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营造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唤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调动自身的学习潜能进行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人。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1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和体会: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形成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几乎看不到学生亲身实践探究活动。当前,迅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
1有趣导入,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增强学生认识系统,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1看图导入法:
板书课题,不急于入文,而是出示画图,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出来,引向图画。例如:教《斑羚飞渡》时将画图展示。在同学们看图正旺,兴趣正浓的基础上,导入课文:画图中的动物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将学生的兴趣又通过问号由图画移入正文。书本上有插图的课文,有教学挂图的课文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图片,均可用这样的导入法。
1.2实物导入法:
例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将农家养的红雀带进课堂,学生一见到实物,兴趣大增,有的甚至站起来,近前观看触摸。这样,以物起兴,以物引题,在板书课题,这种导入法具有直观性 ,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看物说话的训练。
1.3教学朱自清的《春》欣赏歌曲《春天在哪儿》在轻松愉快氛围导入正文。
导入有趣味,不仅引人入胜可激发听课情绪,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留给学生时空,使学生合作探讨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是潜在的。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并把这一思考大胆的公诸于众。这样,另一些人也可在他人的新思维中得到启迪。闪现自己的灵感,如讲《三峡》时:三峡的风光是那么的壮丽美好、神奇美妙。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因为旧社会的未经整治、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大,无情的洪水不知吞没了多少船只与生命。每当夏水襄陵,沿朔阻绝,一旦王命急宣,也得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条船线上,当那凄惨的袁鸣,总是很自然的引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因而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如教《斑羚飞渡》时,让学生谈谈最让他动心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讨:
2.1在动物世界中,一个种群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对付天敌,他们能相互救助,有着神奇的本领。人类要有极高的精神境界才能表现出来的英雄行为,在动物身上竟然是一种本能,这实在是令人惊叹。
2.2人生旅途犹如斑羚的旅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意外、波折,我们不因因此而沮丧。相反,我们应该感激这些以外的波折,它是一块试金石,使出了我们的胆量,考验了我们的勇气,增长了我们的才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人生将因此而精彩。
2.3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大海,我们才会永不干涸。
2.4团结就是力量。通过思考、交流、研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养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其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教学中以身示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的方法。
3.1指导朗读。
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叙事叙情"的课文有各种各样的语调,均含有一定的感情,在指导学生时,读出不同语调来把课文中的感情渲染出来,使学生感受美。
(2).读出心里停顿和心理重音。通过恰当的停顿,把句子不同的感情加以区别。通过重读句子中感情色彩浓厚的词,使学生在"美读"中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感受作者塑造的形象美。
(3) .范读:朗读教学中需要范读,教师在语音、姿态、情感、意境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它是帮助学生逐步获得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着重让学生去模仿,在模仿中进一步获取语感。学会运用表达技巧,还可以配乐范读。从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从先生"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些语言行为为动情点,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感情,使作者与学生心灵发生共振共鸣。
3.2指导背诵:
背诵要有明确的记忆目标,才能增加背诵记忆的效果。要是背诵记忆效果好,掌握些常用的具体的背诵方法。不管采取什么背诵方法,都应注意这样一条原则:背诵记忆不只是动口,还应该调动人体的各种器官的全面投入。背诵时,可以用眼看、嘴念、脑想,手势比划描摹、抄录誊写,这是增强背诵记忆的有效手段。背诵还应该复习巩固,复习时记忆之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爱唱的特点,把所要背诵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歌曲唱一唱,效果良好,歌词的曲调不变,只是用诗词代替歌词。这样,快乐的唱歌,轻松的背诵。
3.3学会积累:
积累语言的途径是让学生建立笔记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1)、记录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甚至是整片的优美短文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2)、文章剪贴。(3)、指导学生平时扑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生动的语言。
3.4注重运用:
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陶冶美好的情操。(1)、直接引用。如名言、古诗之类,在作文,口述是原文照录。(2)、灵活运用,即引用的事例不抄录原文,经过内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里。(3)、与课文有直接联系的知识,如与作者有关的诗歌等,在学习课文时加以引用。如教学《春》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想象春天的活泼可爱后,让他们在课外广泛搜集古诗词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春水的描写课堂上在把这些诗句与课文精彩的描写对照着读,比如写春雨,学生找出"天街小雨润如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多少楼台烟雨中"等诗句。学生读的意趣盎然,如醉如痴。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改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发展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0116-0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何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和体会: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以分析、讲解为主要方式,形成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几乎看不到学生亲身实践探究活动。当前,迅速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究性学习。教师根据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
