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完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要从拓宽资本来源渠道,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加速监管的市场化进程以及推进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元化。因此,需要加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的监督工作、丰富基金的品种、强化基金管理公司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证券投资基金监管等方面来应对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多元化;金融结构调整;投资基金监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20-01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现状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市场中坚”地位已经确立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过多年多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集合资产管理经验,基金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除股票市场之外,已经涉足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基金也呼之欲出。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市场进入了机构投资者时代,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市场的新生代力量,其管理能力和经验的沉淀和积累、管理资产的市场份额比重增大,以及其投资文化在市场中显示的“示范效应”,使得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基本确立了“市场中坚力量”的地位。
(二)倡导理性投资文化,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过去机构与散户之间的筹码竞争和筹码接力关系演变为机构之间的均衡博弈,信息的非对称性普遍存在于机构之间,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同机构的对应关系变得相对松散,经常会出现多家机构都同时看好一家公司的情况,从而任何一家机构都很难单独地影响某只股票的价格。这样的机构博弈市场特征促使基金为取得竞争的优势,更倾向于在公认的价值和价格评估体系下,最大地利用信息,以投资价值的标准,发现投资机会。这样的市场格局和基金的投资行为更有利于推动市场价值判断体系的形成,一旦形成主流投资理念,则建立了理性的投资文化。
(三)分流储蓄资金,促进金融结构调整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都初具规模,但是市场规范化程度、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都将制约资本的合理流动。改善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专业性、代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发挥着证券市场和社会资金的桥梁作用,应该能够承担分流储蓄,促动金融结构调整的历史性重任。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发展存在很大制约
1.我国基金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缺乏竞争性可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性。这个特征既代表了中国基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也可能是中国基金市场这些年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深层次市场原因,因为只有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市场,显然是一个“寡占”性的市场,在这种状况下的市场必然导致市场定价及游戏规则相对更有利于卖方。
2.目前国际上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都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设立的,而我国却是在严格的审批条件下设立的,目前仅审批设立了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对封闭式基金管理公司实行的准入限制就导致这些公司由于缺乏竞争很难自觉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态度管理基金资产,且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都是属国有制的大型证券公司,一个人用他人(国有)的钱去赚钱而不需要承担责任,这就是违规事件频繁发生的根源。
3.投资者无从分析哪些基金更适宜长期投资,往往只好等到年终报表出台时仅凭业绩一项来考核基金的水平。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会促使基金只注重年终业绩水平。为了年终业绩不惜违规违法操作,甚至制造账面上的虚假盈利。其实,对于基金的评价应该是方方面面的综合评价,那些操作过程、操作理念属于长期稳健型且运营业绩优良的基金才有真正的投资价值,投资者才能同这样的基金一起共享收益。而我国恰恰缺少一套像这样对基金进行全面考核的评价体系。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隐患
1.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三个缺乏”:(1)缺乏合理的净值估算系统。(2)缺乏风险度量的措施。(3)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保障会计记录的真实、有效。
2.监察体系不够完善。(1)监察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2)缺乏职业道德教育。(3)忽视对监察人员的监察。(4)外部监察不到位。
三、解决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的监督工作
1.建立競争性的基金托管人市场。我国目前基金托管人选择范围过于狭窄,准入门槛太高,可以考虑放松对基金托管人的资本金要求,让更多的银行、投资信托公司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也具有获得托管人资格的机会。
2.加强政府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组织对基金托管人的监督作用。法律应该规定基金管理人违规操作时,基金托管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并使其在新的基金托管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基金托管人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不会甘冒失去未来托管费收入的危险。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只对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并不代表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因此,在我国尚没有公司型基金的情况下,必须对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变革。
4.建立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机制。我国大众的投资理财意识还比较薄弱, 对证券投资基金缺乏全面认识和认同度。因此, 建立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机制, 发挥评价机制对基金运作的约束和基金投资者的引导作用, 将是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证券投资基金监管
1.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使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信托人、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明确市场运行规则,从而逐步摆脱过去过分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逐步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2.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涵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涉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多个领域,因此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要接受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多头监管。我国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造成监管权限分散,各监管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监管效果不理想,与世界目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不相符,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基金监管部门,强化基金监管,从而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鸿儒.中国基金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0(3):28-30
