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日前在上海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25台参演剧目以丰富的表现方式和多重的思考角度反映了当下校园生活和青春风貌,引起了观众们强烈的情感共鸣。校园戏剧的蓬勃发展有着怎样的时代背景,鲜明特点是什么,带来何种审美体验?记者就此提问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包晓光教授。
文化多元成为时代因素
记者:以“青春校园,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日前在上海落下帷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带着年轻人独有的激情与青春,在舞台上竞相绽放,掀起一股观看戏剧的热潮。您如何解读这一文化现象?
上海戏剧学院《瞬间不是永远》剧照
包晓光:校园戏剧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大学生活的有机部分,体现大学的精神和时代风貌。校园戏剧形式与中国话剧的诞生有密切关系。1906年冬,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剧社”,第二年公演《黑奴吁天录》,从此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先河由校园剧社开启。
在当下,校园戏剧再掀热潮,与中国都市经济繁荣与发展、文化日趋多元化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国以都市为先导,快速跨入现代化行列,各种问题与矛盾也日益突出。数字信息化生活、城乡二元矛盾、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拥挤的都市与就业压力、挤压在一起又彼此疏离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大学生校园戏剧的蓬勃发展。身在校园,观照现实,以话剧的形式抒发情感与立场,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选择。大学生作为校园主体,其文化视觉、观点、立场可以做到比较先锋与超越,同时他们又在学习承担未来的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融合性思考,使得大学校园戏剧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记者:您刚刚提到,文化多元化是校园戏剧再掀热潮的时代因素,能否请您具体阐述一下呢?
包晓光:文化多元为校园戏剧的多样表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就现在大多数校园戏剧作品来说,较短小的话剧居多数,一方面与客观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渐走红的喜剧小品艺术有关。我个人认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前期以来,中国文化步入了一个喜剧时代。以赵本山等人为代表的喜剧小品艺术的走红表明其迎合甚至引领了这个喜剧的时代。喜剧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呢?是轻松、幽默、滑稽、谐谑。它与消费主义、都市流行文化、反深度主题的社会流行思潮有关。人们喜爱轻松幽默的文艺作品,因为它可以给日益加强的生存压力减压;人们喜爱内容刺激的文艺作品,因为它可以给审美疲惫以新鲜的感觉。以现代传媒、新兴文化产业为载体,涌现了很多专司生产快乐的团体与个人,如星光大道、本山传媒等。他们生产的一些文艺作品在中国文化市场占有主要位置。一般来说,人们——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自己,习惯于将高校视为一个文化的“高地”或精神的堡垒,与社会流行文化保持距离。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中国的高校根本不像是一块文化“高地”,也许不如说是一块文化的“洼地”更加贴切。因为我们很少看到源于高校的对社会的强力文化输出,更多的则是社会流行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不管怎么说,校园戏剧看起来仍然是对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回应,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看出来。比如一些小剧场话剧也给校园戏剧带来新的启示。就拿雷子乐笑工厂的话剧来说,它以“就是让你笑”为宗旨,内容关涉都市文化,形式追求喜剧效应,拒绝悲剧效果,推出不少原创减压百姓喜剧,如《签了合同你别跑》、《唐朝也有流星雨》等。类似的一些小剧场作品,对大学校园戏剧都有重要影响。
原创剧本演绎校园生活
记者:相比上届校园戏剧节,这届的参演剧目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不少反映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和涉及一些现实问题的优秀剧目。在您看来,校园戏剧的鲜明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重庆大学《重庆往事 红色恋人》剧照
包晓光:首都师范大学有个唳天剧社,他们表演的剧目我看过。我认为,原创性是校园戏剧的一大特点。学生自己的创作成为了校园戏剧演出剧目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自己写剧本,从自身角度来探讨人生,演绎校园生活,真实地表达他们对于青春、成长等问题的思考与看法,这样一来,创作视野更加开阔,表现手法也更加灵活。即使是名著改编,也更多地将其重新解构和编排,打造与经典剧目不一样的风格。
受到校园因素的影响,校园戏剧的风格清新活泼,较为率真,体现浓郁的校园氛围。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去演绎他们所喜欢的作品,展现独有的激情与青春,从而吸引着一大批学生观众,得到他们的认可。
记者:还有其它特点吗?
