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罗·策兰是夹在父辈的犹太传统和以色列家神的号令与德语传统及全人类的基督救赎暗码之间的一位奇特诗人,鉴于二战期间对犹太民族惨无人道的杀戮,相互冲突的神灵符号与二战的残酷现实使一位诗人对言语符号挥起“奥康姆剃刀”,使一个犹太人在欧洲的塞纳河里结束肉体生命。言语同样是策兰作为一位诗人的生命,这生命在神学符号的冲突中结束于既象征童年美好回忆,指称残酷现实的雪。流畅的“死亡赋格”因此坍缩成晦涩的个人内指典故,思想与言语的双重困境将诗人引向别无选择的、众多类似犹太艺术家最终都踏上的不归路。
关键词:保罗·策兰 死亡赋格 大屠杀 犹太意识 生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历数二战期间欧洲文坛的惊人之作,尤其是描述纳粹的犹太大屠杀的诗歌作品,“死亡赋格”一定不能错过。用德语写作的犹太诗人保罗·策兰因这首诗而闻名欧洲,获得在德语世界极有声望的毕希纳奖,尽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策兰的诗集及论诗稿已经译成欧洲主要文字,其影响与日俱增。尤其是策兰后期作品,更是他那个时代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个典范。
诗人王家新说:策兰的诗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的爱”,要求我们不断回到他那种不可转译的词语黑暗中,直到它被照亮,或被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策兰后期诗歌形式破碎、意象神秘、用典曲折,诗人与读者、他自己与诗歌文本之间的对话之门被他单方面逐渐关闭,他的秘密之爱与美好回忆,像一枚“未曾长熟的青果”,连同肉体一起自沉于冰冷的塞纳河。
来自犹太传统与德语语言的双重逼迫,在这样一位诗人那里构成特有的策兰困境,这个困境的许多部分为许多艺术家所共有,但在策兰这里,却成为不能化解的两难:言说那不能言说者。策兰困境如何造就了这样一位不可替代的诗人呢?
一 欢乐、和谐的死亡隐喻
策兰在“死亡赋格”里运用的文学手段,即表现主义音乐强调的“无调性自由”和“设有和声的对位”运用,以期表现“现代人内心的迷惘和变态”和超现实主义画派“借如实传达表象的手法绘出潜意识中浮现的意象和荒诞恐怖的图景,”在其中,人与狗位置的互换、浪漫情怀与杀人游戏的并置、灰发书拉密与金发玛格丽特的价值错乱、破晓与繁星闪烁对囚徒与看守的心境对应、蓝眼的日耳曼人对灰发的希伯来人的征服、空中的墓与地上的铁铲形成的因果链、蠕动的蛇与升腾的烟雾构成的生与死的预兆、喝黑奶的舞蹈者与射杀精湛的死亡大师沉浸其中的同一支舞曲,这一切都在悠扬的琴声背景中发生。在青年时代的策兰笔下,荒诞的人生场景配合娴熟的语言工具轻易就在欧洲诗坛上奏响一曲华美的乐章。可是,对策兰而言,人生最大的荒诞集于一身:母语(德语)的承载者竟然就是掳掠杀戮母体(希伯来人)的元凶。
“死亡赋格”里已经埋下隐喻的种子,“黑色的牛奶、在空中挖掘的坟墓、骨灰色的头发、为掘墓者表演的有提琴伴奏的舞蹈,”虽说这些隐喻“美化了奥斯威辛血淋淋的实情,但幸存者说这些不是隐喻,而是明明白白的事实,”策兰自己也曾后悔在该诗中精心设置隐喻技巧,因为,像所有隐喻应用的例子一样,转移人们注意力的风险总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如此,才会有著名诗人海因茨·皮翁特克如下的评论:
“它们有着法国的光辉、巴尔干半岛的魅力、香颂的暗示和忧郁的转调。这些诗的存在全赖于隐喻……现实被置换为诗法的秘密稿本!”。
然而,正是从接下来的“密接和应”组诗里,策兰才承接了赋格的叠句技法而在另一个维度重新踏上隐喻之路,隐喻光与暗的破晓与黑夜,在这里变成了“带往/异乡/那里有绝不会认错的路径”。语言的困境,从来都是现实困境的必然结果,青草茂盛,毕竟遮不住杀人场浸润的血渍,血腥的气息,引领人找到屠杀的证据而绝不会出错。让现实挪位而进入文本的真实,非隐喻莫能担其重任。当现实使言语失色的时候,要找到使“词义焚空而又不止如此的灰烬!”可真是难啊!这样的困境并非通晓四种语言、译过近百位诗歌大师作品的这位诗人在言语本身的发挥,而是与“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完全相反的言语困境,因为在相同的德语语境里,面临的是一个无法回答更难于清晰表达的存在困境:“残壁的/挡弹板上:/又一次,/清晰可见:/子弹刻成的深槽……”
