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语文素养?在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课标》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时代的产物,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语文课程的一种根本性的变革和突破。
一、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首先,要充分认识培养和强化书写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的做法是先向学生展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书法艺术家创造的部分艺术珍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其次是向学生说明写好汉字的重要性。一则这是《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做到。二则,字写得不好,也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如写作文时,字迹潦草就会被扣分;在投寄信件时,如果字写得太潦草,会影响邮递员的准确投递。再次,鼓起学生的自信心,只要经过努力,每个学生的字都会写得工整。我向学生提出的一个最低标准就是“字不一定要写得美观、漂亮,但一定要写得工整。”这样,既对学生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于人、于己、于生活、于工作,提高汉字书写水平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要善于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的习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内心才有内驱力,对练字才有积极性,所以培养学生的练字兴趣也不可忽视。教师不要一味地让学生临摹字帖,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要特别防止用大量、重复抄字的惩罚性做法对待学生。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各项活动,如开展书法比赛,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评价,教师适当加以引导与评价。这样,一方面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合作、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又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还可以用让学生出黑板报和办文学班刊的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就把班级黑板报左右两侧的空白墙壁利用起来,在上面展示学生的手抄习作和书法作品(包括硬笔和软笔)。具体的收集作品、展板命名、装帧设计、布置张贴等活动全部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我只起指导性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班级的文化生活。
第三,在培养和强化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 (班固《白虎通议•之教》)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布鲁纳《教育过程》)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不能低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在书写上的优势,除认真写好板书之外,在上课之前把以唐诗为内容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挂出来给学生欣赏。结合范字,讲清要领,指导学生掌握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了解每个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比例关系等;对难写或易错的笔画多加指导,以引起学生注意;对写字的姿势、执笔、运笔的方法等都做出示范或起到示范作用。
二、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多阅读多积累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它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阅读好书,读伟人传记和古今中外的名著,特别是鲁迅、茅盾、巴金、冰心、高尔基等名家的作品,以课本中的范文和经典名著为主,正面引导学生去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去看优秀的影视剧作,教育学生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去体会欣赏,从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和启迪教育作用方面去评价作品。教会他们如何去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导学生树立正气。中学课本中精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语汇丰富。
第二、多写多练。学生常常抱怨:天天的生活都一样,没什么可写的。的确,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呆板,生活内容很枯燥。这时,教师要尽量去开导学生。魏书生先生在谈到让学生写日记时说过,对于学生说自己不会写日记时,他要求学生第一天只写一句话,第二天写两句……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写作。可见,平时多动手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或对文章内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或大到对国家时政国事进行讲述,小至身边琐事,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在写作时应该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在有充足素材的条件下才有更多的内容得以呈现和感情的表达,并且坚持多写以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由此达到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素养强调的是养成,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融入到各学龄段和各个学期的教程中来,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语文素养必须和教材的传授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也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语文能力,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等;另外,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注意区分好坏,辨别良莠。如对待外来词,有的是能够融入到汉语中来的,这样的我们接受;有的则是和生硬的拿来,生搬硬套,对于这样的词汇,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
一、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
首先,要充分认识培养和强化书写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的做法是先向学生展示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书法艺术家创造的部分艺术珍品,引导学生进行赏析,从中发现美、感受美。其次是向学生说明写好汉字的重要性。一则这是《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必须做到。二则,字写得不好,也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如写作文时,字迹潦草就会被扣分;在投寄信件时,如果字写得太潦草,会影响邮递员的准确投递。再次,鼓起学生的自信心,只要经过努力,每个学生的字都会写得工整。我向学生提出的一个最低标准就是“字不一定要写得美观、漂亮,但一定要写得工整。”这样,既对学生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于人、于己、于生活、于工作,提高汉字书写水平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二,要善于利用课内外的一切机会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的习惯。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书法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内心才有内驱力,对练字才有积极性,所以培养学生的练字兴趣也不可忽视。教师不要一味地让学生临摹字帖,应该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要特别防止用大量、重复抄字的惩罚性做法对待学生。可以不定期地开展各项活动,如开展书法比赛,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评价,教师适当加以引导与评价。这样,一方面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合作、鉴赏能力,另一方面又可极大地调动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汉字书写水平。还可以用让学生出黑板报和办文学班刊的形式,来达到提高学生汉字书写水平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就把班级黑板报左右两侧的空白墙壁利用起来,在上面展示学生的手抄习作和书法作品(包括硬笔和软笔)。具体的收集作品、展板命名、装帧设计、布置张贴等活动全部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我只起指导性的作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班级的文化生活。
第三,在培养和强化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者,效也,上行之,下效之。” (班固《白虎通议•之教》)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同自己作比较的人物。”(布鲁纳《教育过程》)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书写习惯对学生的影响不能低估。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在书写上的优势,除认真写好板书之外,在上课之前把以唐诗为内容自己书写的书法作品挂出来给学生欣赏。结合范字,讲清要领,指导学生掌握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了解每个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的位置比例关系等;对难写或易错的笔画多加指导,以引起学生注意;对写字的姿势、执笔、运笔的方法等都做出示范或起到示范作用。
二、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
第一、多阅读多积累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它可以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鲁迅也曾这样说:“只看一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以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阅读好书,读伟人传记和古今中外的名著,特别是鲁迅、茅盾、巴金、冰心、高尔基等名家的作品,以课本中的范文和经典名著为主,正面引导学生去读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去看优秀的影视剧作,教育学生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方面去体会欣赏,从认识历史、认识社会和启迪教育作用方面去评价作品。教会他们如何去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引导学生树立正气。中学课本中精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这些文章文质兼美,语汇丰富。
第二、多写多练。学生常常抱怨:天天的生活都一样,没什么可写的。的确,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呆板,生活内容很枯燥。这时,教师要尽量去开导学生。魏书生先生在谈到让学生写日记时说过,对于学生说自己不会写日记时,他要求学生第一天只写一句话,第二天写两句……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写作。可见,平时多动手写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按照这样去做,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或对文章内的优美句子进行仿写,或大到对国家时政国事进行讲述,小至身边琐事,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学生在写作时应该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在有充足素材的条件下才有更多的内容得以呈现和感情的表达,并且坚持多写以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由此达到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素养强调的是养成,因此语文素养的形成必须有一个过程,即循序渐进,尊重学生心理的发展;语文素养的培养,必须融入到各学龄段和各个学期的教程中来,只有实现了前一阶段的“前素质”,才有后面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语文素养必须和教材的传授紧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本材料中,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培养的主要目标是一个人的心智发展,也就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相关的语文能力,如写作能力、阅读能力、鉴赏能力等;另外,语文素养的培养要注意区分好坏,辨别良莠。如对待外来词,有的是能够融入到汉语中来的,这样的我们接受;有的则是和生硬的拿来,生搬硬套,对于这样的词汇,我们要坚决抵制,这也符合新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