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幼儿;教育;方法Carry on the path and method of science education toward the kid
Huang Hai Zhi
【Abstract】Kid science education gradual in the kid education occupy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f position.At the kid's surroundings world, from the feast for the eyes of to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version but become and thing, day new use difference, biggest of enrichment, abundant kid of life and study contents.Therefore, renewal kid park nature common sense teaching, enrichment science education contents, is current Be each preschool education worker concern of a hot point.But, how do, is an our demand earnest study of problem.
【Key words】Kid;Education;Method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幼儿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幼儿的周围世界,由科技转化而成的玩具和用品琳琅满目,日新用异,极大的充实,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内容。因此,更新幼儿园自然常识教学,充实科学教育内容,是当前作为每个幼教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幼儿科学教育应把回顾历史和优秀民族文化相结合起来
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已聚焦于高科技的发展上。要使中华民族富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首因落后而挨打的屈辱历史,面对与发达国家科技之间还存在的差距,人们忧心如焚。因此,必须更新、补充与幼儿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联系,又为幼儿所能理解的科学技术产品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依赖于教育,通过教材和教育内容才得以保存、传递、延续、发展和再创造。把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渗透于现代的科学教育是可行的。例如“夏日的扇子”向幼儿展示的既有现代化的合扇、吊扇、落地扇、微风扇、空调,又有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民间风味的芭蕉扇、竹蔑扇、檀香扇、纸扇、绢扇等等。
这样,使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的幼儿,不仅感受到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得到具有朝代感的现代科学教育,还粗略地、潜移默化的受到民族文化教育,扩展知识经验,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帮助幼儿观察理解周围世界各种物体属性及生态与环境教育
通过科学教育,引导幼儿感知、理解、描述客体的属性及组合,实际上,是帮助幼儿消除感知中的混乱现象,使知觉清晰,建立起对个别物体的知识结构,为同化、再建和发展分辨能力奠定基础。 但是,任何物体,除了其有的一般的共同属性外,都还呈现也它的多样性。如果仅仅给幼儿认识物体的共同属性,将会导致幼儿片面地僵化地理解客体,还不利于幼儿的思考。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认识物体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与其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多角度的观察思考、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吸取广泛的经验,扩展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避免了幼儿孤立、片面、僵化地思考问题和观察世界,还潜移默化的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同时生态环境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等等。在以往的常识教育中,虽然也讲动物植物,以及它们与阳光、水等等关系。但是缺乏从环境、生态意识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只偏重于动植物的态度,对它们生存环境的影响来进行教育。例如认识鸟,较多的是对认识鸟的态度------爱护鸟。近年来,应根据我国生态环境不平衡这一现象,向幼儿进行教育。诸如引导幼儿注意动、植物生存、发展的条件。不仅向幼儿介绍动、植物,还介绍它们生活、生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动、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使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条件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总之,幼儿所生活的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丰富。
三、重视正规乱系统的正规科学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随机科学教育
幼儿的随机科学教育是教育者当时的情景、灵活、机动、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随时随地是可繁可简的教育活动。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感知周围物质世界的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科学方面的知道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机科学能强化正规科学教育的成果,并为幼儿接受正规科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去把握幼儿随机科学教育呢?
