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困境与宗教资源的有效利用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藏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所以艰巨与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对藏区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的特殊性的探索与认识不足所造成的。作为承担该校思政公共理论的教师,通过深入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梳理出民族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困境”:传统教学方法、内容、语言与藏族同胞心理、宗教环境、藏语语境形成矛盾。并提出走出困境的几条思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加快藏汉思政双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才的培养与思政公共课教材的藏汉双语翻译与编撰工作;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出自己的建议:充分利用藏区宗教文化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藏区高校 宗教资源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校工委)甘肃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研究项目重点课题“甘南藏区宗教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
  【Abstract】Tibetan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is arduous and complex, the fundamental reason lies in the Tibeta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law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exploration caused by lack of knowledge. As one of teachers bea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public theory in this school, through in?鄄depth teaching practice and research, to tease out the N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dilemma”: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content, language and Tibetan psychology, religious environment, Tibet language Context formation of contradictions; and put forward out of the woods a few ideas: to establish a correct Marxist religious outlook; accelerate the training of Tibetan and Chinese bilingual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 Personnel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s Ideological public Bilingual translation and compilation work; full use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urther put forward their own suggestions: take advantage of the Tibetan religion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Key words】 Tibetan College:religious resourc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64-03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地处甘南藏区腹地,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宗教氛围构成了它独具特色的民族氛围。其办学的定位,“政治可靠”“民族团结”仍然是首当其冲的。因此作为承担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倍感压力巨大,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的不大理想,又时时困扰着任课教师们,藏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之所以艰巨与复杂,根本原因在于对藏区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律的特殊性的探索与认识不足所造成的。藏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入“心”(心灵),化“行”(行动),是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追求的最基本的目标。作为该校承担全校思政公共理论的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调查研究,梳理出民族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几点“困境”,以及对如何摆脱困境的一点看法。
  一、藏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困境主要凸显以下几方面的矛盾
  (一)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方法与藏族同胞心理特征的矛盾。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41人,其中思政类专业毕业的教师33人,思政类藏族教师仅有1人,承担着全校41个班其中18个班的纯藏族学生的公共思政课教学和6个班的藏汉双语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班的教学。(注:数据来至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务系统内部网站,本次调查主要涉及藏语类与藏汉双语教学班,其他普通汉语班的藏族学生没有包括在内,时间主要是2015-2016学年度的课程安排情况)从课程安排情况来看,由于思政专业教师缺乏,不得不借用其他系非思政专业课任老师担任思政理论课教学。其他科任老师任藏汉双语类班级的课程有2位,3个教学班(6个行政班,由于大班授课,两个行政班合一个教学班) ,占总课程班级的2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藏族类教师严重不足,其他民族教师占绝大多数,并且绝大多数是来之非藏区本地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教师。他们所学的教育理论主要还是以汉族的心理特点为研究对象。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方法主要还是按照汉族学生的性格特点,在走访非藏族思政课教师时,很多对于上藏族思政理论课感到惧怕,大多只是完成任务,具体效果如何,不得而知,从老师点名的出勤率来说,藏族学生到课率普遍比较低;主要依靠老师上课点名强制来维持到课率。从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藏族学生听不懂,不感兴趣,是主要原因。由此看来,由于非藏族老师不懂藏语再加上民族习惯和民族心理的隔阂,导致了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成了问题,老师只是在课堂上满堂灌的讲,学生在下边睡意朦胧,不知所云。即使我们有时用现代化的手段——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我们的课件上的内容都是来之于其他地方的例子,好像和他们丝毫没有关系。   由此以来,我们的思政课教师即使满腹经纶,每遇给藏族班上课,有种浑身力气无用武之地的感觉,而藏族学生面对老师的滔滔不绝,却一脸无奈,如坐针毡。
