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绘画抗争痛苦和悲伤
郭凤仪(1942—2010),从自发的涂涂画画开始,首先在过期的日历背面用简单的有色记号笔作画。然后她使用描图纸和墨水,无需草图,就能完成非常完善的作品,有时作品长达十米。她笔下的线条叠加,很快就出现了历史和宗教人物,也有美好的或令人不安的生物。
47岁时,郭凤仪投身创作,开始作画,她只是出于治疗的目的:她最主要的是希望减轻身体的痛楚,也希望治疗其他患病的人。她专心作画,完全是自发的和自学的——用她的话来说是“本能”,沒有任何艺术上的抱负,也不期待社会和文化上的认同和赞赏。她在作画中追求的治疗效果随着时间流逝变得多样化,在表达的含义上有了扩展。她的探索充满了冒险性,最终变成了一个精神上和哲学上的问题——“我作画是为了认知”,郭凤仪吐露道。在她画出第一幅作品的20年后,她的作品已非常丰富,她逝世时作品约有一千件。
1942年,郭凤仪出生于中国中部的陕西省西安市,3岁时父亲离世,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社会动荡。她接受了学校教育,获得了高中文凭,但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尤其是她想继续学习的戏剧艺术。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时,她24岁。她已结婚,有了家庭,在一家橡胶制品厂当工人。当时的中国处在不安定中。她养育着四个孩子,整日在工厂做工,突然就病倒了,当时还不到40岁。她不得不停止工作,从此没有再回到工作岗位,她被迫接受了提前退休。经受了急性关节炎和反复的失眠,郭凤仪回想起那些年持续的痛苦和抗争时心里充满了悲伤。
郭凤仪接下去的人生仍有许多考验。她突然病倒,这次生病成了她体质虚弱的根源,紧接着提前退休,导致身体和社会上的双重脱节。此外,四个孩子成年后,她作为母亲的角色和作用渐渐削弱。然而,这些起初看来是失败和断裂的事实逐渐为她开启了不同寻常的视野。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失去(尽管她依然在家庭中有重要的地位)反过来给了她道德上和精神上的自由,使她投入探寻新的表现方式的路途,去充分发挥才能。郭凤仪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强制性压力,她是充分自由的。她讲述了在那个时期母亲的话对她很有影响,就像是一个触发点:一场大病往往会引起身体飞速的变化,这在患病之前是未料到的。此外,郭凤仪明确表示曾听说作画暗含着治疗效果。
在这些不同的因素里,有一种因素对激发郭凤仪的创造潜能、对她作画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对身体机能和精神状况进行训练,目的是对抗身体的失衡,正如Jean Francois Billeter所解释的:“通过病人所有机能的协调作用和统一——不仅仅是动作、呼吸和能量循环,也就是中国人构想的新陈代谢,还有脾性、情感、道德和精神生活。”这位汉学家明确说到,目标是重新找回“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失去的整体性,不但恢复丢失的健康,而且获得充分的享受”。郭凤仪勤奋专注的训练,并有所收获,使她有了一种内在的才能,本质上与图画创作的突然萌发相关联,也与她作品后来的发展和影响力相关。
超越现实的艺术内涵
1989年5月21日,在她的第九本日记中出现了第一幅画作,日记本是她真实性格的展露。此外,这与作者在时间上的精确定位这一事实密切相关。正如这一初创时期的其他作品,同样出现在这本日记中,图画用黑色圆珠笔画点状的斜线构成:创作者用连续和重复的笔触作画,类似于短处的脉搏跳动——由模糊的轮廓来展示外形。与加纳原生艺术家Ataa Oko的初期作品具有同源性:在这两种情形下,图画都由突然中止的短线构成,展现了作画过程中的探索。郭凤仪初期绘画的特色如果说体现了作画时手的犹疑和保留,很快她的线条有了飞跃,获得了连贯和稳定。她喜欢这种表现手法;她使用很大的过期日历的背面,在上面记录她的研究和发现。
