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执教;特色;三地;风采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06-03
夏玲玲,浙江省特级教师,1959年出生,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理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组成员,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导师,现任教于温州市瓦市小学(集团)。从事一线体育教育教学工作37年,始终秉承“立足课堂,追求体育本色”的教育理念,将生活、生存、生命教育融入现代体育课程中,倡导学生在课堂上“四动”,即“动脑(学生的创新思维)”“动嘴(课堂师生对话)”“动眼(观察)”“动体(体能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活泼、快乐、精心、包容、创新”独特鲜明的教学艺术风格,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誉。
在《水平一(二年级)各种姿势的合作走教学设计》的观摩展示课中,温州市瓦市小学夏玲玲老师根据水平一儿童观察模仿能力较强、辨别空间位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身心特点,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各种姿势的合作走”作为主要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解模仿、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尝试—引导—实践—展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地练习,抓住重点、分解难点,循序渐进地予以逐步突破,从而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合作走的技能教学任务。整节课在夏老师出神入化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引领下,孩子以小组合作学练为主线,学习兴趣高涨。自然流畅的“模仿体验—实践尝试—互助互评—改进—完善”的学练过程,使孩子们在愉悦身中地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记者:您代表浙江省担任本次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有何感受?
夏玲玲:当我接到省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电话确定为上一节常态课(推门课)时,我欣然地答应了:“没问题!”因为上课对我而言是“爽事”,不是“难事”;是“享受”,不是“累活”。但得知有四位老师上课,并要上交个人简介及教学教案时,才知道原来这不是一节“简单”的体育常态课。于是怕自己难以胜任这个角色,曾向余老师推辞过,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去上吧!反正课上得再完美也有不足之处,上得再差也有亮点之时。
记者:作为特级教师,尤其您这个年龄,通过这种展示,您最想传递给同行们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夏玲玲:上好一节课首先是教师心中“装有”学生,想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没有想到的;再是心中要有点与线,能根据操场上现有的点、线、圈进行组织队伍排练;最后是手上有“活儿”,不管你年龄多大、操场甚小、器材奇缺、教材枯燥都能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让师生的人生因课堂而精彩!
记者:通过这些年教育教学历程的感悟,您能否告诉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夏玲玲:我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操场上为孩子们上课,永葆激情与热情,是因为我有信仰、有追求、有自律、有执着……既要做好人,又要处好事,两者缺一不可,因为真正把教师距离拉大的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人品。
我的感悟是: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榜样者),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预警在先,清楚规范,规范执行;彼此关爱,接纳包容,陪伴孩子。其次,作一位受欢迎的老师,乐意帮助他人,有问必答,有求必帮,从不推辞。不计较个人得失,搞好人际关系。再者,上好每天每一节体育课,做好每一件小事,把“简单”的东西做精、做细。最后,积极主动,多问自己“有什么我需要努力的?”,多请教“我从哪些方面努力?”多反思“有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到位?”
俞向阳,1966年出生。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 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担任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体育与健康”主讲教师、省农村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参编省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27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俞向阳,1966年出生。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 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担任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体育与健康”主讲教师、省农村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参编省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27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在《水平二: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一课中,江苏盐城市实验小学俞向阳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启发式教学,简化动作技能,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从跨越地面橡皮筋→斜拉橡皮筋→拉直橡皮筋的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动作技能。利用橡皮筋一物多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练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方法,掌握技能,获得成功。课中适时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使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记者:俞老师,由于原本担任此次研讨展示的特级教师受伤,您在开幕式前一天“临危授命”,作为本次活动承办单位的副校长,您在肩负会议接待任务的同时,又要代表本省进行教学展示,有何感想?
