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2月3日,艺术家梁绍基个展《丝梦》在上海爱马仕之家拉开帷幕。本次展览囊括了梁绍基先生的十件作品,也凝聚了他二十余年以蚕和蚕丝为媒介的创作—将自然生命的全过程融入作品,形成人与自然、艺术与生命的对话。
写梁绍基先生的作品不太容易。一个老者和你谈及生命的时候,好像形式并不那么重要了。
这多少是梁绍基作品的一个副作用悖论。以蚕和蚕丝为创作的最主要媒介,通过养蚕,让蚕在特定的物件或装置上吐丝,让自然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之中。所以梁绍基先生的作品是饱含生死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其创作的根本,还有什么不是生死可以凌驾的?何况艺术。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梁绍基先生作品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当然这种对精神性的探讨本身并无可责难,梁先生亦是通过创作而寻找关于生命的许多问题的解答。如果说作品是梁先生人生的隧道,与其说这条隧道引领我们到什么地方,我更关心这条隧道长什么样子,因为隧道里往往是黑暗的,而我们太执着于远处的那个光点,好像那里真的有什么。
本次爱马仕之家举办的梁绍基个展《丝梦》囊括了艺术家创作的十件作品,从雕塑、装置到影像,跨越了多重媒介。作品的主要创作材料依旧是梁先生标志性的蚕丝——隐居天台山的他日日与蚕同作息,让蚕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艺术家的双手进行自然的创作。而与早些年浓重而阴郁的对于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状态不免悲叹的基调相比,此次《丝梦》展览在形式上更为抽象和纯粹(如果“唯美”这个词用于梁先生的作品则会略显小清新),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重新审视工艺与材质本身的回归。
如果我们要找到一条线索进入这位天台山隐士的作品,我想是材质与形态的对立和对抗。蚕丝轻渺、细腻、脆弱而错综复杂,而这样一种“虚”的存在往往与“实”的物体相结合。例如,作品《天衣》中,一具由蚕丝构建的人形静置于墙壁之上,旁边一架缝纫机被蚕丝紧紧包裹,抽象而缥缈的“衣”在制衣工具的映衬下获得具体的实相,而具象的机器又被自然的包裹所消化、消解。同样,作品《梦》呈现了一具瓷质马头,造型粗犷、剔除细节、未经施釉,呈现瓷泥最本质的物质性和重量感,其上附以古窑碎瓷片,又强调瓷之易碎性。与此同时,这个凝重而真实存在的内核又被极薄的丝织物覆盖,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内化的具体和延展的虚空。而这种材质的对立几乎贯穿梁绍基先生的所有作品之中,使其富有了强大的视觉张力。
如果说作品内部的冲突使其具有了一种内外交织的生命力,展览本身的布局亦沿用了同样的逻辑,进而营造了一个完整的能量场。影像装置作品《蚕潺潺》记录了蚕在不同时间和生命阶段吐丝的过程,由天而降的丝幕在墙壁上的画面前形成第二荧幕,使画面虚实相对;而空间的另一头,《天衣》和以台绣工艺为基本形式的作品《越》以丝织品的意象呼应了影像中蚕的生命历程,使整个空间达成了时间的跨越和统一。同样,作品《平面隧道》以极薄的蚕丝构成同心圆,光影的投射使其具有了隐约的立体感,作品呈现出极度抽象而发散的虚空之感;与之相对则是《梦》之马首,凝练而沉重,如是《平面隧道》所散发能量的接收者。两者之间,《人转星移》由数块镜面构成,蚕在镜面之上吐出如云的丝膜。由于蚕吐丝的“8”字路径使丝膜产生了无数的同心圆,随着观者脚步的移动呈现持续的旋转动态,而镜面又将光斑驳地反射至屋顶,天地之间仿佛充满了能量的交互。三部作品构建了一个能量的十字架,虚实对立之间达成完整的统一。
