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enying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光利
  (习水县回龙镇和平小学贵州习水5646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数学在教学方法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使得教学效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小学数学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教学有效性的提主要分析了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方法有效性
  
  所谓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就是指教师通过实施课堂教育教学来使自己的学生获得知识和发展,就发展自身的内涵来说,指的是三维目标协调的发展,而通俗来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是指通过实施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有所收获、有所进步以及有所提高,在学生的认知方面,使学生能够实现从不会到会、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在学生的情感方面,使学生对于数学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小热爱到热爱。下面,笔者就分析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形势下,合作学习这一教育教学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全世界的小学课堂中,合作学习能够将过去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对人们的束缚很好的改善,进而活跃小学的课堂,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所谓的合作学习就是指小学生在自己的小组里面从事一定的学习活动,依托小学生,这一个小组能够获取一定的成绩和奖励,合作学习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课堂教育教学的技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使学生之问互相帮助,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展开讨论,进而营造一种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要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认为,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兴趣就是指学生意识对于一定客体存在的内在性选择以及内在倾向性,兴趣是学生行为驱动系统里面最强烈、最活跃以及最现实的心理因素。所以,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必须要对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很好的激发出来,将学生求知火花很好的点燃,激发学生自身的求知欲望,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进而使小学生能够因为对数学存在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喜欢小学数学课堂。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在自身的教育教学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氛围里面敢于质疑、敢于问难、敢于发表自身见解。引导小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探究和思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中,进而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汲取数学知识。
  三、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意向,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动力的重要基础。没有兴趣,学生就没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实践证明,小学生只有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才会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才能获得更多的有效知识。小学数学课堂的内容需要多姿多彩才能令学生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将那些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有趣的、诱人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品尝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设计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可能性”时,教师对学生说:“我们班今天来了一位主持人,大家都认识他是谁,喜欢他主持的节目吗?”然后,教师再拿出李咏的照片,学生就会认出并说出他主持的节目“非常6 1”。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传统地“复习导入”创设成“知识闯关”的类型。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乐于探索和研究。利用课堂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点滴事件,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的学习。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要教会学生会学,还要教会他们会运用。学生的思维只有发散出去,他们才会学会创新。一般来说,思维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一种深刻的体验,是推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主动的寻求和发现问题,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自己解决问题。只有学生的思维被激发出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被调动起来,学生就能通过自主探索来学习数学思维,促进他们知识与技能的整体发展。例如,在学习“比例尺”这一内容时,学生已经了解了比这一知识,同时对地图、平面图等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因此,他们能够很容易地在纸上画出同样大小的三角板,然后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他们可以得出“图上的边:实际的边长=1 :1 ;。教师在这个时候问学生:“你们能够把一个篮球场按照其原来的大小画在纸上吗?”学生小声议论着。有学生就会说:“篮球场太大,纸这么小,画不下一个篮球场”的时候,这就说明了他们的思维矛盾已经产生了,这个时候教师要相信学生能够借助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能够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引出了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
  五、重视学习情感的有效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学习情感,直接制约着学习的有效性。课堂中营造教学的和谐性,建构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教师应尽量与每一位学生进行积极的个人交流,认真倾听和接受每一位学生对教学的正确想法。同时,师生双方情感的沟通和协调、相互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以自身积极情感来感染和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因此,我们呼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拥有积极而亢奋的情感。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和进行扎实的基础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数学教学的工作才能够顺利的进行,学生也可以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不断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提高他们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丽娜.班级管理有效性的探索[J]. 魅力中国. 2009(16)
  [2] 胥宝凤.基于新课改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提高浅论[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06)
  [3] 石菊仙.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19)
  [4] 李晓梅.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J]. 课程.教材.教法. 2007(02)
  [5] 鱼晓贤.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 甘肃教育. 2007(16)
其他文献
(沭阳县正德中学江苏沭阳223600)    【摘要】充分利用课堂固有的、富于变化和能动的信息反馈特性,因势利导,进行富有创意和新颖灵动的教学,在充满认知、思索和反省中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理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学成就世人瞩目,全国中小学各学科正在实行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遵循中小学学生的学习规律和不同年龄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求和特点,体现国家新
期刊
(孟州市第四高级中学河南孟州454750)    许多学生有优异的数学成绩,但在考试中却屡遭失败。有何对策?本人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比较高中数学的教与学。在此针对考试略谈几点:  1.审题与解题的关系  有的考生对审题重视不够,匆匆一看急于下笔,以致题目的条件与要求都没有吃透,至于如何从题目中挖掘隐含条件、启发解题思路就更无从谈起,这样解题出错自然多。只有耐心仔细地审题,准确地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与
(仁怀市鲁班镇生界小学贵州仁怀564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知识的获得是思维活动的结果,而知识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是同步进行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思维。
(金沙县岩孔镇中心完小 贵州金沙551801)    【摘要】数学概念是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学习数学定律、法则、公式等的基础,是进行数学推理、判断、证明的依据,而且也是正确进行数学运算、有效进行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项“基础工
(福泉市地松镇硐铁中心小学贵州福泉550505)    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诺尔曾说:“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一、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二、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三、1学生是学
(紫云自治县板当镇青梨小学贵州紫云550804)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教师要想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其获得大量能够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有效果指教学活动结果要与预期的教学总目标相一致,体现教学的目标达成性有效率指师生双方为实现教育目标而投入的时间、精力及各种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