首先,注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
例如,区角活动中,你若发现一名幼儿将小草画成黄色,可以问问他是不是因为小草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没有见到太阳。确定他是无意用错了颜色,建议幼儿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蓝色,等他动手做过之后,再让他说话发现了什么变化。他会很高兴的告诉老师,黄色上面覆盖了一层蓝色变成了绿色,幼儿就会自己尝试颜色变化的科学奥秘。
其次,利用自然景物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教科书,其中奥妙无穷。散步、外出游玩时幼儿身临其境,要善于随情随景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全面使幼儿轻而易举地学到很多知识和学科学的方法。例如,散步中,教师可启发性引导幼儿目测来比较各棵树的粗和细、高和矮,让幼儿懂得粗细、高矮都是相对的,是相互比较而言的,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双臂合抱较准确地测树木的粗细。
最后应灵活、机动地处理幼儿偶发性的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由外景和外界情景所致的或偶然发生的、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教师根据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处理好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会使之和正规性科学教育相得益彰。
例如,在常识课中认识磁铁后,一名顽皮的小朋友看见许多幼儿围在我身边说话,也许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把磁铁放在屁股后面,一边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引得全班小朋友大笑。我忍住了笑,等他们稍微安顿下来,我表扬了他爱动脑筋、想像力丰富。随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磁铁真有威力能把带铁的人吸走,那么两个人各拿一块磁铁,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们可以找磁铁试一试。”这无疑会引起幼儿的讨论才争论,把这一悬而未解的问题留给幼儿,从而引起幼儿设法用实践解决一个问题、检验一个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语言交往的技能。
在幼儿的身边一件偶然小事也许会让他一生难忘。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四五岁时,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的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他感到巨大的惊奇。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有些人也许认为这些小事不足为奇,然而,爱因斯坦直到晚年仍然对这些念念不忘,他认为这件小事影响了他一生的科学事业。
总之,启发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不断探索世界的热望,激发幼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是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科学教育贯穿于体、智、德、美各个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各个教育内容中挖掘潜在的科学因素,途径及方法,灵活机动地给予强化。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和强烈和责任感面对幼儿,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是科学教育的好素材。让我们绷紧幼儿科学教育这根弦,把握住科学教育,在幼儿稚嫩的心田播下饱满的科学之种吧! 首先,注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
例如,区角活动中,你若发现一名幼儿将小草画成黄色,可以问问他是不是因为小草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没有见到太阳。确定他是无意用错了颜色,建议幼儿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蓝色,等他动手做过之后,再让他说话发现了什么变化。他会很高兴的告诉老师,黄色上面覆盖了一层蓝色变成了绿色,幼儿就会自己尝试颜色变化的科学奥秘。
其次,利用自然景物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教科书,其中奥妙无穷。散步、外出游玩时幼儿身临其境,要善于随情随景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全面使幼儿轻而易举地学到很多知识和学科学的方法。例如,散步中,教师可启发性引导幼儿目测来比较各棵树的粗和细、高和矮,让幼儿懂得粗细、高矮都是相对的,是相互比较而言的,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双臂合抱较准确地测树木的粗细。
最后应灵活、机动地处理幼儿偶发性的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由外景和外界情景所致的或偶然发生的、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教师根据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处理好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会使之和正规性科学教育相得益彰。
例如,在常识课中认识磁铁后,一名顽皮的小朋友看见许多幼儿围在我身边说话,也许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把磁铁放在屁股后面,一边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引得全班小朋友大笑。我忍住了笑,等他们稍微安顿下来,我表扬了他爱动脑筋、想像力丰富。随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磁铁真有威力能把带铁的人吸走,那么两个人各拿一块磁铁,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们可以找磁铁试一试。”这无疑会引起幼儿的讨论才争论,把这一悬而未解的问题留给幼儿,从而引起幼儿设法用实践解决一个问题、检验一个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语言交往的技能。
在幼儿的身边一件偶然小事也许会让他一生难忘。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四五岁时,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的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他感到巨大的惊奇。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有些人也许认为这些小事不足为奇,然而,爱因斯坦直到晚年仍然对这些念念不忘,他认为这件小事影响了他一生的科学事业。
总之,启发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不断探索世界的热望,激发幼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是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科学教育贯穿于体、智、德、美各个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各个教育内容中挖掘潜在的科学因素,途径及方法,灵活机动地给予强化。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和强烈和责任感面对幼儿,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是科学教育的好素材。让我们绷紧幼儿科学教育这根弦,把握住科学教育,在幼儿稚嫩的心田播下饱满的科学之种吧!
Huang Hai Zhi
【Abstract】Kid science education gradual in the kid education occupy more and more importance of position.At the kid's surroundings world, from the feast for the eyes of to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version but become and thing, day new use difference, biggest of enrichment, abundant kid of life and study contents.Therefore, renewal kid park nature common sense teaching, enrichment science education contents, is current Be each preschool education worker concern of a hot point.But, how do, is an our demand earnest study of problem.
