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怕写的也是作文。因此,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对症下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力求写实
有的学生作文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有的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写了半天还是寥寥几笔。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归根到底,这是由于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没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自然就写不好了。我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教科书的例文,每一篇的例文都是文字优美、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作者都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要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词汇积累极少,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后,作文时,就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滔滔不竭。
三、先模仿,后创新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但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切勿抄袭代替。
四、先说后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肯定,少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批改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太理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为自己不是写作的好材料,从而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以后,这些学生就会“望作文而止步”了。
六、多写片段,多写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鼓励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平时多练笔,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提高写作的水平。
七、鼓励创作,相互交流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宣读或展出,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能带给自己满足感、成功感,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410145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维汉小学)
一、做生活的有心人,细心观察,力求写实
有的学生作文写作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有的拿起笔来不知写什么,写了半天还是寥寥几笔。如何改变这些现象呢?归根到底,这是由于学生平时积累少,没有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没话可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自然就写不好了。我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语文教科书的例文,每一篇的例文都是文字优美、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有很强的感染力,而作者都是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了。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的、最能打动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要让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真正的创作源泉。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词汇积累极少,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当学生有了丰富的语言储备后,作文时,就能随心所欲地表达,滔滔不竭。
三、先模仿,后创新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但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好文风,切勿抄袭代替。
四、先说后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肯定,少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在作文批改中,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太理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是把学生作文评得一无是处,则不仅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而且打击了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为自己不是写作的好材料,从而丧失写作的兴趣与信心,以后,这些学生就会“望作文而止步”了。
六、多写片段,多写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我鼓励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平时多练笔,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学生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提高写作的水平。
七、鼓励创作,相互交流
俗话说:“乐此不疲。”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认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宣读或展出,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能带给自己满足感、成功感,大大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单位:410145湖南省长沙县高桥镇维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