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学科,是一门研究和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的应用科学。他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人的思想。因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善于了解人的思想,認识和掌握人的思想的固有特征,使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改革的需要。
人的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在思想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它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既有复杂性,又有规律性。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就需要全面的研究、分析并掌握这些思想特征。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客观性 主观性 可变性
既要看到思想的客观性,又要重视思想的主观性
所谓思想,是客观存在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相当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成果。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思想的客观性是指思想来源于客观世界,任何思想,无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反映的结果。只不过有的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有的是片面的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世界。人们对客观世界所做出的反映,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生产方式),还包括社会制定、政策法令、以至风俗习惯等等。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分析人的思想时,必须看到思想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不仅要看到经济的,还要看到政治的、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对思想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某种思想产生的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所谓思想的主观性是指思想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上,个体原先的思想观点将会起着重大的作用。人的思想转化为行动上,并非机器人输入程序后“所见即所得”,而是在人的意识中产生的观点参与融合所形成的反映。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甚至遗传因素等影响,导致了人脑素质上的差异,形成了人们各自不同的主观认识。因此不仅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事物也常有不同看法。这些正是思想主观性的表现。由于思想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就使得每一个人的思想具有特殊性,从而形成了人们思想的差异性。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分析人的思想时,不仅要看到各种思想产生的客观根源,而且要摸清每个人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使思想分析更为透彻。
思想的客观性与思想的主观性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既不能片面强调思想的客观性,而忽视思想的主观性;也不能片面强调思想的主观性,而忽视思想的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把人的思想的产生、发展、变化仅仅归结为客观条件下,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客观条件好,就产生好思想,反之就产生不好的思想。以此推论错误思想的纠正,只要改变客观坏境就能立见成效。这种观点在实践中显然是不正确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唯条件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反映。它不仅否认了思想的主观性,而且是对意识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否定,并且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否定。这种观点只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认为有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就能产生什么样的思想,这就无需做思想政治工作了。只要改变或创造出好的客观环境,一切思想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我们说,改变人们的思想有改造环境的一面,也有解决主观认识的一面。而解决主观认识与解决客观环境相比较,解决主观认识往往比解决客观环境更为有效。党的历史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收获的巨大成果,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重视思想的主观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决不能片面夸大主观性的作用,而忽视客观性的作用。做思想工作不与客观条件相联系,不解决实际存在的客观问题,只是就思想谈思想,思想问题也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会重导“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假、”“大”、“空”的旧辙。
思想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统一的,二者既不可分割,又不能偏废。既要坚持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改善或创造出良好的客观环境,尽可能地解决人们客观实际困难,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又要承认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注意观察和分析在同样客观条件下产生可将会产生的各种思想。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地做好各种思想工作。改变和克服治标不治本,千篇一律、空洞说教式的工作方法。
既要看到思想的稳定性,又要注意思想的可变性
思想的稳定性,是指某种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仍处于量变阶段,尚未发生质的变化,呈现出稳定的状态。思想的可变性,是指思想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思想也随之发展深化,除旧布新,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阶段;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或是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检验、修正、补充自己的思想认识。或是受某种因素的干扰、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使思想发生质的变化。就其变化的方向来说,无非是朝着先进或落后的方向转化。但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有曲折和反复。思想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思想的稳定性包含着可变性,同时思想的可变性中也含着相对稳定性,思想的变化同其它事物的变化一样,也并不总是处于质变状态。
应当说,思想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统一的。无论是先进思想还是落后思想,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落后者既可朝着更荒谬的方向发展,也会向先进方向转化;先进者既可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也会向后进方向转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从思想的稳定性中看到思想的可变性。并从可变性出发,对各种思想都要尽可能地扬其所长,纠其所短,用其所长,容其所短。从而因势利导,做好“祛邪扶正”的转化工作。
既要明确思想的复杂性,又要把握思想的规律性
思想的复杂性,一方面是指各种思想在人脑中同居一处,而且存在着矛盾斗争和反复变化。其中既有正确的思想,又有错误的思想;既有相对稳定的思想倾向,又有偶然因素引起的思想波动。
另一方面,则是指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心理的差异和人脑素质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人们各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而思想的规律性是指人的思想是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早已有其规律性,因而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也具有规律性。尽管人们的思想千变万化,复杂多样,但这种变化决不是随意的、无条件的乱变,而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对于思想复杂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刚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往往忽视人的思想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采取简单划一的工作方法,结果总是碰壁而收效甚微。有些比较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对思想的复杂性认识明确,并十分重视。懂得进行思想分析时不能搞简单化,进行思想工作时决不能搞“一刀切”。需要的是对各种思想进行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分析,即使是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内反映出来的不同思想,也应当分清主次,正确对待。尽管这些同志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对思想的规律性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未能把握住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也没有从中找出各种思想形成的原因。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常常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救火解急”、“堵漏补洞”的被动工作上。就更加无法及时地预见各种思想产生、变化发展的苗头或趋势。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应付的工作方式,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把工作做在前面,对思想的规律性必须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观念上、需要上以及生活习惯上都将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必然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跟上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要从研究人的思想特征入手,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以及加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正规化、信息化,并能与经济工作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渗透性、针对性和示范性[J]. 李凤诗. 求实 2008年S1期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J]. 戴萍.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02期
