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身段、但施拳脚

来源 :上海艺术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0745cn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开手脚”则需要另一种勇气。电影从某种程度而言可称之为对“物质世界的复原”,电影的现实主义不仅仅是客观记录的现实题材,还包括历史和当下的人类的内心现实的忠实摹写,不管是何种题材,只要力图逼近“现实”,就必然会触及各种试图遮蔽现实的阻力。要拿出司马迁修史的勇气进行电影创作确实很难,但总有人身体力行。上海电影的人文传统应当在这方面敢于突围。
  一、上海电影市场现状
  中国电影产业在近三年来实现井喷式的增长,上海这座历史悠久的现代大都市拥有文化素质较高的中产阶层和独特浓郁的市民文化,也不缺乏影视产业所必需的金融环境和硬件支持。然而,作为中国电影发祥地的上海却渐渐丢失了领先的地位。观察近些年上海本土制作的影片,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本地原创作品的无论在票房业绩和还是在市场号召力方面都难以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衡量一个地区的电影产业有着诸多指标,院线是流通环节要素。上海电影集团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集合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大型企业几乎能够轻而易举地整合上海电影产业的优势力量,上影集团所拥有的院线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资源型电影企业。近三年来,上影联和院线年票房从1.4亿元成长为2013年的20亿元,占全国1/10强,在23个省市、85个城市拥有240多家影院、1300多块银幕,地位仅次于万达地产集团。但除却院线之外,作为文化产业中的重要一环,电影的内容生产代表着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力量。从历史经验来看,强大的院线网络是电影制片发行的助推力量,如同民国时代的联华影业公司,曾是华北地区的院线之王,但是联华电影的品牌在电影史上为人所称道的仍是众多熠熠生辉的影片,例如《马路天使》、《十字街头》、《神女》等。同样,上海的电影产业必然也要以作品留名,并树立真正的文化品牌。
  二、上海电影出品状况分析
  而近年来上海的电影出品数量较少,具影响力的作品多数为合拍片。例如上影集团多次与贾樟柯、王家卫合作,贾樟柯导演作品《世界》、《天注定》以及王家卫导演的《花样年华》、《2046》、《一代宗师》均在国内外电影节斩获各项殊荣。然而将其称为上海出品显然勉为其难。两位导演均非出自上海本土,只是在资金、硬件或拍摄场景等环节仰仗上海这座城市所能提供的资源,但是无法体现上海电影自身的创作实力。
  除了合拍影片之外,上海电影集团出品的作品还包括一部分主旋律影片,每年均有一到两部主旋律大片出自上影集团的倾力打造。较有代表性的影片包括《东京审判》、《东方大港》《辛亥革命》、《高考1977》、《西藏的天空》等。上海近些年出品的主旋律影片可谓精雕细琢,尤其注重历史事件的真实还原。
  在经济利益驱动的电影市场,上海本土电影的艺术选择颇让人钦佩。宏大历史题材需要极强的驾驭能力,不仅仅要实现商业电影的娱乐功能,还需兼顾历史书写的责任感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方向问题。而这三者之间往往很难获得一个绝佳的平衡。以2011年出品的历史大片《辛亥革命》为例,这部影片在拍摄技术层面无可挑剔,镜头调度、剪辑技巧以及特效运用毫不逊色于好莱坞主流大片,这些技术手段生动还原了辛亥革命如火如荼的战争场面;而在表演层面,孙淳、陈冲、成龙、赵文,以及魏宗万、陶泽如这几位堪称“老戏骨”的资深演员加盟该片,无论主角、配角的表演都堪称精湛。但是该片还是存在不足之处,较为突出的问题在于剧本的人物设定。