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亲密接触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划
  不同年龄的孩子对大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有差异性,父母应渐进式地引导。
  0~3岁:积极刺激
  此时孩子处于无意识吸收阶段,只要有刺激,任何看到的听到的,都会在头脑中留下痕迹。家长应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刺激孩子的各种感官:闻一闻花香,听一听鸟的叫声,碰碰小树小草,呼吸清新空气,体验阳光的温暖,享受微风吹拂的感觉。
  3~6岁:引导观察
  这是发育的黄金时期,他们开始对大自然具有初步的辨识能力,尝试用自己的视角去认识大自然。此时要多教他们正确的观察方法,学习辨认不同形状的叶子、认识五颜六色的花朵、区分春夏秋冬等。
  6~8岁:鼓励探索
  这一时期的孩子求知欲很强,不再满足于事物的表面,努力探寻大自然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初步形成“大自然充满各种奥秘”的认识。家长应多准备孩子探索所需要的工具,和孩子一起发现和探索,可栽种一些植物、饲养几种小动物、观测天体和气象,等等。另外要鼓励孩子记自然笔记。
  参考
  30多个家庭,100多人,自驾20多辆车,来到远离繁华都市的亲子实验田。6月份,上海的两位爸爸组织了“三亩田·一个梦”的首次亲子活动。大家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带孩子丈量土地;有人带着孩子割麦子、挖沟渠、垒田埂;还有的孩子在田野里尽情玩耍……
  两位爸爸想用三亩田,搭建一个孩子自然成长的乡间环境,探索一种半城半农的健康生活模式。这种由欣赏、观察、游戏、实践组成的自然体验很值得借鉴。只有在探索和行动的过程中,孩子才算真正走进自然,对情感、性格塑造才有所帮助。上海两位爸爸为我们走出了第一步,我们为何不紧跟他们的步伐,开展更多亲近自然的体验模式呢?
  扩展自然体验场所
  与环境厅、林业厅、水利局等与大自然有关的单位建立合作,参与相关的环境体验活动,或者在他们的协助下,自主开展活动,比如开展触摸科学计划、建设田间沟壑计划等。
  规划自然教室
  不定期地在自然环境中过集体住宿生活,观察大自然的变化,领略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伟大,以及体验大自然的凶险,掌握在大自然中生存的技巧。
  设立自然体验村
  联络附近的村庄,设立自然体验村,利用暑假,带孩子一起到村庄居住一段时间,了解农村作物,学习耕种方法,体验农业生产活动。
  任务
  为孩子准备探索的仪器
  包括儿童望远镜、放大镜、磁铁、指南针、皮尺、地球仪等,告诉孩子这些仪器的用处。
  养一只蝴蝶
  观察从虫卵→毛毛虫→蝶蛹→蝴蝶的过程,用图画在笔记本上详细地记录下来。快速翻动笔记本,蝴蝶蜕变的过程就会以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
  制造一个生物世界
  将废纸板放在泥土上,每隔一段时间看有多少小生物在这个废纸板下安家了,辨认一下都是什么生物。
  坚持“三个一”原则
  每天一小时在自然中玩;每月一天带孩子去附近的山川或河流、花园或田野放松;每年种一棵由孩子自己命名的树或植物。
其他文献
不知不觉,孩子已经轻松度过了幼儿园小班一年的生活。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哭闹,身体上也不适应,经常生病,可我家娃从一开始就很喜欢上幼儿园。在此总结一下为去幼儿园做的准备,以纪念女儿升班的兴奋心情:  提前让孩子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刚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难免吃不饱或者跟不上别人的进度,这时候可以早点接孩子回家补充一点,问题不大。另外,可以把备穿裤子放在幼儿园,孩子尿了,老
在为孩子选择英语早教的时候,许多妈妈都会格外青睐外籍老师,这并不稀有,现在许多培训机构都设有外教课程,虽然价格不菲,仍然吸引了不少妈妈们。  请个洋教师到底好不好,各方众说纷纭,见仁见智。我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能一刀切,还得从孩子学习英语的动力谈起。  和母语学习不一样,孩子在学习英语时,动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尤其对于五、六岁的孩子,一旦兴趣建立起来,他们就更容易在老师的引导下坚持学习;反之,
