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字词不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目标,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教师的终极追求。并且,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话活动的开展。
小学语文 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059-01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不仅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空话盛行的阅读现状。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要想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讀能力,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话活动的创建。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对话活动,使对话不会流于形式。此外,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着重提高对话的质量,强化对话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开展有效的对话,创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1.转变阅读模式,重视对话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很多学生都会呈现沉默、无动于衷的状态,他们对课文内容没有共鸣,也不想深入探究。如果学生一直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自然不会有对话产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转变阅读模式,给予学生与文本、与同学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的阅读模式比教师的讲解更为直接和有效。
比如: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过程中,本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直接为学生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翻译全文。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转变了传统的阅读模式,要求学生自主预习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翻译全文。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完成了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词汇表示所见不同形态下的庐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古诗的掌握和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2.给予对话空间,发展能力
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种观念就导致教师不会从根本上放“权”给学生,学生没有自主对话的空间,阅读能力自然无法提高。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选择有思考价值的对话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各抒己见。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才能够达到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
比如:在《爬山虎的脚》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习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爬山虎的实物,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分析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枯萎后的形状以及爬山虎的嫩叶等等。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实物对话的过程。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就能够回答出笔者设置的问题。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在此环节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紧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爬上墙的。并且,笔者要求学生分析和交流了爬山虎的生长规律。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组织交流活动,培养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多样化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来完成。而学生在交流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在《火烧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提出了问题:什么叫火烧云?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火烧云。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对火烧云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和了解。然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火烧云的?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火烧云上来的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学生在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这样的对话交流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之后,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自然会有所发展和提高。
总而言之,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到对话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重视对话活动的开展。并且,教师要给予学生对话的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教师也要为学生组织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如真.质疑·交流·互动——基于自主探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8):137.
[2]胡晓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33):123-124.
小学语文 对话教学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26-0059-01
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实施对话教学,不仅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空话盛行的阅读现状。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所以,要想满足新课标的要求,提高学生的阅讀能力,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话活动的创建。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对话活动,使对话不会流于形式。此外,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着重提高对话的质量,强化对话的效率和效果。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对于如何开展有效的对话,创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进行了以下几点探讨:
1.转变阅读模式,重视对话
在传统的阅读课堂中,很多学生都会呈现沉默、无动于衷的状态,他们对课文内容没有共鸣,也不想深入探究。如果学生一直处于旁观者的位置,自然不会有对话产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转变阅读模式,给予学生与文本、与同学对话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这样的阅读模式比教师的讲解更为直接和有效。
比如:在《题西林壁》的教学过程中,本篇课文是一首古诗,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直接为学生讲解重点字词的含义,翻译全文。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发展。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转变了传统的阅读模式,要求学生自主预习了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资料的查询,翻译全文。学生在这样的阅读过程中,完成了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紧接着,笔者引导学生用已学过的词汇表示所见不同形态下的庐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古诗的掌握和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入。
2.给予对话空间,发展能力
大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不具备自主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种观念就导致教师不会从根本上放“权”给学生,学生没有自主对话的空间,阅读能力自然无法提高。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状态,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选择有思考价值的对话主题,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思考问题、各抒己见。只有在这样的模式下,才能够达到对话教学的真正目的。
比如:在《爬山虎的脚》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发展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习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爬山虎的实物,要求学生自主观察分析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枯萎后的形状以及爬山虎的嫩叶等等。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与实物对话的过程。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就能够回答出笔者设置的问题。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在此环节中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紧接着,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爬山虎的“脚”是如何爬上墙的。并且,笔者要求学生分析和交流了爬山虎的生长规律。这样的阅读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还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组织交流活动,培养素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组织多样化的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同时,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多样化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来完成。而学生在交流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也会有一定的发展和提高。
比如:在《火烧云》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特点,使学生掌握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提出了问题:什么叫火烧云?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火烧云。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对火烧云有了一个基础的认知和了解。然后,笔者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火烧云的?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通常发生在什么时候?火烧云上来的时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学生在分析和讨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加深了对本篇课文的理解和认知。而且,这样的对话交流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素养,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之后,语言能力和语文素养自然会有所发展和提高。
总而言之,对话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占据着关键性的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改变自身的观念,认识到对话在阅读活动中的重要性,转变阅读教学的模式,重视对话活动的开展。并且,教师要给予学生对话的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当然,教师也要为学生组织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如真.质疑·交流·互动——基于自主探究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08):137.
[2]胡晓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对话的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8(33):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