  (二)教学内容与宗教环境的矛盾。
  根据教社政厅[1998]1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公共课)教材建设及管理问题的通知》精神:“高等学校‘两课’的全国通用教材,仍限于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审定的示范性教材和由教育部经过评审后向全国推荐的教材。”现在我们使用的是由教育部推荐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该系列教材的使用“为我们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坚持毛浙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十八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尤为重要。
  然而,在我们的思政理论课教学当中,为了所谓的“政治立场正确”,教条的宣讲教材的内容,不能“因地制宜”的去结合学生的宗教环境去讲解,由于教材编写主要考虑的是全国的大学生,所以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因素考虑的较少,所以容易使藏区学生感到有点“空”。
  另外,我们的教材的内容与当地的宗教文化与习俗容易产生一些不协调的地方,容易造成藏族学生的逆反心理。①我们的教材过于宣传唯物主义可能和藏族大学生的宗教心理产生抵触,从而使思想政治课陷入举步维艰,藏区学生从小就就接受宗教教育,是有神论者。而我们的教材对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阶级对立的划分,无疑对他们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②使用的思想政治公共课教材,由于受传统影响,对于敌我的阶级斗争方面宣传过度,当然这里主要是要记住我们党的血泪斗争史,而对于藏族宗教——佛教文化传统主要以积德行善、仁慈友爱反对人与人的之间的争斗也形成了冲突。 并且,这种斗争思想很容易被藏区别有用心的分裂势力利用,从而挑起民族矛盾。③我们的历史宣传主要反映中华民族在以中原汉族地区为中心的斗争历史,作为边远藏区斗争的历史未免被边缘化了。藏族的民族认同感难以从汉藏之间的血肉联系中得以体现。④爱国主义教育没有把藏区大好河山的宣传,作为重点,没有有效利用藏区的革命传统中的有效成分。
  (三)汉语教学语言与藏语语境的矛盾。
  单一的汉语文字对从小生活在藏区的学生特别是一些汉语基础不太好的纯藏族学生来说很难阅读和理解,这为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留下空挡。在甘南藏区大部分藏族学生特别是藏族集中居住区学生,他们从小所受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汉语底子比较薄弱,所以对全国统一使用的高教教材理解起来困难重重。
  虽然我们在藏区实行了多年的藏汉“双语”教学,简单的对话他们还大致能听懂,但对一些稍微一些深的词句,还是有点困难,汉语教师课堂上如何用通俗的语句让藏族同学完全听懂仍是个难题。甚至,藏族学生有时对不明白的问题就不知道如何交流,所以师生上课时很难形成有效的互动;也就难免教师上课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自然无法保证。
  (四)教学手段单一与时代发展的矛盾。
  课堂教学仍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即使有了“多媒体”的运用,对于网络的充分利用远远不够,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比过程更重要,藏族学生利用网络获得的信息早以超过我们的想象。而我们还停留在向课堂“五十”分钟要质量的阶段。而学生的思想随时随地都在变化,而我们的老师从不关注这些,只顾自得在讲。
  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没有去挖掘学生的真正需求,了解学生的思想倾向,不能解决学生生活与思想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也就失去了对课堂教学的兴趣,认为那只是一套“假,大,空”的理论。这也是高校学生更重视专业理论课,不重视思政课的主要原因。另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与“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最终让思政课教学离学生越来越远。
  综上所述,教学内容不接地气,教学方式守旧落后,教学语言难于沟通,教学思想不能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举步维艰,而藏区特殊的宗教环境与政治气候又使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使命特殊,压力重重,如果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后诉诸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对学生事后惩罚或者甚至搬出校规或国家法律给予开除或拘留,不能化为学生事前的自觉行动,这不能不反映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失败。
  二、藏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走出困境的几条思路
  化解藏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临的矛盾是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困境的关键,矛盾的解决就在于:立足藏区实际,挖掘藏区资源,转变教学思想,开发新的教学手段。
  (一)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新的讲话精神,充分加强藏区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将长期存在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指出,“实现西藏和四省藏区长治久安,……行固本之举。要把基础性工作做深做实做细,坚持依法治理……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要大力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要大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和创建活动。要大力做好藏传佛教工作,发扬藏传佛教界爱国爱教传统,……支持藏传佛教按照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进行教规教义阐释。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等宣传教育活动,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共识。”
