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分析成都市郫县红光镇安置小区社区体育发展的基本现状,及影响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参考的解决方案。对安置区群众运动健身提供建议。
关键词:安置小区 社区体育 红光镇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43-01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形成大量搬迁家庭,而在政府的安排下住入安置房,其次像在5.12大地震以及一些大型自然灾害而形成国家政府统一安置受灾人民,而形成的安置区逐渐增多,这些群众的身体健康、休闲娱乐等,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令人担忧。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休闲体育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运动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需要。
1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的现状
1.1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的组织及开展状况
目前,红光镇安置区体育以街道社区体育活动以及广场体育模式为主,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锻炼。太极、足球、篮球、排球、跑步、游泳、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健身人群中较为流行。
近年来,成都市社区体育开展得丰富多彩。仅去年一年来,成都市各区普遍开展了各种业余比赛。网球、太极拳、乒乓球、三人篮球赛等多种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前来参与,规模盛大,对成都市安置区体育的开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根据对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场地使用的调查表明,安置区体育的开展主要来自于辖区单位的体育场地。另外一些来自于空地、广场、公园以及社区内公共体育设施,红光镇内的公园和广场均存在体育健身活动群体。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经费来自于三个渠道:一是街道拨款,主要集中于在街道健身活动站进行的一些小型活动;二是辖区单位集资、赞助,主要针对一些固定群众内进行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三是健身活动参与者共同集资。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来,红光镇镇政府针对体育设施场馆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矛盾,政府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近年来红光镇安置区体育经费除政府拨款外,出现了各种社会集资,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
1.2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安置区的居民收入过低,导致相当一部分经济压力大的人无暇顾及体育健身。这是阻碍目前红光镇安置区体育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另外,尽管成都拥有一定的体育场馆设施基础。但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多造成了体育场馆数量的严重不足,场馆设施的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人渴望科学的有效的达到健身的目的。这已成为成都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最大弊端。再有,成都市社区体育虽然各层组织管理机构均在行使其职能,但受旧体制的影响不能十分有效的进行沟通和配合。因此缺少一个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是制约成都市社区体育发展的诟病。
2 红光镇安置区社区体育发展的环境
红光镇安置区有的配套设施很齐全,健身器械,运动的场地等。有的因不会用或者用的人少,而闲置在那里,有的则因年久失修,而不能用。
红光镇周边有许多三所高校,分别是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和成都技师学院。这些高校拥有丰富的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内的体育设施,将校外社区纳入高校体育运行范围,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 红光镇安置区的发展规模
红光镇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距省会成都市区仅13km。成灌高速公路、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317国道穿越全境,交通便捷,是毛主席1958年亲临视察过的地方,具有光荣的历史。红光镇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人民富足,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工业小城镇。镇域人口约6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置区居民现在占红光总人口的1/6。安置区体育作为社会一项公共事业,它与农民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4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4.1 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情况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红光镇周围的三所高校拥有十分充足的体育资源。如果将这些高校部分体育资源向学校外面的安置区开放,改变学校的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扩大消费人群,不仅可以解决安置区的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取得双赢。我们还可以依靠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健身人群进行指导练习,不仅能保护好器材,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引用内地上海建立“学区体育”的经验,积极開展社区体育活动,在互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以求共同发展。
4.2 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依法治体
政府要依照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和管治乡镇社区体育,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体育健身,使体育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3 增加经费投入
进一步把安置区内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逐步改善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公共学校的体育场馆全面开放,有计划的逐步解决和发展体育硬件设施,满足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物质条件,对现有的体育资源,予以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全名健身经费筹资集资体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
4.4 依靠科教进步增强人民体质
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一些新型体育器材,把体育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上来。体育事业关乎群众的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我们体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于事关国民健康的群众体育工作必须当作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抓紧抓实。提高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体育部门必须把握机遇,及时投入人力物力,力求站主导体育市场潮流。
4.5 转变管理职能,大力开发大众体育市场
在群众体育市场开发过程中,要制定政策,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让那些热心为群众体育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获得应得的经济利益。
4.6 加大体育指导的作用
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可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应根据当地条件安排场地设施,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制定工作计划,从高校招收体育毕业生配备全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对安置区内的居民可以进行体育运动指导,教授运动技能。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和体育健身点及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并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由社区体育工作者按照各种条件的不同队社区居民进行分类教授,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特点的体育活动,充分提高居民的体育运动热情。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保证安置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安置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安置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置区体育也将成为我国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杭蜀.谈住宅小区的健身器材[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4):68~69.
