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上悄然刮起了一股“国学热”,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出了坚持文化自信的治国新理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值此各种文化思潮泛滥的当今社会,鉴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鉴于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应该说“国学热”的出现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响应党的号召,适应时代的潮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是基础教育阶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选择。
一、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采
从写作的意义上来看,写作是人类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种。通过写作就可以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比如快乐的、痛苦的、顺境的、逆境的)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财富。通过写作必然会让我们更认真地思考、更细致地品味自己的外在经历,仿佛把生活再过一遍,从而发现其丰富的意义。
每个人都梦想着写出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来,但是一个人知识面的宽窄,掌握词汇数量的多少,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等等又制约了文章的效果。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打好牢固的语言基础,即让他们具有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因子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来提高学生的文采。
二、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素材库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表述不准、理论依据缺乏等窘状。这时在习作中引用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名人名言就会大大缓解这一难题。
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和历史对话,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证明文章的观点,表达作者对话题的深刻认识,让作者自己和自己来一次心灵上的交谈。
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人物、上古神话都可以充实学生的题材库,让学生汲取养料,增加其文化内涵,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无米之炊的窘境。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厚重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平常就应该阅读大量的书籍,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是极其有限的,其掌握知识的量也必然是有限的。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们广泛涉猎其中的精髓,为我所用,不但能使我们的文章语言增色不少,还能使作品显现出厚实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让文章散发出历史文化气息。
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中不但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化素质,显现出作者丰富的文化底蕴,呈现出作者博学的风采,还能给与读者以广阔的视野与深邃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位,深刻的文化认知,享受一次美的盛宴。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尤其其中的一些經典名篇,可以借鉴其或高拔或深刻的立意,可以学习其巧妙的构思,可以参考其清晰别样的思路,可以学习其记叙、描写方面的技巧,可以学习其论据的组织和安排,可以学习其论证的方法和过程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帮助我们塑造学生人格
众所周知,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育人。培育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是我们不倦追求的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不但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个体人格方面,传统文化也会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比如:
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方面。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学生: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到达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已经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爱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我们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国家,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在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方面。我们这样引导学生:古人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这种对事业追求上的自强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效仿吗?
在培养学生个人理想追求方面。我们提倡:我们要学习古人的“修齐治平”精神,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为自己的理想铺平道路。《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理想追求。
五、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放眼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思潮泛滥,功利思想严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剧烈打击,逐渐被国人冷落,遗忘。前些年有这样一些事情:当本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被他国申遗成功,有些国人愤愤然,有些人却表现得十分冷漠。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何以沦丧至此?这是当时中国式教育的严重缺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上的重大失败。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值此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方式简单、教育措施匮乏之际,借助写作教学这一阵地,通过写作的魅力,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将民族文化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极其重要的意义。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是基础教育阶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选择。
一、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采
从写作的意义上来看,写作是人类精神生活方式的一种。通过写作就可以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比如快乐的、痛苦的、顺境的、逆境的)转化为内在的自我财富。通过写作必然会让我们更认真地思考、更细致地品味自己的外在经历,仿佛把生活再过一遍,从而发现其丰富的意义。
每个人都梦想着写出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来,但是一个人知识面的宽窄,掌握词汇数量的多少,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等等又制约了文章的效果。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帮助他们打好牢固的语言基础,即让他们具有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在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因子可以运用到写作中来提高学生的文采。
二、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充实学生的素材库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表述不准、理论依据缺乏等窘状。这时在习作中引用一些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篇、名人名言就会大大缓解这一难题。
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和历史对话,让历史说话,让历史证明文章的观点,表达作者对话题的深刻认识,让作者自己和自己来一次心灵上的交谈。
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人物、上古神话都可以充实学生的题材库,让学生汲取养料,增加其文化内涵,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无米之炊的窘境。
三、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厚重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要想写出一篇好文章来,平常就应该阅读大量的书籍,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是极其有限的,其掌握知识的量也必然是有限的。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果我们广泛涉猎其中的精髓,为我所用,不但能使我们的文章语言增色不少,还能使作品显现出厚实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让文章散发出历史文化气息。
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中不但能反映出作者的文化素质,显现出作者丰富的文化底蕴,呈现出作者博学的风采,还能给与读者以广阔的视野与深邃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丰沛的文化内涵,较高的文化品位,深刻的文化认知,享受一次美的盛宴。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典籍,尤其其中的一些經典名篇,可以借鉴其或高拔或深刻的立意,可以学习其巧妙的构思,可以参考其清晰别样的思路,可以学习其记叙、描写方面的技巧,可以学习其论据的组织和安排,可以学习其论证的方法和过程等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可以帮助我们塑造学生人格
众所周知,我们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育人。培育出对国家、对社会的有用人才是我们不倦追求的目标。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不但对于学生心理的健全和学习精神的培养起到很大作用,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个体人格方面,传统文化也会给与我们很大的帮助和启发。比如:
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方面。我们可以这样教育学生: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内诸民族经历了战和更替、聚散分合、迁徙融汇,却不曾割断共同的文化传统,文明认同始终如一。而能够到达这一境界,其根本因素就是国家统一的理念已经渗透于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人们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爱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涵,是我们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每个人都要爱自己的国家,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在培养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方面。我们这样引导学生:古人早在《周易》中,就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种事业追求上的奋斗精神。孔子主张“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提倡舍生取义,推崇大丈夫精神,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塑造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高尚人格,磨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这种对事业追求上的自强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效仿吗?
在培养学生个人理想追求方面。我们提倡:我们要学习古人的“修齐治平”精神,从小事做起,打好基础,为自己的理想铺平道路。《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认为“自天子以至庶人,当以修身为本。正心诚意的修养,个人道德的完善,是治家、治国、稳固天下的根本。”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理想,影响了中国一代代的志士仁人,是古代读书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的理想追求。
五、把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写作教学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放眼当今社会,各种文化思潮泛滥,功利思想严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剧烈打击,逐渐被国人冷落,遗忘。前些年有这样一些事情:当本属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被他国申遗成功,有些国人愤愤然,有些人却表现得十分冷漠。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何以沦丧至此?这是当时中国式教育的严重缺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上的重大失败。
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值此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方式简单、教育措施匮乏之际,借助写作教学这一阵地,通过写作的魅力,采用多样的教学模式,将民族文化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会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