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y3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基础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学校课程实施的主渠道。课堂改变了,学校教育才会改变;课堂优质,学生才会优质;课堂创新,学生才会创新;课堂进步,教师才会成长。
  一、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1.优质的课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基础性目标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的教学;发展性目标包括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培养学生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课堂教学目标就是把知识、技能教学与能力、情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协调和统一。
  2.科学的课堂教学过程: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机统一。
  新课程教学策略研究,主要解决学生学习的三方面问题:一是学生“爱学”,即学习的能动性;二是学生“会学”,即学习的自主性;三是学生“善学”,即学习的创造性。由此推出课堂教学策略的三个体系:激励性教学策略体系,自主性教学策略体系,探究性教学策略体系。
  3.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情绪状态、交往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和谐统一。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这里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 有没有学会,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这里的“论教”:主要是从课堂教学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的四大状态来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情绪状态、交往状态,容易形成课堂教学中的“泡沫现象”、“表面繁荣”,四大状态的和谐统一,才可能产生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新要求
  1.促进学生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体现在:1.教学目标上,即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并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策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高效实现教学目标。3.教学效果评价上,要以评学为重点,“以学论教”,并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2.促进教师成长。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目的之一,是要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评价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其重点不在于评价教师的讲授水平,也不在于鉴定某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来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需求。因此,它是一种建立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的基础上,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方式。
  三、新课标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1.在活动中渗透教学主题,在参与中领会知识内容。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验性学习,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 “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和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2.在体验中培养健康情感,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
  在新课标理念下,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体验和领悟获得,具有明显的不可传递性,这种个人知识进入课堂,将直接引起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同时,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课堂应当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彰显个性,展示才能。
其他文献
针对高三语文复习的问题,很多同仁都发表了比较详熟的见解,但是作为“战斗”在高三第一线一员的我却另有感慨,另有感悟,在这里不妨一吐为快,希望与同仁共同商榷,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在高三的整体教学部署中,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学生不学、厌学的很多,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这门学科不外乎就是做几道题,写一篇作文罢了,什么语言表达能力,文学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往往是老师嘴里的
期刊
一、生态课堂概述  生态课堂是佐藤学所讲的“润泽的课堂”,是适合于学习型共同体发展的课堂。生态课堂的内涵包括课堂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制度规范生态三个方面。语文“生态课堂”,是从生态学及系统论的观点出发,用生态的眼光审视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种课堂其理想状态是构成课堂的诸要素彼此和谐协,生成最大效能。它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认识、情感、兴趣、动机和潜能的发
期刊
生本教育在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作为一线老师,应该努力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并付诸实践,并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不断践行生本教育“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尤其在文言文教学中,努力构建生本课堂会给教学带来更大的收获。  九年级上册第22课是《唐雎不辱使命》,该课情节内容比较简单,也没有复杂的语言现象,较之八年级的很多篇目而言,教学起来,学生更好懂一些。但是,如果把教学重心依旧放在
期刊
从毕业至今16年,一直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多年的教学原则就是“我以我心付童心”。 一层意思是我的心向孩子心理靠近,另一层意思是我把心交给孩子。只有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才能更有效的走近他们,才能更好的教育好他们。伴随着一批批孩子的长大,在班级管理中,我也越来越意识到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经说过的“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心理学家”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的
期刊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有“学问”、有创造性的人才,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  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表演,通过表演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
期刊
新课程改革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随风潜入校园,潜进课堂,潜进每位老师的心田。在东风春雨的滋润下,我们的课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老师和同学们收获着、成长着。而真正高效的教学是教师在精心研究教材的基础之上而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课堂而成的。现就以人教版必修3中《琵琶行》的教学为例,体会语文教学之趣。  一、趣之前提——教师的精心设计  爱因斯坦说“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我在上每一篇文章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不仅给语文定性为工具,而且突出贡献这个工具的个性特点;交际工具,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可是这两个孰轻孰重,是就工具,还是重人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呈现出一边倒的例子。我们应该对教学作辩证的思考,兼顾语文的两大特性,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度课堂,除去课堂的浮躁,从而有效,进而高效。  一、教学环节的精心设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在教学中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的宗旨,
期刊
习作,是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表达活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就是说,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然而,诚如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说:“很多时候我们对于儿童想象力、独特个性的表达是不接受的。”习作本该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反映与感
期刊
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中对《孔雀东南飞》中对男主人公焦仲卿进行定位时,认为他是一个“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的男人。笔者认为正是这个男人亲口毁了自己的婚姻。  在课文中,焦仲卿这一人物首次亮相便是: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在这短短几句话里,焦仲卿便三次触怒焦母。  首先,他说“儿已
期刊
一、关注照应 针对嵌入题型,做题时要瞻前也要顾后,嵌入的内容要与前后文的信息相吻合,彼此要照应,表意上要形成一完美的整体。  (2015江苏,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