[2]孙绍柏.浅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J].货币与资本.2010(4):96-97
[3]巴曙松,陈华良,王超.2008年中国基金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4]贺显南,吉娴.我国契约型基金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
【关键词】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多元化;金融结构调整;投资基金监管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20-01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运作现状
(一)我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市场中坚”地位已经确立
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经过多年多突飞猛进的发展历程,管理规模不断扩大,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集合资产管理经验,基金品种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与此同时,证券投资基金除股票市场之外,已经涉足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基金也呼之欲出。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几年的调整,市场进入了机构投资者时代,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已经成为市场的新生代力量,其管理能力和经验的沉淀和积累、管理资产的市场份额比重增大,以及其投资文化在市场中显示的“示范效应”,使得证券投资基金已经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基本确立了“市场中坚力量”的地位。
(二)倡导理性投资文化,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过去机构与散户之间的筹码竞争和筹码接力关系演变为机构之间的均衡博弈,信息的非对称性普遍存在于机构之间,更为重要的是,上市公司同机构的对应关系变得相对松散,经常会出现多家机构都同时看好一家公司的情况,从而任何一家机构都很难单独地影响某只股票的价格。这样的机构博弈市场特征促使基金为取得竞争的优势,更倾向于在公认的价值和价格评估体系下,最大地利用信息,以投资价值的标准,发现投资机会。这样的市场格局和基金的投资行为更有利于推动市场价值判断体系的形成,一旦形成主流投资理念,则建立了理性的投资文化。
(三)分流储蓄资金,促进金融结构调整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都初具规模,但是市场规范化程度、制度建设的相对落后都将制约资本的合理流动。改善这样的状况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但证券投资基金作为专业性、代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发挥着证券市场和社会资金的桥梁作用,应该能够承担分流储蓄,促动金融结构调整的历史性重任。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所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市场环境对证券投资基金投资发展存在很大制约
1.我国基金市场发展了这么多年,缺乏竞争性可能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特性。这个特征既代表了中国基金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也可能是中国基金市场这些年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的深层次市场原因,因为只有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市场,显然是一个“寡占”性的市场,在这种状况下的市场必然导致市场定价及游戏规则相对更有利于卖方。
2.目前国际上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都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设立的,而我国却是在严格的审批条件下设立的,目前仅审批设立了十几家基金管理公司。对封闭式基金管理公司实行的准入限制就导致这些公司由于缺乏竞争很难自觉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态度管理基金资产,且基金管理公司的发起人都是属国有制的大型证券公司,一个人用他人(国有)的钱去赚钱而不需要承担责任,这就是违规事件频繁发生的根源。
3.投资者无从分析哪些基金更适宜长期投资,往往只好等到年终报表出台时仅凭业绩一项来考核基金的水平。这种现象反过来又会促使基金只注重年终业绩水平。为了年终业绩不惜违规违法操作,甚至制造账面上的虚假盈利。其实,对于基金的评价应该是方方面面的综合评价,那些操作过程、操作理念属于长期稳健型且运营业绩优良的基金才有真正的投资价值,投资者才能同这样的基金一起共享收益。而我国恰恰缺少一套像这样对基金进行全面考核的评价体系。
(二)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存在隐患
1.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三个缺乏”:(1)缺乏合理的净值估算系统。(2)缺乏风险度量的措施。(3)缺乏健全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保障会计记录的真实、有效。
2.监察体系不够完善。(1)监察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2)缺乏职业道德教育。(3)忽视对监察人员的监察。(4)外部监察不到位。
三、解决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人的监督工作
1.建立競争性的基金托管人市场。我国目前基金托管人选择范围过于狭窄,准入门槛太高,可以考虑放松对基金托管人的资本金要求,让更多的银行、投资信托公司以及其他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也具有获得托管人资格的机会。
2.加强政府监管部门或行业自律组织对基金托管人的监督作用。法律应该规定基金管理人违规操作时,基金托管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并使其在新的基金托管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使基金托管人从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不会甘冒失去未来托管费收入的危险。
3.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的独立董事只对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并不代表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因此,在我国尚没有公司型基金的情况下,必须对现行的独立董事制度进行变革。
4.建立证券投资基金的评价机制。我国大众的投资理财意识还比较薄弱, 对证券投资基金缺乏全面认识和认同度。因此, 建立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机制, 发挥评价机制对基金运作的约束和基金投资者的引导作用, 将是发展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完善证券投资基金法律法规体系强化证券投资基金监管
1.随着证券投资基金的不断发展,许多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乏而无法得以及时公正的处理,往往是由行政政策取而代之,而行政政策的透明度和持续性通常很难得以保证,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证券市场的良性发展。因此,建立健全以《投资基金法》为核心的基金法律制度体系,使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基金信托人、基金管理人的地位和相互关系通过法律的形式得以确立,明确市场运行规则,从而逐步摆脱过去过分依赖行政指令的发展轨道,逐步实现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2.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涵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公司、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涉及股票市场、债券市场、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票据市场等多个领域,因此投资基金在运作过程中要接受证监会、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多头监管。我国这种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造成监管权限分散,各监管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统一,监管效果不理想,与世界目前混业经营的趋势也不相符,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统一、有效的基金监管部门,强化基金监管,从而促进我国基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鸿儒.中国基金业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及其面临的挑战[J].经济研究参考2010(3):28-30
[2]孙绍柏.浅议我国证券投资基金业风险管理[J].货币与资本.2010(4):96-97
[3]巴曙松,陈华良,王超.2008年中国基金与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R].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4]贺显南,吉娴.我国契约型基金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