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童话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辅助手段,由于其具有显浅易懂的特点,十分契合小学年龄段学生活泼、好动和好奇的心理特点,因而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因此,在小学语文中使用童话开展教学,能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童话世界是美好的,是儿童的心之所向,其中既有反面形象,又有正面激励,需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什么是非黑白、什么是真善美丑。童话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共情能力和道德品质,通过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构建自己的思想行为框架体系,然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
一、童话教学的现状
(1)童话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比较简单
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多数教师进行童话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并未深入挖掘童话内在的含义,而且讲课时,不注重引导知识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不知道怎样整合、联系知识,进而降低听课效率以及质量。另外,并未从学生角度整理童话内容,导致教学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
(2)缺乏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
童话教学目标,即利用奇妙丰富的童话世界拓展学生想象力,此环节学生应该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是教师往往采取直接的授予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环节,降低了童话教学的优势,导致学生易出现依赖心理,丢失学习的自主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童话情境,点燃学习热情
如在《纸船和风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视频课件: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顺着水流出现了一只纸船,漂啊漂。天空中又出现了一只风筝,飘扬在山上。学生很快就被动态画面与美丽的歌声吸引了,一些学生甚至在观看视频时大声地说出:“哇,快看,是一只小船!”“看天上,那里有一只风筝呢!”“风筝的翅膀上好像还写着字!”“我看见了,是‘祝你幸福’。”教师顺势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纸船与风筝的故事,看看这两个小信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童话故事的演绎者,巧妙借助动画与音乐打造了童话情境,拉开了课堂学习的第一幕。学生在童话情境的吸引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阅读的冲动,并且会在脑海中联想纸船与风筝之间的联系,怀着好奇心去探索故事的内容。
(2)重视童话中的哲理引导自主思考
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童话,辅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期间,小枣树由于自身枝条不美观受到小柳树的嘲讽,在春天时小柳树长出漂亮的绿芽,但小枣树仍然没有长出美丽的枝叶。但是秋季的时候,小柳树开始掉落叶子,但是此时的小枣树长出可口又漂亮的果实。小枣树并没有因此对小柳树进行嘲讽,同时还积极地安抚它。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那棵小柳树,你会嘲讽小枣树吗”“如果你是那棵小枣树,小柳树开始凋零的时候,而你此时生长出果实,你会嘲讽小柳树吗”……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促进学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推动其个性化發展。
(3)组织童话表演,体验文化之深刻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展开有关课文故事的活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对角色的理解程度。因此,将童话故事表演出来能给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广阔,想象空间也会更大,通过自身的发挥去来理解文章,把握故事中每一个人物形象,进而能更好地感受童话的美。与此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在表演时,学生还需要去揣摩一些技巧,以及各个角色语言上的特点,促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同步提升。例如,在讲解《纸船与风筝》一课时,这篇童话故事是由一个小故事展现了一个大道理,而这个大道理就是“宽容与理解”的文化观。但是,在这篇童话故事当中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故事情节,故事当中甚至连小熊和松鼠的对话也没有,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扮演松鼠和小熊,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展现故事情节,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表演当中感受“理解和宽容”,并且从中感悟这一美好的文化价值观。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童话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当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更深刻地了解,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创作童话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原文创作童话,或者以原文为基础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和续写,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材差别较大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童话创作。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将低年段积累的童话图式与中年段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童话创作。例如,在《巨人的花园》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学生创设创作情境,比如:“假如你是巨人花园里的一棵树,你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创作。设置创作童话的教学环节,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讲自己创作的童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演讲的方式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如“课前三分钟”“童话故事会”等演讲方式,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演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师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确保知识点的及时输出,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吸收效率。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童话故事,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要求下,童话教学的引入变得越来越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怡欣.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1(13):143-144.
[2]郑跃芬.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03):58-59.
[3]陈立红.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8(35):58.