二 丰满的石头与冷峻的十字架
隐喻作为典型的文学手段,在古老的希伯来传统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希伯来《圣经》里,《旧约·诗篇》是引用隐喻最多的经文。策兰汲取的《圣经》精华,正是从对《圣经》隐喻传统的依重体现出来的。对于策兰诗的很多读者而言,近乎不合情理的用语简约化使诗要传达的意旨受到很大局限,而且他使用的很多隐喻也使隐喻所要比较的两方距离太远,因而造成又一重阅读障碍。然而,如果我们考察圣经隐喻传统,就会发现,耶和华被比喻成“磐石”、“高台”、“盾牌”,也比喻成“亮光”、“牧者”,“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如果没有新约知识,很多读者就会堕入理解的迷雾。再如在《旧约·雅歌》里,热恋中的男子称其爱人“鼻子好像黎巴嫩塔,朝向大马色,”“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岁月流逝,人们的比喻方式毕竟有很大变化,从作为一种比较手段的隐喻本身来说,被比较的双方共有的特征,有些作者取得多,有些取得少,这就必然会造成部分喻意要转换几次才能为人理解。照现代标准看,爱人的鼻子像黎巴嫩塔固然难看,可是,高山之壮丽美好、独一无二却是无人能否认的,这样的隐喻仍然保持其有效性,只不过时代变迁使这类比喻显得突兀而已。
这是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式的困境,非有言语哲学的超越不能化解。在“死亡赋格”与“密接和应”之间,策兰曾求助于超现实主义和语涉双关等文字游戏,以及某些为追求荒诞效果而写作的荒诞小品,试图把超现实主义与启示文学传统糅合起来。超现实主义手段在策兰突破语言罗网封锁的努力中没有产生让人记忆犹新的效果,因为纯粹的超现实主义并非策兰所长。只有当他恢复“条顿族的悲伤诗人”和“流亡中的德语作家”这个真实身份,也就是只有当他回到希伯来传统的主题上时,流行的文学手段才能在他笔下生发出人性与艺术的光辉。
三 锤炼至失语的诗艺
除了隐喻以外,《旧约圣经》里用过的大部分文学手段,策兰无不曾一一尝试,包括象征、寓言、拟人、反讽、双关。这部分解释了策兰为何对圣经风格情有独钟。在已经发现的几种平行体中,策兰的近800首诗里有很多都用到了,以正、反、合三种平行体反复玩味某种重要的思想,正是希伯来诗人所擅长的诗风,其中,以重复为主要手段的技法,我们在“死亡赋格”里已经有初步领略。令人惊奇的是,假如我们把策兰全部诗歌拿起来做一个提纲契领的总体评论,会发现原来只是用于单篇诗作的手段,竟然能够成为其全部诗歌的一个总体特征,即,策兰在无论译诗、创作和文论中的手段,全部都与这个手法息息相关,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看作是对其他诗歌的呼应或主旨的重复,这个情形甚至可以将他不同时期的诗歌包括在内予以考虑。策兰的诗传承了希伯来诗歌的精髓,即“它的思维结构重于外部形式,一首诗靠平衡一系列意群写出,这些意群根据某些简单的联系规则而相互依靠。”
为使别人贴在他诗作上的隐喻和神话标签彻底松脱,策兰一边尝试别种手段,一边扭曲这两种手段,使其差不多到了断裂点,几至无法辨别。他以类似神“变乱”人类言语的手段拆毁、倒置、重构和分解各类词性的用语,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甚至动词,无不在他残酷而又不乏严肃的砍伐与重新调用之中,往往伴有词性的随意转换。
