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意义重大。高校教师肩负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顶梁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精神支柱。高校教师要切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回答如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积极的传播者、模范的践行者这三个层面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要求
一、 高校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一)高校教师应该真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道必先明道。高校教师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化身,既扮演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者的角色,又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更应主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和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集中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实践原则、现实要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这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也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关键一步。真懂方能真信。
(二)高校教师应该真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道还须信道。要深刻引领和教育广大学生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首先要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信不疑。要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异于并优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引领广大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不够,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只流于形式,导致“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动中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认同是践行的前提,真信是真用的基础。如果高校教师都做不到真正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头脑中落地生根。
(三)高校教师应该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以致用是根本。高校教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科学有效的方式是坚持言传与身教、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高校教师应身体力行,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在学术科研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从而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 高校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
(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因事而化
高校教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事”与“化”相统一,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高校教师不仅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傳播形式,讲好故事。更重要的是要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以青年身边发生的时事案例切入,循循善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判、分析事件的价值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另一方面,还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当前各高校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种类丰富,深受学生欢迎。高校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这类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会因时而进
坚持“时”与“进”相统一。高校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因时而进”,首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其遇到思想困惑的时候“投其所好”,“对症下药”,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其次,高校教师也要主动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新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紧跟时代进步,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在与青年做朋友的过程中更好的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传播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因势而新
坚持“势”与“新”相统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因势而新”,高校教师就要善于把握时代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现实问题。理论阐释的价值在于如何进一步解释和回答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手段。“一种理论要发挥真正价值和作用,就必须融于生活和实践,离开了生活、实践,理论就是空中楼阁”[1]。高校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贴近实际,青年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借助大数据时代的独特优势,通过多手段、多渠道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高校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模范践行者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2]。高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针对当下部分高校教师存在理想信念缺失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广大教师要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模范践行者
高校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其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到育人效果。面对金钱、物欲、名利的冲击,高校教师必须坚守道德底线,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检验自己、警醒自己。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职业操守。高校教师要协调好教学与科研、课堂与课堂之外的关系,不能只重科研、忽视教学。教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切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素质。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如果在是非观、善恶观、义利观、得失观等方面出问题,将会直接误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进而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三)做有扎实学识的模范践行者
教师的渊博学识和专业能力是获得学生认可的前提,也关系到育人效果的实现。一个具有扎实知识功底、过硬教学能力的教师,其课堂一定是极具吸引力的,也是广受学生欢迎的,那么其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也是不言而喻的。高校教师要扮演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的角色,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样才能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实现民族复兴、文化复兴意义重大。高校教师肩负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与使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顶梁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力,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精神支柱。高校教师要切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应该回答如何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信仰者、积极的传播者、模范的践行者这三个层面的问题。
关键词: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要求
一、 高校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
(一)高校教师应该真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道必先明道。高校教师本身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化身,既扮演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者的角色,又承担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任。因此,高校教师更应主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研究和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集中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实践原则、现实要求,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性和创新性。这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一环,也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的关键一步。真懂方能真信。
(二)高校教师应该真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道还须信道。要深刻引领和教育广大学生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师首先要做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信不疑。要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异于并优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是引领广大中华儿女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旗帜和行动指南。当前一些高校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不够,甚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培育只流于形式,导致“口头上重视、思想上轻视、行动中忽视”的现象普遍存在。认同是践行的前提,真信是真用的基础。如果高校教师都做不到真正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何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年头脑中落地生根。
(三)高校教师应该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以致用是根本。高校教师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科学有效的方式是坚持言传与身教、教书与育人相统一。高校教师应身体力行,自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具体的实际行动。在学术科研与课堂教学过程中,严于律己,为学生树立好榜样,从而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二、 高校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
(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善于因事而化
高校教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事”与“化”相统一,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一方面,高校教师不仅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傳播形式,讲好故事。更重要的是要结合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以青年身边发生的时事案例切入,循循善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评判、分析事件的价值标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另一方面,还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当前各高校学生社团实践活动种类丰富,深受学生欢迎。高校教师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这类实践活动相结合,以活动为载体,切实把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学会因时而进
坚持“时”与“进”相统一。高校教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因时而进”,首先要善于把握时机。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其遇到思想困惑的时候“投其所好”,“对症下药”,必然会取得不错的效果。其次,高校教师也要主动学习、掌握新媒体技术,新运用新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紧跟时代进步,拉近与青年的“心理距离”,在与青年做朋友的过程中更好的深入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动态,传播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传播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因势而新
坚持“势”与“新”相统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因势而新”,高校教师就要善于把握时代大势,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内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现实问题。理论阐释的价值在于如何进一步解释和回答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另一方面,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手段。“一种理论要发挥真正价值和作用,就必须融于生活和实践,离开了生活、实践,理论就是空中楼阁”[1]。高校教师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贴近实际,青年喜闻乐见的创新形式,借助大数据时代的独特优势,通过多手段、多渠道在广大青年学生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 高校教师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一)做有理想信念的模范践行者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2]。高校教师坚定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针对当下部分高校教师存在理想信念缺失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一方面,广大教师要自觉接受理想信念教育,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高校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自己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
(二)做有道德情操的模范践行者
高校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其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到育人效果。面对金钱、物欲、名利的冲击,高校教师必须坚守道德底线,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检验自己、警醒自己。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职业操守。高校教师要协调好教学与科研、课堂与课堂之外的关系,不能只重科研、忽视教学。教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以身作则,做好本职工作,切勿本末倒置。另一方面,教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素质。教师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如果在是非观、善恶观、义利观、得失观等方面出问题,将会直接误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进而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高校教师应该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三)做有扎实学识的模范践行者
教师的渊博学识和专业能力是获得学生认可的前提,也关系到育人效果的实现。一个具有扎实知识功底、过硬教学能力的教师,其课堂一定是极具吸引力的,也是广受学生欢迎的,那么其自身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也是不言而喻的。高校教师要扮演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的角色,就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增强在青年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这样才能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J].党建,2008,(5).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