,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实践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在小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的要求. “班班通”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能够创设适合课程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学习的气氛,运用图形、文字、声音、影像的特点,克服平时教学中的难点,动静结合,使得枯燥无味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可以很好改进以往教学中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形式与手段的多样化、可视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与发展. 直观形象地展
期刊
在数学浩瀚的题海里,总能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条件充裕,结论清楚,就是找不到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继而无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作为选拔优秀人才的中考压轴题,更加强了学生能力的考查.下面笔者以实例说明如何巧用构造法,构造基本图形,建立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从而解决问题.  一、构造平面直角坐标系  例1 2013年淮安中考题28题:如图1,在△ABC中,∠C = 90°,BC = 3,AB = 5.
期刊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结合学习数学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这样,既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初步理解教学内容的精神实质,感受数学科学的精髓,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初步学会思维,发展数学素养. 本文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圆的面积”一课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基于数学思想的教学.  一、目标中明晰数学思想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情境,增加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学呢?本文通过三个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研究如何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只要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相信你也能找出很多有趣的例子.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倘若教师从源头上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肯定会乐在其中.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以学生的
期刊
中职数学教学中,在学习关于“三次函数”的练习中以及考试中发现许多学生掌握得不好,通过和学生进行交流,知道几乎没有学生对这种题的图像进行过关注. 因此,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关于导数的例题和习题若借助该例题的图像去讲、去分析,会让学生掌握得更容易. 于是我决定在复习中运用一节课的时间师生一起研讨三次函数的图像以及由图像得到三次函数的性质,让学生由三次函数图像“之美”感悟到学习“之乐”.  例题1 (201
期刊
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位老人有三个儿子和17匹马,在他临终前他对三个儿子说:“我已经写好了遗嘱,我把马留给你们,你们一定要按我的要求去分. ”老人去世后,三兄弟看到了遗嘱. 遗嘱上写着:“我把17匹马全都留给我的三个儿子,大儿子得二分之一,二儿子得三分之一,三儿子得九分之一. 不许杀马,不许流血,你们必须遵从父亲的遗嘱. ”按照父亲的遗嘱,每个人得到的马都不是整数. 大儿子得八又二分之一匹,二儿子得
期刊
【摘要】 在“圆的面积”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试验、验证、抽象概括等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引导学生在知识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课堂魅力.  【关键词】 活动经验;转化思想;极限思想;策略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思想蕴含在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标志. ”因此,使学生获得数学的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