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重商主义”这个术语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像“重商主义”那样熟悉,它是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麦金农,克鲁格曼,萨金特等用来描述美国70年代对外经济政策中的贸易保护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时候所发明的。同时“二战后某些东亚国家和地区建立的"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以及它们所实行的"出口导向"政策,也带有某些重商主义色彩,因此又被称为“新重商主义”。
【关键词】:新重商主义;全球化;发展战略;国家利益
一:重商主义与新重商主义
尽管“重商主义”同“新重商主义”有着极相似的外貌政策,但是这两者的立论基础是不同的。同时“新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措施,也被称为超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以下与“重商主义”不同的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
2、保护的目的改变
3、保护从防御转入进攻
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5、组成排他性的贸易集团
为了和“重商主义”相区别,对新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贯以“新”。一般认为重商主义内容主要包括:(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15~16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使更多的货币回流本国,对外贸易保持出超。
1936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后,经济民族主义及国家干预主义有了较为广泛的认可的理论基础。直到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用“新重商主义”来概括这些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后来的凯恩斯超贸易保护主义。但自亚当·斯密以来,重商主义的信仰不可撼动。
二: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外贸“奖出限入”,资金“宽进嚴出”,和产业“填平补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框架,最后不断演变成较系统的中国式“新重商主义”战略。这一模式,通过出口导向,资本控制,税收及财政激励,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四大支柱的国家干预手段,发展对外贸易,以实现快速现代化。四大支柱政策表现为:
1.出口导向。因国内经济欠发达,市场需求较小,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很丰富,但技术短缺,从而形成了来料加工,出口中低档技术含量低的消费品为主的贸易方式。出口大于进口,维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
2.资本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有宽有严,有松有紧的政策
3.税收等准财政激励刺激出口,同时通过产业政策、关税或非关稅壁垒限制进口。自我国加入WTO后,不断降低非关税标准,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直到2005年后才逐步予以解除。
4.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中,有利于稳定金融和货币。
与古典重商主义相比,“国家利益”是当代新重商主义首先考虑的问题,因而国家干预较为强烈。
三:中国新重商主义的成就
1.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高积累。我国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率,GDP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中国奇迹”。
2.建成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民族工商业得到长足发展,国防工业实力日益雄厚,科研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科技与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互联网产业发展引人注目。
3.金融较为稳定,抵御了2008世界经济危机,经济活力仍然较好,产业升级、结构改造顺利进行。
四:中国新重商主义面临的问题
1.FDI的快速流入,尽管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十分之大。
2.贸易模式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国近些年连续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西方国家要求我国汇率升值,金融开放等。事实上我国处于较劣势地位,出口技术含量较低,低附加值,获得回报低。且过去在接受产业转移没有重视效益与环境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着我国的长期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较大,风险也不断增加。
4.经济稳定受到挑战,货币政策面临困境。国际经济理论中著名的“桑顿效应”,表明:在一国囤积美元并用国家信用纸币取代美元时,事实上已经输入通货通胀。我国的资产价格和物价不断上涨,CPI不断上涨,出现了“双膨胀”现象。如何稳定汇率、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金融稳定,使得中国货币政策面临很大挑战。同时,全球化红利不断减少。
5.美国经济战略的调整。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战略出现重大调整,重视出口成了主流思想。奥巴马政府曾不断对外界释放,美国不会继续当全球最后的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信号。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号召“美国优先”,鼓励美国企业回国,并在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上显得保守,贸易保护措施将被频繁动用。
