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作为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将审美教育有效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特别利于学生成长。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审美因素有效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其更好的发展下去。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关键词:审美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渗透途径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讲结与传授,而忽略了审美教育的开展,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现状,应该重视审美教育,将课程内容与审美技巧、审美意识有效结合在一起,以便提升学生的審美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文学艺术性的学科,其教育教学必然应与审美教育联系在一起,教师应当将审美教育有效地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发现语言的美,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其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帮助学生塑造出高尚的人格。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挖掘出有效的审美因素,使得语文教学效果更明显,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操。
  二、 审美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一) 尽力挖掘出教材中的语言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诗歌用字精练传神,辞藻优美,散文句式千变万化,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诗人和作家都十分注重用词的传神,其可以有效地表达出课文的内容。例如,《桂林山水》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用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桂林的秀和奇,尤其是用气势磅礴的短句来展现桂林山水的精髓,教师应该让学生反复诵读和感悟,以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获得有效的文化知识。
  (二) 利用人物形象美进行审美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如《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将相和》等,其中的人物特点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并养成优良的品格。因此,在提升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挖掘教材本身及人物形象的美,进而使学生在借鉴、比较的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在讲解《将相和》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蔺相如、秦王和秦国大臣为代表的两种人和事进行比较分析,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讨论与分析,最后鼓励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上去发表对美与丑的不同看法。再如讲解《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通过揭露日本侵略者的丑恶嘴脸和五壮士的为抗日战争勇于献身的精神,让学生养成高尚的爱国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通过将教材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与对比,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特点,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在人物形象上学习到更多的优良品格与为人处世的道理。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琢磨富有个性的对话,尽力去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最重要的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人物之间的外表与内心、客观与主观进行分析与比较,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新课程理念对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创设教学情境,感受意境美
  小学教材中关于“美”的资源非常丰富,所以,教师应该对其进行充分地利用与挖掘,积极主动地帮助学生树立起较强的审美意识,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用教学资源,积极创设出“美”的意境,将学生带入到一个趣味横生的教学情境中,然后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下,逐渐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起来,使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学习的海洋里。
  例如,在备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或动手触摸,深切感受其存在的美好,便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多的情感体验。再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多媒体技术,穿插一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音乐和图片,利用音乐、图片营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氛围,让学生得到除了课本以外的知识,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一同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美”的渴望。最重要的是可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西沙群岛的图片和视频,将变幻莫测的海底世界展示给学生,然后教师再运用精炼的教学语言,配以精彩的讲解,让学生在视觉感知的基础上充分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从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知识。
  (四) 深度剖析,欣赏结构美
  理清文章的结构,也可以欣赏到文章的思路美。一般来说,文章的结构形式主要表现在完整、和谐、匀称等方面。例如,小学教材中的《董成瑞舍身炸暗堡》这一课有头有尾,首尾连贯,形成了一个架构完整的文章。这篇课文的思路主要是根据董存瑞炸暗堡的活动体现出来的,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铿锵的词句,使得节奏与情节发展相呼应,从而构成了文章节奏和谐、格调统一的结构形式美。通过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课程内容,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三、 结束语
  将审美教育有效地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既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教师应深挖教材中的审美因素(情感美、结构美),并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创设出合适有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感受美、享受美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应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尝试与思考[J].软件:电子版,2014,(10):191.
  [2]苏晓水.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探索[J].祖国:建设版,2014,(08):39.
  [3]刘玉娟.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的思考[J].软件:电子版,2015,(02):293.
其他文献
摘 要:提升初中生文学阅读的内涵,提高阅读水平的方法,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使学生产生情景交融,最终使学生在浩瀚的书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汲取丰富的营养,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欣赏、品味书的魅力中插上翅膀,展翅飞翔。  关键词:语文阅读;有效方法;提升素养  教育家魏书生曾说:“在语文阅读教学进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问题意
摘 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将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方式转变为让学生主动接收和汲取知识。所以“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旨在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最终有效提升語文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从小学语文中“先学后教”的科学内涵出发,进一步分析其应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先学后教;应用  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该特性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人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术后复发情况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28例行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肿瘤复发与否对生存期
本研究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adiponectin(脂联素,ApN)在妊娠糖尿病中母、脐血中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adiponectin受体Adipo-R2在妊娠糖尿病胎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行,优质、高效成为了当前的教育教学目标。语文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构建一种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收获知识。教师也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技能,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发展自身的才智,生成智慧。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研究  当前,新课改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而且进入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时
目的: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程具有自限性。从本病的发病过程、季节影响、甚少复发等,均提示本病可能与某种感染因素有关,尤其是病毒性感染,但至今也未能确定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三部分是“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也是对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更高要求。这主要是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课堂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概念
背景药物在用于防病治病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关于药源性运动障碍的研究国内外屡有报道。药源性运动障碍的临床分类有:1。急性运动障碍,包括急性肌张力障碍、静坐不
摘 要:中职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教学目标为培养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教学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学习和互动合作完成教学目标。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就如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中职语文的教学当中进行重点研究探讨。借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传授技巧、倡导个性化阅读等方面培育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增加学
思维是议论文的生命、灵魂。然而广大一线教师往往忽略议论文写作思维训练,学生习作普遍存在思想片面性、幼稚化、论证逻辑不严密的现象,导致作文得分不高。本文基于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