【Key words】Kid;Education;Method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方便,幼儿科学教育在幼儿教育中逐渐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幼儿的周围世界,由科技转化而成的玩具和用品琳琅满目,日新用异,极大的充实,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内容。因此,更新幼儿园自然常识教学,充实科学教育内容,是当前作为每个幼教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
一、幼儿科学教育应把回顾历史和优秀民族文化相结合起来
在我们所处的信息时代,科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国家与国家、民族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已聚焦于高科技的发展上。要使中华民族富有尊严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就必须高度重视科学和教育。回首因落后而挨打的屈辱历史,面对与发达国家科技之间还存在的差距,人们忧心如焚。因此,必须更新、补充与幼儿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联系,又为幼儿所能理解的科学技术产品的内容。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必须依赖于教育,通过教材和教育内容才得以保存、传递、延续、发展和再创造。把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渗透于现代的科学教育是可行的。例如“夏日的扇子”向幼儿展示的既有现代化的合扇、吊扇、落地扇、微风扇、空调,又有具有我国民族特色和民间风味的芭蕉扇、竹蔑扇、檀香扇、纸扇、绢扇等等。
这样,使生活在现代科技社会的幼儿,不仅感受到科技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得到具有朝代感的现代科学教育,还粗略地、潜移默化的受到民族文化教育,扩展知识经验,陶冶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帮助幼儿观察理解周围世界各种物体属性及生态与环境教育
通过科学教育,引导幼儿感知、理解、描述客体的属性及组合,实际上,是帮助幼儿消除感知中的混乱现象,使知觉清晰,建立起对个别物体的知识结构,为同化、再建和发展分辨能力奠定基础。 但是,任何物体,除了其有的一般的共同属性外,都还呈现也它的多样性。如果仅仅给幼儿认识物体的共同属性,将会导致幼儿片面地僵化地理解客体,还不利于幼儿的思考。因此在科学教育中,我们不仅要帮助幼儿认识物体的多样性以及它们的发展、变化,与其它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多角度的观察思考、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吸取广泛的经验,扩展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认识结构,避免了幼儿孤立、片面、僵化地思考问题和观察世界,还潜移默化的进行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同时生态环境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生物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等等。在以往的常识教育中,虽然也讲动物植物,以及它们与阳光、水等等关系。但是缺乏从环境、生态意识的高度来思考问题,只偏重于动植物的态度,对它们生存环境的影响来进行教育。例如认识鸟,较多的是对认识鸟的态度------爱护鸟。近年来,应根据我国生态环境不平衡这一现象,向幼儿进行教育。诸如引导幼儿注意动、植物生存、发展的条件。不仅向幼儿介绍动、植物,还介绍它们生活、生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动、植物和环境的关系,使他们知道什么样的条件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总之,幼儿所生活的物质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丰富。
三、重视正规乱系统的正规科学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随机科学教育
幼儿的随机科学教育是教育者当时的情景、灵活、机动、及时地对幼儿进行随时随地是可繁可简的教育活动。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形式的限制,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效地感知周围物质世界的科学现象,掌握一些科学方面的知道和技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随机科学能强化正规科学教育的成果,并为幼儿接受正规科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怎样去把握幼儿随机科学教育呢?
