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jue_wang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好形势下,高中教学在搞好学科基础教学的同时,应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各方面的提高意义重大,所以教师必须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让其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良好的熏陶,而且能够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能够更好的保护传统文化,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传统文化,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这能够帮助传统文化更好地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能够增加教材深度,把教材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融合,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存量,而且对其心灵的塑造也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高中时期的学生需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能够积累更多的文化,提高其道德修养和文化水平,对三观的树立非常重要;能够拓展教学空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结合传统文化使教学空间得到拓展,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提高。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实施的策略
  随着教育的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不但能够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来掌握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传承民族精神,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1)将教材中古诗文更好的利用起来。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的古诗文比较多,内容上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比如传统民俗、道德修养以及古人的三观。教师在进行古诗文教学的时候,应结合传统文化的优秀观点和课文内容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理解其蕴含的道理和价值观,进而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学生的道德素养。例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进行讲解时不能仅讲解其字面意思,还可以结合我国古代的一些名人励志故事,例如苏秦刺股、凿壁偷光等,以故事来丰富此句话的传统内涵,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来进行相关故事的分享,这样不仅能够使传统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还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对教材中的传统文化进行挖掘,能够使学生更全面的理解文章中的内涵,更是对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升华。
  (2)合理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进行传统文化的感悟。现在很多学生狭隘地认为,语文是一些文字性的内容。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不但需要重视知识点的传授,让学生学以致用,还应该重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对古代文学作品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参与其中。例如在对古文《离骚》进行讲解时,可将楚国的文化和当时战乱年代的故事进行讲解,对作者屈原进行更深层次的刻画,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适时地进行文化交流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文化氛围中更好地感受并积累中华传统文化,并且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够让课堂更加轻松和生动。
  (3)通过课外阅读实践来进行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语文学科不仅需要进行课内学习,课外的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仅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学习,还要加强其在日常生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使其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时要自主的去翻阅一些经典名著,进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其次,教师可以推荐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著,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在阅读中不断的提升,进而加深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多媒体资源观看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节目,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歌曲。例如对《论语》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观看电影《孔子》,电影对孔子的一生进行演绎,其中有很多是语文课本中涉及的内容,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感悟,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4)可以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弘扬传统文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整体教学思路,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探讨,进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仅如此还应使其对传统文化产生强烈认同感,并将文化的传承付诸到实践中去。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使用音乐、视频等形式来对知识进行展现,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和修养的提高。为使教学内容更加丰满,教师可使用各种教学形式、各种活动来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更加立体的展现,可以开展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首先,可以开展中国传统诗词赏析和诗朗诵比赛,由此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其次,举行“国学经典读书会”来提高学生的文学品位,使其对传统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开展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的去组织、发现和探索,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还能锻炼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而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
  三、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重视母语社会地位的强化,我们必须认识到汉语教育的重要性,切实提高汉语在我们心中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时候,将传统文化真正渗透进去;加强对传承文化的选择,在对文化进行选取的时候,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正能量,摒弃腐朽的思想;对外来文化求同存异,在面对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时,对外来文化要保持求同存异、兼容并蓄的态度,不能一味的崇尚或一味的排外,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对外来优秀文化进行学习与吸收,树立创新的文化理念。
  四、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洗礼,对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非常重要,因此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成为传统文化渗透的重要渠道。这便要求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渗透的意义和重要性,把传统文化知识渗透到到教学中,教师还应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喜欢传统文化,只有学生喜欢,才会更加愿意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从而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切实提高自身的爱国意识,树立正确的三观。
其他文献
摘要:耐久跑是指中、长距离的跑,它是初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田径教材之一,是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和体育中考的必考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练习耐久跑有助于提高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統机能,促进心脏、肺等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发展,同时对增强体能,培养人克服苦难、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具有积极作用。但是耐久跑是中学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练习时间长,体能消耗大,效益不明显,再加上现阶段许多教师的教法简单,练习
期刊
清代著名教育家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意思是说数落孩子的种种过失,不如好好地褒奖孩子某一方面的长处。当孩子得到激励,这种长处得以发扬光大,那么,其它的种种过失,就很容易得到纠正或会自然消失。颜元老先生说的这句话,无不道出了表扬对教育孩子是何等的重要。  表扬作为一种积极强化的教育方法,在教育活动中越来越被广大教师广泛地接受和采用。但是作为教育者应该明白,表扬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表扬可使
期刊
目前中小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苦得不知道尽头在哪里;学生学得也很痛苦,苦得不知学习的乐趣在哪里。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体制问题,也有课程设置及标准问题,更有教师本身素质和能力问题。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并作深刻的反思。  我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教师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但是,从如何提高教学效益,那应该属于教师的份内职责。目前,随着新课程的全
期刊
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也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只有参与到课堂中去,不断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有了成就感才会对学习产生不懈动力。探究性学习是满足语文新课标要求,能够集教师积极引导和学生主动探求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培养能力与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质疑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
期刊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十分重要。在此,笔者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浅谈几点体会。  一、讲物理学史激发观察兴趣,培养观察习惯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物理现象的观察在发现、发明上的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曾给学生讲过一些物理学史这方面的小故事,如: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发现吊灯摆动有一定规
期刊
还清楚的记得21年前第一次授课的情景:18岁的我提着收录机,走进初三三班的教室,当一声本以为底气十足的“上课”换来学生起立后响亮的“老师好”时,一种胆怯感却漫过心头,望着眼前一半个头比我高的学生,那种走进教室前努力建立起来的自信顿时全部瓦解——整节课我几乎不敢正视我的这些“大学生”们!我的教学生涯从这节有措败的音乐课开始了。  21年的光阴,物非人也变。教学设施的完善,我的蜕变,早已把不堪的回忆变
期刊
魏书生著的作《班主任工作漫谈》中有这样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了解,使教师的工作如同有了源头活水,常做常新。”从这句话里不难看出,教师解决教育难题的最佳方法是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有心灵上的沟通;最佳途径是注重细节,关注细节。这让我想起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跟细节有关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片区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各种新思潮、新方法、新理念充斥在我们身边。可是,课程改革是把前人积累的经验全都推翻重来,还是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变成行之有效的、于我们有益的新的教学模式呢?这是摆在我们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抉择性问题。  我们的语文课堂,缺少朗朗书声,缺少学生的畅所欲言,有的是学生随时准备记笔记的手,有的是迷茫的眼神。这样的死气沉沉
期刊
汉语拼音是认字、识字的基础。学会汉语拼音可以让我们说出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还可以帮助我们去阅读书本的海洋,应用与计算机等。所有学好拼音显得尤为重要。  就我们现用的人教版教材而言,几乎每一个拼音字母都是转化为实物的形象来引导学生加深印象,如M是有一扇两門的大门图,h是一个女孩拿着一个水杯在喝水。这些图画后很好的帮助了学生理解和记忆,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仅限于此的话,就会令课堂枯燥无味。所以加上一些
期刊
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这就更决定了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源于生活,与生活同在。“生活教育”是陶行知先生创立的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主张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倡导教育必须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他在《什么是生活教育》一文中曾明确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