  所谓“固本之举”就是从让藏族同胞从思想上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这是进一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思想保证。”[1]而藏族大学生担负着未来藏区发展与稳定的重任,藏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强化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藏区大学生的“五个认同”,关键是我们首先对他们文化有所“认同”,走进他们,认识他们,就是所谓的“促进各民族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帮助、相互欣赏、相互学习”。我们帮助他们,就要了解他们,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文化传统。找出互相认同的结合点。   在我们以往所受到教育中我们片面的强调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而作为唯心主义的意识形态宗教不可避免的成为我们批判的对象,恩格斯在《反杜林》中明确提出:“一切宗教斗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2]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把宗教看作“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是人民的鸦片,……锁链上那些虚构的花。”[3]作为思政课老师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以唯物主义为武器,把我们的哲学和政治思想灌输给学生本身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灌输的时候,要看准对象,摆正姿态,面对藏族学生我们不要认为我们就是对的,高高在上,你们一定得听我的。把你们的一切都要抛弃掉。作为有几千年文明的藏传佛教能在广大的藏民心中生根,必定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和文化根基。仅仅靠我们的一时宣讲想改变一切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宗教将长期存在的可能性,恩格斯曾经说过“对宗教宣战是一种愚蠢的举动。”[4]2001年江泽民同志指出“宗教走向最终消亡可能比阶级、国家消亡还要久远”。作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立足少数民族地区这一最大的实际,要充分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和党的宗教民族政策。
  2016年4月22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分析我国宗教工作形势,研究我国宗教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提高宗教工作水平,更好组织和凝聚广大信教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少数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工作关乎藏区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党的宗教政策能否在藏区真正得到落实。所以,我们要充分了解他们的文化,习俗,信仰,性格特征。藏族学生由于所受传统牧业与佛教文化的影响,养成了友善,耿直但不乏有时过于粗暴的性格的特点,作为汉族教师如果不能了解他们的这些特点,很容易形成隔阂,难于形成有效的思想交流。
  (二)加快藏汉双语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人才的培养与教材的藏汉双语翻译与编撰工作。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藏族教师的缺乏导致了师生互相了解的困难,所以大量引进藏汉双语人才,以及对非藏族教师进行藏语培训和藏族学生心理学培训是解决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困境”的关键。
  在引进藏族教师方面,面临一个困境,就是藏族教师必须有坚定的革命信念与立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尤为重要,所以一定要选拔思想端正,政治信念坚定的藏族老师。作为非藏族教师不仅要学习有关藏族的语言,更重要的要了解藏族的历史,风俗习惯,性格特点,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比如:藏区格萨尔王的历史,藏传佛教的来源,藏族的禁忌等。挖掘藏族传统文化,了解藏汉传统交流,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让学生有亲近感,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纯藏学生的教材最好是把国家教育部统一的教材,进行藏汉翻译,并且在原来汉文版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藏区的特色的内容。鉴于教育部教材的严肃性,对教材内容不得做大的修改,只是增加一些符合藏区特色的内容,比如国家关于民族地区的政策和文件以及一些有关民族地区的重要讲话。这样使教材更加具有民族特色。
  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固然发现藏族特色的“异”,对课堂效果的“实用”的重要;但关键是国家和民族的“同”才是目的,所以,在藏族文化中找出各民族的共同“血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尤为重要。让藏族学生充分认识到,藏族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藏族历史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历史的一部分。让藏族大学生不仅要珍视自己的藏族文化,还要学习汉语,学习整个华夏文化,更有甚者,还要有国际视野,学好英语,了解国际文化。让藏族同学知道,藏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发展。藏区发展之所以受到局限,就是因为我们思想解放不够,开放的心胸不够,所以改进自己的藏区文化或许是藏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藏区的经济发展固然可以充分利用藏区的佛教资源,但长期有效的发展还是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所以,改革不合时宜的文化环境不失是一个良策。由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解放藏区大学生思想的任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藏族文化就是为了更好的架起藏汉文化沟通的桥梁,实现民族之间沟通与交流。这样既实现了藏族文化的繁荣,又有利于汉族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甘南藏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造成长期的封闭思想,所以外来的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长期得不到有效的利用,教育技术的普及率不高,这样导致了很多老师课件就不会做,或做的不够生动形象,很多老师仍在沿用传统的口授手写的教学手段。
  随着网络的发展,藏区大学生对外信息量的增大,仅仅课堂的讲授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大学生的需求。所以,利用QQ、微信、易信等交流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最新的可行方式。网络的发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由课堂之上延伸到课下。网络的冲击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教学方式的改变,给传统上课模式提出了挑战,也改变了我们老师往日只注重课堂教学,不注重课下教育的现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随时的思想发展状况,有效的进行沟通,及时积极的采取措施,防止他们的思想发生偏离。
  网络为我们了解藏区的宗教文化,发展历史和风土人情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们可以把自己所受到的思政教育理论和藏族传统宗教文化结合起来,更好的推进我们的课堂更接地气。要引导藏族大学生利用网络不仅要了解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还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要放开视野,解放思想。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常发现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些故事和成语,一无所知,这样很难形成藏族大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所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与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很有必要。   总之,藏区特殊的宗教文化环境,民族语言,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率低,造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诸多困境。