梁绍基先生通过对立而寻求统一的创作方法源自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体悟,作品《窗》即为最好的例证。在横纵交错的老木窗中养蚕,蚕自然吐出蚕茧,最终的大小充满花窗所规定的空间。创作的灵感源自养蚕业过程,蚕农将蚕至于大小统一的格子内以保证蚕茧大小的一致,这让梁绍基联想到人在社会框架中,原始而本真的生命意志与社会所赋予的准则之间的矛盾与对话。作品《窗》中,蚕本已作茧自缚,而在木窗的封锁之下蚕丝又溢出藩篱,令窗格本身富有了自然的诗意——用人为的方式去约束自然,又让自然的理想去诗化体制。作茧自缚的人生荒谬最终被自然消化,而生命的过程也在于和生命本身的和解。
和解的路往往是一条回归的路,《丝梦》展览通过更为抽象而纯粹的作品展现了梁绍基先生在创作精神上的回归,形式的简化暗含着不必多说的基调,旨在让观者沉浸在自然的生命所创造的景观和维度里。与此同时,几件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作则体现了艺术家对材质和工艺本身的回归。丝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织物之一,与纺织工艺和纺织文化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作品《越》的创作基于台州的台绣工艺,丝帛之上切割出平面几何纹样,用刺绣强化边缘、构建点线面的平面构成,此构成与另一侧的立体刺绣相连,天然的蚕茧和仿若珊瑚般的织物构建出一簇具有生物感的立体画面,与抽象的平面构成形成了有自然的无序到几何的有序的对话与过渡。而刺绣中所用的丝线又延伸到下垂至地面的蚕茧,仿若丝之原始形态变化为人之工艺的历程。作品以刺绣为切入点,探讨手工艺所内涵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转化。
对工艺的重新思考是此次与爱马仕的合作对梁绍基先生的启发,爱马仕精湛的手工传统、每一个完美的针脚都让梁先生回想起曾经在浙江台州从事纺织和手工业的经历。“每一个针脚都是有温度的,让你想要去触摸。” 对于隐居天台山的梁绍基而言,与爱马仕的合作可谓初次涉水,却发现“本元”确是两者共通的核心——无论是梁先生回到以自然的生命体和原始的材料进行创作,还是爱马仕坚守追溯的家族历史,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切,而一切的分化与变化,最终也不会偏离初始的状态。
我想对于梁绍基先生而言,生命隧道出口的那个光点,就是他进来的地方。
写梁绍基先生的作品不太容易。一个老者和你谈及生命的时候,好像形式并不那么重要了。
这多少是梁绍基作品的一个副作用悖论。以蚕和蚕丝为创作的最主要媒介,通过养蚕,让蚕在特定的物件或装置上吐丝,让自然生物的整个生命过程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之中。所以梁绍基先生的作品是饱含生死的,“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其创作的根本,还有什么不是生死可以凌驾的?何况艺术。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于梁绍基先生作品的讨论大多停留在形而上的精神层面。当然这种对精神性的探讨本身并无可责难,梁先生亦是通过创作而寻找关于生命的许多问题的解答。如果说作品是梁先生人生的隧道,与其说这条隧道引领我们到什么地方,我更关心这条隧道长什么样子,因为隧道里往往是黑暗的,而我们太执着于远处的那个光点,好像那里真的有什么。
本次爱马仕之家举办的梁绍基个展《丝梦》囊括了艺术家创作的十件作品,从雕塑、装置到影像,跨越了多重媒介。作品的主要创作材料依旧是梁先生标志性的蚕丝——隐居天台山的他日日与蚕同作息,让蚕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艺术家的双手进行自然的创作。而与早些年浓重而阴郁的对于后工业时代人类生存状态不免悲叹的基调相比,此次《丝梦》展览在形式上更为抽象和纯粹(如果“唯美”这个词用于梁先生的作品则会略显小清新),同时也呈现出了一种重新审视工艺与材质本身的回归。
