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年级学生随着学习化学的深入,知识难度增大,便出现了“三次分化”,即化学用语、综合计算和无机物相互关系的转化。在“三次分化”中,酸、碱、盐之间相互关系的转化最为复杂,由于它们的知识点多,教学难点也多,是全学年最大的教学难点,导致部分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少数学生干脆放弃了对化学的学习。为了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必须除掉化学学习中的最后一道“拦路虎”。我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利用网络疏通法
网络疏通法就是利用知识网络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加工整理出来的。它的特点是概括性强,具有直观性和条理性,便于记忆。酸、碱、盐网络图如下:
通过上述网络疏通后,能够达到“学习一点,掌握一线,学习一线,掌握一片”的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法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所以我将上述网络图转化为实验加以验证,既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了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酸+碱→盐+水
师生一起做教材第59页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碱+盐→新碱+新盐
师生一起做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三氧化铁和氢氧化钾溶液、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三个实验,要求学生描述现象,并写出三个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FeCl3+3KOH=Fe(OH)3↓+3KCl, CuSO4+2NaOH=Cu(OH)2↓+Na2SO4。
3、酸+盐→新盐+新酸
师生一起做硝酸银溶液和盐酸、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进一步讲解盐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的鉴定,也要求同学们写出反应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
4、盐+盐→新盐+新盐
师生一起做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同样要求同学们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BaCl2+Na2SO4=BaSO4↓+2NaCl。
通过上述实验后,要求学生记忆反应规律,自己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使学生触类旁通、记忆深刻。
三、强化复分解反应条件的使用
我们讲的酸、碱、盐反应一般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在“溶液”一章中学过物质溶解时解离出自由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而酸、碱、盐在溶解时解离出的是自由移动离子。因此,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酸、碱、盐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若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少的话,那么反应就向减少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然而,在复分解反应中,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的情况大致有三种:(1)在反应中有溶解度极小的物质生成——即产生沉淀;(2)在反应中有气体放出;(3)在反应中有弱电解质生成——即水、弱酸、弱碱。这就是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只要符合任何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发生。
四、趣味记忆
酸、碱、盐反应最难的是它们之间反应发生的细则,如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三个条件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就教材中第111页中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编了顺口溜,如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难溶钡和铅,其余盐类水难溶。”又如碱的溶解性:“钾、钠、铵碱水中溶,钡碱入水无影踪,钙碱水中微微溶,其余碱类水难溶。”对酸、碱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也编了顺口溜:“盐、硝瓶口白雾升,硫、磷瓶口无动静,铵碱瓶口臭气熏,碳酸瓶口气体生。”
学生通过上述四种方法的学习,既对酸、碱、盐之间复杂的反应规律运用自如、学得轻松,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忱,也启发了他们学习各门功课都有窍门可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一、利用网络疏通法
网络疏通法就是利用知识网络对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加工整理出来的。它的特点是概括性强,具有直观性和条理性,便于记忆。酸、碱、盐网络图如下:
通过上述网络疏通后,能够达到“学习一点,掌握一线,学习一线,掌握一片”的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二、实验法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所以我将上述网络图转化为实验加以验证,既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了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酸+碱→盐+水
师生一起做教材第59页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并要求学生在黑板上写出反应方程式:NaOH+HCl=NaCl+H2O。
2、碱+盐→新碱+新盐
师生一起做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三氧化铁和氢氧化钾溶液、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三个实验,要求学生描述现象,并写出三个化学方程式:Na2CO3+Ca(OH)2=CaCO3↓+2NaOH,FeCl3+3KOH=Fe(OH)3↓+3KCl, CuSO4+2NaOH=Cu(OH)2↓+Na2SO4。
3、酸+盐→新盐+新酸
师生一起做硝酸银溶液和盐酸、氯化钡溶液和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在此实验中进一步讲解盐酸根和硫酸根离子的鉴定,也要求同学们写出反应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BaCl2+H2SO4=BaSO4↓+2HCl。
4、盐+盐→新盐+新盐
师生一起做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同样要求同学们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BaCl2+Na2SO4=BaSO4↓+2NaCl。
通过上述实验后,要求学生记忆反应规律,自己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条件,使学生触类旁通、记忆深刻。
三、强化复分解反应条件的使用
我们讲的酸、碱、盐反应一般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在“溶液”一章中学过物质溶解时解离出自由水合离子或水合分子,而酸、碱、盐在溶解时解离出的是自由移动离子。因此,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酸、碱、盐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间的互换反应,若溶液中存在的某些离子能互相结合而使其浓度迅速减少的话,那么反应就向减少离子浓度的方向进行。然而,在复分解反应中,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的情况大致有三种:(1)在反应中有溶解度极小的物质生成——即产生沉淀;(2)在反应中有气体放出;(3)在反应中有弱电解质生成——即水、弱酸、弱碱。这就是复分解反应可以发生的条件,只要符合任何一个条件,反应就能发生。
四、趣味记忆
酸、碱、盐反应最难的是它们之间反应发生的细则,如碱与盐反应、盐与盐反应时,反应物必须可溶,生成物符合复分解反应三个条件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我就教材中第111页中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编了顺口溜,如盐的溶解性:“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难溶钡和铅,其余盐类水难溶。”又如碱的溶解性:“钾、钠、铵碱水中溶,钡碱入水无影踪,钙碱水中微微溶,其余碱类水难溶。”对酸、碱的挥发性和不稳定性也编了顺口溜:“盐、硝瓶口白雾升,硫、磷瓶口无动静,铵碱瓶口臭气熏,碳酸瓶口气体生。”
学生通过上述四种方法的学习,既对酸、碱、盐之间复杂的反应规律运用自如、学得轻松,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忱,也启发了他们学习各门功课都有窍门可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