郭凤仪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人体,这构成了她偏好的图形主题。这个情况可以从逻辑的角度解释。她对病痛的个人感受给了她身体上的敏锐感觉,特别是疼痛区域。这为她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显著提高了她对身体和空间内的总体认知——不断增加对自身、事物、世界的呈现——她能将这些投身到画纸上,在上面展示象征性的生活。
郭凤仪展现了她个性化的人体图画。初期的一系列作品展示了经脉、气血循环,用数不清的特殊节点标示,在躯干和头部汇集,特别是汇集在器官、腹股沟、胸部、腋窝和头顶。有时她也画脚底,附上象征性的通道和节点。在这些特殊器官的中间,有着连续不断的数字,构成了曲折的路线。这些系统似乎展示或至少传达出不同的传统中医疗法,比如针灸和按摩。但郭凤仪明确表示这与传统的疗法无关。她的理念和标注都是独立完成的,是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她这一时期的作品类似于幻想中的解剖画,相当于研究活动,郭凤仪认为有巨大的价值,特别表明过对此的喜爱。由记号笔(一两种颜色)创作在过期日历背面上(有时会将日历纸张粘贴起来扩大作画范围)的作品逐渐拥有了更加广度的作品构成。
中国历史人物(女皇武则天)或者神话人物(嫦娥)、神灵(佛祖)、寓意人物、虚构的创造物或是自画像,垂直铺开后就很快显现出来,有时会有眩晕感,因为薄薄的描图纸能有十多米高。这些庄严的轮廓,拉长的躯体,有着对称形状——横对称和轴对称,通过极其细微的绘画手法,用墨水画出数不清的连续线条,线条并列和叠加,构成复杂的精准的网状系统。几种颜色——红、黄、绿、蓝搭配黑色,并列着、交织着,有时会引起视觉上轻微的晃动。通过使用鲜明的色彩,郭凤仪有意识地背离传统,展现出挑战传统的行为。郭凤仪的创作过程像一种仪式。没有任何草图,没有任何事先的构想,她全神贯注、放空,完全开放,就像她进行身体机能训练时的状态。她找到卷轴的中心,在这上面画上中文字符,展示她在作品中选择并阐发的主题。火花和激情迸发。郭凤仪说,从那一刻开始,会出现幻觉,她能画出她自身并不了解的画作,画笔不受控制,在作画过程中形状逐渐显现出来。她画得很匆忙,用着同一个姿势,憋着一口气,不加任何涂改修饰。作品就这样突然出现了,“画完了”,她说。作画时的快速和相同线条的重复能帮助她摆脱自己,摆脱现实,也能让她达到她所追寻的近似催眠的状态。郭凤仪在她的画作中记录作画的“时刻”,她在每一幅画上精确记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她自认为“灵感来自上天,我的作品是天赐的”,不以她是作品的作者自居,就像许多原生艺术家一样。
长方形的图纸在一张小桌子上逐渐展开,便于一个个片段的连续作画,一直画到图纸的一个顶端,然后,反转图纸,再从中心开始画到图纸的另一个顶端。她从来不从整体上感知作品。虽然缺乏整体的观察,但这毫不影响作画,当画纸全部铺开时,展现在眼前的是形式上连贯平衡的图画,作者自己也是完成后才发觉的。她说,正因为如此,她的画没有绝对的头尾。由两部分构成的轴对称画作,人物显示出两个头、两个身体(一个在上部,一个在下部),看上去是属于一个轮廓的两个部分,如郭凤仪所说,她向我们展示了阴阳两部分。至于在有些画作中出现的小型人物,环绕在身体或头部的轮廓里,像身体里套着另一个身体,目的是发展某一部分,将它带往头顶端,达到类似延长生命的效果。