  三、如何充分利用藏区宗教文化资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一)挖掘藏族佛教中的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思想的有效成分,使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服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地域性。
  挖掘藏传佛教经典中的积极成分,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大而空的现象。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焚网经》中“佛子不得为利养恶心故,通国使命军阵合会,兴师相伐杀无量众生,而菩萨不得入军中往来,况故做国贼。”[5]就是说人们要热爱自己的国家,不要里通外国做国贼。在道德教育时,佛教讲“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花言巧语)、不贪欲、不瞠恚(怨恨)、不邪见(怪谬不合理的见解)。对藏族同学来说,这些来之佛教中耳熟能详的语言,更能启发他们从良向善的心灵。在公德与孝道爱亲教育时,藏族同胞讲究“布施”,就是要周济穷人,不能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别人。提出“对亲言孝,对子言慈,对友言信,守五戒,行十善,修六度万行,进而再修出世之法。”[6]从宗教信仰方面,把孝亲,慈子,信友,提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以上是通过藏传佛教经典中的一些典型案例,来说明藏传佛教独有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题材,我们拿来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会进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然我们在利用佛教经典时,要分析它的时代性与现实性,要用马克思辩证唯物的观点,对合理的加以利用,对不合理的要加以批判。特别对宗教中的“宿命论”的人生理想,“唯心”主义的理论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的变化和要求以及青年人的特点,进行分析,要深信长期深处新时代的藏族青年大学生,能够自己解放自己,改造自己的,只要我们引导得当。
  (二)充分挖掘藏区发展的历史,让藏族大学生能更深的了解,藏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藏区历史既是一个充满宗教传奇的历史,又是一个爱国爱教、对抗侵略的历史,更是一个反对外部势力和反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反分裂的历史,从元朝的萨迦派首领带领藏族同胞归附中央,到清朝中央政府对达赖喇嘛和班禅的册封,都反应了藏区和祖国是融为一体的。特别是17-20世纪这段时间,藏区爱国宗教领袖坚决抵制西方侵略势力对藏区的渗透,1904年1月在广大的藏区僧众同胞的参与下,一举抗击了英国的入侵,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在共产党工农红军的历史上,一些藏区同胞也和中国共产党人结成了战斗的友谊,给我党北上抗日,提供的极大的方便和支持,其中有名的就是甘南藏区卓尼杨土司(扬积庆),1935年8月和1936年9月,红军长征经过其辖区,面对蒋介石要求其击杀工农红军,并提出擒杀毛泽东有重金奖赏,否则,以“纵敌论罪”,结果杨积庆表面上服从命令,而暗地里却为饥寒交迫的工农红军开仓放粮,修好道路,帮工农红军度过难关。事后,杨积庆土司因国民党反动势力的内外勾结,惨遭杀害。1994年,甘肃省人民政府追认杨积庆为革命烈士,杨成武将军亲笔为杨积庆题写碑铭。[7]
  建国以后,在藏区僧众和爱国宗教领袖的努力下,特别是在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与阿沛阿旺晋美的呼吁与支持下,西藏得以和平解放。1959年3月10,十四世达赖叛逃以后,十世班禅大师发扬宗教界的爱国主义传统,他和阿沛·阿旺晋美、帕巴拉活佛等爱国宗教人士领导广大僧俗人民一起,为维护祖国统一与极少数亲美帝分裂分子做了坚决的斗争,为促进西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经验。[8]对藏区历史不能回避,反而应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材料,更好的了解过去会对现在理解得更深,藏区历史不仅属于藏区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压迫,反对分裂斗争史的一部分。
  (三)充分利用甘南藏区美丽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丰富的革命遗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动性。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的边沿,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独特的藏族文化与自然风貌,这些都会成为“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丰富的教材。为了树立藏族同胞的民族自豪感,要告诉他们这里不仅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独特的藏药,遍地的牛羊,还有夏河美丽的桑科草原,玛曲黄河第一湾,冶力关风景名胜区等一系列风景名胜区。
  值得关注的就是“甘肃省革命教育基地”天险腊子口战役遗址。
  天险腊子口是举世闻名的腊子口战役纪念地。1935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率领红一方面军到达腊子口,这里自古就是甘川通道之咽喉,素有“天险门户”之称,峡谷两面悬崖峭壁对峙,腊子河从中奔流而过,只有一座1米宽的小木桥供人畜通行,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甘肃军阀鲁大昌的四面重兵把守。如不能很快突破腊子口,就会被即将到来的敌军三面合围的危险。9月14日,毛泽东命令团长王开湘与政委杨成武在三天之内夺取腊子口。经过敢死队战士们一天一夜的激战,摧毁敌军主要火力点,全军发起总攻,敌军全线溃败,沿朱立沟逃往岷县,红军突破了第二道防线。至9月17日凌晨6时左右,红军全部占领了天险腊子口,使国民党企图阻挡红军北上抗日的阴谋彻底破产。由此天险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驰名中外。[9]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也不是他乡遥远的故乡童谣,更重要的是脚下的这片热土,藏区的丰富的文化意蕴,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革命历史,是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思想源泉,只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结合当地的风土人情,性格特点,因地制宜,定能够把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精彩,深入他们的心灵深处,改变他们的思想,改变他们的行动,从而改变藏区的风貌。
  参考文献:
  [1]田汉.强化各民族对“五个认同”的再学习[J].民族与宗教,2015(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66-66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汉文部分)第24卷,北京市:中华书局,1996:1005.
