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尔顿制是二十世纪初的创造的一种经典教学组织形式,特点是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激发受教育者的个人潜能,十分适应美国的精英教育模式。但是由于过分强调个人的发展,忽略了班级授课制集体教育以及德育的重要作用,而且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教育的基本情况不适应,因此并没有在我国沿用和推广。然而随着我国中职教育的发展,师资力量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入,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发展和学情的变化要求我们教师要扬弃传统实训教学的弊端。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思路和优势,对当下的中职实训课堂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道尔顿制;课程改革;实训教学
一、 道尔顿制的优势和局限
道尔顿制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又称“契约式教育”,全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Dalton laboratory plan)。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道尔顿制充分尊重发挥了学生的特点,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但是这样需要大量的教师去完成这样形式的教学任务,教育的成本高于班级授课制,与我国近现代以来的国情不相符合。同时,道尔顿制极大地促进了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发展,但势必引起受教育者形成高度的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集体主义,谦让合作等道德方面的培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导致了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学习情绪和价值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严峻问题。那么这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忽略的和传统班级授课制对立的学制,能否给我们新的帮助和启示。我们能否扬弃两种制度的局限,从而开辟出一条新的适合当前中职学生实训课教学的新道路呢?
二、 中职学生实训课个体差异性日益显著
经过几年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教师生涯的摸索实验和观察,现今实训课堂模式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首先,学生在实践动手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远远超过理论课,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操作都是一目了然地,不像是理论课,只有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状况。在实训课堂上学生们之间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彼此间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既能让善于动手学生多练习,又能让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尽快跟上。另一方面学生及时的表现出水平的差异可能造成学生们造成不同的不良心态,如自满和自卑等。
其次,当今实训课的课堂组织策略,由于受到实训设备,教师数量,实训内容的制约,大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是在分组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前测和摸底,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均匀地把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传统班级授课制一刀切的思维去安排任务。
再者,我们需要选出每组较为优秀的学生做小组长,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了不同学生额外的任务。
最后,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不同的职业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后天动手能力的养成。比如农村学生的实践水平普遍高于城市学生,家长本身是汽修工人的学生实践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学生。这样复杂的情况导致了每一个人都会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如果说,理论课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优秀,良好,普通,后进的话。实训课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程度和标准。
三、 道尔顿制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融合
以笔者所教的汽车专业为例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把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纵向的把学生实训内容分配按实践任务四至六个教学任务。横向把学生分成两到四个组。
首先,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设备的数量,这样能够高效率,高效果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小组。教师在选择第一个教学任务的时候既要考虑知识的结构,又要兼顾一定的区分度,这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先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在教授实训课时通过设置组长的作用解决单独教授的问题。组长可以给组员演示实训内容,这样既交给了同学知识,又练习自己的技能和表达能力。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需要全面的掌控组长的“教学”情况,对组长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指正,对组长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而且要管理督促其他同学学习观看,并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新的組长,进而学习新的内容和任务。同时,根据学生进步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进度和难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学会,全面协调,统筹兼顾,让不同的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掌握新的知识。
最后要说明的是,此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分组还是分任务,都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前提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散神凝,不能在课堂管理上松懈,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四、 实施道尔顿制的必要条件和意义
道尔顿在我国当前的中职实训课堂教学中具有深刻的,行之有效的借鉴意义。然而,吸收融合这样的一种理念也需要一些重要的条件,同时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以为采取这样的一个教学理念,需要教师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尤其是跨专业,跨学科,或者是改专业的教师已经年纪大的教师,增添了工作压力。然而,作为当下的年轻教师,更应该以此为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工匠技能标准要求自己,这样既是教学的根本,又是成就自身价值的根本。
其次要求教师有着极高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心理素质是由专业技能和人的性格共同决定的,依托专业技能强大,游刃有余地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借鉴道尔顿学制的优点时,需要教师有着解决问题和驾驭课堂的自信。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深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因材施教,使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学习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借鉴道尔顿学制的优势,目的是更好的因材施教。同时要继承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根本。在当前的国情和学情下,班级授课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我们教学一线工作者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敢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尝试,谨慎论证,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和完善,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鹏飞.民国时期道尔顿制实验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安邦,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吉林市,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刘莲顺,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
关键词:道尔顿制;课程改革;实训教学
一、 道尔顿制的优势和局限
道尔顿制是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和方法。又称“契约式教育”,全称道尔顿实验室计划(Dalton laboratory plan)。由美国H.H.帕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所创行﹐因此得名。道尔顿制充分尊重发挥了学生的特点,考虑受教育者的个体差异性。但是这样需要大量的教师去完成这样形式的教学任务,教育的成本高于班级授课制,与我国近现代以来的国情不相符合。同时,道尔顿制极大地促进了个人的能力和性格发展,但势必引起受教育者形成高度的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集体主义,谦让合作等道德方面的培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导致了每一个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性格特点,思维模式,学习情绪和价值观。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产生了不可忽视严峻问题。那么这个一直以来被我们忽略的和传统班级授课制对立的学制,能否给我们新的帮助和启示。我们能否扬弃两种制度的局限,从而开辟出一条新的适合当前中职学生实训课教学的新道路呢?