雪的意象,对策兰来说承载了太多的精神伤痛与丧亲之苦,竟至于无法用词汇精确表达,无论是将几个词扎成一堆(Deep in snow写成Deepinsnow),还是逐个去掉其中的辅音。最后剩下来三个光秃秃的元音,无法让人不想起人子耶稣在十字架上绝望的、由类似元音构成的呼号: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除了拆字重组之外,策兰还生造了很多词,这些词最多见的是几个词语的合并,如“雪区”、“字血”、“生存之死”、“文本-虚空”、“结杏的女人”、“旷野面包”、“太阳穴雪”等,这些词语合并当然不同于诗歌里常见的奇异的词语组合,而是指策兰拿来当作单个概念予以处理的一个词,有些用连字符连起来,更多是直接生造。这里不可避免的阅读障碍在于,他从法语、德语、英语、希伯来语和俄语里随意拼接,要准确抵达他的意义“内核,”恐怕只有他本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然而,只要我们把握住他最基本的隐喻习惯和圣经传统,照构成这些生造词的字面意思揣测,也可以探查到些许脉络痕迹,依稀听出“荨麻路上传来的声音”。
言语的罗网终于收紧,为策兰留下来的言语活路,就只有近于无语的沉默,因为“他们吃:精神错乱的块菌,/一件/没有掩埋的诗歌作品,/熔化舌头与牙齿……”而无语,对一位诗人来说就无异于诗歌生命的终止。对策兰,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死亡。
四 理解雪中言语
保罗·策兰令人折服和震憾的隐喻巧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斯图加特市一家领先的报纸评论说:“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位诗人……有时候竟在他自己的隐喻森林里为矮树丛所困,”更有人说他“找不到一条路径可以走出他那阳春白雪式的歧义手语。”策兰必须找到比隐喻更能表现其诗法的诸般手段,可是,他能够去哪个方向轻易找到这样的手段呢?他自己借用里尔克的一个定义来界定自己的诗:“设在无字可用的无限周边的围栏”。他的诗文虽然还谈不上无字可用,但他的用词的确越来越节俭,越来越怪异。隐喻的美妙虽然正在文字的简约与形象的生动,但如前文所述,比较两端的重叠部分越是少,引发歧义的可能性也就越是大,造成的阅读障碍也越是大。这不能不算是策兰中、后期诗歌遇到的一个极大麻烦。意象的生动丰富使诗歌具备极大的展延可能,为不同感性与知识层面的读者设置好恰与其分的欣赏空间,然而,诗的个别性或私人性质太浓,同时也就使诗人本来想传达的题意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正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诗的旨意便会落空。像“人心造就的弹坑”或“蜂巢之冰”这些隐喻,不仅仅十分离奇,而且也不太可能为读者辨认出来。尽管我们可以说,并非每一首诗都一定要有一个确切无疑的主旨,惊人的意象并置本身也可能带来强悍的审美愉悦,但对于策兰这样一位涉猎广泛而又讲究诗法的诗人来说,主旨的明确往往比单纯的惊人意象重要得多。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策兰无疑选择了主旨的传达,因此造成的阅读障碍,也是他必须要付出的牺牲。同时,为了告别“躲藏在隐喻背后的捉迷藏游戏,”策兰不得不尝试其他手段,至少要将表层与内里的真理与现实融合起来,在一个真切的“你”中实现二者的结合,使一切成为行动而不再充当“古老的隐喻贩子”。
从诗歌技法上看,“死亡赋格”和“密接和应”无论是在诗法与音乐的配合,还是从切题的崇高境界上看,策兰都登上了无与伦比的高峰,个人、民族和时代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悲欢离合以及情感升华,都指向他的必由之路,这一点虽并非策兰所独有,无数的艺术家都因江郎才尽而选择庄严崇高的死,以避免不能创新的灵魂折磨,可是,在策兰这里,多重要素的交汇准确到了致命的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策兰困境。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费尔斯坦纳,李尼译:《保罗·策兰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3] John Felstiner,Paul Celan:Poet,Survivor,Jew,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1995.