关键词:小学语文 童话教学模式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童话世界是美好的,是儿童的心之所向,其中既有反面形象,又有正面激励,需要通过教育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什么是非黑白、什么是真善美丑。童话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共情能力和道德品质,通过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构建自己的思想行为框架体系,然而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很多问题亟须解决。
一、童话教学的现状
(1)童话教学的内容以及形式比较简单
小学语文教学期间,多数教师进行童话教学的时候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并未深入挖掘童话内在的含义,而且讲课时,不注重引导知识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不知道怎样整合、联系知识,进而降低听课效率以及质量。另外,并未从学生角度整理童话内容,导致教学不能打动学生的内心。
(2)缺乏对学生自主思考的引导
童话教学目标,即利用奇妙丰富的童话世界拓展学生想象力,此环节学生应该具备自主思考的能力。但是教师往往采取直接的授予模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环节,降低了童话教学的优势,导致学生易出现依赖心理,丢失学习的自主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1)创设童话情境,点燃学习热情
如在《纸船和风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视频课件:在轻快的音乐声中,顺着水流出现了一只纸船,漂啊漂。天空中又出现了一只风筝,飘扬在山上。学生很快就被动态画面与美丽的歌声吸引了,一些学生甚至在观看视频时大声地说出:“哇,快看,是一只小船!”“看天上,那里有一只风筝呢!”“风筝的翅膀上好像还写着字!”“我看见了,是‘祝你幸福’。”教师顺势引出主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纸船与风筝的故事,看看这两个小信使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童话故事的演绎者,巧妙借助动画与音乐打造了童话情境,拉开了课堂学习的第一幕。学生在童话情境的吸引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阅读的冲动,并且会在脑海中联想纸船与风筝之间的联系,怀着好奇心去探索故事的内容。
(2)重视童话中的哲理引导自主思考
实际教学期间,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童话,辅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学习“小柳树和小枣树”期间,小枣树由于自身枝条不美观受到小柳树的嘲讽,在春天时小柳树长出漂亮的绿芽,但小枣树仍然没有长出美丽的枝叶。但是秋季的时候,小柳树开始掉落叶子,但是此时的小枣树长出可口又漂亮的果实。小枣树并没有因此对小柳树进行嘲讽,同时还积极地安抚它。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那棵小柳树,你会嘲讽小枣树吗”“如果你是那棵小枣树,小柳树开始凋零的时候,而你此时生长出果实,你会嘲讽小柳树吗”……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促进学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推动其个性化發展。
(3)组织童话表演,体验文化之深刻
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展开有关课文故事的活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对角色的理解程度。因此,将童话故事表演出来能给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广阔,想象空间也会更大,通过自身的发挥去来理解文章,把握故事中每一个人物形象,进而能更好地感受童话的美。与此同时,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在表演时,学生还需要去揣摩一些技巧,以及各个角色语言上的特点,促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同步提升。例如,在讲解《纸船与风筝》一课时,这篇童话故事是由一个小故事展现了一个大道理,而这个大道理就是“宽容与理解”的文化观。但是,在这篇童话故事当中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故事情节,故事当中甚至连小熊和松鼠的对话也没有,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扮演松鼠和小熊,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动作演示来展现故事情节,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表演当中感受“理解和宽容”,并且从中感悟这一美好的文化价值观。由此可见,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童话角色扮演,能够让学生理解童话故事当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更深刻地了解,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4)创作童话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原文创作童话,或者以原文为基础对童话故事进行改编和续写,也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与教材差别较大的情境,让学生进行童话创作。对小学生来说,可以将低年段积累的童话图式与中年段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童话创作。例如,在《巨人的花园》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学生创设创作情境,比如:“假如你是巨人花园里的一棵树,你会对巨人说些什么呢?”然后让学生自主完成创作。设置创作童话的教学环节,有助于教师充分了解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情况,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演讲自己创作的童话,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通过演讲的方式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如“课前三分钟”“童话故事会”等演讲方式,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演讲,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新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师全方面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确保知识点的及时输出,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吸收效率。当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灵活巧妙地运用童话故事,能快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这样的要求下,童话教学的引入变得越来越必要。
参考文献
[1]曹怡欣.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学周刊,2021(13):143-144.
[2]郑跃芬.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03):58-59.
[3]陈立红.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华少年,2018(3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