首先,注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
例如,区角活动中,你若发现一名幼儿将小草画成黄色,可以问问他是不是因为小草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没有见到太阳。确定他是无意用错了颜色,建议幼儿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蓝色,等他动手做过之后,再让他说话发现了什么变化。他会很高兴的告诉老师,黄色上面覆盖了一层蓝色变成了绿色,幼儿就会自己尝试颜色变化的科学奥秘。
其次,利用自然景物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教科书,其中奥妙无穷。散步、外出游玩时幼儿身临其境,要善于随情随景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全面使幼儿轻而易举地学到很多知识和学科学的方法。例如,散步中,教师可启发性引导幼儿目测来比较各棵树的粗和细、高和矮,让幼儿懂得粗细、高矮都是相对的,是相互比较而言的,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双臂合抱较准确地测树木的粗细。
最后应灵活、机动地处理幼儿偶发性的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由外景和外界情景所致的或偶然发生的、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教师根据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处理好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会使之和正规性科学教育相得益彰。
例如,在常识课中认识磁铁后,一名顽皮的小朋友看见许多幼儿围在我身边说话,也许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把磁铁放在屁股后面,一边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引得全班小朋友大笑。我忍住了笑,等他们稍微安顿下来,我表扬了他爱动脑筋、想像力丰富。随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磁铁真有威力能把带铁的人吸走,那么两个人各拿一块磁铁,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们可以找磁铁试一试。”这无疑会引起幼儿的讨论才争论,把这一悬而未解的问题留给幼儿,从而引起幼儿设法用实践解决一个问题、检验一个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语言交往的技能。
在幼儿的身边一件偶然小事也许会让他一生难忘。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四五岁时,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的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他感到巨大的惊奇。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有些人也许认为这些小事不足为奇,然而,爱因斯坦直到晚年仍然对这些念念不忘,他认为这件小事影响了他一生的科学事业。
总之,启发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不断探索世界的热望,激发幼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是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科学教育贯穿于体、智、德、美各个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各个教育内容中挖掘潜在的科学因素,途径及方法,灵活机动地给予强化。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和强烈和责任感面对幼儿,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是科学教育的好素材。让我们绷紧幼儿科学教育这根弦,把握住科学教育,在幼儿稚嫩的心田播下饱满的科学之种吧! 首先,注意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些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因势利导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
例如,区角活动中,你若发现一名幼儿将小草画成黄色,可以问问他是不是因为小草被什么东西遮盖住了,没有见到太阳。确定他是无意用错了颜色,建议幼儿在上面覆盖上一层蓝色,等他动手做过之后,再让他说话发现了什么变化。他会很高兴的告诉老师,黄色上面覆盖了一层蓝色变成了绿色,幼儿就会自己尝试颜色变化的科学奥秘。
其次,利用自然景物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教给幼儿学科学的方法。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教科书,其中奥妙无穷。散步、外出游玩时幼儿身临其境,要善于随情随景对幼儿进行随机科学教育,全面使幼儿轻而易举地学到很多知识和学科学的方法。例如,散步中,教师可启发性引导幼儿目测来比较各棵树的粗和细、高和矮,让幼儿懂得粗细、高矮都是相对的,是相互比较而言的,还可以引导幼儿用双臂合抱较准确地测树木的粗细。
最后应灵活、机动地处理幼儿偶发性的科学活动。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由外景和外界情景所致的或偶然发生的、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教师根据幼儿思维直觉行动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处理好幼儿偶发性科学活动,会使之和正规性科学教育相得益彰。
例如,在常识课中认识磁铁后,一名顽皮的小朋友看见许多幼儿围在我身边说话,也许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把磁铁放在屁股后面,一边做出滑稽可笑的动作,引得全班小朋友大笑。我忍住了笑,等他们稍微安顿下来,我表扬了他爱动脑筋、想像力丰富。随后我又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磁铁真有威力能把带铁的人吸走,那么两个人各拿一块磁铁,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你们可以找磁铁试一试。”这无疑会引起幼儿的讨论才争论,把这一悬而未解的问题留给幼儿,从而引起幼儿设法用实践解决一个问题、检验一个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语言交往的技能。
在幼儿的身边一件偶然小事也许会让他一生难忘。相对论的发现者爱因斯坦四五岁时,看到父亲给他的罗盘针以奇特的方式指定一个方向,他感到巨大的惊奇。爱因斯坦在自传中追溯自己的科学研究历程时曾提及这件事给他的心灵所带来的震动。有些人也许认为这些小事不足为奇,然而,爱因斯坦直到晚年仍然对这些念念不忘,他认为这件小事影响了他一生的科学事业。
总之,启发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儿童不断探索世界的热望,激发幼儿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是科学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科学教育贯穿于体、智、德、美各个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各个教育内容中挖掘潜在的科学因素,途径及方法,灵活机动地给予强化。只要我们用满腔的热情和强烈和责任感面对幼儿,就会发现身边处处都是科学教育的好素材。让我们绷紧幼儿科学教育这根弦,把握住科学教育,在幼儿稚嫩的心田播下饱满的科学之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