[4] 祖光编:《旧约·创世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李文禄、黄永恒主编:《旧约·雅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J·B·加百尔等,梁鸿鹰、莫卫生译:《圣经中的犹太行迹》,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作者简介:李斯,男,1961—,湖北云梦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宗教哲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保罗·策兰 死亡赋格 大屠杀 犹太意识 生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历数二战期间欧洲文坛的惊人之作,尤其是描述纳粹的犹太大屠杀的诗歌作品,“死亡赋格”一定不能错过。用德语写作的犹太诗人保罗·策兰因这首诗而闻名欧洲,获得在德语世界极有声望的毕希纳奖,尽管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策兰的诗集及论诗稿已经译成欧洲主要文字,其影响与日俱增。尤其是策兰后期作品,更是他那个时代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一个典范。
诗人王家新说:策兰的诗是一种“不为人知的秘密的爱”,要求我们不断回到他那种不可转译的词语黑暗中,直到它被照亮,或被我们更深刻地领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策兰后期诗歌形式破碎、意象神秘、用典曲折,诗人与读者、他自己与诗歌文本之间的对话之门被他单方面逐渐关闭,他的秘密之爱与美好回忆,像一枚“未曾长熟的青果”,连同肉体一起自沉于冰冷的塞纳河。
来自犹太传统与德语语言的双重逼迫,在这样一位诗人那里构成特有的策兰困境,这个困境的许多部分为许多艺术家所共有,但在策兰这里,却成为不能化解的两难:言说那不能言说者。策兰困境如何造就了这样一位不可替代的诗人呢?
一 欢乐、和谐的死亡隐喻
策兰在“死亡赋格”里运用的文学手段,即表现主义音乐强调的“无调性自由”和“设有和声的对位”运用,以期表现“现代人内心的迷惘和变态”和超现实主义画派“借如实传达表象的手法绘出潜意识中浮现的意象和荒诞恐怖的图景,”在其中,人与狗位置的互换、浪漫情怀与杀人游戏的并置、灰发书拉密与金发玛格丽特的价值错乱、破晓与繁星闪烁对囚徒与看守的心境对应、蓝眼的日耳曼人对灰发的希伯来人的征服、空中的墓与地上的铁铲形成的因果链、蠕动的蛇与升腾的烟雾构成的生与死的预兆、喝黑奶的舞蹈者与射杀精湛的死亡大师沉浸其中的同一支舞曲,这一切都在悠扬的琴声背景中发生。在青年时代的策兰笔下,荒诞的人生场景配合娴熟的语言工具轻易就在欧洲诗坛上奏响一曲华美的乐章。可是,对策兰而言,人生最大的荒诞集于一身:母语(德语)的承载者竟然就是掳掠杀戮母体(希伯来人)的元凶。
“死亡赋格”里已经埋下隐喻的种子,“黑色的牛奶、在空中挖掘的坟墓、骨灰色的头发、为掘墓者表演的有提琴伴奏的舞蹈,”虽说这些隐喻“美化了奥斯威辛血淋淋的实情,但幸存者说这些不是隐喻,而是明明白白的事实,”策兰自己也曾后悔在该诗中精心设置隐喻技巧,因为,像所有隐喻应用的例子一样,转移人们注意力的风险总是不可避免的,正因如此,才会有著名诗人海因茨·皮翁特克如下的评论:
“它们有着法国的光辉、巴尔干半岛的魅力、香颂的暗示和忧郁的转调。这些诗的存在全赖于隐喻……现实被置换为诗法的秘密稿本!”。
然而,正是从接下来的“密接和应”组诗里,策兰才承接了赋格的叠句技法而在另一个维度重新踏上隐喻之路,隐喻光与暗的破晓与黑夜,在这里变成了“带往/异乡/那里有绝不会认错的路径”。语言的困境,从来都是现实困境的必然结果,青草茂盛,毕竟遮不住杀人场浸润的血渍,血腥的气息,引领人找到屠杀的证据而绝不会出错。让现实挪位而进入文本的真实,非隐喻莫能担其重任。当现实使言语失色的时候,要找到使“词义焚空而又不止如此的灰烬!”可真是难啊!这样的困境并非通晓四种语言、译过近百位诗歌大师作品的这位诗人在言语本身的发挥,而是与“在那里变乱他们的口音,使他们的言语彼此不通”完全相反的言语困境,因为在相同的德语语境里,面临的是一个无法回答更难于清晰表达的存在困境:“残壁的/挡弹板上:/又一次,/清晰可见:/子弹刻成的深槽……”