人的思想的主要特征是表现在思想的形成、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它既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既有稳定性,又有可变性;既有复杂性,又有规律性。要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最佳效果就需要全面的研究、分析并掌握这些思想特征。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客观性 主观性 可变性
既要看到思想的客观性,又要重视思想的主观性
所谓思想,是客观存在并反映在人的意识中,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是相当于感觉、印象的一种认识成果。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它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思想的客观性是指思想来源于客观世界,任何思想,无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思想,都不是主观自生的,都是对客观世界反映的结果。只不过有的正确反映了客观世界,有的是片面的歪曲地反映了客观世界。人们对客观世界所做出的反映,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类社会中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生产方式),还包括社会制定、政策法令、以至风俗习惯等等。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分析人的思想时,必须看到思想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不仅要看到经济的,还要看到政治的、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对思想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某种思想产生的根源,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所谓思想的主观性是指思想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而不是客观事物本身。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上,个体原先的思想观点将会起着重大的作用。人的思想转化为行动上,并非机器人输入程序后“所见即所得”,而是在人的意识中产生的观点参与融合所形成的反映。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教育程度不同,甚至遗传因素等影响,导致了人脑素质上的差异,形成了人们各自不同的主观认识。因此不仅对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对同一事物也常有不同看法。这些正是思想主观性的表现。由于思想具有主观性的特征,就使得每一个人的思想具有特殊性,从而形成了人们思想的差异性。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分析人的思想时,不仅要看到各种思想产生的客观根源,而且要摸清每个人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使思想分析更为透彻。
思想的客观性与思想的主观性是辩证统一的。所以,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既不能片面强调思想的客观性,而忽视思想的主观性;也不能片面强调思想的主观性,而忽视思想的客观性。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把人的思想的产生、发展、变化仅仅归结为客观条件下,就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客观条件好,就产生好思想,反之就产生不好的思想。以此推论错误思想的纠正,只要改变客观坏境就能立见成效。这种观点在实践中显然是不正确的。这种观点实质上是“唯条件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反映。它不仅否认了思想的主观性,而且是对意识相对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否定,并且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否定。这种观点只承认客观条件的作用,认为有什么样的客观条件就能产生什么样的思想,这就无需做思想政治工作了。只要改变或创造出好的客观环境,一切思想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我们说,改变人们的思想有改造环境的一面,也有解决主观认识的一面。而解决主观认识与解决客观环境相比较,解决主观认识往往比解决客观环境更为有效。党的历史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的指导作用,收获的巨大成果,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重视思想的主观性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决不能片面夸大主观性的作用,而忽视客观性的作用。做思想工作不与客观条件相联系,不解决实际存在的客观问题,只是就思想谈思想,思想问题也不会得到很好的解决,甚至会重导“左”的思想指导下的“假、”“大”、“空”的旧辙。
思想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是统一的,二者既不可分割,又不能偏废。既要坚持思想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注意改善或创造出良好的客观环境,尽可能地解决人们客观实际困难,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又要承认思想具有相对独立性,注意观察和分析在同样客观条件下产生可将会产生的各种思想。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因人而异、因人制宜地做好各种思想工作。改变和克服治标不治本,千篇一律、空洞说教式的工作方法。
既要看到思想的稳定性,又要注意思想的可变性
思想的稳定性,是指某种思想在一定条件下,仍处于量变阶段,尚未发生质的变化,呈现出稳定的状态。思想的可变性,是指思想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主客观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社会的发展,思想也随之发展深化,除旧布新,上升到更高一级的阶段;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或是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而不断检验、修正、补充自己的思想认识。或是受某种因素的干扰、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使思想发生质的变化。就其变化的方向来说,无非是朝着先进或落后的方向转化。但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有曲折和反复。思想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的。思想的稳定性包含着可变性,同时思想的可变性中也含着相对稳定性,思想的变化同其它事物的变化一样,也并不总是处于质变状态。
应当说,思想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统一的。无论是先进思想还是落后思想,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某种因素的影响下,落后者既可朝着更荒谬的方向发展,也会向先进方向转化;先进者既可朝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也会向后进方向转变,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从思想的稳定性中看到思想的可变性。并从可变性出发,对各种思想都要尽可能地扬其所长,纠其所短,用其所长,容其所短。从而因势利导,做好“祛邪扶正”的转化工作。
既要明确思想的复杂性,又要把握思想的规律性
思想的复杂性,一方面是指各种思想在人脑中同居一处,而且存在着矛盾斗争和反复变化。其中既有正确的思想,又有错误的思想;既有相对稳定的思想倾向,又有偶然因素引起的思想波动。
另一方面,则是指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心理的差异和人脑素质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人们各不相同的、形形色色的思想。而思想的规律性是指人的思想是客观外界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早已有其规律性,因而反映客观事物的思想也具有规律性。尽管人们的思想千变万化,复杂多样,但这种变化决不是随意的、无条件的乱变,而总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对于思想复杂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刚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往往忽视人的思想复杂性,在实际工作中常常采取简单划一的工作方法,结果总是碰壁而收效甚微。有些比较长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对思想的复杂性认识明确,并十分重视。懂得进行思想分析时不能搞简单化,进行思想工作时决不能搞“一刀切”。需要的是对各种思想进行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分析,即使是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内反映出来的不同思想,也应当分清主次,正确对待。尽管这些同志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作经验,但在长期的工作中,由于对思想的规律性缺乏系统的研究和探索,未能把握住人的思想活动规律,也没有从中找出各种思想形成的原因。致使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常常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了“救火解急”、“堵漏补洞”的被动工作上。就更加无法及时地预见各种思想产生、变化发展的苗头或趋势。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应付的工作方式,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把工作做在前面,对思想的规律性必须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研究,并按客观规律办事。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观念上、需要上以及生活习惯上都将或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必然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紧紧跟上新时代的步伐,跟上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要从研究人的思想特征入手,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以及加速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正规化、信息化,并能与经济工作的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改革发展中,发挥巨大的威力。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渗透性、针对性和示范性[J]. 李凤诗. 求实 2008年S1期
浅析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J]. 戴萍.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