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中国,信仰已成一个重要活题,同时也酿成了不少信仰事件。在刚去又来的2010年与2011年之间,就陡然横挂着一组山东曲阜“教堂门”事件,让人困惑不已。
本来,讲求信仰是一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仅仅是因为中国人的信仰及其关系过于宽泛而枝蔓,上天入地,人间权力,阴阳百神,均可与信仰交集。于是,信仰讲求越多,中国人越是困惑,甚至闹出别扭,走向对立。
仔细琢磨,中国人也特别有意思。没有钱的时候,人们想有钱;有了钱之后,人们又苦于贫富不均;没有信仰的时候,人们期待被关怀;有了信仰之后,人们又彷徨于中国人应该信什么的区隔,痛苦于国家、民族、族群、中外信仰关系之间的选择。在艰难抉择的情况下,只能求得一己之欲,乐于“被信仰”,搁置了真正的关怀。
所以,在有孔府、孔林、孔庙所谓“三孔”,之称的中华文化“圣地”,一座官方认可的基督教教堂,招致了儒学、儒教界数百十人次的联名上书,反对教堂的建设。令人奇怪的是,儒教门反对教堂门,基督教界仅是轻轻吭了一声,宽容与和谐,至今失语;而佛道教沉默是金。好像这儒耶之争,与普通中国人无甚干系。然在其反对教堂门的共同声明之中,却一口一个中华民族、中国人云云,最終要为中国信仰定下规矩似的。
中国人似不该去信那外来的神灵;中国已成富强了,外方神灵何能何德,可进入中国人的袒庙神殿?这种信仰态度,不能不说是内涵一种道德优越感、出于国族认同的话语霸权。我是中国人,只能信仰自己。可是,当下中国56个民族及民众都会拥有这样的认同方式吗?认同中国的价值资源,一定是非儒教莫属?
民族信仰,本非坏事。但不能只信仰民族,视民族为信仰对象,敬奉民族为神祗,进而在族群之间打造一堵信仰区隔之墙;非我族类,其“信”必异,使中国人依旧处于“被信仰”的境地。同时,还要诚惶诚恐,以“信仰站队”,区分你我,以信仰来建构“夷夏大防”,强调“华夷之辨”。这还是信仰吗?
本来,讲求信仰是一时代与社会的要求,仅仅是因为中国人的信仰及其关系过于宽泛而枝蔓,上天入地,人间权力,阴阳百神,均可与信仰交集。于是,信仰讲求越多,中国人越是困惑,甚至闹出别扭,走向对立。
仔细琢磨,中国人也特别有意思。没有钱的时候,人们想有钱;有了钱之后,人们又苦于贫富不均;没有信仰的时候,人们期待被关怀;有了信仰之后,人们又彷徨于中国人应该信什么的区隔,痛苦于国家、民族、族群、中外信仰关系之间的选择。在艰难抉择的情况下,只能求得一己之欲,乐于“被信仰”,搁置了真正的关怀。
所以,在有孔府、孔林、孔庙所谓“三孔”,之称的中华文化“圣地”,一座官方认可的基督教教堂,招致了儒学、儒教界数百十人次的联名上书,反对教堂的建设。令人奇怪的是,儒教门反对教堂门,基督教界仅是轻轻吭了一声,宽容与和谐,至今失语;而佛道教沉默是金。好像这儒耶之争,与普通中国人无甚干系。然在其反对教堂门的共同声明之中,却一口一个中华民族、中国人云云,最終要为中国信仰定下规矩似的。
中国人似不该去信那外来的神灵;中国已成富强了,外方神灵何能何德,可进入中国人的袒庙神殿?这种信仰态度,不能不说是内涵一种道德优越感、出于国族认同的话语霸权。我是中国人,只能信仰自己。可是,当下中国56个民族及民众都会拥有这样的认同方式吗?认同中国的价值资源,一定是非儒教莫属?
民族信仰,本非坏事。但不能只信仰民族,视民族为信仰对象,敬奉民族为神祗,进而在族群之间打造一堵信仰区隔之墙;非我族类,其“信”必异,使中国人依旧处于“被信仰”的境地。同时,还要诚惶诚恐,以“信仰站队”,区分你我,以信仰来建构“夷夏大防”,强调“华夷之辨”。这还是信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