俞向阳:接受本次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自己没想那么多,只为需要。正如活动的主题“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这份责任,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推动苏、浙、沪三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与合作尽一点绵薄之力。在临时接受任务时,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最终能承担起来的勇气还是要归结为多年来教学中不断磨练所带来的自信。最难得的是我得到了向更高层次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而专家指导、观摩互动、同行探讨,不仅使我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也促进了我校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对各地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感悟,更给了自己审视课堂、反思课堂的机会,对于教对、教会、教好的课堂功夫,我们还任重道远。
记者:作为从教多年的特级教师,通过此次展示课,您想传递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俞向阳:目前,“体育放在教育之上”“跳出体育谈体育”“通过体育的各种手段促进人的发展”说法不绝于耳,而从“保证体育课”到“强化体育课”的新要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必然。我觉得课堂就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课堂应靠教师的智慧来生成,而智慧则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的智慧更是要求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受、去判断。以创新的理念有效转化各种矛盾,迅速调整教学行为,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才能。在教学中,我们要表现出聪慧睿智、高度灵活的教育个性,给学生以引导、启迪和教育。这种教学智慧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或引发学生思考,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位老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永远追求的教学梦想。那么,追求自己的教学梦想,还要有股“劲”,是韧劲、强劲、较劲、使劲、冲劲、攒劲、鼓劲……还要能“不松劲”。正如那句广告语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通过这些年的教育工作,能否告诉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俞向阳:以我自身的感悟,概括四个字让我们向优秀体育教师的行列迈进,那就是:爱、德、勤、能。
爱字当头。热爱所从事的体育工作,视他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干起工作来就有幸福感、荣誉感。有了爱岗,才上升到敬业;有了爱,才能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残疾教师陆永康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乡村教育,跪教了36年,那份坚守、顽强、不屈和奉献精神,将人民教师的职责、爱心、责任感等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作为“感动中国”的典型感动了亿万群众。
德字为首。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们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实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品格,传递正能量,使教师的高尚情操、优秀的道德风范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
勤字为本。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留下的《曾国藩家书》可谓影响深远,他认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他的传家之宝。体育教师的勤学、勤练、勤问、勤思理应成为自我成长的代名词,“勤能补拙”对我特别受用。当下的学课标理念、练专业技能、问课堂效果、思教法创新等,需要我们沉下心去“勤学苦练”,让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能字为荣。没有体育教师的学校是没有生机的和活力的,学校的大小活动离都离不开我们,而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又有更高的要求,在与学校、学生共成长的生命历程中,这些能力缺一不可。我们要争取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提高自己,积极面对现实,以己能促发展,勇当教学能手和课程改革的排头兵。
陆倍倍,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参加工作,就职于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2010年获得静安区“新长征突击手”“静安区世博青年先锋”称号;2012年代表静安区参加上海市第一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获团体三等奖;2013年荣获静安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评选二等奖。2009年独立完成了上海市青年研究课题《发展小学生身体柔韧性内容与方法的研究》,2011年,《阳光伴我成长》获得静安区阳光体育论文、案例评选一等奖。
教育格言:耐心关注孩子,真心接纳孩子,细心体会孩子。
上海市名师工作室、全国著名的、73岁体育特级教师朱德明老师专门指导的《小学二年级立定跳远》一课,由上海静安外国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陆倍倍执教。本课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和谐、互助的自主健身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卡通游戏“超级玛丽——玛丽竞技场”为学习主题。通过游戏形式体验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让学生在玩玩、说说、看看、想想、练练中,逐渐建立正确的动作,使枯燥的跳跃练习通过器材、多媒体等手段整合,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记者:在承担此次展示课任务的过程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通过前期的准备与实战磨练,觉得自己在教学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陆倍倍:一是对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认识改变。以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方式进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多,而且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讲,通过这次展示,我意识到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探讨的机会、更多表达他们想法的活动。这在我后面的课堂上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至少在教学内容上就已经开始了改变。
二是意识到教学设计反复实践与修改的重要性。从教学设计的准备到后面的试教、上课等环节,对教学设计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每一次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精练,重点和目标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三是感受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课堂语言表达一直是我的弱项,语言不够清晰,表达不够生动。因此,在这次展示前在这方面自己做了很多准备,当然,上课时语速依然有点快,但好在语音语调上有了抑扬顿挫。另外,教学指令上较以往明确、精炼了许多,整体调度、把控能力有明显提高。
记者:作为青年教师,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的成长与提升?