就戏剧创作规律而言,人物设定最忌“高、大、全”,有一定缺点的人物才有发展的空间。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悲剧英雄须“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这一准则至今仍未被颠覆。历史题材影片将大家公认的英雄人物拔高至接近完美的地位,不仅令观众难以产生亲近感,更导致人物从头至尾缺乏变化和发展,进而成为扁平化、静止化的人物形象。剧中的辛亥革命领袖和黄花岗烈士等正面人物均存在着这样的薄弱面,宣讲口号和革命理念成为了这些人物的共同特点;相比较而言,剧中袁世凯、隆裕太后等“反面角色”刻画得相当成功,他们在纷乱战局中的勾心斗角、揣测试探、当众表演、愤懑与反击充满了戏剧张力。据此来看,所谓的“正面”、“反面”角色的划分原本就是一种僵化的编剧手段,以所属的政治阵营来划分角色,反倒将人性的复杂性抹杀了。参见去年热播的美国电视剧《纸牌屋》,其编剧技巧可谓纯熟,每个人物难分善恶,但是在暧昧的边界设计人物的冲突反而令该剧透出一种真实感。《辛亥革命》的题材原本也具有不输于《纸牌屋》的开掘空间,然而还是欠缺火候。
  三、上海电影的尴尬之处
  以《辛亥革命》为例,或多或少折射出上海电影的一些尴尬之处。一方面,上海电影对于文化传承的自觉担当难能可贵,这种担当使其不能放下身段,完全融入市场的投机浪潮;而另一方面,政治宣传系统和电影审查制度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又高悬头顶,不能真的放开手脚。
  “放下身段”——意味着仅从商业利益考量制片和投资。正如华谊兄弟传媒集团总裁王中军多年前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论坛上坦言:他不会投资《南京!南京!》,是因为担心这样的影片无法取得预期的票房。民营股份制电影企业似乎从不将电影的艺术价值放在首位加以考量,这就是为何近年来大量的粗制滥造的烂片涌现,在观众和业界的一片骂声中,依然有大量热钱涌入这些只图短期盈利目的的电影公司。《爸爸去哪儿》仅仅拍摄五天完成,却能席卷7亿票房,而这种令人瞠目结舌的市场图景最早可上溯至《天机·富春山居图》。话题炒作和粉丝效应几乎主导了现今的中国电影市场。在这样的电影市场环境中,想要坚持不放下身段,反倒需要一定的勇气。上海,不可能忘却往昔辉煌,众多的中国经典电影均出自于这座城市,《神女》、《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不仅属于这座城市,也属于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部分。究竟是为了获取短时期内的巨额票房,还是要在电影史上留下当仁不让的位置?相信更多的电影人深藏内心的梦想是后者。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了多部经过修复的中国经典默片,例如卜万苍导演、阮玲玉主演的《恋爱与义务》,令观者由衷赞叹,经历七八十年后的重映的老电影,尽管技术简陋,但依旧难掩其影像的细腻和生动,而这正是电影创作者梦寐以求的艺术追求:好电影不会惧怕时光的流逝。而《天机·富春山居图》这样的影片,即使动用了再多炫目的特效,仍难掩其粗制滥造的本质。上海电影集团选择与贾樟柯、王家卫、李安合作投拍《天注定》、《一代宗师》、《花样年华》、《色戒》等影片,间接证明了上海电影业独有的文艺情怀。而这些精心制作的电影作品票房却无法比肩《小时代》、《分手大师》等等商业电影,有些甚至未获得公映许可(例如《天注定》),这或许便是“不放下身段”所要付出的代价,然而,这种对于艺术水准的坚持,却是中国电影的幸事,毕竟热爱电影并具备鉴赏力的电影观众会了解并珍惜那些票房虽然不高但却充满诚意、对于历史和现实有所担当的电影作品。   四、上海电影需要有“放开手脚”的勇气
