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儒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孟子沿着孔子“仁”的思想,对其进行了拓展和新的发展,提出了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养心、尽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本文通过对孔、孟二人在心性层面上的对比,展现出孟子思想的新特点及其人性论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孔子;孟子;仁;性善论
一、孔子“仁”的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儒特指“为孔子开创的、以尊崇尧舜提倡仁义为特色的一个思想学术派别。”[ 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3]
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基本的感情。他把礼的内在根源归结于人的某种诚挚的内心情感,这样就可以说是“仁为体,礼为用”,礼就成了一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实践。
孔子对“仁”的思想观念有着三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仁”变为了道德这一概念的总的范畴。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当他把礼的适用范围加以扩大到全社会的各阶层时,“仁”这一概念的含义也就开始发生了改变。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可以从“恭、宽、信、敏、惠”上加以判断。这五个方面较为全面的涵盖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而可以看出孔子将道德的适用范围与之西周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这样,在孔子这里就能够把更多的道德实践活动归纳到“仁”这个范畴中去。
其次,孔子给出了“仁”的本质内涵。当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用 “爱人”这一词来进行回答,可以看出“爱人”就是他认为的“仁”的本质内涵。孔子认为“爱人”首先是表现在对父兄的孝悌上的,由家庭扩展到整个社会,分为了“爱亲”和“爱众”两个方面。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所以,他认为“爱人”首先是表现在一个人的孝悌上的,也就是所谓的“爱亲”。 “爱众”在孔子的理解看来主要指的是要懂得为民众谋取功利。这样一来,把“爱亲”和“爱众”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孔子所谓的“爱人”这一概念,也就基本涵盖了孔子提倡的全部社会道德内容,建立了“仁”的核心内涵。
最后,提出了“仁”的实践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实践仁道的方法。具体来说,孔子从修己和待人两个方面来倡导他的实践方法,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践行“仁”的过程中,除了修己和待人两方面外,还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即勇于为仁而牺牲的精神即“杀身以成仁”。要做到仁,就须以仁为己任,敢于牺牲来成全仁。孔子正是以这样的精神来贯彻自身、要求自己、践行自己的仁道。
二、孟子“性善论”的提出
孟子把自己看作是孔子忠实的信徒,孔子在他看来就是一位圣人,而他自己则是孔子之学的继承者。但是由于孟子所处的时代与孔子所处的时代相距百多年,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学说并不是完全照搬的继承下来,而是在有所取舍的同时又有了自己的新的发展。
首先,孟子在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是在人自身之中即“人心”,进而提出了他的性善论思想。他明确指出了人生来就是性善的并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具有“善端”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把这四种“善端”看作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因此,他认为如果人们能扩充这“四端”,那就能成为“圣人”。
其次,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在于义理。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义理,没有义理的人也就不能将其称之为人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没有善端的人也不能被看作是人而存在,孟子主张对善端进行扩张也是因为善端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
最后,孟子提出了他的修身养性的道德实践方法。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皆可为尧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自己的善性、发展他自己的道德品质。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客观方面看,孟子认为外部环境或条件的变化对人的本性是有影响的。但是在他看来,人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这个主观的方面才是对人性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性是善的,人心是“仁”的,“仁,人心也”。鉴于此,他提出了“养心”、“尽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孔孟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孟子所讲的“仁”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这可以说是孔孟二人全部思想关系的缩影。
