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的冲突与融合

来源 :科技创新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凡达》的神话使得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之间的关系再次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焦点,数字技术正逐渐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要素之一,然而传统电影美学仍在以灵魂的身份支撑着电影的艺术价值。要艺术美感还是形式体验,数字技术与电影艺术在未来电影银幕中的戏份将如何演变?本文欲以影片《阿凡达》为讨论中心,从技术发展的角度切入电影艺术中技术理性与艺术美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数字媒体的发展与应用对传统电影艺术美学观念的推动与颠覆。
  关键词:数字技术电影艺术《阿凡达》
  中图分类号:J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9(a)-0251-02
  
  引言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2010年年初上映的《阿凡达》无疑缔造了电影史上的神话。技术上的大放异彩、投入上的史无前例、票房上的硕果累累,排行榜名次的居高不下,足以让当年凭借《泰坦尼克号》摘取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卡梅隆志得意满。遗憾的是,无与伦比的精湛画面并没有促使《阿凡达》在第8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续写辉煌,只获得了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三项视觉技术类大奖,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败给了颇有些沉闷的《拆弹部队》。这种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结果,就像是电影帝国的主宰者,再一次重申了电影的本质并不仅仅存在于商业化的票房与技术,而是源于现实的艺术品质。
  事实上,视觉技术败给现实主题并不是奥斯卡史上的第一次,而此次奖项确立的结果,也使得电影理论中的技术与艺术之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制作、传播中被广泛运用,一方面为电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可能,同时也给电影艺术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究竟该如何对待技术真实与艺术美感之间的关系,这值得深思。
  
  1 电影艺术中的技术模仿与现实真实
  人类历史的进化与技术的更新发展始终密不可分。1450年,古登堡发明铅字印刷技术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直至1639年印刷媒体在美洲出现,经历了将近两百年的历程。但在过去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人类却见证了电话、电视、卫星、计算机、互联网、手机电视等诸多技术的出现。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不仅通过改变传播与接收的方式,重新塑造着人类的生活空间,也通过改变艺术创作与接受的方式,影响着艺术的本体和人类的审美方式。
  1.1 传统电影的美学体验
  电影作为以视听语言为基础的艺术门类,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与技术捆绑在一起,甚至可以说,电影最早即是以技术的身份出现。按照克拉考尔的说法,“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延伸,因而也跟照相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他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1]这一点揭示了电影与技术的不解之缘——也正是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艺术才能够在人物造型、画面选取、音响制造等多方面实现视觉与听觉的艺术呈现——同时也突出了电影是对现实生活重现的本质。
  因此,从电影、技术、现实生活三者关系来看,电影中所有技术的应用都是建立在对现实模仿的基础上,正如北京大学彭吉象先生所言:“每当电影从科学技术发展中获得一种新的手段时,往往都是先成为一种逼真反映现实的技术手段,然后才逐步发展成体现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艺术手段”。[2]也就是说,技术在电影中的角色定位为“形式”,它的根本作用,就在于能够成为现实世界与画面表现之间的转化器,將生动的现实生活以一种影像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技术将生活真实场景转化为画面符号,形成了一套象征系统,观影者在感受技术带来的形式美感之后需要打破这种虚拟回归现实,体味影像传达的主题与思想内涵。安德烈·巴赞也强调指出:“电影这个概念与完整无缺地再现现实是等同的,他们所想象的就是再现一个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的幻景。”[3]“电影本质上是大自然的剧作,没有开放的空间结构也就不可能有电影,因为电影不是嵌入世界之中,而是替代这个世界。”[3]
  可以说,传统电影美学的最终落脚点是在技术为之服务的符合生活逻辑的叙事中,传统电影也正是凭借精巧的叙事将无数的观众聚集在活动的影像前,并在与观众的期待视野之间影响着观众的思维与观念,从而在无形之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能够在潜意识中影响甚至塑造观众的价值观,正如霍华德?劳逊的感叹,电影“是一种无比的社会力量,它给予千百万人以文化生活,并给他们解释生活,这种解释影响到他们的信仰、习惯和情绪状态。很多善于思想的人都认为电影足以(至少有可能)扩大人的眼界,刺激起创造的精神”。[4]也正因为电影本身具有的社会影响力,使得我们在评价一部电影的成就时,并不只停留在特技的运用和叙事结构的设计方面,更看重的是影片以一种什么样的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什么样的意义,即要实现技术创新、叙事策略和意义传达的三者合一。
  1.2 数字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与不断融合,为传统的艺术门类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尤其是推动广播、电视、电影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传播媒体
  因此,当数字技术出现并开始渗透到诸多艺术门类之中,影响并改变着这些艺术门类传统的创作方式与审美体验时,出现了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以电脑图形图像(computer graph)——业内人简称其为CG——为主要表现手段时,电影技术也同样迎来了新一轮的更新,我们立即从诸多影片中领略到了特效带给人的震撼。
