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彬的《十八应真图》以1.69亿元成交,齐白石的《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以9520万元落槌……”,成为古代、近现代书画成为各大拍卖公司独一无二的兴奋点。
相比之下,曾经扛起拍卖市场先锋旗帜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却深度失宠——在北京瀚海、中国嘉德等几个大型拍卖公司的秋拍中,当代艺术“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集体“失语”。而当代艺术界另一明星画家曾梵志的作品《面具》虽然最终成交,只是,这一在前年拍出1344万元高价的作品,最新的价格是750万元,缩水超过四成。
据统计,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下跌了约60%。自2005年以“走楼梯”的速度被推向市场巅峰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已经以“坐电梯”的速度下滑至4年前的水平。当多数人将当代艺术的“衰落”归结于国际资本的离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时,也有专家提出,当代艺术品本身20年不变的“执著”——“大家都在做很像当代艺术的当代艺术”,也是当代艺术市场步入严冬的内在原因。如果把作品看成是筹码,对于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割肉”还是“换筹”,这是个问题!
当代艺术要关注当代
艺术是跟着历史语境走的, “50后”、“60后”画的是“文革”等带有政治色彩的题材,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70后”、“80后”’为什么也在画“文革”。我对当代艺术的创作感到困惑。
在与许多国外评论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品虽然在市场上一度火爆,但它的整体形象其实并不好。“伤痕”美术热了,大家赶紧跟着画;画“大脑袋”、“大嘴傻笑”的作品值钱了,成批的当代艺术创作充斥着空洞、呆傻的艺术符号。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艺术品的藏家很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更少。对于真正的藏家来说,收藏的目的是收藏一段历史,当代艺术扎堆表现的内容早已过时,失去了时代感和鲜明的冲击力。
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关注当下现实生活。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从以前的政治文化中走出来,把目光投到当下,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比如,金融危机对人类的影响,基因工程给人心理带来的变化等,而不是那些程式化的“大批判”、“大脑袋”以及“大嘴傻笑”。
“换筹”已在悄然进行
目前5%的艺术品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95%的作品就要面临退市。尤其是当代艺术,也许有的作品有5年有效期,有的只有3年有效期,过了这个有效期就要退市。
事实上,当代艺术的“换筹”早已在悄然进行。对于这样的“换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锐。据有关人士透露,现在,盯名气的人少了,看作品的人多了。有些大藏家开始关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买有名头的艺术家作品,对于我来说,就好像别人培育的桃子成熟后,我去摘了现成的,总感觉这件作品和我没有多大关系。而那些我喜欢的年轻艺术家,则是通过我的筛选和挖掘,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起来,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藏家王女士对记者如是说,刚进入拍卖市场时,她也买过周春芽、喻红等大名头艺术家的作品。经过几年的市场历练,她发现挖掘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更有收藏乐趣。王女士说,那些大名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节节攀升,已经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换个收藏思路绝对是明智的。“比如,我喜欢张晓刚的作品,你800万元不卖给我,600万元不卖给我,400万元还不卖给我;这时候可能会出现王晓刚,李晓刚,我发现他们的画也不错,而且才100万元,我很可能就再不和你磨了,去买新艺术家的作品了。”
完全替换仍需时日
无法否认的是,“换筹”思路在界内是有争议的。中国当代艺术品藏家余德耀说,虽然自己也不间断地关注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力军仍以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等为代表。在余先生看来,新筹码想要完全替换原有筹码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更何况“被替换的只是跟在这些先锋艺术家后面的作品,艺术含量非常有限”。
当代艺术的“换筹”不可避免要受中国艺坛两大顽疾羁绊:一是市场统领一切,艺术家跟着市场跑,做展览只是为了卖画,将来的人们回溯这段美术史时会写,“这段时期不做艺术,专做买卖……”;二是一些年轻艺术家还没成型就被画廊拔苗助长,打磨成成功艺术家的模仿者,失去了原创性。这两点直接破坏了艺术创作的良好生态。
相比之下,曾经扛起拍卖市场先锋旗帜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却深度失宠——在北京瀚海、中国嘉德等几个大型拍卖公司的秋拍中,当代艺术“F4”——张晓刚、岳敏君、王广义、方力钧集体“失语”。而当代艺术界另一明星画家曾梵志的作品《面具》虽然最终成交,只是,这一在前年拍出1344万元高价的作品,最新的价格是750万元,缩水超过四成。
据统计,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在过去一年里下跌了约60%。自2005年以“走楼梯”的速度被推向市场巅峰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已经以“坐电梯”的速度下滑至4年前的水平。当多数人将当代艺术的“衰落”归结于国际资本的离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时,也有专家提出,当代艺术品本身20年不变的“执著”——“大家都在做很像当代艺术的当代艺术”,也是当代艺术市场步入严冬的内在原因。如果把作品看成是筹码,对于如今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割肉”还是“换筹”,这是个问题!
