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农村初中发展的最大困惑是什么
去年八月下旬,郑继伟副省长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闲谈中他突然提问:“农村初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我略为思考,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师资力量的薄弱!”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逐渐改善,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公用经费也有了保障。对于学校来说,教学质量便是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便是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尽管生源的好坏也有较大影响,可我们别无选择。何况,优质生源是否流失,本身同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具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二、问题的剖析
1、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在哪?
探讨农村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可用简单的一句话加以概括:先天不足,后天不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教育,许多农村办起了初中,甚至高中。师资力量不足,许多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小学毕业教初中、初中毕业教高中的情况也有发生。后来民办教师精简,学校撤扩并,这种现象才得以改变。发展到今天,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较明显,尤其是音体美等教师的缺乏。另一方面,近十年教育的大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百姓子弟创造了就读大学的机会,也使得大学的门槛降低了,进入师范类大学的门槛就更加降低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可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师范类还是不得已而为之。通俗地说,分数低才填报师范院校。再加上优秀的毕业生还有流入其他热门行业,进入教育系统的毕业生质量就相对受影响了。有人说,现在第二批毕业的本科生还不如八十年代的专科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这样的毕业生,分配的时候能把优秀的向农村倾斜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容否认,部分毕业生分入农村初中后,他们相当努力,三至五年后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存在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向名校流动的倾向。宁海胡陈中学校长在一次座谈会上无奈地说:“近三年我校就调出了10位骨干教师,让我们这样的贫困初中如何发展?!”
2、教师专业成长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既然教育发展要依靠师资力量,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教师专业成长内容主要应包括哪些呢?理论界有多种说法,笔者赞同林崇德教授的三分法。
(1)专业精神。主要指师德、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方面。
(2)专业知识。主要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及文化知识等方面。
(3)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监控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
三、问题的探索: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的方式有多种,许多学校均有探索。我校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在制定三年专业成长规划基础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读书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阅读兴趣是靠教师来带动的。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有强健的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有着强烈的“终身打工”与“终身发展”的理想与信念。为此,我们学校规定每一位中青年教师必须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和一本专业知识辅助读本,不包括课任教师所任教的教本及教辅材料,并要求写好读书笔记。书本由各教研组确定,学校统一购买,学校每年确定一定的经费支出。同时,学校实行“读书会”制度,定期学习交流总结,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2、培训
教师本身各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促进教育内涵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迫使教师必须注重培训,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此,我校采取了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
(1)校本培训与区域共同体培训。通过教研组、年级组、区域共同体教研大组等平台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2)省市县各级培训。学校积极参与“领雁工程”等各种形式、层次的培训,让骨干教师既有本体性知识结构的变化,更有教育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总结。
(3)民盟“烛光行动”。我校与宁波市民盟签订了五年的结对合同,学校每学期派出两位教师由民盟宁波市委帮助短期培训,同时民盟宁波市委还不定期地派市各学科骨干教师来我校讲课,有力地促进和帮助了我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3、上网
“网上学堂”实际上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种途径。从另一方面说,借助于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也是教学能力的一方面。这里把它列为单独的一个方面,是进一步认识到从电脑中我们可以更快更简便地学到许多内容。许多教学理念能从中领悟,有众多的课件也能从中引来参考,更能在众多教育名家的博客中汲取营养,还可同众多的同行及学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提升自己。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人手配置一台手提电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便利条件。
4、反思
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才会不断地提高。学校提倡教师以“叙事性总结”、“教后感”、“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自己的工作学习留有痕迹并有所思考,使自己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使自己提升专业水准。
5、课题
如果说反思是一种总结,那么,课题则是总结中的理论性概括。许多教师认为课题是空的、远的、形式的,其实只要我们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去操作,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经验、方法、总结等皆可形成小课题,小课题也可提炼成大课题,变成工作中实实在在的事。这样,不仅自己可以得到提升,别人也可得到借鉴,从而以课题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去年八月下旬,郑继伟副省长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我校调研,闲谈中他突然提问:“农村初中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我略为思考,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师资力量的薄弱!”
