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年底,“湖北省荆楚课改联盟语文同课异构”活动在我校举行,我听了所有参赛教师的课,也产生了一些感悟和思考。
这次活动所有参赛教师的篇目都是辛弃疾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几乎所有的参赛课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节课都基本呈现出这样一个模式:首先“朗读激趣”,或教师激情范读或学生齐读或男女生对读,总之朗读形式多样;然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问题”,一般两到三个问题不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展开热火朝天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讨论成果;最后“拓展延伸”,或以一首小诗或以一段哲理性的文字结束。整个课堂有条不紊而又活跃至极,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纷纷登场,师生之间其乐融融,热闹非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在湖北省很流行,可能在全国也极具代表性。
不可否认,这种语文课堂的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改过去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享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自信和成功。但是冷静思考之后,我不禁产生了一些疑虑:是不是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探讨的价值?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尤其是那些没有机会展示的学生真正又能收获多少?
毋庸置疑,“讨论”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必需的,因为在通过讨论以后,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在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为百分之五十,远远高于老师单纯地讲授。但是,“讨论”不能仅仅流于表面,更不能走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讨论”才是值得更是有效的呢?
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设置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要紧扣文本,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架空文本,这样的问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考虑学情,学生又会无从下手,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要让设置的问题有价值,语文教师首先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和教学大纲,对每篇课文的重难点都心中有数。教师设置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思维水平,有难易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其次,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这些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也许更能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筛选、整合,去粗取精。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要做到语言精当,可操作性强,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
问题设置好以后,怎么展开“谈论”呢?我认为那种太热闹、太流于形式的“讨论”不是真正的、有效的“讨论。”真正的“讨论”应该是学生在对一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并且得出了属于自己的比较成熟的观点后,再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如果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文本去充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头脑中一片空白的学生拿什么去和别人讨论呢?即使有了一定的思考,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思考不深入,属于学生的观点也是肤浅而零碎的,没有讨论的价值。所以,在讨论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充分阅读文本,让他们静思默想,静静地品读、感悟,让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相对成熟的观点,然后再和小组其他成员讨论交流,才能真正有收获,也才能达到“讨论”的目的,我想“静水深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太多太滥的“讨论”让那些本来就不爱思考的学生有了滥竽充数的机会。他们要么以“讨论”为名,行违纪之实;要么完全依赖那些善于思考的同学的观点,随声附和。还有一部分反应较慢,语文素养相对较低的同学,他们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就在讨论中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这两种情况都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讨论以后一般一个小组也只有一两个同学有机会上台展示,其他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又真正能掌握多少呢?所以,教师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之外,还应该灵活安排课堂流程,不需要所有问题都讨论,应该给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
语文课堂并非越热闹越好,该静的时候一定要安静下来。很多有识之士早就发出了这种声音。江苏特级教师严华银曾这样说过:“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静谧的情景下,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语文教师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语言华美又不失雅致,思想通融又不失深邃;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研讨。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可以静静涵咏,细细品味,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也有“静水深流”的诗意。师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徜徉,真可谓“幸甚至哉”!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
这次活动所有参赛教师的篇目都是辛弃疾名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几乎所有的参赛课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每节课都基本呈现出这样一个模式:首先“朗读激趣”,或教师激情范读或学生齐读或男女生对读,总之朗读形式多样;然后教师在课件上“展示问题”,一般两到三个问题不等;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展开热火朝天的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上讲台展示讨论成果;最后“拓展延伸”,或以一首小诗或以一段哲理性的文字结束。整个课堂有条不紊而又活跃至极,各种先进教学手段纷纷登场,师生之间其乐融融,热闹非凡。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仅在湖北省很流行,可能在全国也极具代表性。
不可否认,这种语文课堂的确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一改过去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更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让学生能享受到学习带给他们的自信和成功。但是冷静思考之后,我不禁产生了一些疑虑:是不是老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有探讨的价值?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尤其是那些没有机会展示的学生真正又能收获多少?
毋庸置疑,“讨论”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必需的,因为在通过讨论以后,学生所学习的新知识在24小时后的平均保持率为百分之五十,远远高于老师单纯地讲授。但是,“讨论”不能仅仅流于表面,更不能走形式。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讨论”才是值得更是有效的呢?
我认为,首先教师要设置真正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要紧扣文本,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架空文本,这样的问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考虑学情,学生又会无从下手,从而丧失学习兴趣。要让设置的问题有价值,语文教师首先必须静下心来,认真研读文本和教学大纲,对每篇课文的重难点都心中有数。教师设置问题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知识和思维水平,有难易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其次,教师要特别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这些课堂中生成的问题也许更能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当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必须筛选、整合,去粗取精。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要做到语言精当,可操作性强,这样学生才能有的放矢。
问题设置好以后,怎么展开“谈论”呢?我认为那种太热闹、太流于形式的“讨论”不是真正的、有效的“讨论。”真正的“讨论”应该是学生在对一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并且得出了属于自己的比较成熟的观点后,再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探讨。如果时间过短,学生还没有来得及深入文本去充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那么,头脑中一片空白的学生拿什么去和别人讨论呢?即使有了一定的思考,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思考不深入,属于学生的观点也是肤浅而零碎的,没有讨论的价值。所以,在讨论之前,教师要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充分阅读文本,让他们静思默想,静静地品读、感悟,让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相对成熟的观点,然后再和小组其他成员讨论交流,才能真正有收获,也才能达到“讨论”的目的,我想“静水深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太多太滥的“讨论”让那些本来就不爱思考的学生有了滥竽充数的机会。他们要么以“讨论”为名,行违纪之实;要么完全依赖那些善于思考的同学的观点,随声附和。还有一部分反应较慢,语文素养相对较低的同学,他们还来不及深入思考就在讨论中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这两种情况都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讨论以后一般一个小组也只有一两个同学有机会上台展示,其他没有机会展示的同学又真正能掌握多少呢?所以,教师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除了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尽可能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之外,还应该灵活安排课堂流程,不需要所有问题都讨论,应该给更多的学生尽可能多的展示机会。
语文课堂并非越热闹越好,该静的时候一定要安静下来。很多有识之士早就发出了这种声音。江苏特级教师严华银曾这样说过:“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静谧的情景下,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
我理想中的语文课堂应该是这样的:语文教师满腹经纶,出口成章,语言华美又不失雅致,思想通融又不失深邃;学生主动、快乐地学习、研讨。在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也可以静静涵咏,细细品味,既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阔,也有“静水深流”的诗意。师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徜徉,真可谓“幸甚至哉”!
作者单位:湖北恩施市第一中学。