二、 中职学生实训课个体差异性日益显著
经过几年中等职业学校实训课教师生涯的摸索实验和观察,现今实训课堂模式已经发生了悄然的变化。
首先,学生在实践动手方面的差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远远超过理论课,这是因为每一个人操作都是一目了然地,不像是理论课,只有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状况。在实训课堂上学生们之间也可以直观地看到彼此间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一方面,教师需要既能让善于动手学生多练习,又能让动手能力不足的学生尽快跟上。另一方面学生及时的表现出水平的差异可能造成学生们造成不同的不良心态,如自满和自卑等。
其次,当今实训课的课堂组织策略,由于受到实训设备,教师数量,实训内容的制约,大多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是在分组的时候,首先要进行前测和摸底,根据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均匀地把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传统班级授课制一刀切的思维去安排任务。
再者,我们需要选出每组较为优秀的学生做小组长,就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了不同学生额外的任务。
最后,不同的知识基础,不同的家庭背景,父母不同的职业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后天动手能力的养成。比如农村学生的实践水平普遍高于城市学生,家长本身是汽修工人的学生实践能力远远超过其他学生。这样复杂的情况导致了每一个人都会不同的水平和能力。如果说,理论课的学生大致可分为优秀,良好,普通,后进的话。实训课每一个学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程度和标准。
三、 道尔顿制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的融合
以笔者所教的汽车专业为例所构建的教学模式,把任务驱动和分组教学相结合。纵向的把学生实训内容分配按实践任务四至六个教学任务。横向把学生分成两到四个组。
首先,教师在安排学习任务的时候要考虑到设备的数量,这样能够高效率,高效果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分配小组。教师在选择第一个教学任务的时候既要考虑知识的结构,又要兼顾一定的区分度,这样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就会先掌握知识内容。教师在教授实训课时通过设置组长的作用解决单独教授的问题。组长可以给组员演示实训内容,这样既交给了同学知识,又练习自己的技能和表达能力。
其次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并不是放手不管,而是需要全面的掌控组长的“教学”情况,对组长的“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指正,对组长的“教学成果”进行考核。而且要管理督促其他同学学习观看,并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成为新的組长,进而学习新的内容和任务。同时,根据学生进步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进度和难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学会,全面协调,统筹兼顾,让不同的学生尽量在课堂上掌握新的知识。
最后要说明的是,此种教学模式无论是分组还是分任务,都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前提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散神凝,不能在课堂管理上松懈,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
四、 实施道尔顿制的必要条件和意义
道尔顿在我国当前的中职实训课堂教学中具有深刻的,行之有效的借鉴意义。然而,吸收融合这样的一种理念也需要一些重要的条件,同时也会面临一些困难。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对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以为采取这样的一个教学理念,需要教师有深厚扎实的专业功底,尤其是跨专业,跨学科,或者是改专业的教师已经年纪大的教师,增添了工作压力。然而,作为当下的年轻教师,更应该以此为动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工匠技能标准要求自己,这样既是教学的根本,又是成就自身价值的根本。
其次要求教师有着极高的心理素质和教学技能。心理素质是由专业技能和人的性格共同决定的,依托专业技能强大,游刃有余地解决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借鉴道尔顿学制的优点时,需要教师有着解决问题和驾驭课堂的自信。同时也需要教师具备深厚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力,因材施教,使学生根据自身不同的能力和特点,学习技能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最后,我们借鉴道尔顿学制的优势,目的是更好的因材施教。同时要继承传统班级授课制的根本。在当前的国情和学情下,班级授课依然是最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然而,我们教学一线工作者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敢于创新的精神。大胆尝试,谨慎论证,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和完善,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周鹏飞.民国时期道尔顿制实验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安邦,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吉林省吉林市,吉林信息工程学校;
刘莲顺,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