因此,她作品中象征性的和无缘由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她的作品中,她展示身体内部的图景,类似器官的景象——心脏、脊柱、生殖器,超越所有的现实。“我的作品可以作为通向神秘领域的中介”,她赋予自己的作品这种能力,“我清楚地认识到我的绘画是超自然的”。
郭凤仪(1942—2010),从自发的涂涂画画开始,首先在过期的日历背面用简单的有色记号笔作画。然后她使用描图纸和墨水,无需草图,就能完成非常完善的作品,有时作品长达十米。她笔下的线条叠加,很快就出现了历史和宗教人物,也有美好的或令人不安的生物。
47岁时,郭凤仪投身创作,开始作画,她只是出于治疗的目的:她最主要的是希望减轻身体的痛楚,也希望治疗其他患病的人。她专心作画,完全是自发的和自学的——用她的话来说是“本能”,沒有任何艺术上的抱负,也不期待社会和文化上的认同和赞赏。她在作画中追求的治疗效果随着时间流逝变得多样化,在表达的含义上有了扩展。她的探索充满了冒险性,最终变成了一个精神上和哲学上的问题——“我作画是为了认知”,郭凤仪吐露道。在她画出第一幅作品的20年后,她的作品已非常丰富,她逝世时作品约有一千件。
1942年,郭凤仪出生于中国中部的陕西省西安市,3岁时父亲离世,经历了20世纪下半叶发生的社会动荡。她接受了学校教育,获得了高中文凭,但她不得不放弃学业,尤其是她想继续学习的戏剧艺术。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时,她24岁。她已结婚,有了家庭,在一家橡胶制品厂当工人。当时的中国处在不安定中。她养育着四个孩子,整日在工厂做工,突然就病倒了,当时还不到40岁。她不得不停止工作,从此没有再回到工作岗位,她被迫接受了提前退休。经受了急性关节炎和反复的失眠,郭凤仪回想起那些年持续的痛苦和抗争时心里充满了悲伤。
郭凤仪接下去的人生仍有许多考验。她突然病倒,这次生病成了她体质虚弱的根源,紧接着提前退休,导致身体和社会上的双重脱节。此外,四个孩子成年后,她作为母亲的角色和作用渐渐削弱。然而,这些起初看来是失败和断裂的事实逐渐为她开启了不同寻常的视野。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失去(尽管她依然在家庭中有重要的地位)反过来给了她道德上和精神上的自由,使她投入探寻新的表现方式的路途,去充分发挥才能。郭凤仪没有受到任何外界的强制性压力,她是充分自由的。她讲述了在那个时期母亲的话对她很有影响,就像是一个触发点:一场大病往往会引起身体飞速的变化,这在患病之前是未料到的。此外,郭凤仪明确表示曾听说作画暗含着治疗效果。
在这些不同的因素里,有一种因素对激发郭凤仪的创造潜能、对她作画的发展有着关键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初她对身体机能和精神状况进行训练,目的是对抗身体的失衡,正如Jean Francois Billeter所解释的:“通过病人所有机能的协调作用和统一——不仅仅是动作、呼吸和能量循环,也就是中国人构想的新陈代谢,还有脾性、情感、道德和精神生活。”这位汉学家明确说到,目标是重新找回“在适应社会过程中失去的整体性,不但恢复丢失的健康,而且获得充分的享受”。郭凤仪勤奋专注的训练,并有所收获,使她有了一种内在的才能,本质上与图画创作的突然萌发相关联,也与她作品后来的发展和影响力相关。
超越现实的艺术内涵
1989年5月21日,在她的第九本日记中出现了第一幅画作,日记本是她真实性格的展露。此外,这与作者在时间上的精确定位这一事实密切相关。正如这一初创时期的其他作品,同样出现在这本日记中,图画用黑色圆珠笔画点状的斜线构成:创作者用连续和重复的笔触作画,类似于短处的脉搏跳动——由模糊的轮廓来展示外形。与加纳原生艺术家Ataa Oko的初期作品具有同源性:在这两种情形下,图画都由突然中止的短线构成,展现了作画过程中的探索。郭凤仪初期绘画的特色如果说体现了作画时手的犹疑和保留,很快她的线条有了飞跃,获得了连贯和稳定。她喜欢这种表现手法;她使用很大的过期日历的背面,在上面记录她的研究和发现。