1有趣导入,使学生乐学
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的理解和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增强学生认识系统,拓展思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1看图导入法:
板书课题,不急于入文,而是出示画图,把学生的兴趣召唤出来,引向图画。例如:教《斑羚飞渡》时将画图展示。在同学们看图正旺,兴趣正浓的基础上,导入课文:画图中的动物在干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将学生的兴趣又通过问号由图画移入正文。书本上有插图的课文,有教学挂图的课文也可以从网上下载图片,均可用这样的导入法。
1.2实物导入法:
例如:教学《珍珠鸟》一课时将农家养的红雀带进课堂,学生一见到实物,兴趣大增,有的甚至站起来,近前观看触摸。这样,以物起兴,以物引题,在板书课题,这种导入法具有直观性 ,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和看物说话的训练。
1.3教学朱自清的《春》欣赏歌曲《春天在哪儿》在轻松愉快氛围导入正文。
导入有趣味,不仅引人入胜可激发听课情绪,甚至对这堂课的成功,乃至整个语文教学效果,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2留给学生时空,使学生合作探讨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是强烈的,学生主动发展是潜在的。这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求教师树立强烈的学生意识。把学习的权利和探索的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并把这一思考大胆的公诸于众。这样,另一些人也可在他人的新思维中得到启迪。闪现自己的灵感,如讲《三峡》时:三峡的风光是那么的壮丽美好、神奇美妙。但当时三峡两岸的劳动人民为什么那么愁苦哀怨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因为旧社会的未经整治、水流急、河滩险、暗礁多、江湾大,无情的洪水不知吞没了多少船只与生命。每当夏水襄陵,沿朔阻绝,一旦王命急宣,也得舍命冒险而下:千百年来,数不清的船工因劳累、饥饿而惨死在这条船线上,当那凄惨的袁鸣,总是很自然的引起人们对死者的追忆,因而眼泪止不住往下流。如教《斑羚飞渡》时,让学生谈谈最让他动心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讨:
2.1在动物世界中,一个种群为了生存、发展,必须对付天敌,他们能相互救助,有着神奇的本领。人类要有极高的精神境界才能表现出来的英雄行为,在动物身上竟然是一种本能,这实在是令人惊叹。
2.2人生旅途犹如斑羚的旅途,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意外、波折,我们不因因此而沮丧。相反,我们应该感激这些以外的波折,它是一块试金石,使出了我们的胆量,考验了我们的勇气,增长了我们的才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人生将因此而精彩。
2.3在集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滴水,只有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大海,我们才会永不干涸。
2.4团结就是力量。通过思考、交流、研讨、在研学中获取知识,同时养成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渗透学法指导,使学生善学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其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教学中以身示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的方法。
3.1指导朗读。
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1)."叙事叙情"的课文有各种各样的语调,均含有一定的感情,在指导学生时,读出不同语调来把课文中的感情渲染出来,使学生感受美。
(2).读出心里停顿和心理重音。通过恰当的停顿,把句子不同的感情加以区别。通过重读句子中感情色彩浓厚的词,使学生在"美读"中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感情,感受作者塑造的形象美。
(3) .范读:朗读教学中需要范读,教师在语音、姿态、情感、意境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做出示范,它是帮助学生逐步获得语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着重让学生去模仿,在模仿中进一步获取语感。学会运用表达技巧,还可以配乐范读。从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从先生"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使出全身的力量写"法兰西万岁"这些语言行为为动情点,来打动学生,激发学生感情,使作者与学生心灵发生共振共鸣。
3.2指导背诵:
背诵要有明确的记忆目标,才能增加背诵记忆的效果。要是背诵记忆效果好,掌握些常用的具体的背诵方法。不管采取什么背诵方法,都应注意这样一条原则:背诵记忆不只是动口,还应该调动人体的各种器官的全面投入。背诵时,可以用眼看、嘴念、脑想,手势比划描摹、抄录誊写,这是增强背诵记忆的有效手段。背诵还应该复习巩固,复习时记忆之母。此外,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抓住中学生喜欢流行歌曲、爱唱的特点,把所要背诵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歌曲唱一唱,效果良好,歌词的曲调不变,只是用诗词代替歌词。这样,快乐的唱歌,轻松的背诵。
3.3学会积累:
积累语言的途径是让学生建立笔记本,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1)、记录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甚至是整片的优美短文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2)、文章剪贴。(3)、指导学生平时扑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生动的语言。
3.4注重运用:
积累的目的,就在于运用,在于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陶冶美好的情操。(1)、直接引用。如名言、古诗之类,在作文,口述是原文照录。(2)、灵活运用,即引用的事例不抄录原文,经过内化,变成自己的话,用在作文里。(3)、与课文有直接联系的知识,如与作者有关的诗歌等,在学习课文时加以引用。如教学《春》时在指导学生朗读,想象春天的活泼可爱后,让他们在课外广泛搜集古诗词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春水的描写课堂上在把这些诗句与课文精彩的描写对照着读,比如写春雨,学生找出"天街小雨润如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明时节雨纷纷"、"多少楼台烟雨中"等诗句。学生读的意趣盎然,如醉如痴。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改变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就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