  《终结者2》中人机合一的阿诺德·施瓦辛格,《泰坦尼克号》中豪华巨轮的复现与沉海,《侏罗纪公园》里恐龙的追逐奔跑,《魔戒三部曲》中的战争场面,种种令人难以置信的镜头足以让我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但在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制作的初级阶段时,依然是为了服务于影片剧情的需要。特效的出现与应用完全附着于故事情节,否则只是一堆毫无生命力的画面而已。比如在《泰坦尼克号》中,豪华巨轮的技术复原是为了给在影片结尾处的沉没做出铺垫,营造幸福与灾难的巨大反差,从而表达出无尽的遗憾感以唤起观众无尽的哀思与悲痛,最终实现人们对当年世界上最大海难的怀念。即便是在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成熟、所占比例逐渐提升的虚构式的影片中,特效依旧无法完全独立地构成一部影片。比如在灾难片《后天》、《海云台》、《2012》中,逼真的冰川与海啸营造出的世界末日图景,是为了显示出人类在生死抉择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种种人性色彩,并在深层次上传达人类必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以拯救地球、拯救自己的理念。但是,特效技术的逐渐精湛与使用的不断成熟,使得人们关注的重点已经开始从符合生活逻辑的叙事里隐含的意义呈现,逐渐转移到特效运用的视角效果上,甚至往往以特效的运用程度决定一部影片的好坏,而容忍叙事方面的漏洞与人物塑造方面的不足等。比如前不久上映的《变形金刚》以及《2012》,我们已经很难评判两部影片能够取得票房佳绩最终依靠的是特效还是叙事。
  
  2 数字技术的视觉快感与美学体悟
  从美学角度看,技术特效的频繁使用使得数字媒体时代的电影更多的是运用计算机通过数字技术合成的视觉魔幻。这不可避免的弱化了传统影视艺术的人文内涵,将美感体会停留在简单的感官刺激层面。传统电影贴近现实进而反思与体味精神的净化或升华让位于平面化的技术呈现与视觉观赏。
  2.1 数字技术的“形式美感”
  事实上,数字技术作为连接电影与现实的唯一形式,同样也具有美学意味。暂不讨论传统美学上的形式美感,即便是克莱夫·贝尔对“艺术是意味的形式”这一看似形式主义的论,也对挖掘“形式”本身的构成与组合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奠。贝尔强调,这种“形式”是指艺术品内的各个部分和质素构成的关系,这种“意味”则是一种极为特殊、难以言表的审美感情。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比如美国符号学家苏珊·朗格认为:“音乐的样式正是用纯粹的、精确的声音和寂靜组成的相同的形式。音乐是情感生活的音调摹写。”音乐作为一串流动的音响,如果说包含着一种意味的话,“这种意味是一种感觉的样式——生命自身的形式,就像生命被感觉和被直接了解那样”。但贝尔理论的最大缺陷是陷在循环论证中而不能自拔,即认为“有意味的形式”决定于能否引起不同于一般感受的“审美感情”(Aestheticemotion),而“审美感情”又来源于“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就说:“这一不失为有卓见的形式理论如果加以审美积淀论的界说和解释,就可脱出这个论证的恶性循环。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5]所以,美在形式而不仅是形式。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也不称其为美。
  具体到电影艺术本身,数字特效构成的电影形式尽管有大于内容之嫌,并还没有完全取代电影本身。毕竟,技术理性无法再现情感流露,CG虚拟人物可以在形象上做到栩栩如生,但在表情捕捉方面往往显得力不从心。1989年,卡梅隆执导影片《深渊》,对“水柱”的塑造算是模仿人类表情的首次尝试,但此后十年由于技术瓶颈,此领域基本处在空白区。2001年,影片《最终幻想》对脸部制作的欠缺再一次宣告表情捕捉的失败,直到2002年,彼得·杰克逊的《指环王2双塔》里格鲁姆的横空出世,才让所有人初步领略到技术捕捉人类表情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种种技术特效的震惊效果仍旧服务于人类的情感与生活,因此,电影美学观念只能说在数字媒体时代被大大改写,但还没有进入到颠覆重写的时代。
  2.2 《阿凡达》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颠覆
  影片《阿凡达》的出现,拉开了颠覆电影美学观念的序幕。从技术角度看,3D并不是卡梅隆的首创,但在《阿凡达》中,3D技术已经不是用来在关键时刻震撼观众的秘密武器,而是贯穿首尾,成为影片的根本精髓。从影片开始,红霞满天中飞行物沿着山崖飞翔俯冲,以速度的冲击感和红霞的静态美构成第一波震撼。到影片中人物塑造方面对细节的把握:幽蓝光线中的皮肤的质感,身材比例的协调性,再通过动作捕捉的技术——通过记录特型演员化妆后作出的各种想象式动作的数据,传入电脑——构成了整个特效镜头。尤为重要的是,卡梅隆重新定义了“表情捕捉”的技术手法,将捕捉到的真人演员的面部表情用电脑特技“贴”到纳美人的脸上,实现了真人演绎的影像与电脑动画效果的完美结合。直至接近影片结尾半个小时的“大决战”,将空战、陆战、阵地战、白刃战统统集合为一个整体的战斗场景集合,场面宏大却又能依靠镜头的转换交代人物的身份与彼此之间的关系,气势磅礴又不显得混乱,极富层次感,再加上一对一的角斗场面的穿插,足以让我们将这些想象中的人物与真实人类混同划一。一言以蔽之,《阿凡达》实现了CG的巅峰性突破。
  如果说《阿凡达》以前的影片只是将数字技术制作的场景特效提高到与叙事内容与意义阐释相平等的位置,那么《阿凡达》实际上已经以数字技术合成的视觉效果取代了故事内容。从辅助到平等再到取代,传统电影艺术的美学观念也正是在技术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下由改写走向重写。
  始终关注文化工业与技术媒介的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曾从符号学角度提出“仿像”的概念,指出生产让位于大众媒体的后现代社会,不存在场景的真实,屏幕、网络等媒介的飞速发展已经用虚构的技术真实取代文本意义上的现实真实。如果说柏拉图曾经划分的理念世界、现实世界、艺术世界三者间的关系影响了历经千年的传统美学,那么鲍德里亚反其道而用之的理念无疑在影片《阿凡达》中得到充分印证。数字成像技术的运用占据了整部影片的60%以上,视觉体验几乎完全取代叙事内容的思想传达,这种颠覆式的做法使得数字技术在电影中得到独立地位的同时,无疑也使得传统电影美学观念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奥斯卡评委将《阿凡达》的成绩完全限制在“视觉艺术”的范畴,或许是在坚持传统理念而不让步的表现,但可以预见的是,《阿凡达》之后的电影将越来越谋求技术精湛所带来的视觉体验,而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无疑将起到更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10月.自序.
  [2] 彭吉象.电影:银幕世界的魅力[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146页.
  [3] [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4月版,第16页.
  [4] [美]约翰·霍华德·劳逊.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M].中国电影出版社1978年版,第382页.
  [5] 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社会学院出版社,2001年3月版.
其他文献