郭凤仪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人体,这构成了她偏好的图形主题。这个情况可以从逻辑的角度解释。她对病痛的个人感受给了她身体上的敏锐感觉,特别是疼痛区域。这为她打开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显著提高了她对身体和空间内的总体认知——不断增加对自身、事物、世界的呈现——她能将这些投身到画纸上,在上面展示象征性的生活。
郭凤仪展现了她个性化的人体图画。初期的一系列作品展示了经脉、气血循环,用数不清的特殊节点标示,在躯干和头部汇集,特别是汇集在器官、腹股沟、胸部、腋窝和头顶。有时她也画脚底,附上象征性的通道和节点。在这些特殊器官的中间,有着连续不断的数字,构成了曲折的路线。这些系统似乎展示或至少传达出不同的传统中医疗法,比如针灸和按摩。但郭凤仪明确表示这与传统的疗法无关。她的理念和标注都是独立完成的,是个人独立思考的结果,她这一时期的作品类似于幻想中的解剖画,相当于研究活动,郭凤仪认为有巨大的价值,特别表明过对此的喜爱。由记号笔(一两种颜色)创作在过期日历背面上(有时会将日历纸张粘贴起来扩大作画范围)的作品逐渐拥有了更加广度的作品构成。
中国历史人物(女皇武则天)或者神话人物(嫦娥)、神灵(佛祖)、寓意人物、虚构的创造物或是自画像,垂直铺开后就很快显现出来,有时会有眩晕感,因为薄薄的描图纸能有十多米高。这些庄严的轮廓,拉长的躯体,有着对称形状——横对称和轴对称,通过极其细微的绘画手法,用墨水画出数不清的连续线条,线条并列和叠加,构成复杂的精准的网状系统。几种颜色——红、黄、绿、蓝搭配黑色,并列着、交织着,有时会引起视觉上轻微的晃动。通过使用鲜明的色彩,郭凤仪有意识地背离传统,展现出挑战传统的行为。郭凤仪的创作过程像一种仪式。没有任何草图,没有任何事先的构想,她全神贯注、放空,完全开放,就像她进行身体机能训练时的状态。她找到卷轴的中心,在这上面画上中文字符,展示她在作品中选择并阐发的主题。火花和激情迸发。郭凤仪说,从那一刻开始,会出现幻觉,她能画出她自身并不了解的画作,画笔不受控制,在作画过程中形状逐渐显现出来。她画得很匆忙,用着同一个姿势,憋着一口气,不加任何涂改修饰。作品就这样突然出现了,“画完了”,她说。作画时的快速和相同线条的重复能帮助她摆脱自己,摆脱现实,也能让她达到她所追寻的近似催眠的状态。郭凤仪在她的画作中记录作画的“时刻”,她在每一幅画上精确记下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她自认为“灵感来自上天,我的作品是天赐的”,不以她是作品的作者自居,就像许多原生艺术家一样。
长方形的图纸在一张小桌子上逐渐展开,便于一个个片段的连续作画,一直画到图纸的一个顶端,然后,反转图纸,再从中心开始画到图纸的另一个顶端。她从来不从整体上感知作品。虽然缺乏整体的观察,但这毫不影响作画,当画纸全部铺开时,展现在眼前的是形式上连贯平衡的图画,作者自己也是完成后才发觉的。她说,正因为如此,她的画没有绝对的头尾。由两部分构成的轴对称画作,人物显示出两个头、两个身体(一个在上部,一个在下部),看上去是属于一个轮廓的两个部分,如郭凤仪所说,她向我们展示了阴阳两部分。至于在有些画作中出现的小型人物,环绕在身体或头部的轮廓里,像身体里套着另一个身体,目的是发展某一部分,将它带往头顶端,达到类似延长生命的效果。
因此,她作品中象征性的和无缘由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在她的作品中,她展示身体内部的图景,类似器官的景象——心脏、脊柱、生殖器,超越所有的现实。“我的作品可以作为通向神秘领域的中介”,她赋予自己的作品这种能力,“我清楚地认识到我的绘画是超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