二人思想的相同之处:首先,孔孟都提倡“仁”,都认为“仁”对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都用爱来解释“仁”,把爱人或怜爱、恻隐之心作为仁的主要内涵。在孔子把“爱人”看作是“仁”的内涵,他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忠恕之道来体现他“仁”的“爱人”主张。孟子也用爱来表现仁的内涵,提出“仁者爱人”且认为仁始发于恻隐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把“恻隐之心”即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之心看作是爱人之心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仁”的内涵。因此可以说,孔子和孟子所讲的“仁”,其基本内涵都是“爱人”。其次,孔孟二人都把“仁”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孔子曾说:“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见他对于道义、对仁的执着追求并且他已经把对道的追求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愿意为“仁”而牺牲生命。孟子则认为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克服物欲以求仁,他主张以仁为志。在孟子看来为仁就是人所生存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孔孟二人的共识。
二人思想的不同之處:孔子对“仁”有着很多的解说,包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中,他侧重将仁归于后天的并把“克己复礼”作为实践仁的主要方式,尊崇和争取社会功利。孟子则是从人自身出发,把仁看作人的先天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正是由于对仁的这种先天与后天的认识不同,二人在对待实践仁的方法上也就各有主张。孔子更多的强调的是仁要通过礼来表现,他认为仁作为一种思想情感需要通过礼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凸显出了礼的重要性。而在孟子看来,仁是先天本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可以说,孟子注重的是从人的内在出发,在人性中寻找独立的道德根源,更为看重对自我的反省与认识。由此,他提出了“养心”、“尽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且认为利与善是相对立的,利不具有道德价值,“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样一来,在孟子的思想中,儒家的道德就变得更加的纯粹,是没有外在目的的道德了。
总的来说,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上又对其进行了凸显他自己思想特色的新发展,让他自己的思想更加体系化、具体化。虽然孔孟二人都提倡“仁”,但是孟子所谈的“仁”从其本质属性和实践方法上都有别于孔子,具体来说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区别、内在与外在的区别。孟子认为“仁”是先天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要实践“仁”就应当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的拓展,使人性论在儒学中具有了重要的地位,也使儒学思想开始具有了系统化,为以后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6
[2]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
[3]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作者简介:喻梦婷(198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马哲硕士,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2015级,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孔子;孟子;仁;性善论
一、孔子“仁”的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儒特指“为孔子开创的、以尊崇尧舜提倡仁义为特色的一个思想学术派别。”[ 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3]
在孔子看来,“仁”就是人基本的感情。他把礼的内在根源归结于人的某种诚挚的内心情感,这样就可以说是“仁为体,礼为用”,礼就成了一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实践。
孔子对“仁”的思想观念有着三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仁”变为了道德这一概念的总的范畴。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当他把礼的适用范围加以扩大到全社会的各阶层时,“仁”这一概念的含义也就开始发生了改变。在孔子看来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道德,可以从“恭、宽、信、敏、惠”上加以判断。这五个方面较为全面的涵盖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进而可以看出孔子将道德的适用范围与之西周相比有了较大的扩展。这样,在孔子这里就能够把更多的道德实践活动归纳到“仁”这个范畴中去。
其次,孔子给出了“仁”的本质内涵。当樊迟问仁的时候,孔子用 “爱人”这一词来进行回答,可以看出“爱人”就是他认为的“仁”的本质内涵。孔子认为“爱人”首先是表现在对父兄的孝悌上的,由家庭扩展到整个社会,分为了“爱亲”和“爱众”两个方面。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所以,他认为“爱人”首先是表现在一个人的孝悌上的,也就是所谓的“爱亲”。 “爱众”在孔子的理解看来主要指的是要懂得为民众谋取功利。这样一来,把“爱亲”和“爱众”二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孔子所谓的“爱人”这一概念,也就基本涵盖了孔子提倡的全部社会道德内容,建立了“仁”的核心内涵。
最后,提出了“仁”的实践方法。“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就是孔子所主张的实践仁道的方法。具体来说,孔子从修己和待人两个方面来倡导他的实践方法,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践行“仁”的过程中,除了修己和待人两方面外,还有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即勇于为仁而牺牲的精神即“杀身以成仁”。要做到仁,就须以仁为己任,敢于牺牲来成全仁。孔子正是以这样的精神来贯彻自身、要求自己、践行自己的仁道。