陆倍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前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自己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记得静安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高舒黎老师在指导我教学时曾经说过,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就得有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有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有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对课堂的灵活掌控,把每一个35分钟都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第二,展示并不等于出风头,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你对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升华。而这些是我们在别人身上搬不来也学不会的。第三,也是最重要和最难做到的一点,要善于反思。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当我们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出现出入的时候,应当提起笔将它记录下来,分析其中的缘由,分析学生的特点,找到问题的根源,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当我们脑中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金点子时,也要及时地把它记下来,积少成多,再分析它们的可操作性,最后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为我所用;当我们在解决学生问题时遇到难题时,也可以随手把它记录下来,它也许会成为你在教育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3)12-0006-03
夏玲玲,浙江省特级教师,1959年出生,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教学分会理事,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组成员,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名校长工作站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导师,现任教于温州市瓦市小学(集团)。从事一线体育教育教学工作37年,始终秉承“立足课堂,追求体育本色”的教育理念,将生活、生存、生命教育融入现代体育课程中,倡导学生在课堂上“四动”,即“动脑(学生的创新思维)”“动嘴(课堂师生对话)”“动眼(观察)”“动体(体能训练)”,努力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形成了“活泼、快乐、精心、包容、创新”独特鲜明的教学艺术风格,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赞誉。
在《水平一(二年级)各种姿势的合作走教学设计》的观摩展示课中,温州市瓦市小学夏玲玲老师根据水平一儿童观察模仿能力较强、辨别空间位置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的身心特点,以 “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践行“学为中心,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的教学理念,以“各种姿势的合作走”作为主要教材,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讲解模仿、重难点分解、尝试体验、纠错练习、完整展示、评价激励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尝试—引导—实践—展示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层次、反复地练习,抓住重点、分解难点,循序渐进地予以逐步突破,从而扎实有效地完成了合作走的技能教学任务。整节课在夏老师出神入化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引领下,孩子以小组合作学练为主线,学习兴趣高涨。自然流畅的“模仿体验—实践尝试—互助互评—改进—完善”的学练过程,使孩子们在愉悦身中地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的教学目的。
记者:您代表浙江省担任本次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有何感受?
夏玲玲:当我接到省教研员余立峰老师电话确定为上一节常态课(推门课)时,我欣然地答应了:“没问题!”因为上课对我而言是“爽事”,不是“难事”;是“享受”,不是“累活”。但得知有四位老师上课,并要上交个人简介及教学教案时,才知道原来这不是一节“简单”的体育常态课。于是怕自己难以胜任这个角色,曾向余老师推辞过,但最后还是下定决心去上吧!反正课上得再完美也有不足之处,上得再差也有亮点之时。
记者:作为特级教师,尤其您这个年龄,通过这种展示,您最想传递给同行们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和精神?
夏玲玲:上好一节课首先是教师心中“装有”学生,想为学生所想,想学生所没有想到的;再是心中要有点与线,能根据操场上现有的点、线、圈进行组织队伍排练;最后是手上有“活儿”,不管你年龄多大、操场甚小、器材奇缺、教材枯燥都能将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乐园,让师生的人生因课堂而精彩!
记者:通过这些年教育教学历程的感悟,您能否告诉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夏玲玲:我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地站在操场上为孩子们上课,永葆激情与热情,是因为我有信仰、有追求、有自律、有执着……既要做好人,又要处好事,两者缺一不可,因为真正把教师距离拉大的是为人处事的态度和人品。
我的感悟是: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既是管理者,又是榜样者),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预警在先,清楚规范,规范执行;彼此关爱,接纳包容,陪伴孩子。其次,作一位受欢迎的老师,乐意帮助他人,有问必答,有求必帮,从不推辞。不计较个人得失,搞好人际关系。再者,上好每天每一节体育课,做好每一件小事,把“简单”的东西做精、做细。最后,积极主动,多问自己“有什么我需要努力的?”,多请教“我从哪些方面努力?”多反思“有什么地方还做得不到位?”