五:中国新重商主义及其政策的改进与战略发展需要
中国的新重商主义精神及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要相应的调整、改进。
1.优化贸易结构。消费应该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似乎不把消费看做终极目的,而是把生产看做终极目的。事实上,在中国的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往往被牺牲,利益分配不合理,改革开放的成果将得不到很好地公平分享,中下阶层人民的收入低,将严重影响国内消费水平,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不靠内需,靠外需,出口导向型,是很危险的。同时,出口的产业也要优化,提高附加值。
2.大力建设国有民族工业、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国家投资和“五年计划”,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间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科技,抓住甚至创造新一轮的某种技术革命。
3.保持合理的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务必重视金融。国家要有丰富的黄金储备,且黄金在外银行储备量不得超过一定比例。发展民间黄金交易市场。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要发挥它的战略经济,政治与军事作用。打击金融犯罪、国外金融财团投机犯罪活动。金融市场坚持暂不对外全面开放,谨慎步骤。
4.合理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市场作用。宏观调控要谨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5.合理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国内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这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过快增长的财政收入是否影响分配。重视藏富于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控制通货膨胀,稳定货币币值,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6.在新重商主义精神下,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文化,国有工商业与民族工商业整合上的战略规划部,“既要全国一盘棋,也要全世界一盘棋”。
7.深度充分利用国际条约,用其规则办好中国事。西方国家很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事实上,西方向来采取“双重标准”,从来就没真正要遵守过什么条约,一切皆为国家利益!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意识我们可以学习、利用。
中国的重商主义国家政策在实现财富的同时,必然会引起的结果就是资源的短缺。我们自己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不能自说自话,忽视这一点。重商主义的必然要求就是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保证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尤其是通商航道。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世界历史早已告诉我们这个真理。中国,目前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军事现代化还未完成,在南海,黄海,东海,都面临着主权摩擦纠纷,台湾问题等,事实上都面临着潜在的军事斗争任务。所以,虽然我们不称霸,但是要更好地在新重商主义精神下实现强国富民,需要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毋容置疑的。只有这样,才能捍卫国家利益。
【关键词】:新重商主义;全球化;发展战略;国家利益
一:重商主义与新重商主义
尽管“重商主义”同“新重商主义”有着极相似的外貌政策,但是这两者的立论基础是不同的。同时“新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措施,也被称为超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以下与“重商主义”不同的特点:
1、保护的对象扩
2、保护的目的改变
3、保护从防御转入进攻
4、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5、组成排他性的贸易集团
为了和“重商主义”相区别,对新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贯以“新”。一般认为重商主义内容主要包括:(1)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这个国家如果没有贵金属矿藏,就要通过贸易来取得。(2)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15~16世纪为早期重商主义时期,主张采取行政手段,禁止货币输出和积累货币财富。16世纪下半期到17世纪为晚期重商主义时期,认为国家应该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使更多的货币回流本国,对外贸易保持出超。
1936年,经济学家凯恩斯出版了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后,经济民族主义及国家干预主义有了较为广泛的认可的理论基础。直到到上世纪70年代以后才用“新重商主义”来概括这些经济民族主义思潮以及后来的凯恩斯超贸易保护主义。但自亚当·斯密以来,重商主义的信仰不可撼动。
二:中国“新重商主义”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扩大对外开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外贸“奖出限入”,资金“宽进嚴出”,和产业“填平补齐”的管理思路和政策框架,最后不断演变成较系统的中国式“新重商主义”战略。这一模式,通过出口导向,资本控制,税收及财政激励,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四大支柱的国家干预手段,发展对外贸易,以实现快速现代化。四大支柱政策表现为:
1.出口导向。因国内经济欠发达,市场需求较小,低成本劳动力资源很丰富,但技术短缺,从而形成了来料加工,出口中低档技术含量低的消费品为主的贸易方式。出口大于进口,维持着较高的贸易顺差。
2.资本控制。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对国际资本流动采取了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有宽有严,有松有紧的政策
3.税收等准财政激励刺激出口,同时通过产业政策、关税或非关稅壁垒限制进口。自我国加入WTO后,不断降低非关税标准,进口关税和配额限制直到2005年后才逐步予以解除。
4.固定汇率及强制结售汇制度。外汇牢牢地控制在国家手中,有利于稳定金融和货币。
与古典重商主义相比,“国家利益”是当代新重商主义首先考虑的问题,因而国家干预较为强烈。
三:中国新重商主义的成就
1.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高积累。我国成为世界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率,GDP跃居世界第二,创造了“中国奇迹”。
2.建成了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民族工商业得到长足发展,国防工业实力日益雄厚,科研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高科技与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互联网产业发展引人注目。
3.金融较为稳定,抵御了2008世界经济危机,经济活力仍然较好,产业升级、结构改造顺利进行。
四:中国新重商主义面临的问题
1.FDI的快速流入,尽管有利于资本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但也造成了发展严重不平衡的局面,中国地区发展差异十分之大。
2.贸易模式面临较大的压力。中国近些年连续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西方国家要求我国汇率升值,金融开放等。事实上我国处于较劣势地位,出口技术含量较低,低附加值,获得回报低。且过去在接受产业转移没有重视效益与环境问题,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影响着我国的长期国家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3.持有高额外汇储备的成本较大,风险也不断增加。
4.经济稳定受到挑战,货币政策面临困境。国际经济理论中著名的“桑顿效应”,表明:在一国囤积美元并用国家信用纸币取代美元时,事实上已经输入通货通胀。我国的资产价格和物价不断上涨,CPI不断上涨,出现了“双膨胀”现象。如何稳定汇率、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金融稳定,使得中国货币政策面临很大挑战。同时,全球化红利不断减少。
5.美国经济战略的调整。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战略出现重大调整,重视出口成了主流思想。奥巴马政府曾不断对外界释放,美国不会继续当全球最后的消费国和进口国的信号。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号召“美国优先”,鼓励美国企业回国,并在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上显得保守,贸易保护措施将被频繁动用。
五:中国新重商主义及其政策的改进与战略发展需要
中国的新重商主义精神及政策发挥了重大作用,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也要相应的调整、改进。
1.优化贸易结构。消费应该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但在重商主义下,似乎不把消费看做终极目的,而是把生产看做终极目的。事实上,在中国的重商主义下,消费者的利益往往被牺牲,利益分配不合理,改革开放的成果将得不到很好地公平分享,中下阶层人民的收入低,将严重影响国内消费水平,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不靠内需,靠外需,出口导向型,是很危险的。同时,出口的产业也要优化,提高附加值。
2.大力建设国有民族工业、扶持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工商业的发展不能仅仅靠国家投资和“五年计划”,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鼓励民间技术创新,大力发展高新科技,抓住甚至创造新一轮的某种技术革命。
3.保持合理的黄金储备与外汇储备,务必重视金融。国家要有丰富的黄金储备,且黄金在外银行储备量不得超过一定比例。发展民间黄金交易市场。外汇储备是把双刃剑,要发挥它的战略经济,政治与军事作用。打击金融犯罪、国外金融财团投机犯罪活动。金融市场坚持暂不对外全面开放,谨慎步骤。
4.合理的宏观调控,充分利用市场作用。宏观调控要谨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5.合理的财政与货币政策。近些年来,我国的国内财政收入不断提高,这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过快增长的财政收入是否影响分配。重视藏富于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控制通货膨胀,稳定货币币值,采取灵活的货币政策。
6.在新重商主义精神下,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文化,国有工商业与民族工商业整合上的战略规划部,“既要全国一盘棋,也要全世界一盘棋”。
7.深度充分利用国际条约,用其规则办好中国事。西方国家很善于利用国际规则,事实上,西方向来采取“双重标准”,从来就没真正要遵守过什么条约,一切皆为国家利益!西方国家的游戏规则意识我们可以学习、利用。
中国的重商主义国家政策在实现财富的同时,必然会引起的结果就是资源的短缺。我们自己必须意识到这一点,不能自说自话,忽视这一点。重商主义的必然要求就是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保证自己的全球战略利益,尤其是通商航道。强大的军事力量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这一点,世界历史早已告诉我们这个真理。中国,目前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们的军事现代化还未完成,在南海,黄海,东海,都面临着主权摩擦纠纷,台湾问题等,事实上都面临着潜在的军事斗争任务。所以,虽然我们不称霸,但是要更好地在新重商主义精神下实现强国富民,需要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是毋容置疑的。只有这样,才能捍卫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