二、孟子“性善论”的提出
孟子把自己看作是孔子忠实的信徒,孔子在他看来就是一位圣人,而他自己则是孔子之学的继承者。但是由于孟子所处的时代与孔子所处的时代相距百多年,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所以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学说并不是完全照搬的继承下来,而是在有所取舍的同时又有了自己的新的发展。
首先,孟子在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认为人的道德行为的根源是在人自身之中即“人心”,进而提出了他的性善论思想。他明确指出了人生来就是性善的并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具有“善端”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把这四种“善端”看作是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因此,他认为如果人们能扩充这“四端”,那就能成为“圣人”。
其次,孟子认为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在于义理。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有义理,没有义理的人也就不能将其称之为人了。“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没有善端的人也不能被看作是人而存在,孟子主张对善端进行扩张也是因为善端是人与禽兽的区别所在。
最后,孟子提出了他的修身养性的道德实践方法。在他看来,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皆可为尧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充分发挥他自己的善性、发展他自己的道德品质。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客观方面看,孟子认为外部环境或条件的变化对人的本性是有影响的。但是在他看来,人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这个主观的方面才是对人性起决定作用的方面。人性是善的,人心是“仁”的,“仁,人心也”。鉴于此,他提出了“养心”、“尽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
三、孔孟思想的异同
孔子和孟子所讲的“仁”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这可以说是孔孟二人全部思想关系的缩影。
二人思想的相同之处:首先,孔孟都提倡“仁”,都认为“仁”对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都用爱来解释“仁”,把爱人或怜爱、恻隐之心作为仁的主要内涵。在孔子把“爱人”看作是“仁”的内涵,他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忠恕之道来体现他“仁”的“爱人”主张。孟子也用爱来表现仁的内涵,提出“仁者爱人”且认为仁始发于恻隐之心中,“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他把“恻隐之心”即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之心看作是爱人之心的表现,也就是所谓的“仁”的内涵。因此可以说,孔子和孟子所讲的“仁”,其基本内涵都是“爱人”。其次,孔孟二人都把“仁”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孔子曾说:“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见他对于道义、对仁的执着追求并且他已经把对道的追求看的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愿意为“仁”而牺牲生命。孟子则认为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要克服物欲以求仁,他主张以仁为志。在孟子看来为仁就是人所生存的意义所在,这也是孔孟二人的共识。
二人思想的不同之處:孔子对“仁”有着很多的解说,包含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孔子的思想中,他侧重将仁归于后天的并把“克己复礼”作为实践仁的主要方式,尊崇和争取社会功利。孟子则是从人自身出发,把仁看作人的先天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正是由于对仁的这种先天与后天的认识不同,二人在对待实践仁的方法上也就各有主张。孔子更多的强调的是仁要通过礼来表现,他认为仁作为一种思想情感需要通过礼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凸显出了礼的重要性。而在孟子看来,仁是先天本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可以说,孟子注重的是从人的内在出发,在人性中寻找独立的道德根源,更为看重对自我的反省与认识。由此,他提出了“养心”、“尽心”、“求放心”的道德修养方法并且认为利与善是相对立的,利不具有道德价值,“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样一来,在孟子的思想中,儒家的道德就变得更加的纯粹,是没有外在目的的道德了。
总的来说,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上又对其进行了凸显他自己思想特色的新发展,让他自己的思想更加体系化、具体化。虽然孔孟二人都提倡“仁”,但是孟子所谈的“仁”从其本质属性和实践方法上都有别于孔子,具体来说就是先天与后天的区别、内在与外在的区别。孟子认为“仁”是先天的,是人与生俱来的,要实践“仁”就应当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反思,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的拓展,使人性论在儒学中具有了重要的地位,也使儒学思想开始具有了系统化,为以后儒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6
[2]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60.1
[3]崔大华.《儒学引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9
作者简介:喻梦婷(1989-),女,汉族,四川成都人,马哲硕士,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2015级,研究方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