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校文化引领“立德树人”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et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人语:
  近年来,我省各级各类学校逐渐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本刊开设《学校文化》专栏,邀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育工作者围绕学校文化专题,谈经验,抒见解,集思广益。该栏目由江西学校文化研究中心协办,旨在为广大学校文化建设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引导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早日实现文化立校,文化强校。
  大约是在2001年,我开始比较明确地认识到学校文化对于办好学校、培育师生、形成良好校风的巨大作用。随着这些年对教育思考的深入,我愈加认为:文化是教育之母,学校文化是办学育人之根基。
  
  什么是学校文化?
  
  这里所讲的文化,是特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知识、信仰、道德、法规、社会风俗和人们的行为习惯等。学校文化是每所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淀和凝练出来的,为全体师生认同并愿意遵循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行为规范等,学校的环境建设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化演绎和承载。
  学校文化有思想建设、行为规范建设和物质建设。其中思想文化即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推进学校事业的动力源泉;行为规范文化即制度文化,是思想文化在人们行为上的体现,是学校文化在组织和行动上的保证制度;物质文化即形态文化,是学校文化、学校精神的外显,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物质基础和活动载体。
  学校文化是一任任校长引领一代代师生,在办学育人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总结、提炼出来的,是学校生命和灵魂的行进,是学校在办学历史长河中流动的踪迹和符号,是学校办学摸索、攀登行进道路上的绳结和燃烛,是历任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心血凝结和智慧提炼。
  学校文化对于办学的作用
  一所学校,有没有文化,有没有自己的文化,有没有科学的、适宜的、正确的文化,只要是文化人,走进校园,就完全可以感受到。长期在学校的师生更是耳濡目染、感受真切。
  我做过班主任,干过共青团,当过校长。人们问我,你是怎么做好的?我也许多次问过自己,我的认定是,首先依靠文化,坚持依靠文化。班级文化、共青团文化、学校文化,一路上极大地帮助了我和同事们做好班级工作、共青团的工作和学校工作。
  文化是教育的源泉,没有文化就没有教育。在原始社会就有原始文化和原始教育,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开始出现了学校。人们在长期的自然劳动和社会活动中,摸索出大量的经验智慧,经过反复地梳理、总结、提炼,建立起多种学科的知识体系,所有知识、经验、学问和真理,汇集在一起,就是人们说的“文化”。要把已提炼和掌握的文化传承下去,以避免人类遭受灾难和重复摸索,于是学校产生了。而如何在学校把人类文化传承好,这就是学校和学校文化的使命了。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我去过很多学校,我的感受就是:一所硬件再现代化、再漂亮和齐全的学校,如果没有学校文化的注入和赋予,就是一些毫无生气、不会说话的砖瓦、水泥和器物;有的学校在外墙上、教室、实验室、办公室、食堂等处做了“文化”,但是定位不够准确,主旨不够明白,表达不够精练、优美和响亮;有的学校文化是为做文化而做的应景之作,不能很好地引导、影响师生的科学成长,甚至给人有两张皮的感觉。只有那种从学校实际出发,发自内心,经过深思熟虑和师生反复讨论的,才是师生真正的心声,才会有生命,才会永久。
  学校和校长有办学的文化,才可能会产生办学的思想,有了办学的思想,才可能树立起办学的理念。即深厚的办学文化→博大的办学思想→正确的办学理念。办学理念确立之后,就要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执行了。我把这个过程称为学校和校长的“四有”——有文化、有思想、有理念、有执行。
  文化似江水,思想是行舟,理念是扬起的风帆,执行是付诸实现,执行是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执行在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真正有文化、有修养的老师,是不会热衷于个人和小团体图利而做出有损师道尊严、有违师德、有损人格的事情来的;一个真正有文化、有风范的老师,也是深知以自己为人处世之言行来影响学生的。这种老师才能赢得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永久的爱戴。一个有正确教育文化的校长,绝对不会热衷于“5+2”、“白加黑”,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甚至不择手段挖取别人的师生。一个有人文大爱的校长,他的人格一定受到师生尊重,他的名誉一定会得到民众珍爱。一个真正充满优质学校文化的校园,一定是师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是当地社会的精神圣地,会受到人们普遍长久的崇敬,让师生在心中永远回想和向往。
  
  如何建设好学校文化?
  