摘 要:舒伯特一生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他善于通过歌声和钢琴伴奏去传递诗歌精神,将艺术歌曲升华到诗的音乐、音乐的诗的境界,旋律与歌词与钢琴交融为一个艺术的整体,把艺术歌曲推上了顶峰。歌曲《魔王》中的舒伯特对旋律、歌词和钢琴伴奏完美处理,将一些作曲技法在其他艺术歌曲中灵活运用,并运用这些手法使他的歌成为诗的音乐,音乐的诗。  关键词:浪漫主义旋律歌词均
期刊
摘 要:通过阐述地域性建筑的形成及特征,说明地域性建筑是人们适应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传承不同地区文化,经长期积淀而逐渐形成的;是不同地域人们从事生产、生活、适应自然环境及不同文化习俗的重要实物见证;地域性建筑多姿多彩具有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地域性建筑地域性文化地理环境适应融入  中图分类号: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a)-0250-01    1 地域性
期刊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青年学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希望。培养和造就敢于创新、乐于创造的青年学生,关键在于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本文以昆明冶金高等专学校为例,对“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形式、制度、体系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创新校园文化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专业建设是职业学校发展和教学内涵建设的核心,专业的设置要适应地方经济需要,通过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岗位能力,建立以工作过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打造具备教学业务能力的讲师、专业能力的工程师、就业指导师的“三师”型教师团队,培养“读懂图、会测量、能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  关键词:市场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三师读懂图、会测量、能管理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文
期刊
摘 要:通过城市开敞空间系统优化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是推动城市进入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阐述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和要求,城市开敞空间优化的必要性和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结合辽中县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解析其各个要素组成、优化,最后努力做到辽中县中心城区城市开敞空间的系统优化。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开敞空间优化辽中县中心城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
期刊
摘 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最大不同,就是要求其培养的目标应该具有独立、创新能力。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拓展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接近现实生产过程,来更好地完成其培养目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66-01     职业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也是就业教育,即为生产一线培养独立的劳动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后进生的转化技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技巧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196-01    所谓后进生一般是指品德方面后进或品行、学习均为后进的学生。后进生的表现往往与班级发展要求不相和谐,他们不但会影响一些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打击先进学生,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妨碍班级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
期刊
摘 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后,加强了对水利工程的基础建设,这也使得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如何在巨大的发展机遇中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作为影响企业工程成本的重要因素,工程造价管理是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持续盈利能力构建的关键。本文以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促进作用入手,着重论述了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水利工
期刊
摘 要: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首要的是以人的生命健康为本。职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是各项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安全是职工幸福的基石,是企业效益和长远发展的保障。  关键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安全  中图分类号:F2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c)-0233-01    安全生产关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乎职工群众的生命健康,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各级工会组织要
期刊
摘 要:拥有多渠道多客户资源的国内银行,应当尽快以客户需求为本,转变目前的盈利模式,提升非利息收入盈利能力。根据目前国内银行业的现状,本人提出了有关建立新型个金业务商业及盈利模式的一些粗浅看法。在现阶段,按照客户至上的原则,以客户为中心将个金业务的盈利模式分为两个条线,即横向的客户条线和纵向的产品条线,将客户条线与产品条线进行清晰的划分,明确他们各自不同的职责和相互之间的关联,采取差异化的营销措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