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更多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是一个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新课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更是道德的引导者, 思想的启迪者, 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艺术 主体性 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很大程度上还仅仅是一种应试教育,因为有高考升学的现实压力,导致教学工作很容易陷入纯粹为考取高分,提升升学率而服务。这种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质,导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学得枯燥乏味,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衡量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是高考的升学率和平均分, 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讲授, 忽视素质提高,重视知识体系学习, 忽视能力发展。
第二、低估学生的学习潜力, 今天的中学生处在信息时代, 知识面和视野比较开阔, 但教材信息容量偏少, 又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第三、教学方法陈旧, 在此背景下, 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 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过多采用过度学习, 强化训练的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探险等创造个性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传统教育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重视, 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我国对中学政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要引领学生在感受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笔者以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用教学艺术改变传统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提倡教学艺术, 讲究教学艺术,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效率,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 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 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教学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 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 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 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艺术多种多样, 根据实际情况, 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坚持启发性原则, 增强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政治情感, 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与原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这一条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参加讨论, 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学习的好坏, 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 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实现学习目标。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 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因此,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 努力增强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具体方法有:
(一)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以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吸引力
《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 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 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 举办展览、壁报, 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 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无疑,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初高中《课程标准》都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用具的选择”问题, 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 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电化教学是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 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如果高中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 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尽量使学生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 减小理解的坡度,那么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提高教学质量,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中小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广大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笔者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还有很多不足,以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再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简介:陈长勇,1981-4,,男,籍贯:贵州省遵义市,工作单位:遵义市第八中学,中学二级政治教师,学位:法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教法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艺术 主体性 多样化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很大程度上还仅仅是一种应试教育,因为有高考升学的现实压力,导致教学工作很容易陷入纯粹为考取高分,提升升学率而服务。这种教学理念,严重偏离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实质,导致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学得枯燥乏味,具体而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衡量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是高考的升学率和平均分, 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知识讲授, 忽视素质提高,重视知识体系学习, 忽视能力发展。
第二、低估学生的学习潜力, 今天的中学生处在信息时代, 知识面和视野比较开阔, 但教材信息容量偏少, 又忽视学生的思维训练, 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
第三、教学方法陈旧, 在此背景下, 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 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过多采用过度学习, 强化训练的方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独立思考、敢于探险等创造个性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传统教育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引起人们的重视, 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我国对中学政治课程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教师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求, 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 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 要引领学生在感受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 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 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 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结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笔者以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一、用教学艺术改变传统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提倡教学艺术, 讲究教学艺术, 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效率, 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艺术依赖于教师的指导, 没有导演的高屋建瓴, 就不可能有演员的精彩表演。教学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 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教学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 按照自己的思路来解析概念、归纳原理, 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 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艺术多种多样, 根据实际情况, 运用不同的艺术手法, 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调动学生积极性、用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坚持启发性原则, 增强吸引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政治情感, 是《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一。与原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对这一条原则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出问题, 参加讨论, 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 动机和兴趣是人行为的两大内在动力。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 学习的好坏, 首先取决于这一主体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是否有发自内心的对学习的渴望与追求。明确的学习目的、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构成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 推动学生克服学习上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实现学习目标。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调动,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将失去吸引力, 就会失去来自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因此,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培养, 努力增强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的具体方法有:
(一)增加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以改进、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吸引力
《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 明确指出“课堂的知识教学要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进行”,要求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 以及引导学生搜集名言、谚语、格言, 举办展览、壁报, 观看电影、电视、录像等活动, 并安排高年级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总结等”,《课程标准》中的这一规定为政治课教师改进、丰富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无疑, 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增加,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既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 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吸引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
初高中《课程标准》都首次提出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用具的选择”问题, 要求教师“要恰当地使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及计算机等教具辅助教学”, 为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出了方向性要求。电化教学是利用声、光、电等技术手段, 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 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如果高中政治课教师能运用多种手段、多种形式把讲和看结合起来, 以形象生动的直观方式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尽量使学生在一种具体情境中去理解把握所学知识, 减小理解的坡度,那么对于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吸引力, 提高教学质量, 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对中小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对广大教师的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笔者对当前高中政治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还有很多不足,以待在以后的工作中再进一步分析总结。
作者简介:陈长勇,1981-4,,男,籍贯:贵州省遵义市,工作单位:遵义市第八中学,中学二级政治教师,学位:法学学士,研究方向:中学政治教学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