  而“放开手脚”则需要另一种勇气。电影从某种程度而言可称之为对“物质世界的复原”,电影的现实主义不仅仅是客观记录的现实题材,还包括历史和当下的人类的内心现实的忠实摹写,不管是何种题材,只要力图逼近“现实”,就必然会触及各种试图遮蔽现实的阻力。要拿出司马迁修史的勇气进行电影创作确实很难,但总有人身体力行。上海电影的人文传统应当在这方面敢于突围。如要举一范例,李安和上影集团合作拍摄的《色戒》堪称榜样,导演专注于大时代语境下对小人物的细腻刻画,淡化了政治立场,仅仅充满同情地将镜头对准不同阵营的一对男女纠葛而又难言的感情。上海作家张爱玲的小说原作的戏剧张力在影像中得以复活,实属不易。其创作尺度的突破,并不是在性爱场面,而是在于艺术格局的打开,一旦格局打开,关于政治意识形态的谨小慎微的表述便可以一笔带过,甚而获得某种程度的超脱。
  艺人拙于商场,商人则重财轻艺。自从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电影的商业性与艺术性的高下之争从未休止过。但客观事实是,电影艺术自诞生起便不可能摆脱其商品属性,在目前动辄投资数亿的电影大片时代,这一点更是毋庸置疑。然而颇耐人寻味的是,虽然大家时常将商业电影挂在嘴边,每家媒体对此加以报道时均细数各部国产影片的喜人票房,言谈间无不倍感自豪,但电影市场火爆的背后则是影片质量的层次不齐。粉丝经济推动年轻观众涌入影院,但难掩影片叙事的薄弱和意识形态的守旧格局。优秀的商业电影究竟该拥有何种格局?看来一切尚无定论。商业是介质、是环境、是运作机制,但商业电影绝不可能摆脱政治意识形态和人文环境。这也是为何业界讨论中国商业电影,既难舍票房业绩,又念念不忘“冲奥”情结。前者是商业利益,后者则关系到中国电影的文化价值输出。鱼和熊掌能否兼得?需要电影人不断的通过尝试获得答案。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有人忧心忡忡甚至痛心疾首于影片的艺术质量低下,然而笔者却认为中国电影史所给出的规律是:所谓的经典佳片均是在量的积累上产生质变。目前的中国电影市场颇类似于上海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期的电影产业格局:市场繁荣、烂片云集,但不出数年,便会有导演交出令人惊喜的作品。如果市场萧条、观影者寥寥,导演们无片可拍,才是最糟糕的情形。上海的电影产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有发展空间,如若能坚持创作激情,将新与旧、俗和雅、本帮与外埠、东方与西方等多重矛盾对立的文化形态芜杂地容纳在作品中,并坚持传承上海电影的人文精神:既不放下身段,又敢于放开手脚。那样的话,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会迎来属于中国电影的新浪潮。
其他文献
原生艺术是一种未受过专业艺术训练和教育的人依靠自己天赋创作出的一种艺术形态。原生艺术概念的提出在欧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由于这些作品保存着人类生长历史中的大量珍贵信息,从而使得越来越远离心灵和自然的现代人总是希望在这些作品中找到摆脱困境的线索。  打开中国的原生艺术之门  在中国,由于千百年来一直将艺术限定在“成教化,助人伦”的范围之内,使得艺术其它更多的功能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扬,以致于让我们在今天
期刊
美术馆为博物馆型的一类,藏品是一座美术馆的灵魂,艺术作品的收藏是美术馆赖以生存的基础。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和全国美术馆工作条例都有明确地描述:美术馆/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它是具有美术作品收藏、研究、展览、教育、交流等多种职能的国家美术事业机构。其中藏品的收藏、保护及利用可以说是公共美术馆设立的首要职责,被视为美术馆的立馆之本。国际知名的美术馆无不因为自身丰富的艺术
期刊
源于杜布菲的“原生艺术”  “原生艺术”这个概念起源于西方,英语是Art Brut,是由法国艺术家杜布菲(Jean Dubuffet,1901—1985)发掘并命名的。他当时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可视为对这一艺术风格命名的初衷:“我们借助‘原生艺术’这个术语指那些由艺术文化的幸免者创作的作品,几乎没有模仿的成分。这些艺术家从内心深处获取一切题材、材料的选择、节奏、写作风格,等等,而不是来自于古典艺术或
