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唤起学生的生活感知,去体悟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后升华为自己的数学能力。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数学教育应通过生活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领悟到数学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将所学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检验,学以致用。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教师要精心营造生活情境,架设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有趣、生动、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探究,获得新知。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我这样设计:6个苹果(边说边出示实物图片)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学生上台演示5和1、4和2、3和3等几种分法)在这些分法中,哪一种分法能让两人都很满意?(3和3)为什么?(因为他们两个分得同样多)如果是8个苹果,你会将它们分得同样多吗?9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又应该怎样分呢?接着让学生也来分物品,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引出分物品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这样利用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记忆深刻。
二、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知识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创造学生乐于参与的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素材再现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研究过程中产生自主探究的心态,从而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如学习“循环小数”时,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日历,观察每个星期的七天,即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然后提问:“一个星期七天的出现有规律吗?”经过讨论,学生在这一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很快理解了循环小数中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为学习循环小数的知识找到了生活原型。
事实证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将需要传授的知识设计成符合儿童心理的生活情境,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究心理,而且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不受拘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成为构建新知识的事实材料,这种事实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生活原型在学习中实践,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中的知识两者融会贯通,学生就能沉浸在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源泉。
三、回归生活问题,运用新知
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要研究课堂,更重要的是拓展到课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如测量、统计、模拟购物等。另一方面可以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专题性、针对性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把生活实践作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如学习“百分数”这一内容后,可安排一些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如到商场调查商品价格的涨跌情况、了解家庭收入的增长收支情况等;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可组织学生统计公路上的车流量……总之, 一条水沟、一间厂房、一片绿地……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都可以变成教学实践活动的载体,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又如,分时电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电费中产生的数学问题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究竟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付费方式,恐怕连许多成年人都不甚清楚,而这需要从调查到的一些信息中分析整理数据,做出比较、判断、选择和决策。于是,围绕“分时电费”,教师设计、指导和组织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请你当好“电管家”。
“生活数学”体现了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和生活观。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自己的数学”;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具有活力与灵性,才能增强数学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责编黄海)
一、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教师要精心营造生活情境,架设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用有趣、生动、直观的现代教学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探究,获得新知。
如教学“除法的初步认识”引入新课时,我这样设计:6个苹果(边说边出示实物图片)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分?(学生上台演示5和1、4和2、3和3等几种分法)在这些分法中,哪一种分法能让两人都很满意?(3和3)为什么?(因为他们两个分得同样多)如果是8个苹果,你会将它们分得同样多吗?9块蛋糕分给三个人,每人分得同样多,又应该怎样分呢?接着让学生也来分物品,要求分得一样多,最后引出分物品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这样利用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使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记忆深刻。
二、创设生活情境,探究新知
现实生活丰富多彩,知识的变化日新月异。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创造学生乐于参与的生活情境,把生活中的素材再现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研究过程中产生自主探究的心态,从而激起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如学习“循环小数”时,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本日历,观察每个星期的七天,即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不断重复出现的循环现象。然后提问:“一个星期七天的出现有规律吗?”经过讨论,学生在这一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很快理解了循环小数中的几个重点词“不断地、重复出现、无限”,为学习循环小数的知识找到了生活原型。
事实证明,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将需要传授的知识设计成符合儿童心理的生活情境,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的探究心理,而且能使学生的潜力得到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不受拘束,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不仅培养了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成为构建新知识的事实材料,这种事实材料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以生活原型在学习中实践,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中的知识两者融会贯通,学生就能沉浸在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这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源泉。
三、回归生活问题,运用新知
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要研究课堂,更重要的是拓展到课外,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一方面要结合教学内容布置课外实践作业,如测量、统计、模拟购物等。另一方面可以开设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专题性、针对性的数学实践活动,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把生活实践作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方法。
如学习“百分数”这一内容后,可安排一些社会调查的实践活动,如到商场调查商品价格的涨跌情况、了解家庭收入的增长收支情况等;在教学“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可组织学生统计公路上的车流量……总之, 一条水沟、一间厂房、一片绿地……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教学之中,都可以变成教学实践活动的载体,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又如,分时电费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电费中产生的数学问题也是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究竟应该怎样选择比较合适的付费方式,恐怕连许多成年人都不甚清楚,而这需要从调查到的一些信息中分析整理数据,做出比较、判断、选择和决策。于是,围绕“分时电费”,教师设计、指导和组织了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活动——请你当好“电管家”。
“生活数学”体现了科学、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新的学习观和生活观。实践证明,学生学习的数学应该是生活中的数学,是“自己的数学”;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具有活力与灵性,才能增强数学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责编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