二 丰满的石头与冷峻的十字架
隐喻作为典型的文学手段,在古老的希伯来传统中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希伯来《圣经》里,《旧约·诗篇》是引用隐喻最多的经文。策兰汲取的《圣经》精华,正是从对《圣经》隐喻传统的依重体现出来的。对于策兰诗的很多读者而言,近乎不合情理的用语简约化使诗要传达的意旨受到很大局限,而且他使用的很多隐喻也使隐喻所要比较的两方距离太远,因而造成又一重阅读障碍。然而,如果我们考察圣经隐喻传统,就会发现,耶和华被比喻成“磐石”、“高台”、“盾牌”,也比喻成“亮光”、“牧者”,“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如果没有新约知识,很多读者就会堕入理解的迷雾。再如在《旧约·雅歌》里,热恋中的男子称其爱人“鼻子好像黎巴嫩塔,朝向大马色,”“头发如同山羊群,卧在基列山旁。”岁月流逝,人们的比喻方式毕竟有很大变化,从作为一种比较手段的隐喻本身来说,被比较的双方共有的特征,有些作者取得多,有些取得少,这就必然会造成部分喻意要转换几次才能为人理解。照现代标准看,爱人的鼻子像黎巴嫩塔固然难看,可是,高山之壮丽美好、独一无二却是无人能否认的,这样的隐喻仍然保持其有效性,只不过时代变迁使这类比喻显得突兀而已。
这是里尔克《杜伊诺哀歌》式的困境,非有言语哲学的超越不能化解。在“死亡赋格”与“密接和应”之间,策兰曾求助于超现实主义和语涉双关等文字游戏,以及某些为追求荒诞效果而写作的荒诞小品,试图把超现实主义与启示文学传统糅合起来。超现实主义手段在策兰突破语言罗网封锁的努力中没有产生让人记忆犹新的效果,因为纯粹的超现实主义并非策兰所长。只有当他恢复“条顿族的悲伤诗人”和“流亡中的德语作家”这个真实身份,也就是只有当他回到希伯来传统的主题上时,流行的文学手段才能在他笔下生发出人性与艺术的光辉。
三 锤炼至失语的诗艺
除了隐喻以外,《旧约圣经》里用过的大部分文学手段,策兰无不曾一一尝试,包括象征、寓言、拟人、反讽、双关。这部分解释了策兰为何对圣经风格情有独钟。在已经发现的几种平行体中,策兰的近800首诗里有很多都用到了,以正、反、合三种平行体反复玩味某种重要的思想,正是希伯来诗人所擅长的诗风,其中,以重复为主要手段的技法,我们在“死亡赋格”里已经有初步领略。令人惊奇的是,假如我们把策兰全部诗歌拿起来做一个提纲契领的总体评论,会发现原来只是用于单篇诗作的手段,竟然能够成为其全部诗歌的一个总体特征,即,策兰在无论译诗、创作和文论中的手段,全部都与这个手法息息相关,他的每一首诗,都可以看作是对其他诗歌的呼应或主旨的重复,这个情形甚至可以将他不同时期的诗歌包括在内予以考虑。策兰的诗传承了希伯来诗歌的精髓,即“它的思维结构重于外部形式,一首诗靠平衡一系列意群写出,这些意群根据某些简单的联系规则而相互依靠。”
为使别人贴在他诗作上的隐喻和神话标签彻底松脱,策兰一边尝试别种手段,一边扭曲这两种手段,使其差不多到了断裂点,几至无法辨别。他以类似神“变乱”人类言语的手段拆毁、倒置、重构和分解各类词性的用语,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甚至动词,无不在他残酷而又不乏严肃的砍伐与重新调用之中,往往伴有词性的随意转换。
雪的意象,对策兰来说承载了太多的精神伤痛与丧亲之苦,竟至于无法用词汇精确表达,无论是将几个词扎成一堆(Deep in snow写成Deepinsnow),还是逐个去掉其中的辅音。最后剩下来三个光秃秃的元音,无法让人不想起人子耶稣在十字架上绝望的、由类似元音构成的呼号: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
除了拆字重组之外,策兰还生造了很多词,这些词最多见的是几个词语的合并,如“雪区”、“字血”、“生存之死”、“文本-虚空”、“结杏的女人”、“旷野面包”、“太阳穴雪”等,这些词语合并当然不同于诗歌里常见的奇异的词语组合,而是指策兰拿来当作单个概念予以处理的一个词,有些用连字符连起来,更多是直接生造。这里不可避免的阅读障碍在于,他从法语、德语、英语、希伯来语和俄语里随意拼接,要准确抵达他的意义“内核,”恐怕只有他本人才能找到回家的路,然而,只要我们把握住他最基本的隐喻习惯和圣经传统,照构成这些生造词的字面意思揣测,也可以探查到些许脉络痕迹,依稀听出“荨麻路上传来的声音”。