期刊
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西方艺术界引起巨大轰动的素人艺术能否在中国找到自己的位置?2015年6月26日,中国首个呈现素人艺术和漫画艺术的艺术节Almost Art Project在北京开幕。机构Almost Art的创办人年轻有为,有着丰富的办展经验和艺术底蕴,他们寻找各种不同视角诠释原生艺术,发掘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绘画者的艺术天赋,拓展了中国原生艺术的视野。《上海艺术家》特此采访了Almost Ar
期刊
李昌胜,艺术界一个很陌生的名字,然而就是这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作品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令我对他十分敬慕!  认识李昌胜出于一种机缘。2014年5月初,我接受《大都市》杂志的专访。在与记者的闲聊中得知,她的一位朋友的弟弟(李昌胜)爱画画,作品有些叛经离道的感觉。记者进一步提到,这位画家在与他人交往上有些障碍,有自闭症的倾向。出于职业的敏感,我立刻让记者联系她的朋友,叫她将其弟的作品传给我看看。很快
期刊
我在给高中生开设“原生艺术”选修课已经两年多了,经常有学生和家长来询问是不是指的“原生态艺术”,或者表示根本不知所云。由于这确实是一个刚刚进入中国又非常特殊的概念,为了避免误解误用甚至令人哭笑不得的“借鉴”,有必要进行一些基本的说明,首先就是澄清它的源起。  阿道夫·韦尔夫利——原生的种子  如果想按照逻辑习惯、有序地了解原生艺術,阿道夫·韦尔夫利(Adolf W?lfli)是个绝对的起点。他的作
期刊
作为儿童绘画艺术的老师,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因为能经常从家长手中看到大量的“原生态”作品。何为“原生态”作品?个人认为是没有接受任何指导(包括语言诱导)由自身情感抒发的作品。很多家长视为看不懂的乱涂乱画,我都当作“原生态”的宝贝。  如何定义“原生态”  现在,喜欢艺术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接近艺术并走上艺术道路的人,有些并非经过专业的艺术教育。例如:“金山农民画”,它在
期刊
亨利·达格的艺术传奇  1973年4月的一个午后,《纽约时报》专职摄影师纳森和日裔妻子走进租户的房间,惊讶地发现了大量绘画和手稿。沉湎于视觉文化的纳森立即意识到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他和妻子随即将它们小心翼翼收集起来。就在同一天,它们的作者亨利·达格在“安贫小姊妹会”创办的天主教医院去世,死时落寞、孤独、一贫如洗。  纳森夫妇端详着这些绘画和手稿。其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不真实的国度》,讲述了一场儿童和
期刊
这是一部视觉效果很美也很有意境的电影,电影节奏很慢,让观影者充分感受影片画面的美。枯树、雾气缭绕的山和湖水是影片给人印象深刻的景境:湖光山色,月光下,湖中孤岛上的树,深秋中褪尽了繁叶,默默的站着,没有任何动物和人在画面中,只有湖面上雾气在起舞、变化镜头移动,似乎有什么惊动了树上栖息的鸟群,一群鸟在鸣叫中飞起,远去,片刻,一只孤鸟艰难起飞,转向另一个方向独自飞去……这个镜头长得超过人们通常的观影经验
期刊
用绘画抗争痛苦和悲伤  郭凤仪(1942—2010),从自发的涂涂画画开始,首先在过期的日历背面用简单的有色记号笔作画。然后她使用描图纸和墨水,无需草图,就能完成非常完善的作品,有时作品长达十米。她笔下的线条叠加,很快就出现了历史和宗教人物,也有美好的或令人不安的生物。  47岁时,郭凤仪投身创作,开始作画,她只是出于治疗的目的:她最主要的是希望减轻身体的痛楚,也希望治疗其他患病的人。她专心作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