俞向阳,1966年出生。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 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担任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体育与健康”主讲教师、省农村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参编省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27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俞向阳,1966年出生。江苏省小学体育特级教师,盐城市首批市级“名师工作室” 领衔人。曾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优秀教练员、盐城市党代表、盐城市优秀党员、盐城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全国、省、市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课。担任省送优质教学资源下乡工程“体育与健康”主讲教师、省农村小学“四项配套”工程体育学科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市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训主讲老师;参编省编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丛书《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教师用书、《小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生用书等教材。现任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实小校区(盐城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从教27年以来,一直潜心于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形成了自己趣味、灵动、朴实、和谐的教学风格。
在《水平二: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一课中,江苏盐城市实验小学俞向阳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启发式教学,简化动作技能,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方式,从跨越地面橡皮筋→斜拉橡皮筋→拉直橡皮筋的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动作技能。利用橡皮筋一物多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练活动,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方法,掌握技能,获得成功。课中适时抓住教材本身的德育因素,使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记者:俞老师,由于原本担任此次研讨展示的特级教师受伤,您在开幕式前一天“临危授命”,作为本次活动承办单位的副校长,您在肩负会议接待任务的同时,又要代表本省进行教学展示,有何感想?
俞向阳:接受本次教研活动的展示课任务,自己没想那么多,只为需要。正如活动的主题“一切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了这份责任,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推动苏、浙、沪三地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交流与合作尽一点绵薄之力。在临时接受任务时,压力是不言而喻的,但最终能承担起来的勇气还是要归结为多年来教学中不断磨练所带来的自信。最难得的是我得到了向更高层次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而专家指导、观摩互动、同行探讨,不仅使我自身的课堂教学能力再次得到了提升,也促进了我校全体体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深了对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对各地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感悟,更给了自己审视课堂、反思课堂的机会,对于教对、教会、教好的课堂功夫,我们还任重道远。
记者:作为从教多年的特级教师,通过此次展示课,您想传递给我们一种什么样的理念?
俞向阳:目前,“体育放在教育之上”“跳出体育谈体育”“通过体育的各种手段促进人的发展”说法不绝于耳,而从“保证体育课”到“强化体育课”的新要求,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必然。我觉得课堂就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课堂应靠教师的智慧来生成,而智慧则是由智力、知识、方法、技巧等多个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教学的智慧更是要求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去感受、去判断。以创新的理念有效转化各种矛盾,迅速调整教学行为,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才能。在教学中,我们要表现出聪慧睿智、高度灵活的教育个性,给学生以引导、启迪和教育。这种教学智慧或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或唤醒学生的美好情感,或引发学生思考,或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每位老师在教学发展过程中永远追求的教学梦想。那么,追求自己的教学梦想,还要有股“劲”,是韧劲、强劲、较劲、使劲、冲劲、攒劲、鼓劲……还要能“不松劲”。正如那句广告语所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记者:通过这些年的教育工作,能否告诉年轻人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工作者?