目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已逐渐改善,硬件设施已基本到位,公用经费也有了保障。对于学校来说,教学质量便是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便是教育教学质量优劣的决定性因素。尽管生源的好坏也有较大影响,可我们别无选择。何况,优质生源是否流失,本身同学校师资力量的强弱具有密切的关系。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树立以教师发展促进学校发展的理念,把教师的专业成长,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二、问题的剖析
1、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在哪?
探讨农村初中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可用简单的一句话加以概括:先天不足,后天不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教育,许多农村办起了初中,甚至高中。师资力量不足,许多代课教师、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小学毕业教初中、初中毕业教高中的情况也有发生。后来民办教师精简,学校撤扩并,这种现象才得以改变。发展到今天,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现象较明显,尤其是音体美等教师的缺乏。另一方面,近十年教育的大发展,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给百姓子弟创造了就读大学的机会,也使得大学的门槛降低了,进入师范类大学的门槛就更加降低了。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可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填师范类还是不得已而为之。通俗地说,分数低才填报师范院校。再加上优秀的毕业生还有流入其他热门行业,进入教育系统的毕业生质量就相对受影响了。有人说,现在第二批毕业的本科生还不如八十年代的专科生,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就是这样的毕业生,分配的时候能把优秀的向农村倾斜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容否认,部分毕业生分入农村初中后,他们相当努力,三至五年后已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存在优秀教师向城区学校、向名校流动的倾向。宁海胡陈中学校长在一次座谈会上无奈地说:“近三年我校就调出了10位骨干教师,让我们这样的贫困初中如何发展?!”
2、教师专业成长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既然教育发展要依靠师资力量,要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教师专业成长内容主要应包括哪些呢?理论界有多种说法,笔者赞同林崇德教授的三分法。
(1)专业精神。主要指师德、敬业爱岗、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等方面。
(2)专业知识。主要指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及文化知识等方面。
(3)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监控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等。
三、问题的探索: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专业成长的方式有多种,许多学校均有探索。我校重点放在中青年教师这一群体,在制定三年专业成长规划基础上,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1、读书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阅读兴趣是靠教师来带动的。他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的阅读水平。”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教师应有强健的生命力——学习的需要、信心与能力,有着强烈的“终身打工”与“终身发展”的理想与信念。为此,我们学校规定每一位中青年教师必须每年至少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和一本专业知识辅助读本,不包括课任教师所任教的教本及教辅材料,并要求写好读书笔记。书本由各教研组确定,学校统一购买,学校每年确定一定的经费支出。同时,学校实行“读书会”制度,定期学习交流总结,从制度上加以保证。
2、培训
教师本身各方面知识的欠缺及教学技能的提高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促进教育内涵的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迫使教师必须注重培训,促进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岗位,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为此,我校采取了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培训。
(1)校本培训与区域共同体培训。通过教研组、年级组、区域共同体教研大组等平台展开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2)省市县各级培训。学校积极参与“领雁工程”等各种形式、层次的培训,让骨干教师既有本体性知识结构的变化,更有教育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总结。
(3)民盟“烛光行动”。我校与宁波市民盟签订了五年的结对合同,学校每学期派出两位教师由民盟宁波市委帮助短期培训,同时民盟宁波市委还不定期地派市各学科骨干教师来我校讲课,有力地促进和帮助了我校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
3、上网
“网上学堂”实际上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种途径。从另一方面说,借助于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也是教学能力的一方面。这里把它列为单独的一个方面,是进一步认识到从电脑中我们可以更快更简便地学到许多内容。许多教学理念能从中领悟,有众多的课件也能从中引来参考,更能在众多教育名家的博客中汲取营养,还可同众多的同行及学者进行交流沟通以提升自己。学校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人手配置一台手提电脑,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设便利条件。
4、反思
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中才会不断地提高。学校提倡教师以“叙事性总结”、“教后感”、“读后感”等多种形式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自己的工作学习留有痕迹并有所思考,使自己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使自己提升专业水准。
5、课题
如果说反思是一种总结,那么,课题则是总结中的理论性概括。许多教师认为课题是空的、远的、形式的,其实只要我们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地去操作,平时所思考的问题、经验、方法、总结等皆可形成小课题,小课题也可提炼成大课题,变成工作中实实在在的事。这样,不仅自己可以得到提升,别人也可得到借鉴,从而以课题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也有利于学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