  [6]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编。藏传佛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读本[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159.
  [7] 赵瀚豪·卓尼土司杨积庆对红军过甘南的贡献评述 迭部宣传网http://diebu.gscn.com.cn/Html/lytd/111747481.html.
  [8]曹自强,李德成.西藏宗教工作概说[M].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52-253.
  [9]腊子口景区.迭部县人民政府网http://www.gn.gansu.gov.cn:8081/tewoTour/view-by-ids/17/140.
  作者简介:
  刘曙光(1972-),男,河南商水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伦理学等方向的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当前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宗旨,我校于1998年9月在全市率先进行研究,筹建了“小班化教育”课题小组,构建起由校长、教务处、实验教师共同负责的三级网络机构,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2001年被列为山东省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创新教学模式。作为民办高职,更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结合实情的大胆摸索。本文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既能提升教育质量,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又能为广告行业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广告设计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单元,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职业教育课堂遇到的新的问题,社会环境、生源情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们要主动求变,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教育学 高职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1-02  一、
期刊
【摘要】微课教学设计是微课开发的核心内容。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依据现代教学理论。五星教学原理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突出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四个环节,能有效提升微课在线教学效率和效果。本文基于五星教学原理,对《网店美工》课程中的“店招设计”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期为微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星教学原理 微课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
期刊
【摘要】建筑设计师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确保建筑学专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基于设计工作室体制来对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设设计 课程教学 设计工作室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55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不乏对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的学者,但大多侧重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虽然有文章对教学改革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但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类课程改革的分析很少,尤其是对大学校园语言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见,本文主要从大学语言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践 教学 语言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也在不断地开发进行中,不少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进行特色课程开发,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起来,我校也根据自身特点把知行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目标,并对“知行教育”特色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知行教育 特色课程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
期刊
【摘要】目前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偏低,这一特点直接决定了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繁、杂、多、累。面对整班学生素质偏低的状况,如果班主任一味地以爱的方式或刚性约束进行班级管理,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学生的成长角度思考,显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笔者通过多年带班经验,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优良的班级环境,潜移默化熏陶学生,利于提高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的水平,使学生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关键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100-02  一篇作文,在教师精心的评改下,客观的指出了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很有指导性。可是,作文本一发,学生急匆匆地翻看了评价等级后,便合上了本子,那些眉批、旁批、总批,那些教师的肺腑之言,此时在学生的心里却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也就谈不上指导学生提高习作水平了。一块璞玉,经
期刊
【摘要】创意写作在国外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对写作进行有效科学的教学及训练,能够培养出作家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本文主要对传统写作课程模式弊端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进行总结,从而对创意写作提出相应的课程活动及训练方法,一起创建我国创意写作学科,繁荣我国的创意写作。  【关键词】创意写作 课程模式 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9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