俞向阳:以我自身的感悟,概括四个字让我们向优秀体育教师的行列迈进,那就是:爱、德、勤、能。
爱字当头。热爱所从事的体育工作,视他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干起工作来就有幸福感、荣誉感。有了爱岗,才上升到敬业;有了爱,才能志存高远,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乡村残疾教师陆永康在艰苦的条件下坚守乡村教育,跪教了36年,那份坚守、顽强、不屈和奉献精神,将人民教师的职责、爱心、责任感等全部展现在人们面前,让我们肃然起敬。他作为“感动中国”的典型感动了亿万群众。
德字为首。良好的师德修养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我们要用心去体验,用心去实践,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的品格,传递正能量,使教师的高尚情操、优秀的道德风范成为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精神力量。
勤字为本。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留下的《曾国藩家书》可谓影响深远,他认为“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这是他的传家之宝。体育教师的勤学、勤练、勤问、勤思理应成为自我成长的代名词,“勤能补拙”对我特别受用。当下的学课标理念、练专业技能、问课堂效果、思教法创新等,需要我们沉下心去“勤学苦练”,让自己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成功。
能字为荣。没有体育教师的学校是没有生机的和活力的,学校的大小活动离都离不开我们,而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能力、调控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学习能力等又有更高的要求,在与学校、学生共成长的生命历程中,这些能力缺一不可。我们要争取各种机会锻炼自己、展现自己、提高自己,积极面对现实,以己能促发展,勇当教学能手和课程改革的排头兵。
陆倍倍,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2005年参加工作,就职于上外静安外国语小学。2010年获得静安区“新长征突击手”“静安区世博青年先锋”称号;2012年代表静安区参加上海市第一届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比赛获团体三等奖;2013年荣获静安区小学体育学科教学评选二等奖。2009年独立完成了上海市青年研究课题《发展小学生身体柔韧性内容与方法的研究》,2011年,《阳光伴我成长》获得静安区阳光体育论文、案例评选一等奖。
教育格言:耐心关注孩子,真心接纳孩子,细心体会孩子。
上海市名师工作室、全国著名的、73岁体育特级教师朱德明老师专门指导的《小学二年级立定跳远》一课,由上海静安外国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陆倍倍执教。本课以“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建立和谐、互助的自主健身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卡通游戏“超级玛丽——玛丽竞技场”为学习主题。通过游戏形式体验立定跳远技术动作,让学生在玩玩、说说、看看、想想、练练中,逐渐建立正确的动作,使枯燥的跳跃练习通过器材、多媒体等手段整合,教学的有效性明显提高。
记者:在承担此次展示课任务的过程中,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通过前期的准备与实战磨练,觉得自己在教学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陆倍倍:一是对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认识改变。以前主要是使用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方式进行,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多,而且大多数时间都是我在讲,通过这次展示,我意识到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多探讨的机会、更多表达他们想法的活动。这在我后面的课堂上已经开始有了一些改变,至少在教学内容上就已经开始了改变。
二是意识到教学设计反复实践与修改的重要性。从教学设计的准备到后面的试教、上课等环节,对教学设计反复进行了多次修改,每一次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精练,重点和目标越来越明确,自己的教学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三是感受到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课堂语言表达一直是我的弱项,语言不够清晰,表达不够生动。因此,在这次展示前在这方面自己做了很多准备,当然,上课时语速依然有点快,但好在语音语调上有了抑扬顿挫。另外,教学指令上较以往明确、精炼了许多,整体调度、把控能力有明显提高。
记者:作为青年教师,你认为怎样才能尽快的成长与提升?
陆倍倍: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前方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自己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夯实基础,稳扎稳打,抓好自然常态下的每堂课。记得静安区小学体育教研员高舒黎老师在指导我教学时曾经说过,要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就得有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有对教案的精心设计,有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对课堂的灵活掌控,把每一个35分钟都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第二,展示并不等于出风头,要善于抓住每一次机会展示自己。一次展示,重要的不是展示那节课,而是准备的过程。在专家和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你对课堂的理解,对教学的认识也会随之升华。而这些是我们在别人身上搬不来也学不会的。第三,也是最重要和最难做到的一点,要善于反思。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当我们的课前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出现出入的时候,应当提起笔将它记录下来,分析其中的缘由,分析学生的特点,找到问题的根源,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当我们脑中有一个一闪而过的金点子时,也要及时地把它记下来,积少成多,再分析它们的可操作性,最后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为我所用;当我们在解决学生问题时遇到难题时,也可以随手把它记录下来,它也许会成为你在教育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