包晓光:“小”和“少”也是校园戏剧的鲜明特点。“小”指的是剧本短小,演出的范围也小,特点鲜明。“少”不是简单的“人少”,还指对场所布置、技术层面的要求少,不太挑剔。校园戏剧场面较为集中,演出背景更换也少,舞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舞台,整个舞台比较简单,道具很少,可以根据自身内容想象、演绎、拓展它的空间,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当然,校园戏剧对于观众的定位还是很准确的。主要还是大学生,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具有欣赏的基础。校园戏剧带有一定的先锋性和探索性,能接受一些实验性话剧,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恋爱的犀牛》等在校园里还是颇受欢迎的,这在他们的创作中也得到一定的体现。
审美体验需要不断提升
记者:校园戏剧特点鲜明,真实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状态。对于发展前景,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包晓光:之前提到,校园戏剧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虽然某些方面对西方戏剧、当下都市喜剧有模仿的痕迹,但其反映的是在校学生的生活状态。目前,校园戏剧得到了专业导演的指导,一些专业戏剧团体也给予帮助,校方也很支持,发展势头很好,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我相信,今后会发展得更好。
对于学生而言,校园戏剧给予他们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学生自发地原创,情感得到抒发,原本就思想活跃的他们,最大程度地与社会相呼应,较好地反映了当下的文化主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校园演剧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戏剧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以戏剧实践为出发点,培养对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兴趣,这对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更好地认识社会,很有好处。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学生观众从戏剧中获得怎样的审美体验。
包晓光:审美体验的获得,写戏、看戏、学戏和演戏都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的“戏”不仅仅是校园戏剧,也包括其它形式的戏剧在内。学生在这些环节之中,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作为单纯的观众,我觉得还是应该多看看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都是这样。我所说的经典,并不是已经死掉的老古董,而是具有当下生活意义的精品。其中既包括《雷雨》《茶馆》《哈姆雷特》《麦克白》那样的作品,也包括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艺术尝试。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其中的一些精品也是很有道理的,能够给人们新鲜的审美体验,也能让人深思一些问题。这些与永恒主题、社会现实问题、人的本质需求密切相关的作品,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鉴赏力,是非常有益的。
包晓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文化产业系主任。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文化产业研究,出版《美学文艺学论稿》《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味》《中国当代文学与人文精神问题》等专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燕京创意文化产业学刊》《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导论》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 高守娟
文化多元成为时代因素
记者:以“青春校园,理想人生”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日前在上海落下帷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带着年轻人独有的激情与青春,在舞台上竞相绽放,掀起一股观看戏剧的热潮。您如何解读这一文化现象?
上海戏剧学院《瞬间不是永远》剧照
包晓光:校园戏剧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是大学生活的有机部分,体现大学的精神和时代风貌。校园戏剧形式与中国话剧的诞生有密切关系。1906年冬,李叔同、欧阳予倩等留学生在日本东京成立“春柳剧社”,第二年公演《黑奴吁天录》,从此中国现代话剧运动的先河由校园剧社开启。
在当下,校园戏剧再掀热潮,与中国都市经济繁荣与发展、文化日趋多元化有密切关系。随着中国以都市为先导,快速跨入现代化行列,各种问题与矛盾也日益突出。数字信息化生活、城乡二元矛盾、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拥挤的都市与就业压力、挤压在一起又彼此疏离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大学生校园戏剧的蓬勃发展。身在校园,观照现实,以话剧的形式抒发情感与立场,是大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文化选择。大学生作为校园主体,其文化视觉、观点、立场可以做到比较先锋与超越,同时他们又在学习承担未来的社会责任,这两方面的融合性思考,使得大学校园戏剧具有独特的文化意义。
记者:您刚刚提到,文化多元化是校园戏剧再掀热潮的时代因素,能否请您具体阐述一下呢?