  “道可道,非常道。”应该如何做好这件于办学育人有极大意义的事情,在于自己的用心。我在学校时,首先是无数次地思考确立什么样的校训。在确立“做有责任的中国人”的校训后,围绕着校训,讨论制定了“三风”:校风——文明、求实、勤奋、创新,教风——奉献、开明、求是,学风——勤学、善学、乐学。
  我认为确立校训,必须思考:“这所学校办学的宗旨和追求是什么?这所学校的历史和走向(学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时代、社会和国家对这所学校培育人才的要求),这所学校的种类、层次、办学水平和培养能力怎么样?”如校训“做有责任的中国人”,就明确昭示学生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懂责任、为国家、能担当”。“三风”都是为校训服务的。校风是对师生精神风貌建设的总要求,教风、学风分别是对教师、学生在育人和学习成长中的要求。
  校训是办学育人要求的A级指标,“三风”是B级指标,为了贯彻落实好办学宗旨——校训的要求,我们又倡导学生做到“三好”——习惯好、方法好、心态好,“四有”——有礼节、有思想、有方法、有品位,“向五个方面发展”——身心健康、基础厚实、人格健全、勇于创新、善于进取,以及要求教师做到“四有”——有个性、有纪律、有水平、有忧患意识等,以此为学校文化的C级指标。
  “立德树人”,学校文化的建立、教师从教风范的确立、良好校风的形成,就是“立德”,只有立好了德,树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到今天,我愈加认定:无文化即无教育,没有学校文化的学校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河水就不能行舟,没有学校文化就是一所空洞的校园。一所学校没有文化,就好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一所学校没有优秀的文化,这所学校就难以走上科学、正确的道路,就难以走好、走久。
  正因为此,所以我经常去学校,一进校园,首先就去考察她的学校文化。2013年,我到了吉安师范附属小学、吉安县敦厚镇梨塘小学;2014年,我到了贵溪二中、新余明志小学、宜丰中学;2015年,我又到了景德镇宝石小学、吉安县值夏中心小学……他们的学校文化,让人感觉是那么适宜、温爽、明亮、芬芳,如有可能,建议大家去看看。同时我们也期待着,一定还有更多的学校,能够做出更好的学校文化。
其他文献
据蔡永贵先生提出的“母文表义”理论.将18个“里”族字加以剖析,分成具有“居住处”义、“内部、里面”义、“计量”义等三组,进而论证这些字的意义与其母文“里”的孳乳关
城市精神作为一座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化要素,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人们社会理念的形成,而且还作为一种潜在的要素资源,决定一个城市发展面貌和发展动力.城市精神是一种时代
舒芜“交信”一直是个众说纷纭的话题.关于舒芜“交信”更是引起了一些道德、信任、友谊、背叛、被迫等之类的争论.那么舒芜“交信”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又是如何发生的呢?笔者
堂叔从老家来县城医院检查身体,其子拿到了不敢相信的结论,便又催促他去另一家医院检查.我心中明白,只要医生把这种病说出口,十有八九逃不过那一劫.rn一大早,父亲从老家打来
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核心就是对学生安全的管理。近年来,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频发,给家庭、学校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伤痛和惨重的代价。《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在2015年11月20日获得通过,2016年1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全文一万多字,从立法层面为我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进行了规范,为学生校园安全筑起了又一道坚实的围墙。  
美读是读者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出来,美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使读能达到美的程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认为语文的美读教学三步过程是:理解美,感受美,表现美.
“你们要抬‘老屋’就连我一起抬走!”苍老的声音从一副黑漆漆的棺材里发出,没有丝毫转圜的余地.棺材里躺着一人,把里面塞得严严实实,这人是七十八岁的李奶奶,她身着一身红衣
赵小七从学校回到家的时候,夕阳已经沉没在暮色的海洋里.rn母亲在厨房里忙活.洗碗,刷锅,择菜,蒸煮.不大的农家院落,弥漫着浓烈的烟火气息.rn赵小七在县城住校读书,一个月才回
本文首先论述了高等数学课程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指出某些高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目前,随着“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生体育”等观念的引入,全国高校对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课实行“选课”制,不断对高校体育课程实施改革,一些娱乐休闲的大众健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