如果我们要找到一条线索进入这位天台山隐士的作品,我想是材质与形态的对立和对抗。蚕丝轻渺、细腻、脆弱而错综复杂,而这样一种“虚”的存在往往与“实”的物体相结合。例如,作品《天衣》中,一具由蚕丝构建的人形静置于墙壁之上,旁边一架缝纫机被蚕丝紧紧包裹,抽象而缥缈的“衣”在制衣工具的映衬下获得具体的实相,而具象的机器又被自然的包裹所消化、消解。同样,作品《梦》呈现了一具瓷质马头,造型粗犷、剔除细节、未经施釉,呈现瓷泥最本质的物质性和重量感,其上附以古窑碎瓷片,又强调瓷之易碎性。与此同时,这个凝重而真实存在的内核又被极薄的丝织物覆盖,使整个作品呈现出内化的具体和延展的虚空。而这种材质的对立几乎贯穿梁绍基先生的所有作品之中,使其富有了强大的视觉张力。
如果说作品内部的冲突使其具有了一种内外交织的生命力,展览本身的布局亦沿用了同样的逻辑,进而营造了一个完整的能量场。影像装置作品《蚕潺潺》记录了蚕在不同时间和生命阶段吐丝的过程,由天而降的丝幕在墙壁上的画面前形成第二荧幕,使画面虚实相对;而空间的另一头,《天衣》和以台绣工艺为基本形式的作品《越》以丝织品的意象呼应了影像中蚕的生命历程,使整个空间达成了时间的跨越和统一。同样,作品《平面隧道》以极薄的蚕丝构成同心圆,光影的投射使其具有了隐约的立体感,作品呈现出极度抽象而发散的虚空之感;与之相对则是《梦》之马首,凝练而沉重,如是《平面隧道》所散发能量的接收者。两者之间,《人转星移》由数块镜面构成,蚕在镜面之上吐出如云的丝膜。由于蚕吐丝的“8”字路径使丝膜产生了无数的同心圆,随着观者脚步的移动呈现持续的旋转动态,而镜面又将光斑驳地反射至屋顶,天地之间仿佛充满了能量的交互。三部作品构建了一个能量的十字架,虚实对立之间达成完整的统一。
梁绍基先生通过对立而寻求统一的创作方法源自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体悟,作品《窗》即为最好的例证。在横纵交错的老木窗中养蚕,蚕自然吐出蚕茧,最终的大小充满花窗所规定的空间。创作的灵感源自养蚕业过程,蚕农将蚕至于大小统一的格子内以保证蚕茧大小的一致,这让梁绍基联想到人在社会框架中,原始而本真的生命意志与社会所赋予的准则之间的矛盾与对话。作品《窗》中,蚕本已作茧自缚,而在木窗的封锁之下蚕丝又溢出藩篱,令窗格本身富有了自然的诗意——用人为的方式去约束自然,又让自然的理想去诗化体制。作茧自缚的人生荒谬最终被自然消化,而生命的过程也在于和生命本身的和解。
和解的路往往是一条回归的路,《丝梦》展览通过更为抽象而纯粹的作品展现了梁绍基先生在创作精神上的回归,形式的简化暗含着不必多说的基调,旨在让观者沉浸在自然的生命所创造的景观和维度里。与此同时,几件为本次展览创作的新作则体现了艺术家对材质和工艺本身的回归。丝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织物之一,与纺织工艺和纺织文化有着不可分的关系。作品《越》的创作基于台州的台绣工艺,丝帛之上切割出平面几何纹样,用刺绣强化边缘、构建点线面的平面构成,此构成与另一侧的立体刺绣相连,天然的蚕茧和仿若珊瑚般的织物构建出一簇具有生物感的立体画面,与抽象的平面构成形成了有自然的无序到几何的有序的对话与过渡。而刺绣中所用的丝线又延伸到下垂至地面的蚕茧,仿若丝之原始形态变化为人之工艺的历程。作品以刺绣为切入点,探讨手工艺所内涵的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转化。
对工艺的重新思考是此次与爱马仕的合作对梁绍基先生的启发,爱马仕精湛的手工传统、每一个完美的针脚都让梁先生回想起曾经在浙江台州从事纺织和手工业的经历。“每一个针脚都是有温度的,让你想要去触摸。” 对于隐居天台山的梁绍基而言,与爱马仕的合作可谓初次涉水,却发现“本元”确是两者共通的核心——无论是梁先生回到以自然的生命体和原始的材料进行创作,还是爱马仕坚守追溯的家族历史,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切,而一切的分化与变化,最终也不会偏离初始的状态。
我想对于梁绍基先生而言,生命隧道出口的那个光点,就是他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