言语的罗网终于收紧,为策兰留下来的言语活路,就只有近于无语的沉默,因为“他们吃:精神错乱的块菌,/一件/没有掩埋的诗歌作品,/熔化舌头与牙齿……”而无语,对一位诗人来说就无异于诗歌生命的终止。对策兰,这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死亡。
四 理解雪中言语
保罗·策兰令人折服和震憾的隐喻巧用,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斯图加特市一家领先的报纸评论说:“如此才华横溢的一位诗人……有时候竟在他自己的隐喻森林里为矮树丛所困,”更有人说他“找不到一条路径可以走出他那阳春白雪式的歧义手语。”策兰必须找到比隐喻更能表现其诗法的诸般手段,可是,他能够去哪个方向轻易找到这样的手段呢?他自己借用里尔克的一个定义来界定自己的诗:“设在无字可用的无限周边的围栏”。他的诗文虽然还谈不上无字可用,但他的用词的确越来越节俭,越来越怪异。隐喻的美妙虽然正在文字的简约与形象的生动,但如前文所述,比较两端的重叠部分越是少,引发歧义的可能性也就越是大,造成的阅读障碍也越是大。这不能不算是策兰中、后期诗歌遇到的一个极大麻烦。意象的生动丰富使诗歌具备极大的展延可能,为不同感性与知识层面的读者设置好恰与其分的欣赏空间,然而,诗的个别性或私人性质太浓,同时也就使诗人本来想传达的题意见仁见智,各取所需,正所谓“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没有一个共同的标准,诗的旨意便会落空。像“人心造就的弹坑”或“蜂巢之冰”这些隐喻,不仅仅十分离奇,而且也不太可能为读者辨认出来。尽管我们可以说,并非每一首诗都一定要有一个确切无疑的主旨,惊人的意象并置本身也可能带来强悍的审美愉悦,但对于策兰这样一位涉猎广泛而又讲究诗法的诗人来说,主旨的明确往往比单纯的惊人意象重要得多。在这样的两难选择中,策兰无疑选择了主旨的传达,因此造成的阅读障碍,也是他必须要付出的牺牲。同时,为了告别“躲藏在隐喻背后的捉迷藏游戏,”策兰不得不尝试其他手段,至少要将表层与内里的真理与现实融合起来,在一个真切的“你”中实现二者的结合,使一切成为行动而不再充当“古老的隐喻贩子”。
从诗歌技法上看,“死亡赋格”和“密接和应”无论是在诗法与音乐的配合,还是从切题的崇高境界上看,策兰都登上了无与伦比的高峰,个人、民族和时代以及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悲欢离合以及情感升华,都指向他的必由之路,这一点虽并非策兰所独有,无数的艺术家都因江郎才尽而选择庄严崇高的死,以避免不能创新的灵魂折磨,可是,在策兰这里,多重要素的交汇准确到了致命的程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策兰困境。
参考文献:
[1] [美]约翰·费尔斯坦纳,李尼译:《保罗·策兰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 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3] John Felstiner,Paul Celan:Poet,Survivor,Jew,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 and London,1995.
[4] 祖光编:《旧约·创世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李文禄、黄永恒主编:《旧约·雅歌》,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J·B·加百尔等,梁鸿鹰、莫卫生译:《圣经中的犹太行迹》,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作者简介:李斯,男,1961—,湖北云梦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宗教哲学,工作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