当代艺术要关注当代
艺术是跟着历史语境走的, “50后”、“60后”画的是“文革”等带有政治色彩的题材,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70后”、“80后”’为什么也在画“文革”。我对当代艺术的创作感到困惑。
在与许多国外评论家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中国当代艺术品虽然在市场上一度火爆,但它的整体形象其实并不好。“伤痕”美术热了,大家赶紧跟着画;画“大脑袋”、“大嘴傻笑”的作品值钱了,成批的当代艺术创作充斥着空洞、呆傻的艺术符号。在世界范围内,收藏中国艺术品的藏家很少,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更少。对于真正的藏家来说,收藏的目的是收藏一段历史,当代艺术扎堆表现的内容早已过时,失去了时代感和鲜明的冲击力。
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关注当下现实生活。中国当代艺术家应该从以前的政治文化中走出来,把目光投到当下,包括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比如,金融危机对人类的影响,基因工程给人心理带来的变化等,而不是那些程式化的“大批判”、“大脑袋”以及“大嘴傻笑”。
“换筹”已在悄然进行
目前5%的艺术品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95%的作品就要面临退市。尤其是当代艺术,也许有的作品有5年有效期,有的只有3年有效期,过了这个有效期就要退市。
事实上,当代艺术的“换筹”早已在悄然进行。对于这样的“换筹”,市场的反应更加敏锐。据有关人士透露,现在,盯名气的人少了,看作品的人多了。有些大藏家开始关注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买有名头的艺术家作品,对于我来说,就好像别人培育的桃子成熟后,我去摘了现成的,总感觉这件作品和我没有多大关系。而那些我喜欢的年轻艺术家,则是通过我的筛选和挖掘,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起来,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藏家王女士对记者如是说,刚进入拍卖市场时,她也买过周春芽、喻红等大名头艺术家的作品。经过几年的市场历练,她发现挖掘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更有收藏乐趣。王女士说,那些大名头艺术家的作品价格节节攀升,已经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换个收藏思路绝对是明智的。“比如,我喜欢张晓刚的作品,你800万元不卖给我,600万元不卖给我,400万元还不卖给我;这时候可能会出现王晓刚,李晓刚,我发现他们的画也不错,而且才100万元,我很可能就再不和你磨了,去买新艺术家的作品了。”
完全替换仍需时日
无法否认的是,“换筹”思路在界内是有争议的。中国当代艺术品藏家余德耀说,虽然自己也不间断地关注一些年轻的艺术家,但目前中国当代艺术的生力军仍以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等为代表。在余先生看来,新筹码想要完全替换原有筹码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更何况“被替换的只是跟在这些先锋艺术家后面的作品,艺术含量非常有限”。
当代艺术的“换筹”不可避免要受中国艺坛两大顽疾羁绊:一是市场统领一切,艺术家跟着市场跑,做展览只是为了卖画,将来的人们回溯这段美术史时会写,“这段时期不做艺术,专做买卖……”;二是一些年轻艺术家还没成型就被画廊拔苗助长,打磨成成功艺术家的模仿者,失去了原创性。这两点直接破坏了艺术创作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