包晓光:文化多元为校园戏剧的多样表现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就现在大多数校园戏剧作品来说,较短小的话剧居多数,一方面与客观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日渐走红的喜剧小品艺术有关。我个人认为,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前期以来,中国文化步入了一个喜剧时代。以赵本山等人为代表的喜剧小品艺术的走红表明其迎合甚至引领了这个喜剧的时代。喜剧时代的文化特征是什么呢?是轻松、幽默、滑稽、谐谑。它与消费主义、都市流行文化、反深度主题的社会流行思潮有关。人们喜爱轻松幽默的文艺作品,因为它可以给日益加强的生存压力减压;人们喜爱内容刺激的文艺作品,因为它可以给审美疲惫以新鲜的感觉。以现代传媒、新兴文化产业为载体,涌现了很多专司生产快乐的团体与个人,如星光大道、本山传媒等。他们生产的一些文艺作品在中国文化市场占有主要位置。一般来说,人们——特别是人文知识分子自己,习惯于将高校视为一个文化的“高地”或精神的堡垒,与社会流行文化保持距离。但现实的情况却是中国的高校根本不像是一块文化“高地”,也许不如说是一块文化的“洼地”更加贴切。因为我们很少看到源于高校的对社会的强力文化输出,更多的则是社会流行文化对高校文化的影响。不管怎么说,校园戏剧看起来仍然是对社会流行文化的一种回应,这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可以看出来。比如一些小剧场话剧也给校园戏剧带来新的启示。就拿雷子乐笑工厂的话剧来说,它以“就是让你笑”为宗旨,内容关涉都市文化,形式追求喜剧效应,拒绝悲剧效果,推出不少原创减压百姓喜剧,如《签了合同你别跑》、《唐朝也有流星雨》等。类似的一些小剧场作品,对大学校园戏剧都有重要影响。
原创剧本演绎校园生活
记者:相比上届校园戏剧节,这届的参演剧目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出现了不少反映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思想和涉及一些现实问题的优秀剧目。在您看来,校园戏剧的鲜明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重庆大学《重庆往事 红色恋人》剧照
包晓光:首都师范大学有个唳天剧社,他们表演的剧目我看过。我认为,原创性是校园戏剧的一大特点。学生自己的创作成为了校园戏剧演出剧目的主要来源之一,他们自己写剧本,从自身角度来探讨人生,演绎校园生活,真实地表达他们对于青春、成长等问题的思考与看法,这样一来,创作视野更加开阔,表现手法也更加灵活。即使是名著改编,也更多地将其重新解构和编排,打造与经典剧目不一样的风格。
受到校园因素的影响,校园戏剧的风格清新活泼,较为率真,体现浓郁的校园氛围。学生们可以尽情地去演绎他们所喜欢的作品,展现独有的激情与青春,从而吸引着一大批学生观众,得到他们的认可。
记者:还有其它特点吗?
包晓光:“小”和“少”也是校园戏剧的鲜明特点。“小”指的是剧本短小,演出的范围也小,特点鲜明。“少”不是简单的“人少”,还指对场所布置、技术层面的要求少,不太挑剔。校园戏剧场面较为集中,演出背景更换也少,舞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舞台,整个舞台比较简单,道具很少,可以根据自身内容想象、演绎、拓展它的空间,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当然,校园戏剧对于观众的定位还是很准确的。主要还是大学生,他们的文化素养较高,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具有欣赏的基础。校园戏剧带有一定的先锋性和探索性,能接受一些实验性话剧,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恋爱的犀牛》等在校园里还是颇受欢迎的,这在他们的创作中也得到一定的体现。
审美体验需要不断提升
记者:校园戏剧特点鲜明,真实反映了学生的生活状态。对于发展前景,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包晓光:之前提到,校园戏剧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虽然某些方面对西方戏剧、当下都市喜剧有模仿的痕迹,但其反映的是在校学生的生活状态。目前,校园戏剧得到了专业导演的指导,一些专业戏剧团体也给予帮助,校方也很支持,发展势头很好,成为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载体。我相信,今后会发展得更好。
对于学生而言,校园戏剧给予他们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的舞台。学生自发地原创,情感得到抒发,原本就思想活跃的他们,最大程度地与社会相呼应,较好地反映了当下的文化主题和人们的精神生活。校园演剧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戏剧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以戏剧实践为出发点,培养对文学、历史等方面的兴趣,这对学生提高自身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更好地认识社会,很有好处。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学生观众从戏剧中获得怎样的审美体验。
包晓光:审美体验的获得,写戏、看戏、学戏和演戏都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的“戏”不仅仅是校园戏剧,也包括其它形式的戏剧在内。学生在这些环节之中,能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作为单纯的观众,我觉得还是应该多看看那些经典的戏剧作品,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都是这样。我所说的经典,并不是已经死掉的老古董,而是具有当下生活意义的精品。其中既包括《雷雨》《茶馆》《哈姆雷特》《麦克白》那样的作品,也包括现代派和后现代派的艺术尝试。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其中的一些精品也是很有道理的,能够给人们新鲜的审美体验,也能让人深思一些问题。这些与永恒主题、社会现实问题、人的本质需求密切相关的作品,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审美体验,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和鉴赏力,是非常有益的。
包晓光,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副院长,文化产业系主任。长期从事文艺学、美学和文化产业研究,出版《美学文艺学论稿》《小资情调——一个逐渐形成的阶层及其生活品味》《中国当代文学与人文精神问题》等专著,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燕京创意文化产业学刊》《中国当代文化产业导论》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责任编辑 高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