[2] 苟清华,刘建中.四川大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
关键词:安置小区 社区体育 红光镇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b)-0243-01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的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形成大量搬迁家庭,而在政府的安排下住入安置房,其次像在5.12大地震以及一些大型自然灾害而形成国家政府统一安置受灾人民,而形成的安置区逐渐增多,这些群众的身体健康、休闲娱乐等,在许多因素的影响下令人担忧。社会竞争的加剧使得休闲体育成为人们缓冲压力、调节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体育运动成为人们心理上的一种内在需要。
1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的现状
1.1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的组织及开展状况
目前,红光镇安置区体育以街道社区体育活动以及广场体育模式为主,活动形式主要有日常性锻炼。太极、足球、篮球、排球、跑步、游泳、等传统的体育项目在健身人群中较为流行。
近年来,成都市社区体育开展得丰富多彩。仅去年一年来,成都市各区普遍开展了各种业余比赛。网球、太极拳、乒乓球、三人篮球赛等多种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些比赛不仅参与人数多,而且还吸引了全国各地体育爱好者前来参与,规模盛大,对成都市安置区体育的开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根据对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场地使用的调查表明,安置区体育的开展主要来自于辖区单位的体育场地。另外一些来自于空地、广场、公园以及社区内公共体育设施,红光镇内的公园和广场均存在体育健身活动群体。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经费来自于三个渠道:一是街道拨款,主要集中于在街道健身活动站进行的一些小型活动;二是辖区单位集资、赞助,主要针对一些固定群众内进行的体育活动和比赛;三是健身活动参与者共同集资。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以来,红光镇镇政府针对体育设施场馆不足,不能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矛盾,政府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近年来红光镇安置区体育经费除政府拨款外,出现了各种社会集资,经费来源多元化的格局。
1.2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安置区的居民收入过低,导致相当一部分经济压力大的人无暇顾及体育健身。这是阻碍目前红光镇安置区体育进一步发展的首要问题。另外,尽管成都拥有一定的体育场馆设施基础。但体育人口的不断增多造成了体育场馆数量的严重不足,场馆设施的陈旧不能满足现代人渴望科学的有效的达到健身的目的。这已成为成都市社区体育发展的最大弊端。再有,成都市社区体育虽然各层组织管理机构均在行使其职能,但受旧体制的影响不能十分有效的进行沟通和配合。因此缺少一个完善的组织管理系统是制约成都市社区体育发展的诟病。
2 红光镇安置区社区体育发展的环境
红光镇安置区有的配套设施很齐全,健身器械,运动的场地等。有的因不会用或者用的人少,而闲置在那里,有的则因年久失修,而不能用。
红光镇周边有许多三所高校,分别是西华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和成都技师学院。这些高校拥有丰富的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等体育设施。如何充分利用高校内的体育设施,将校外社区纳入高校体育运行范围,最大限度的实现资源合理利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3 红光镇安置区的发展规模
红光镇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距省会成都市区仅13km。成灌高速公路、成都市绕城高速公路、317国道穿越全境,交通便捷,是毛主席1958年亲临视察过的地方,具有光荣的历史。红光镇经济发达,市场繁荣、人民富足,是一座新兴的现代工业小城镇。镇域人口约6万,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置区居民现在占红光总人口的1/6。安置区体育作为社会一项公共事业,它与农民的体质状况和健康水平息息相关。
4 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4.1 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的情况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
红光镇周围的三所高校拥有十分充足的体育资源。如果将这些高校部分体育资源向学校外面的安置区开放,改变学校的体育设施的管理模式,扩大消费人群,不仅可以解决安置区的体育设施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取得双赢。我们还可以依靠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健身人群进行指导练习,不仅能保护好器材,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引用内地上海建立“学区体育”的经验,积极開展社区体育活动,在互补的基础上相互支持,以求共同发展。
4.2 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依法治体
政府要依照体育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和管治乡镇社区体育,积极引导和组织农民参与体育健身,使体育成为农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3 增加经费投入
进一步把安置区内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逐步改善社区体育设施不足的现状。公共学校的体育场馆全面开放,有计划的逐步解决和发展体育硬件设施,满足社区体育发展需要的物质条件,对现有的体育资源,予以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逐步建立政府、社会、单位和个人等多元化的全名健身经费筹资集资体制,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
4.4 依靠科教进步增强人民体质
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一些新型体育器材,把体育工作的重点真正转移到增强人民体质上来。体育事业关乎群众的事业,广泛开展群众参与的体育活动,是我们体育工作的重点。因此,对于事关国民健康的群众体育工作必须当作体育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抓紧抓实。提高群众体育的发展水平。体育部门必须把握机遇,及时投入人力物力,力求站主导体育市场潮流。
4.5 转变管理职能,大力开发大众体育市场
在群众体育市场开发过程中,要制定政策,按照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让那些热心为群众体育服务的单位和个人获得应得的经济利益。
4.6 加大体育指导的作用
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可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体育健身点应根据当地条件安排场地设施,由专门人员进行管理制定工作计划,从高校招收体育毕业生配备全职或兼职工作人员,对安置区内的居民可以进行体育运动指导,教授运动技能。体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体育指导站和体育健身点及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管理,并为其开展工作创造条件。由社区体育工作者按照各种条件的不同队社区居民进行分类教授,地区的不同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开展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等特点的体育活动,充分提高居民的体育运动热情。
5 结语
本文分析了红光镇安置区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如何保证安置区体育的健康发展以及安置区体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和建议。安置区作为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安置区体育也将成为我国全民健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杭蜀.谈住宅小区的健身器材[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4(4):68~69.
[2] 苟清华,刘建中.四川大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