妈妈们都希望孩子能够长得更高,对补钙这件事情也格外重视,可明明每天都坚持给孩子补钙,但一检查,孩子还是缺钙,这是为什么呢?在日常生活中,补钙存在着很多误区。    肉类并非都能补钙   牛奶能补钙,肉类也能补钙,但两者的综合体——牛肉例外,牛肉本身含钙量极低,且含有大量“酸性元素”如磷、硫和氯,它们会让血液趋向酸性。为平衡人体的酸碱度,人体不得不动用骨中钙离子来中和酸性元素,因而大大增加体内钙元素
初春,我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看到了一批春游的小朋友。他们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由老师领着来到公园参观。  这是一幕多么熟悉的情景,相信每位70、80后的父母都不会陌生,在我们的童年,大家不都是这样长大的么?山雨欲来的时候,微风荡漾的时候,春暖花开的时候,红叶满天的时候……老师一次次领着我们到操场上去上作文课,让我们观察景物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当时不知觉,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忆起童真
每个人小的时候几乎都会经历一段荒诞不经、充满幻想的时期。我的“狂想病”发作在8岁左右,一会儿想当科学家,在家里用铁丝等工具制造飞机,希望能够“试飞”成功;一会儿想当歌唱家,每天中午,大家都在午休的时候,我的个人演唱会便正式开始,我公鸭似的破锣嗓子彻底惹怒了大家,父亲拿不愿睡午觉而又精力充沛的我毫无办法,只好拿出一串葡萄贿赂我,以便让我安静下来。  吃葡萄的时候,我又突发奇想要栽种葡萄。我把葡萄籽收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许多家长会发现孩子开始有了”礼尚往来”的行为。“礼尚往来”是中国优秀的思想文化,而且孩子懂得“礼尚往来”表明孩子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发展,初步学习自己处理和解决问题。“礼尚往来”不仅是一门礼仪之学,更是一门交往之学。家长在肯定并接受孩子的这一现象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以帮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赠与、学会接受。    形式一:送礼  安安从幼儿园回家后对妈妈说:“妈妈,
小侄儿近期很郁闷,他向我抱怨道:“张涛是大家公认的捣蛋鬼,学习成绩差,在评选活动中却被评为‘三好学生’。而我严于律己,学习成绩也很棒,为何会被老师遗忘,没评上‘三好学生’?实在太不公平了!”我笑着听完他的抱怨,然后给他讲了以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西勒库斯特是《芝加哥先驱论坛报》儿童版“你说我说”栏目的主持人。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
九月,是一个让家长喜忧参半的月份。喜的是,孩子要入园了,即将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愁的是,面对新的环境,孩子能很快地适应吗?由于多年带小小班,我目睹了很多表现各异的新生入园情景,孩子们有哭有笑,有喊有闹。下面我选择了几个比较常见的类型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给今年新生入园的家长们一些参考和帮助——    ●类型一:自娱自乐型  开学第一天,贝贝高高兴兴地和妈妈说再见。然后,在教室里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搭
尽管社会和媒体都对孩子被“催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把握和决定孩子成长节奏的关键人还是家长,我们应如何帮孩子正确过滤和理性吸收,使他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童真童心,健康成长呢?  “亲子时间表”和孩子的“自由时间表”同样重要  现在的孩子特别缺少自己的生活空间,家长事无巨细都亲自安排,在爸妈的层层掌控之下,孩子只能尽量朝成人的理念和习惯靠拢。  建议:家长的教育目标和期望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不要总
和成人相比,孩子总显得那么弱小而稚嫩,爸爸妈妈常常不由自主地萌发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关爱,对他的成长、安全、生活学习格外关注。虽然让孩子远离危险是父母的责任,但如果对孩子过度保护,不允许一丁点的闪失,反而会限制孩子的探索成长,百害而无一益。    芳芳的“邯郸学步”  芳芳正在蹒跚学步,常常没走两步就心急得想跑,由于找不到重心和平衡,一连摔倒了好几次,小脸、胳膊肘儿都留下了伤痕。芳芳妈既心疼又害怕,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