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积极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在于将基础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在各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对传统小学语文课堂的革新让学生转变语文学习的方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入发展新阶段,充分结合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本文将通过实践考察分析当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并通过策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核心素养 教学应用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1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由于社会观念、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学课堂主体更多倾向于任课教师,教学工作基本是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对于知识没有经过一个自己的思考和消化,对于知识的重难点也不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挑选出的结果,而是由老师根据考纲规定得来的。这对学生来说并不能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得到参与感,从而无法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1.2教学方法落后
由上述所说,学生没有学习热情的一部分因素在于教师教学手段的错误。当前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依然采用老套、过时的教学手段,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只流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涉及了很多基础语句结构的知识,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如果教师坚持用传统“灌输式”的方法,就会造成课堂沉闷、无聊的情况,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对语文学科探索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运用合作学习法
2.1.1以合作学习法进行课前预习。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内容是生字、词的教学,是自主学习字词句的重要时期,这时候,课前的预习工作犹为重要。现在传统的课前学习方式主要是查字典、问家长,学习的主动权不在学生自己,对家长的一味依赖使预习环节效率低下,学生也没有积极性。如果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分组对新课文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就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对于学习内容了解得更加清晰。比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分工预习法,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主人公让学生分工扮演,每个学生要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朗读和预习,最终将每个人负责的部分进行整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并且在过程当中增强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2.1.2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方式多样,小组讨论、小组答疑、小组研习等都可以。教师在课堂上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和汇总。对其他小组的答案有不同意见时,也可以提出意见,充分表达。比如,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注意说话的语气》一课,教室可以设置问题:生活日常对话中有哪些不同语气?不同的语气有什么代表含义?用此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理解,把握课文深层含义,也减小了教师跟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困难,易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习。
2.2开展相关语文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的应用离不开课堂综合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刻,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察和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以中华古代文化常识为专题的知识竞赛。将参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比如A组负责古代饮食文化常识题目的选择,B组负责古代服饰文化常识的选择,以不同内容的工作区别各组,让每组学生感到自身工作的独特性和无法替代性,增强学生责任感。最终将由教师进行汇总和整理,开设"知识竞赛"实践课程。具体活动过程可以在课堂上由每组成员主持自己负责的部分,如A组负责的是古代饮食文化常识,那么A组同学就要在课堂上派出一名主持人,其他人为记录员、评委等对B、C、D等其他组的竞赛情况进行记录。最终由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各组成绩确定出最佳小组。在课堂上由每组成员主持自己负责的部分,如A组负责的是古代饮食文化常识,那么A组同学就要在课堂上派出一名主持人,其他人为记录员、评委等对B、C、D等其他组的竞赛情况进行记录。最终由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各组成绩确定出最佳小组。
三、加入核心素养教学的注意事项
3.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核心素养的应用,我们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个人能力能到成长,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参与感,只有获得了参与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不少教师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习惯了自己主导课堂,哪怕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也只是教师负责各环节的制定,最后只讓学生参与最终一步,这样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既没有让学生得到锻炼,并且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3.2注重课堂评价机制
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可以对每个人课堂表现进行一定评价,给与适当的鼓励和夸赞,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增强荣誉感。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各组互相评议。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学习动力,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 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西南大学,2010.
[2]张平娟.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14):161.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综合实践 核心素养 教学应用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1学生积极性不高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由于社会观念、教育环境的影响,教学课堂主体更多倾向于任课教师,教学工作基本是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学生只是被动地接收,对于知识没有经过一个自己的思考和消化,对于知识的重难点也不是通过自己的学习挑选出的结果,而是由老师根据考纲规定得来的。这对学生来说并不能在语文学习的课堂上得到参与感,从而无法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定的打击。
1.2教学方法落后
由上述所说,学生没有学习热情的一部分因素在于教师教学手段的错误。当前一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依然采用老套、过时的教学手段,不重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于学生在学习当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只流于表面。更重要的是,小学语文涉及了很多基础语句结构的知识,对于这方面的教学,如果教师坚持用传统“灌输式”的方法,就会造成课堂沉闷、无聊的情况,让学生感到枯燥,失去对语文学科探索的兴趣。
二、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运用合作学习法
2.1.1以合作学习法进行课前预习。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内容是生字、词的教学,是自主学习字词句的重要时期,这时候,课前的预习工作犹为重要。现在传统的课前学习方式主要是查字典、问家长,学习的主动权不在学生自己,对家长的一味依赖使预习环节效率低下,学生也没有积极性。如果采用合作学习方法,让学生分组对新课文进行预习,能够让学生在教师授课之前就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对于学习内容了解得更加清晰。比如:在《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进行角色分工预习法,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主人公让学生分工扮演,每个学生要对自己负责的部分进行充分的朗读和预习,最终将每个人负责的部分进行整合,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并且在过程当中增强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
2.1.2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方式多样,小组讨论、小组答疑、小组研习等都可以。教师在课堂上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看法进行交流和汇总。对其他小组的答案有不同意见时,也可以提出意见,充分表达。比如,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注意说话的语气》一课,教室可以设置问题:生活日常对话中有哪些不同语气?不同的语气有什么代表含义?用此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重难点理解,把握课文深层含义,也减小了教师跟学生交流过程中的困难,易于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学习。
2.2开展相关语文实践活动
核心素养的应用离不开课堂综合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对语文学习的理解更加深刻,增加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考察和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开展以中华古代文化常识为专题的知识竞赛。将参与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不同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比如A组负责古代饮食文化常识题目的选择,B组负责古代服饰文化常识的选择,以不同内容的工作区别各组,让每组学生感到自身工作的独特性和无法替代性,增强学生责任感。最终将由教师进行汇总和整理,开设"知识竞赛"实践课程。具体活动过程可以在课堂上由每组成员主持自己负责的部分,如A组负责的是古代饮食文化常识,那么A组同学就要在课堂上派出一名主持人,其他人为记录员、评委等对B、C、D等其他组的竞赛情况进行记录。最终由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各组成绩确定出最佳小组。在课堂上由每组成员主持自己负责的部分,如A组负责的是古代饮食文化常识,那么A组同学就要在课堂上派出一名主持人,其他人为记录员、评委等对B、C、D等其他组的竞赛情况进行记录。最终由教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根据各组成绩确定出最佳小组。
三、加入核心素养教学的注意事项
3.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语文教学中加入核心素养的应用,我们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个人能力能到成长,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参与感,只有获得了参与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给学生带来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不少教师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限制,习惯了自己主导课堂,哪怕在开展实践活动时也只是教师负责各环节的制定,最后只讓学生参与最终一步,这样的实践活动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既没有让学生得到锻炼,并且耗费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3.2注重课堂评价机制
在小学课堂的教学上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心智发育特点,可以对每个人课堂表现进行一定评价,给与适当的鼓励和夸赞,更能调动学生的热情,增强荣誉感。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各组互相评议。这样能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收获学习动力,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勇. 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西南大学,2010.
[2]张平娟.浅析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5(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